資源簡介 (共40張PPT)微專題十 有機推斷綜合第十一章有機化學基礎反應條件 反應類型 常見反應取代反應 烷烴的取代芳香烴側鏈烷基的取代加成反應[專題精講]1.根據特定的反應條件進行推斷反應條件 反應類型 常見反應消去反應 醇消去H2O生成烯烴或炔烴取代反應 酯化反應醇分子間脫水生成醚的反應纖維素的水解反應消去反應 鹵代烴消去HX生成不飽和有機物的反應(續表)反應條件 反應類型 常見反應取代(水解)反應 鹵代烴水解生成醇酯類水解水解反應 酯類水解糖類水解油脂的酸性水解(續表)反應條件 反應類型 常見反應氧化反應 醇氧化取代反應 苯及其同系物苯環上的氫原子被鹵素原子取代的反應溴的 CCl4 溶液 加成反應 不飽和烴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醛氧化生成羧酸(續表)(2)使KMnO4(H+)溶液褪色,則該物質中可能含有2.根據試劑或特征現象推斷官能團的種類(1)使溴水或溴的 CCl4 溶液褪色,則表示該物質中可能含有或—C≡C—結構。、—C≡C—、—CHO 等結構或為苯的同系物。(3)遇 FeCl3 溶液顯紫色,或加入溴水出現白色沉淀,則該物質中含有酚羥基。(4)遇濃硝酸變黃,則表明該物質是含有苯環的蛋白質。(5)遇 I2 變藍,則該物質為淀粉。(6)加入新制的 Cu(OH)2 懸濁液,加熱煮沸,有磚紅色沉淀生成,或加入新制銀氨溶液,加熱有銀鏡生成,表示含有—CHO。(7)加入 Na 放出 H2,表示含有—OH 或—COOH。(8)加入Na2CO3或NaHCO3溶液產生氣體,表示含有—COOH。3.根據性質確定官能團的位置(1)若醇能氧化為醛或羧酸,則醇分子中應含有結構—CH2OH;若能氧化成酮,則醇分子中應含有結構。(2)由消去反應的產物可確定—OH 或—X 的位置。(3)由一鹵代物的種類可確定碳骨架結構。由加氫后的碳骨架結構,可確定或—C≡C—的位置。(4)由有機物發生酯化反應能生成環酯或聚酯,可確定有機物是羥基酸,并根據酯基的位置,可確定—OH與—COOH 的相對位置。4.根據數據確定官能團的數目(5)某有機物與醋酸反應,相對分子質量增加 42,則含有 1 個—OH;增加 84,則含有 2 個—OH。(6)由—CHO 轉變為—COOH,相對分子質量增加 16;若增加32,則含有 2 個—CHO。(7)當醇被氧化成醛或酮后,相對分子質量減小 2,則含有 1個—OH;若相對分子質量減小 4,則含有 2 個—OH。5.依據提供的信息進行推斷(1)苯環側鏈引羧基如(R 代表烴基)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生成,此反應可縮短碳鏈。(2)鹵代烴跟氰化鈉溶液反應再水解可得到羧酸如鹵代烴與氰化物發生取代反應后,再水解得到羧酸,這是增加一個碳原子的常用方法。(3)烯烴通過臭氧氧化,再經過鋅與水處理得到醛或酮RCH==CHR′(R、R′代表 H 或烴基)與堿性 KMnO4 溶液共熱后酸化,發生雙鍵斷裂生成羧酸,通過該反應可知碳碳雙鍵的位置。(4)雙烯合成如 1,3-丁二烯與乙烯發生環化加成反應得到環己烯,,這是著名的雙烯合成,是合成六元環的首選方法。(5)羥醛縮合有α-H 的醛在稀堿(10%NaOH)溶液中能和另一分子醛相互作用,生成β-羥基醛,稱為羥醛縮合反應:CH3CH==CHCHO[典例精析]【典例】(2023 年新課標卷)莫西賽利(化合物 K)是一種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可改善腦梗死或腦出血后遺癥等癥狀。以下為其合成路線之一。回答下列問題:(1)A 的化學名稱是____________。(2)C 中碳原子的軌道雜化類型有______種。(3)D 中官能團的名稱為______、______。(4)E 與 F 反應生成 G 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5)F 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6)I 轉變為 J 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 B 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共有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①含有手性碳;②含有三個甲基;③含有苯環。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為 6 組峰,且峰面積比為 3∶3∶3∶2∶2∶1 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解析:根據流程,A 與 2-溴丙烷發生取代反應生成 B,B 與NaNO2 發生反應生成 C,C 與 NH4HS 反應生成 D,D 與乙酸酐[(CH3CO)2O]反應生成 E,結合 E 的結構簡式和 D 的分子式可知,D 為;E 與 F 反應生成 G,結合 E 和 G 的結構簡式和F 的分子式可知,F 為;G 發生兩步反應生成 H,H 再與NaNO2/HCl 反應生成 I,結合 I 的結構和 H 的分子式可知,H 為;I 與水反應生成 J,J 與乙酸酐[(CH3CO)2O]反應生成 K,結合 K 的結構簡式和 J 的分子式可知,J 為。(1)根據有機物 A 的結構,有機物 A 的化學名稱為 3-甲基苯酚(或間甲基苯酚)。(2)有機物 C 中含有苯環,苯環上的 C 原子的雜化類型為 sp2 雜化,還含有甲基和異丙基,甲基和異丙基上的 C原子的雜化類型為 sp3 雜化,故答案為 2 種。(3)根據分析,有機物 D的結構為,其官能團為氨基和羥基。(4)有機物 E 與有機物 F 發生反應生成有機物 G,有機物中的羥基與有機物 F 中的 Cl 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有機物 G,故反應類型為取代反應。(5)根據分析,有機物 F 的結構簡式為。(6)有機物 I 與水反應生成有機物 J,該反應的方程式為。(7)連有 4 個不同原子或原子團的碳原子稱為手性碳原子。在 B 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手性碳、含有3 個甲基、含有苯環的同分異構體有 9 種,分別為:、、、、、、、、;其中,核磁共振氫譜顯示為 6 組峰,且峰面積比為 3∶3∶3∶2∶2∶1 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答案:(1)3-甲基苯酚(或間甲基苯酚) (2)2 (3)氨基 羥基(4)取代反應 (5)(6)(7)9[歸納提升]有機推斷題的解題思路[變式訓練](2023 年北京卷)化合物 P 是合成抗病毒藥物普拉那韋的原料,其合成路線如下。(1)A 中含有羧基,A→B 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 中含有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3)關于 D→E 的反應:①的羰基相鄰碳原子上的 C—H 鍵極性強,易斷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該條件下還可能生成一種副產物,與 E 互為同分異構體。該副產物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a.F 存在順反異構體b.J 和 K 互為同系物c.在加熱和 Cu 催化條件下,J 不能被 O2 氧化(5)L 分子中含有兩個六元環。L 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6) 已知:,依據 D→E 的原理,L和 M 反應得到了 P。M 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A 中含有羧基,結合A的分子式可知A為 CH2BrCOOH;A 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B 的結構簡式為 CH2BrCOOCH2CH3;D與 2-戊酮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E,結合 E 的結構簡式和 D 的分子式可知 D 的結構簡式為F,F 的結構簡式為,E 發生消去反應脫去 1 個水分子生成,D→F 的整個過程為羥醛縮合反應,結合 G 的分子式以及 G 能與 B 發生已知信息的反應可知 G中含有酮羰基,說明 F 中的碳碳雙鍵與 H2 發生加成反應生成 G,G 的結構簡式為J 為;B 與 G 發生已知信息的反應生成 J,;K在NaOH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生成,酸化得到;結合題中信息可知 L 分子中含有兩個六元環,由 L 的分子式可知生酯化反應,L 的結構簡式為中羧基與羥基酸化時發;由題意可知 L 和 M 可以,,發生類似 D→E 的加成反應得到發生酮式與烯醇式互變得到發生消去反應得到 P,則 M 的結構簡式為。(1)A→B 的化學方程式為 CH2BrCOOH+CH3CH2OHCH2BrCOOCH2CH3+H2O。(2)D的結構簡式為,含有的官能團為醛基。(3)①羰基為強吸電子基團,使得相鄰碳原子上的電子偏向羰基上的碳原子,使得相鄰碳原子上的 C—H 鍵極性增強,易斷裂。②2-戊酮羰基相鄰的兩個碳原子上均有 C—H 鍵,均可以斷裂與苯甲醛的醛基發生加成反應,如圖所示,1 號碳原子上的 C—H 鍵斷裂與苯甲醛的醛基加成得到 E,3 號碳原子上的C—H 鍵也可以斷裂與苯甲醛的醛基加成得到副產物。(4)F 的結構簡式為,存在順反異構體,a 正確;K 中含有酮羰基,J 中不含有酮羰基,二者不互為同系物,b 錯誤;J 的結構簡式為,與羥基直接相連的碳原子上無H 原子,在加熱和 Cu 作催化劑條件下,J 不能被 O2 氧化,c 正確。。(6)由分析可知,M 為(5)由分析可知,L 為。答案:(1)CH2BrCOOH+CH3CH2OHCH2BrCOOCH2CH3+H2O(2)醛基(3)①羰基為強吸電子基團,使得相鄰碳原子上的電子偏向羰基上的碳原子,使得相鄰碳原子上的 C—H 鍵極性增強②(4)ac(5)(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