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1張PPT)第十二章物質結構與性質第一節(jié) 原子結構與性質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yǎng)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能級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確書寫 1~36 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價電子的電子排布式和軌道表示式。2.了解電離能的含義,并能用以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3.了解電子在原子軌道之間的躍遷及其簡單應用。4.了解電負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 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微觀探析——能從原子的微觀層面理解其結構和性質的聯(lián)系,形成“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的觀念;能根據(jù)原子的微觀結構預測物質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質。[目標導航][自主測評]1.易錯易混辨析(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第二能層(L)上有 s、p、d、f 四個能級。()(2)同一原子中,不同能層中同一能級,能量相同。()(3)某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 ns2np7,它違背了能量最低原理。(()(4)第四周期元素中,Mn 原子價層電子未成對電子最多。)(5)元素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都占據(jù)同一格,它們是同位素。()(6)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離子半徑也逐漸減小。()答案:(1)× 錯因:第二能層上有 s、p 兩個能級。(2)×錯因:不同能層中同一能級,能層序數(shù)越大能量越高,如 1s<2s<3s……(3)×錯因:違背了泡利原理,每個軌道最多可容納 2 個電子,np 能級有 3 個軌道,p 軌道最多容納 6 個電子。(4)×電子最多。(5)×錯因:第四周期元素 Cr 原子價層電子 3d54s1 中未成對錯因: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都占據(jù)同一格,但是由于核內質子數(shù)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位素。(6)×錯因:同一周期元素的離子半徑不是逐漸減小的。D.離子半徑:Cl->K+>Na+)2.以下有關元素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元素電負性:Na<P<OB.第一電離能:S>P>SiC.最高化合價:Mn>Cr>V答案:B考點一 核外電子排布1.能層、能級與原子軌道(1)能層(n)核外電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層。通常用 K、L、M、N……表示,能量依次______。增大(2)能級能級同一能層電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將其分成不同的______,通常用 s、p、d、f……表示。(3)電子云與原子軌道核外電子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來像一片云霧,因而被形象地稱作電子云。量子力學把電子在原子核外的一個空間運動狀態(tài)稱為一個原子軌道。因此,常用電子云輪廓圖的形狀和取向來表示原子軌道的形狀和取向。原子軌道 軌道形狀 軌道個數(shù) 能量關系s 球形 1 ①同一能層各能級能量順序:E(ns)<E(np)<E(nd)<E(nf)②形狀相同的原子軌道能量的高低:E(1s)<E(2s)<E(3s)<E(4s)……③同一能層內形狀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軌道的能量相等,如 p 能級三個互相垂直的軌道npx、npy、npz 的能量相同p 啞鈴形 3d — 5f — 72.基態(tài)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1)排布原則最低相反平行當能量相同的原子軌道在全滿(p6、d10、f14)、半滿(p3、d5、f7)和全空(p0、d0、f0)狀態(tài)時,體系的能量最低,如基態(tài)24Cr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2)填充順序——構造原理如圖為構造原理示意圖,即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在原子軌道上的排布順序圖:表示方法 以硫原子為例電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4簡化電子排布式 [Ne]3s23p4軌道表示式(或電子排布圖)價層電子排布式 3s23p43.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4.電子的躍遷與原子光譜(1)電子的躍遷(2)不同元素原子的電子發(fā)生躍遷時會吸收或釋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譜儀攝取各種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譜或發(fā)射光譜,總稱原子光譜。周期 元素種數(shù) 每周期第一個元素 每周期最后一個元素原子序數(shù) 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原子序數(shù) 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一 2 1 1s1 2 1s2二 8 3 [He]2s1 10 [He]2s22p6三 8 11 [Ne]3s1 18 [Ne]3s23p6考點二 元素周期表與元素性質1.原子結構與周期表的關系(1)原子結構與周期的關系周期 元素種數(shù) 每周期第一個元素 每周期最后一個元素原子序數(shù) 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 原子序數(shù) 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四 18 19 [Ar]4s1 36 [Ar]3d104s24p6五 18 37 [Kr]5s1 54 [Kr]4d105s25p6六 32 55 [Xe]6s1 86 —七 32 87 [Rn]7s1 118 —(續(xù)表)每周期第一種元素的最外層電子的排布式為 ns1。每周期結尾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除 He 為 1s2 外,其余為 ns2np6。族序數(shù)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價電子排布 ns1 ns2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np4 ns2np5(2)主族元素的價電子排布特點(3)元素周期表的分區(qū)①分區(qū)圖示分區(qū) 元素分布 外圍電子排布 元素性質特點s 區(qū) ⅠA、ⅡA族 ns1~2 除氫外都是活潑金屬元素;通常是最外層電子參與反應p 區(qū) ⅢA族~Ⅶ族、0族 ns2np1~6(除He外) 通常是最外層電子參與反應②各區(qū)元素原子外圍電子排布及性質特點分區(qū) 元素分布 外圍電子排布 元素性質特點d 區(qū) ⅢB族~ⅦB族(除鑭系、錒系外)、Ⅷ族 (n-1)d1~9ns1~2除鈀外 d軌道可以不同程度地參與化學鍵的形成ds 區(qū) ⅠB族、ⅡB族 (n-1)d10ns1~2 金屬元素f 區(qū) 鑭系、錒系 (n-2)f0~14(n-1)d0~2ns2 鑭系元素化學性質相近,錒系元素化學性質相近(續(xù)表)2.原子半徑越大越小減小增大(1)影響因素:①能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________;②同周期核電荷數(shù)越大,原子半徑________。(2)變化規(guī)律:①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________;②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________。3.電離能增大逐漸減小大(1)第一電離能:氣態(tài)基態(tài)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tài)基態(tài)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符號:I1,單位:kJ·mol-1。(2)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guī)律①同周期從左至右第一電離能總體呈現(xiàn)_______的趨勢(第二、三周期中,第ⅡA 族、第ⅤA 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比相鄰元素都大)。②同族元素從上至下第一電離能_______________。③同種原子逐級電離能越來越____。(3)電離能的應用①判斷元素金屬性的強弱第一電離能越小,金屬越容易失去電子,金屬性越強;反之越弱。②判斷元素的化合價(I1、I2……表示各級電離能)如果某元素的 In+1 In,則該元素的常見化合價為+n。如鈉元素 I2 I1,所以鈉元素的化合價為+1。③判斷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情況多電子原子中,元素的各級電離能逐級增大,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當電離能的變化出現(xiàn)突變時,電子層數(shù)就可能發(fā)生變化。4.電負性增大減小(1)含義: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大小。(2)變化規(guī)律:①同周期從左至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________;②同主族從上至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_________。(3)電負性的三大應用①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a.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小于 1.8,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般大于 1.8,而位于非金屬三角區(qū)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 1.8 左右,它們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b.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金屬元素越活潑;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大,非金屬元素越活潑。②判斷元素的化合價a.電負性數(shù)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值。b.電負性數(shù)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強,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值。③判斷化學鍵的類型一般認為:a.如果兩個成鍵元素原子間的電負性差值大于 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離子鍵。b.如果兩個成鍵元素原子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 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共價鍵。5.對角線規(guī)則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與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質是相似的,被稱為“對角線規(guī)則”。如。考向 1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則及應用1.(2023 年河北二模)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 )A.順-2-丁烯的球棍模型:B.CO2 的空間填充模型:C.CaC2的電子式:Ca2+[∶C C∶]2D.基態(tài)氮原子的軌道表示式:解析:由于碳碳雙鍵兩端的甲基分別位于雙鍵平面的兩側,則是反-2-丁烯的球棍模型,A錯誤;已知CO2是直線形分子,故 CO2 的空間填充模型為,B 錯誤;CaC2 是離子化合物,CaC2的電子式為Ca2+[∶C C∶]2-,C正確;基態(tài)氮原子的電子排,D 錯誤。布式為1s22s22p3,軌道表示式為答案:C2.(1)(2022 年廣東卷)Se 與 S 同族,基態(tài)硒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2)(2022 年海南卷)基態(tài) O 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其中未成對電子有____個。(3)(2022 年全國甲卷)基態(tài) F 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圖(軌道表示式)為____________。(4)(2022 年全國乙卷)氟原子激發(fā)態(tài)的電子排布式有______,其中能量較高的是____(填字母)。a.1s22s22p43s1 b.1s22s22p43d2 c.1s22s12p5 d.1s22s22p33p2解析:(1)Se 與 S 同族,處于 S 元素的下一周期,基態(tài) S 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 3s23p4,推知基態(tài) Se 原子價電子排布式為 4s24p4。(2)基態(tài) O 原子核外有 8 個電子,電子排布式為 1s22s22p4,其價電子軌道表示式為,故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 2。(3)基態(tài) F 原子核外有 9 個電子,其價電子排布圖(軌道表示式)為。(4)基態(tài) F 原子核外有 9 個電子,其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為 1s22s22p5,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 9,故屬于激發(fā)態(tài)的有 a 和 d;由于 3p 能級的能量高于 3s 能級,故能量較高的是 d。答案:(1)4s24p4(2)1s22s22p4 2(3)(4)a、d d考向 2 元素周期律及應用3.X、Y、Z、W 是短周期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基態(tài) X 的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Z 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 3 倍;四種元素與鋰組成的化合物結構如圖(箭頭表示配位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四種元素中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 ZB.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常溫下均易溶于水C.X 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種強酸D.Z 和 W 分別與氫元素形成的 10 電子化合物的沸點:前者高于后者解析:X 為 B 元素,Y 為 C 元素,Z 為 O 元素,W為 F元素。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第一電離能越大,非金屬性 F>O>C>B,則第一電離能最大的為 F(W),A 錯誤;O、C 形成的化合物CO 難溶于水,B 錯誤;B 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硼酸,硼酸為弱酸,C 錯誤;O、F與氫元素形成的 10 電子化合物分別為H2O、HF,常溫下 H2O 為液態(tài),而 HF 為氣態(tài),則沸點:H2O>HF,D正確。答案:D4.(2023 年北京順義一中模擬)我國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安全、高效的點擊化學試劑 FSO2N3,下列有關元素 F、O、N、S 的說法正確的是()A.沸點:H2O>H2S>NH3B.第一電離能:F>S>O>NC.最高正價:F>S=O>ND.穩(wěn)定性:HF>H2O>NH3解析:H2O 和 NH3 分子間形成氫鍵,沸點反常的高,常溫下水為液體,氨氣為氣體,沸點 H2O>NH3>H2S,A 錯誤;根據(jù)同一周期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ⅡA 與ⅢA、ⅤA 與ⅥA反常,同一主族從上往下第一電離能依次減小,故第一電離能:F>N>O>S,B 錯誤;F、O 元素無最高正價,硫的最高正價為+6 價,C 錯誤;非金屬性 F>O>N,氫化物穩(wěn)定性:HF>H2O>NH3,D 正確。答案:D考向 3 電負性和電離能及其應用5.(2023年廣東聯(lián)考)綠柱石(X3Z2W6Y18)是一種重要的礦物。X、Y、Z、W 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價電子數(shù)和為15,X、Z、W 處于相鄰的主族,X2+和 Z3+的電荷與半徑之比相近,導致兩元素性質相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第一電離能:ZWB.原子半徑:Z>W>Y>XC.XY 是堿性氧化物,WY2 是酸性氧化物D.已知 W、Y 都可與氫氣生成氫化物,電負性 Y>W>H解析:X、Y、Z、W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價電子數(shù)和為 15,X、Z、W 處于相鄰的主族,根據(jù)“X2+和 Z3+的電荷與半徑之比相近,導致兩元素性質相似”,可知,X為Be,Z 為 Al,W 為 Si,因 X、Y、Z、W 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且價電子數(shù)和為 15,設 Y 的價電子數(shù)為 y,則 2+3+4+y=15,則 y=6,根據(jù)位置關系可知:X 為 Be,Y 為 O,Z 為Al,W 為 Si。同一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左到右呈現(xiàn)增大趨勢,所以第一電離能:Al<Si,兩者失去一個電子后,Al+處于穩(wěn)定結構,較難再失電子,所以第二電離能:Al>Si,A 正確;同一周期原子半徑從左到右依次減小,同一主族原子半徑從上到下依次增大,則上述元素原子半徑:Z(Al)>W(Si)>X(Be)>Y(O),B 錯誤;Be 與Al 兩者性質相似,所以 BeO 屬于兩性氧化物,SiO2 與堿發(fā)生反應生成硅酸鹽和水,所以屬于酸性氧化物,C 錯誤;Si 與 O 分別與H 元素形成的氫化物中,Si 為+4 價,O 為-2 價,則電負性:W(O)>Y(Si)>H,D 錯誤。答案:A6.(2023 年岳陽二模)(YX4)2W2Z4 常用作沉淀滴定分析試劑。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 的基態(tài)原子中單電子與成對電子個數(shù)比為 3∶4,Z 元素的電負性僅次于氟元素,W 原子電子總數(shù)與 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Y>ZB.電負性:Z>Y>W>XC.第一電離能:Z>Y>WD.Y 原子核外電子有 7 種空間運動狀態(tài)解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化合物(YX4)2W2Z4 常用作沉淀滴定分析試劑,X 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則 X 為 H,Y 的基態(tài)原子中單電子與成對電子個數(shù)比為 3∶4,即電子排布式為 1s22s22p3,則 Y 為 N,Z 元素的電負性僅次于氟元素,則 Z 為 O,W 原子電子總數(shù)與Z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則W為C,化合物(YX4)2W2Z4為(NH4)2C2O4。由分析可知,Y、Z 分別為 N、O,由于 O 的非金屬性強于 N 的,簡單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2O>NH3,即 Y誤;同周期主族元素的電負性由左向右逐漸增大,同主族元素的電負性由上向下逐漸減小,所以電負性大小順序為 O>N>C>H,B 正確;由分析可知,Y、Z、W 分別為,N、O、C,為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往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ⅡA 與ⅢA、ⅤA 與ⅥA反常,故第一電離能:N>O>C 即 Y>Z>W,C 錯誤;Y 為 N,是7號元素,基態(tài)氮原子核外電子的軌道表示式為,基態(tài) N 原子核外電子空間運動狀態(tài)與其軌道數(shù)相同,則有 5 種空間運動狀態(tài),D 錯誤。答案:B1.(2022 年海南卷)鈉和鉀是兩種常見金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鉀B.基態(tài)鉀原子價層電子軌道表示式為C.鉀能置換出 NaCl 溶液中的鈉D.鈉元素與鉀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相差 18解析:同一主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從上到下依次減小,金屬性越強的元素,其第一電離能越小,因此,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鉀,A正確;基態(tài)鉀原子價層電子為4s1,其軌道表示式為 ,B錯誤;鉀和鈉均能與水發(fā)生置換反應,因此,鉀不能置換出NaCl溶液中的鈉,C 錯誤;鈉元素與鉀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分別為11 和19,兩者相差 8,D 錯誤。答案:A2.(1)(2022 年湖南卷)富馬酸亞鐵(FeC4H2O4)是一種補鐵劑,富馬酸亞鐵中各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2)(2022 年全國甲卷)圖 a、b、c 分別表示C、N、O和F的逐級電離能 I 變化趨勢(縱坐標的標度不同)。第一電離能的變化圖是______(填標號),判斷的根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電離能的變化圖是______(填標號)。(3)(2022 年河北卷)Cu 與 Zn 相比,第二電離能與第一電離能差值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O>C>H>Fe(2)圖 a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由于 N元素的 2p 能級為半充滿狀態(tài),故 N 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較 C、O 兩種元素高 圖 b(3)Cu Cu 的第二電離能失去 3d10 電子,第一電離能失去 4s1電子,3d10 電子處于全充滿狀態(tài),較難失去電子,則 Cu 的第二電離能較大,與第一電離能的差值大3.(2021 年山東卷)X、Y 為第三周期元素、Y 最高正價與最低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半徑:X>YB.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單質中 Y 氧化性最強D.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 X 的元素有 4 種負價的代數(shù)和為6,二者形成的一種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解析:Y位于第三周期,且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shù)和為6,則 Y 是 Cl 元素,由 X、Y 形成的陰離子和陽離子知,X 與 Y 容易形成共價鍵,根據(jù)化合物的形式知 X 是 P 元素。P 與 Cl 在同一周期,則 P 半徑大,即 X>Y,A 正確;兩者對應的簡單氫化物分別性強,即 X>Y,B 正確;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各元素對應的金屬單質還原性減弱,非金屬單質的是PH3和HCl,半徑是P3->Cl-,所以PH3的失電子能力強,還原氧化性增強,所以 Cl2 的氧化性最強,C正確;同一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第ⅤA 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小到大依次為 Na、Al、Mg、Si、S、P、Cl,所以有 5 種,D 錯誤。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