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9張PPT)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考點一 氧化還原反應1.氧化還原反應及其概念間的關系(1)本質和特征(2)概念之間的關系2.電子轉移的表示方法(1)雙線橋法:標變價―→畫箭頭―→標得失―→定數目。如 Cu 與稀硝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單線橋法:箭頭由失電子原子指向得電子原子,線橋上只標電子轉移的數目,不標“得到”“失去”字樣。如 Cu 與稀硝酸反應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u(NO3)2+2NO↑+4H2O3.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1)常見氧化劑常見氧化劑包括某些非金屬單質、含高價態元素的化合物、過氧化物等。例如:(2)常見還原劑常見還原劑包括活潑金屬單質、非金屬陰離子、含低價態元素的化合物、低價金屬陽離子、某些非金屬單質及其氫化物等。例如: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處于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主要表現氧化性。考點二 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比較1.依據反應原理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2.依據金屬、非金屬的活動性順序3.依據反應條件及反應的劇烈程度反應條件要求越低,反應越劇烈,對應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如是否加熱、有無催化劑和反應物濃度大小等。例如:Mg(OH)2根據 2Na+2H2O===2NaOH+H2↑,Mg+2H2O+H2↑,可以推知還原性:Na>Mg。4.依據產物中元素價態的高低(1)相同條件下不同氧化劑作用于同一種還原劑,氧化產物價態高的其氧化性強。例如:2FeCl3,Fe+SFeS,可以推知氧化根據 2Fe+3Cl2性:Cl2>S。(2)相同條件下不同還原劑作用于同一種氧化劑,還原產物價態低的其還原性強。例如:根據Cu+2Fe3+===Cu2++2Fe2+,3Zn+2Fe3+===3Zn2++2Fe,可以推知還原性:Zn>Cu。考點三 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1.電子守恒法計算的原理氧化劑得電子總數=還原劑失電子總數2.電子守恒法計算的流程(1)找出氧化劑、還原劑及相應的還原產物和氧化產物。(2)找準一個原子或離子得失電子數(注意化學式中粒子的個數)。(3)根據題中物質的物質的量和得失電子守恒列出等式。n( 氧化劑)×變價原子個數×化合價變化值( 高價-低價) =n(還原劑)×變價原子個數×化合價變化值(高價-低價)。考點四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1.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則2.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驟考向 1 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及聯系)1.(2023 年全國乙卷)下列應用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使用明礬對水進行凈化B.雪天道路上撒鹽融雪C.暖貼中的鐵粉遇空氣放熱D.熒光指示牌被照發光解析:使用明礬對水進行凈化過程中,明礬電離出的鋁離子發生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氫氧化鋁膠體粒子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并沉降下來使水變得澄清,該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因此沒有涉及氧化還原反應,A 錯誤;雪天道路上撒鹽融雪,是因為雪遇到鹽而使其熔點降低并融化,該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因此沒有涉及氧化還原反應,B 錯誤;暖貼中的鐵粉遇空氣放熱,是因為暖貼中含有鐵粉、碳粉、氯化鈉、水等物質,當這些物質遇到空氣后形成無數微小原電池并開始工作,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無數微小原電池堆積在一起使得電能又轉化為熱能,該過程中鐵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因此,該過程涉及氧化還原反應,C 正確;熒光指示牌被照發光,是因為光被指示牌反射,該過程中沒有任何一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因此沒有涉及氧化還原反應,D 錯誤。答案:C2.(2023 年福州月考) 實驗室利用以下反應制取少量氮氣:NaNO2+NH4Cl===NaCl+N2↑+2H2O,關于該反應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aNO2 發生氧化反應B.NH4Cl 中的氮元素被還原C.N2 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D.每生成 1 mol N2 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6 mol解析:NaNO2 中 N 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0價,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A 錯誤;NH4Cl 中 N 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0 價,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B 錯誤;根據選項 A 和 B 的分析,N2 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C 正確;每生成 1 mol N2,同時消耗 1 mol NaNO2 或 1 mol NH4C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3 mol,D 錯誤。答案:C[方法技巧]三步解答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相關題目:選項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A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振蕩,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Fe2+具有還原性考向 2 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比較3.(2022 年江蘇卷)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不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選項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B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品紅溶液,振蕩,加熱試管,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SO2具有漂白性C 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強D 用pH計測量醋酸、鹽酸的pH,比較溶液pH大小 CH3COOH是弱電解質(續表)解析:向盛有 FeSO4 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 KSCN 溶液,無現象,振蕩,再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溶液變為紅色,亞鐵離子被新制氯水氧化,說明 Fe2+具有還原性,A 正確;向盛有 SO2 水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振蕩,加熱試管,溶液又恢復紅色,說明 SO2 具有漂白性,B 正確;向盛有淀粉 KI溶液的試管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溶液變為藍色,說明 Br2 的氧化性比 I2 的強,C 正確;用 pH 計測量醋酸、鹽酸的 pH 用以證明CH3COOH 是弱電解質時,一定要注明醋酸和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D 錯誤。答案:D4.(2023 年上海模擬)探究氯氣的性質裝置示意圖如下,a~d中均為浸有相應試液的棉花( 夾持裝置略)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 a 處褪色,說明 Cl2 具有漂白性B.若 d 處褪色,說明 Cl2 具有漂白性C.若 b 處變為橙色,c 處變為藍色,說明 Cl2 的氧化性強于 Br2、I2D.若 b 處變為橙色,c 處變為藍色,說明氧化性:Cl2>Br2>I2解析:氯氣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的次氯酸能使品紅溶液漂白褪色,則 a 處品紅溶液褪色,說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A 錯誤;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反應中氫氧化鈉溶液的堿性減弱,紅色的氫氧化鈉酚酞溶液褪色,則 d 處氫氧化鈉酚酞溶液褪色,不能說明氯氣具有漂白性,B 錯誤;b 處變為橙色說明氯氣與溴化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溴,c 處變為藍色說明氯氣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鉀和使淀粉溶液變藍色的碘,由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可知,氯氣的氧化性強于溴、碘,C 正確;b 處變為橙色說明氯氣與溴化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溴,c 處變為藍色說明氯氣與碘化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鉀和使淀粉溶液變藍色的碘,實驗中沒有涉及溴和碘化鉀淀粉溶液的實驗,無法比較溴和碘的氧化性,D 錯誤。答案:C[方法技巧]立足“兩個規律”,巧解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相關試題(1)熟記性質強弱的兩個規律。①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②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2)巧用反應先后的兩個規律。①同一還原劑與多種氧化劑反(3)利用“假設法”判斷氧化還原反應能否發生。假設選項中反應能夠發生,依據該反應判斷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再與題干中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對照,若其強弱順序一致,則此反應能夠發生;否則,不能發生。考向 3 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和轉移電子的有關計算5.(2022年山東卷)實驗室制備KMnO4過程為:①高溫下在熔融強堿性介質中用KClO3氧化MnO2制備K2MnO4;②水溶后冷卻,調溶液pH至弱堿性,K2MnO4歧化生成KMnO4和MnO2;③減壓過濾,將濾液蒸發濃縮、冷卻結晶,再減壓過濾得KMn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中用瓷坩堝作反應器B.①中用NaOH作強堿性介質C.②中K2MnO4只體現氧化性D.MnO2轉化為KMnO4的理論轉化率約為66.7%解析:由題中信息可知,高溫下在熔融強堿性介質中用KClO3氧化 MnO2 制備 K2MnO4,然后水溶后冷卻,調溶液 pH 至弱堿性,使 K2MnO4 歧化生成 KMnO4 和 MnO2,Mn 元素的化合價由+6 價變為+7 價和+4 價。①中高溫下在熔融強堿性介質中用 KClO3氧化 MnO2 制備 K2MnO4,由于瓷坩堝易被強堿腐蝕,故不能用瓷坩堝作反應器,A 說法不正確;制備 KMnO4 時為防止引入雜質離子,①中用 KOH 作強堿性介質,不能用 NaOH,B 說法不正確;②中 K2MnO4 歧化生成 KMnO4 和 MnO2,故其既體現氧化性又體可知,MnO2中的Mn元素只有 轉化為KMnO4,因此,MnO2轉現還原性,C 說法不正確;根據化合價的變化分析,K2MnO4 歧化生成 KMnO4 和 MnO2 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2∶1,根據 Mn 元素守恒化為 KMnO4 的理論轉化率約為 66.7%,D 說法正確。答案:D6.(2023 年湖南卷)油畫創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種無機顏料。研究發現,在不同的空氣濕度和光照條件下,顏料雌黃(As2S3)褪色的主要原因是發生了以下兩種化學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答案:D價,在經過反應Ⅰ后,As的化合價沒有變,S變為+2價,則1 mol As2S3失電子3×4 mol=12 mol;在經過反應Ⅱ后,As變為+5價,S變為+6價,則1 mol As2S3失電子2×2 mol+3×8 mol=28 mol,則反應Ⅰ和Ⅱ中,氧化1 mol As2S3轉移的電子數之比為3∶7,D正確。[方法技巧]電子守恒法解題的思維流程:(1)找出反應中的氧化劑、還原劑及相應的還原產物和氧化產物。(2)一般情況下,找出一個原子或離子的得失電子數目,從而確定 1 mol 氧化劑或還原劑得失電子數目(注意化學式中的原子或離子個數,如 1 mol K2Cr2O7 被還原為+3 價的 Cr 得電子是 2×3 mol)。(3)根據題目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和得失電子守恒列出等式:n(氧化劑)×變價原子數×化合價變化值=n(還原劑)×變價原子數×化合價變化值,從而求算出答案。考向 4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7.(2019 年全國Ⅰ卷)硼酸(H3BO3)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玻璃、醫藥、肥料等工藝。一種以硼鎂礦(含Mg2B2O5·H2O、SiO2 及少量 Fe2O3、Al2O3)為原料生產硼酸及輕質氧化鎂的工藝流程如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 95 ℃“溶浸”硼鎂礦粉,產生的氣體在“吸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濾渣 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檢驗“過濾 1”后的濾液中是否含有 Fe3+,可選用的化學試劑是_________。Ka=5.81×10-10,可判斷H3BO3是________酸;在“過濾2”前,將溶液 pH 調節至 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沉鎂”中生成 Mg(OH)2·MgCO3 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經加熱后可返回________________工序循環使用。由堿式碳酸鎂制備輕質氧化鎂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H4HCO3+NH3===(NH4)2CO3(2)SiO2、Fe2O3、Al2O3 KSCN(3)一元弱 轉化為 H3BO3,促進析出8.(高考、模擬試題節選)(3)某高溫還原法制備新型陶瓷氮化鋁(AlN)的反應體系中的物質有:Al2O3、C、N2、CO。請將 AlN 之外的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別填入以下空格內,并配平。(4)將 NaBiO3 固體(黃色,微溶)加入 MnSO4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里,加熱,溶液顯紫色(Bi3+無色)。配平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解析:(3)根據氮元素、碳元素的化合價變化,N2 是氧化劑,C 是還原劑,AlN 為還原產物,CO 為氧化產物。答案:(1)3 2 4OH- 3 2 5(2)2 5 6H+ 2 5 8(3)Al2O3 3C N2 2 3CO(4)5 2 14 H+ 5 5 2 MnO 7 H2O條件 補項原則酸性條件下 缺H(氫)或多O(氧)補H+,少O(氧)補H2O(水)堿性條件下 缺H(氫)或多O(氧)補H2O(水),少O(氧)補OH-[方法技巧]“三步法”突破缺項型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1)對于化學反應方程式,所缺物質往往是酸、堿或水。(2)配平流程為+4H++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2023 年浙江卷)關于反應 2NH2OH+4Fe3+===N2O↑+4Fe2+A.生成 1 mol N2O,轉移 4 mol 電子B.NH2OH 是還原產物C.NH2OH 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D.若設計成原電池,Fe2+為負極產物解析:由方程式可知,反應生成 1 mol N2O,轉移4 mol電子,A 正確;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NH2OH 是反應的還原劑,B 錯誤;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NH2OH 是反應的還原劑,鐵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鐵離子是反應的氧化劑,C 錯誤;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鐵離子是反應的氧化劑,若設計成原電池,鐵離子在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為正極產物,D 錯誤。答案: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答案:C3.(2023年北京卷)離子化合物Na2O2和CaH2與水的反應分別為①2Na2O2+2H2O===4NaOH+O2↑;②CaH2+2H2O===Ca(OH)2+2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a2O2、CaH2中均有非極性共價鍵B.①中水發生氧化反應,②中水發生還原反應C.Na2O2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1∶2,CaH2中陰、陽離子個數比為2∶1D.當反應①和②中轉移的電子數相同時,產生的O2和H2的物質的量相同化還原反應,②中水發生還原反應,B錯誤;Na2O2由Na+和O組成,陰、陽離子個數之比為1∶2,CaH2由Ca2+和H-組成,陰、解析:Na2O2 中有離子鍵和非極性鍵,CaH2 中只有離子鍵而不含非極性鍵,A 錯誤;①中水的化合價不發生變化,不涉及氧陽離子個數之比為 2∶1,C 正確;①中每生成 1 個氧氣分子轉移2 個電子,②中每生成 1 個氫氣分子轉移 1 個電子,轉移電子數相同時,生成氧氣和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2,D 錯誤。答案:C4.(2022 年天津卷)燃油汽車行駛中會產生 CO、NO 等多種污染物。下圖為汽車發動機及催化轉化器中發生的部分化學反應。以下判斷錯誤的是()A.甲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成分B.乙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C.反應(Ⅰ)在常溫下容易發生D.反應(Ⅱ)中 NO 是氧化劑解析:甲和氧氣反應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甲和二氧化碳,再根據元素守恒,判定甲為氮氣。甲是氮氣,氮氣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成分,A 正確;乙是二氧化碳,則乙是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之一,B 正確;由于氮氣含有氮氮三鍵,因此反應(Ⅰ)在常溫下不容易發生,在高溫或放電條件下發生,C 錯誤;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應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中氮化合價降低,因此反應(Ⅱ)中 NO 是氧化劑,D 正確。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