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第四單元 社會爭議解決第九課 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第二框 解析三大訴訟第一目訴訟及其特點小瑩酷愛文學創作。一天,她偶然發現一本署名為小琪的詩集里載有自己的作品,后來得知是文學社的同學小琪擅自將社團內部討論的稿件交給某出版社出版了。小瑩認為這一行為侵犯了她的合法權益,要求小琪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但小琪認為這是在幫小瑩宣傳作品,并不侵權。社團老師出面調解,小琪不僅不道歉,還認為小瑩小題大做。有的同學也認為小瑩沒必要這么較真。小瑩覺得很困惑,不知該如何解決問題。最終,咨詢過律師后,小瑩在父母的幫助下,決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P85探究與分享案件中,思考小瑩的什么權益收到侵犯?小瑩在維權的過程中嘗試了哪些解決方式?小琪的行為侵犯了小瑩對該作品的發表權、著作權、獲得報酬權等。和小琪自行和解,但提出的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的要求并未獲得小琪的認可,雙方協商未果;第三方介入進行調解,促使二人自愿達成協議,但小琪仍不愿賠禮道歉,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訴訟及其特點1.訴訟(1)含義:訴訟又稱“打官司”,就是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2)地位:在多元的糾紛解決方式中,訴訟是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主導地位)【P85相關鏈接】訴訟代表什么意思?訴=言+斥訟=言+公訴:可以排斥對方的言論,即“控訴”、“告發”、控告對方;訟:可以將雙方各執一詞而相持不下的爭辯、糾紛等提交公共權力機構,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斷。(3)特點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終局的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人民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解決糾紛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①公權性②程序性③強制性④終局性(4)要求:(1)含義:用于調整訴訟法律關系,規范訴訟活動與程序的法律。(2)類型:針對不同的訴訟類型,我國分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訴訟解決糾紛必須嚴格依法進行2、訴訟法知識拓展:實體法與程序法實體法程序法(1)實體法含義:是指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主要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刑法等。(2)程序法含義: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3)三大實體法:民法、刑法、行政法(4)三大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5)兩者關系: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知識拓展:訴訟與仲裁的區別 糾紛解決方式 訴訟 仲裁管轄方式 強制管轄 協議管轄仲裁庭或審判庭組成方式 當事人不能選擇審判庭的組成方式和審判員 約定仲裁庭的組成方式并自主選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員審理方式 實行公開審理 注重保護當事人的商業秘密,一般實行不公開審理審判制度 兩審終審制,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可以上訴或者申訴 實行一裁終局制度,不存在上訴或再審,也不得向法院起訴第二目訴訟的主要類型案例一:陳某在小區散步時見一條狗很可愛,便去逗引,結果被狗咬傷。陳某要求狗的主人石某賠償其醫藥費、營養費、誤工費等共計一萬元。但石某認為,如果陳某不主動逗狗,狗是不咬她的,因此不同意賠償。陳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石某賠償其相應損失。案例二:張某從某縣山區的居民處收購了無合法來源的王錦蛇,準備高價銷售牟取利益,被縣林業局執法人員查獲。縣林業局以王錦蛇為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張某未辦理野生動物經營許可證為由,認定該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決定依法沒收王錦蛇,并對張某給予罰款處罰。張某認為縣林業局作出行政處罰的主要證據不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該行政處罰決定。案例三:某日下午,華某攜水果刀竄至某中學附近小巷,將學生常某攔住,采取威脅、毆打等手段,將常某的手機和運動手表搶走,后被公安機關抓獲。偵查終結后,公安機關將案件移送至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經審查,以搶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要求追究華某的刑事責任。案例一是人身傷害案,屬于民事訴訟,民事訴訟主要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均可以提起。思考問題:上述案例中提到的訴訟有什么區別 案例二對林業局的處罰提起訴訟,屬于行政訴訟,行政訴訟主要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行政訴訟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案例三是人民檢察院以搶劫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屬于是刑事訴訟,刑事訴訟主要解決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刑事訴訟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自訴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P85探究與分享訴訟分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民事案件行政爭議案件犯罪案件(1)民事訴訟:旨在審理民事案件,(民告民)(2)行政訴訟:旨在審理行政案件,(民告官)(3)刑事訴訟:旨在審理刑事案件,(自訴:民告民;公訴:官告民)一、訴訟的主要類型1、訴訟的類型它們在案件性質、訴訟目的、提起訴訟的主體、訴訟內容和程序、適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三種類型的訴訟最主要區別在于訴訟目的和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2、訴訟的差異3、訴訟的主要區別:訴訟①民事訴訟②行政訴訟③刑事訴訟處理民事案件: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民告民)處理行政案件: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民告官)處理 刑事案件: 解決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自訴:民告民;公訴:官告民)拖欠借款、工資、遭受辱罵、房屋受損、合同違約、訴訟離婚城管、工商、知識產權局、食藥監、稅務(1)訴訟目的最主要區別在于訴訟目的和提起訴訟的主體不同。提出訴訟的主體①民事訴訟②行政訴訟③刑事訴訟雙方當事人均可提起。主要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自訴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2)提起訴訟的主體P87名詞點擊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機關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權益受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影響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訴: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自訴:民告民)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公訴:官告民)【知識拓展】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的主要區別區別 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 刑事訴訟性質訴訟目的 解決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義務糾紛 解決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 解決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應處何種刑罰的問題訴訟主體 雙方當事人都可以提起訴訟 只能是由行政相對人提起訴訟,行政機關始終處于被告地位 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訴訟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舉證原則適用法律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主要適用民法典和民事訴訟法主要適用行政法律、法規和行政訴訟法主要適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過錯、無過錯)行政機關負有舉證責任公訴人舉證,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輕或無罪的材料為自己辯護比較調解、仲裁和訴訟糾紛解決方式 調解 仲裁 訴訟糾紛解決主體 當事人與第三方 當事人與仲裁委員會 當事人與人民法院糾紛解決依據 風俗、習慣、道德、倫理、法律 法律、法規與行業規則、習慣 法律、法規顯著特征 自愿性、靈活性 自愿性、專業性、靈活性、快捷性、經濟性 公權性、程序性、強制性、終局性地位 解決糾紛的重要途徑 解決糾紛的重要途徑 解決糾紛的重要途徑和最后途徑,處于主導地位P87相關鏈接2: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在刑事訴訟的過程中:(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2)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綜上:由于這種損害賠償的訴訟請求是在刑事訴訟中提出并附帶解決的,因此稱作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牢要坐+錢要賠)【注意】前提:身體受損或者財物受損。賠償:只賠償物質損失,不賠償精神損失。案例解讀:2020年7月4日晚,王某、梁某、李某等三人到原告合法經營的“夜來香”美容美發店消費。消費后三人無故拒付費用,并叫來多人在美容美發店門口鬧事。被告人王某被叫到現場后,不問事情緣由,不聽原告關某解釋,即對原告關某拳打腳踢,進行毆打。原告關某被打后,被送往醫院治療,經鑒定為輕傷并達到九級傷殘等級。被告的犯罪行為致使原告關某經濟及精神上均遭受巨大損失,具體損失為:殘疾賠償金13476.00元、醫療費3090.82元、誤工費2250.00元、護理費50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00.00元、營養費500.00元、交通費1000.00元、鑒定費 1100.00元等,共計42416.82元。這些損失因被告的故意傷害行為產生,依法應由被告王某負責賠償。分析上訴案例,涉及的是哪種訴訟方式?為什么?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原因:(1)被告人王某故意傷害他人,導致他人輕傷,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之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并從重處罰。(2)另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之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因此,被告人王某的犯罪行為給原告關某造成的所有損失應由被告人承擔賠償責任。知識拓展:《行政復議法》第十二條 對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由申請人選擇,可以向該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海關、金融、國稅、外匯管理等實行垂直領導的行政機關和國家安全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向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訴訟含義地位解決糾紛的最后途徑特點公權性程序性強制性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類型終局性本框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