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02探究世界的本質(課件+視頻)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02探究世界的本質(課件+視頻)

資源簡介

(共82張PPT)
探究世界的本質
2025新高考(部編教材)一輪復習
《哲學與文化》 專題二
目錄
目錄
1
考綱考情分析
2
思維體系構建
3
核心考點突破
5
易混易錯辨析
6
真題好題演練
精選典例精析
4
01
返回
考綱考情分析
從2022年山東、北京、遼寧、浙江等省(市)新高考真題、2023年新課標高考真題和湖北高考試題主要考查哲學基本問題、物質和意識、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聯系觀、發展觀、矛盾觀、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的特征、認識的發展、社會基本矛盾、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人民群眾主體、人的價值、價值觀、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與發展、文化傳承與發展、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2022年山東、北京、遼寧、浙江等省(市)沒有考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相關內容,2023年新課標、山東、北京、遼寧、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市)都考查了這一內容,2023年各省市還都考查了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有關內容。
考情考向
核心考點 考題 知識點
時代精神的精華 2022 ●浙江6月27題;2023●新北京T5;2023●浙江6月T17; 哲學基本問題
辯證唯物論 2022●山東卷7題; 2023 ●浙江1月18題;2023●北京T5;2023●湖南T20; 物質和意識
2022●遼寧9題;2022●海南23題 ;2023●北京T2;2023●浙江6月T17;2023●浙江6月T5;2023●山東T11;2023●山東T10;2023●湖北T15、T14; 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
2022●山東19(3);北京6題; 2022 ●遼寧10題;海南13題;2023●北京T5、T2;2023●浙江6月T30;2023●湖南T9; 聯系觀
2022●山東8題;浙江6月28題;2023●山東T9;2023●湖南T9; 發展觀
2022●山東7題;遼寧T20(1);浙江6月30題、38題; 2023 ●浙江1月31題;2023●北京T16、T2;2023●浙江6月T18;2023●山東T18;2023●湖南T8;2023●湖南T9; 矛盾觀
認識論 2022●北京5題;2023●新課標T8;2023●北京T3;;2023浙江6月T19;2023●浙江6月T17;2023●山東T10;2023●湖北T14;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的特征
2022●山東T9、北京T7、T16;浙江6月T29;2023 ●浙江1月T19;2023●新課標T8;2023●北京T3;2023●山東T9;2023●湖北T14; 認識的發展
考情考向
核心考點 考題 知識點
社會歷史觀 2022●山東T8;北京T4;2023●浙江6月T10;2023●山東T11;2023●山東T10;2023●山東T1;2023●湖北T20、T15; 社會基本矛盾、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人民群眾主體
人生價值觀 2022●山東T10;2023浙江6月T19; 人的價值
2022●遼寧T11;浙江6月T31;2023●新課標T15; 價值觀
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2022●山東T19(2);北京T7;遼寧T11;海南T12;浙江6月T23;2023●湖南T10; 文化的作用
2022●遼寧T10; 2023 ●浙江1月T20;2023●新課標T10; 文化交流與發展
2022●浙江T25、26; 2023 ●浙江1月T21;2023●新課標T7;2023●湖北T20; 文化傳承與發展
2022●遼寧T20(3) ;海南T24;浙江6月T24,2023 .浙江1月T22;2023●新課標T8;2023●北京T17;2023●浙江6月T20;2023●山東T18;2023●山東T1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2023●北京T20;2023●北京T4;2023●北京T1;2023●浙江6月T2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考情考向
新課標要求
新課程標準要求
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闡釋世界的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表 達無神論立場;表明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態度。
核心素養
02
政治認同
01
科學精神
堅持唯物主義,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尊重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做到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
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尊重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哲學依據和內涵,能夠認識和分辨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弊端。
03
公共參與
尊重自然, 保護自然,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學習和生活中能夠作出理性的判斷與選擇,以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促進社
會和諧。
02
返回
思維體系構建
全書主線
哲學與文化
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
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第三單元: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什么是哲學)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唯物論)
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
(唯物辯證法)
第四課 探索認識的奧秘
(認識論)
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
(歷史觀)
第六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
(價值觀)
第七課 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來)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外來)
第九課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未來)
歷史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
對學生運行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文化觀教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從一般到個別
第一單元脈絡
對立
對立
對立
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
狀態怎樣?
能否認識?怎樣認識?
本 原是 什么 ?
整個世界
唯物論
認識論
辯證法
不可知論
唯心主義
形而上學
孤立
靜止
片面
世界是物質的;
物質是運動的;
運動是有規律的;
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聯系
發展
全面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第一單元知識體系
追求智慧的學問
哲學的起源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
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
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特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成果
世界的物質性
自然界的物質性
運動的規律性
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規律是客觀的
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與多樣性
哲學的基本問題
為什么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
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 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總結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
矛盾問題的精髓
用對立統一觀點看問題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
概念
理論
實踐
本專題脈絡
整個世界
規律
意識的能動作用
運動
含義
運動與物質
含義
特征(方法論)
能動地認識世界
(方法論)
能動地改造世界
(方法論)
原理一: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原理二: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
原理三: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方法論
人類
社會
意識
自然界
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具有物質性
探究世界的本質
世界的物質性
運動的規律性
本專題知識體系
03
返回
核心考點突破
考點
考點
探究世界的本質
世界的物質性
01
02
運動的規律性
必備知識
必備知識
第一部分
梳理排查,夯實基礎!
考點一知識體系
人類社會
的物質性
自然界的物質性
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物質決定意識
議學情境一
北京遇最強降雨引發洪水
議學情境一
北京房山洪水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房山洪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質地貌因素、水文氣象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因素等。
首先,地質地貌因素:山洪災害易發地區的地形往往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蝕溝谷發育,其地質大部分是滲透強度不大的土壤,如紫色砂頁巖、泥質巖、紅砂巖、板頁巖發育而成的抗蝕性較弱的土壤,遇水易軟化、易崩解,極有利于強降雨后地表徑流迅速匯集,一遇到較強的地表徑流沖擊時,從而形成山洪災害。
其次,水文氣象因素:強降雨是山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
再次,人類活動因素:人類活動,如大規模的土地利用、開發建設、砍伐森林和開墾山坡等,都可能改變自然環境,影響水文循環,加劇山洪災害的發生。
但是,也有人認為現在的人類太亂太壞了,北京房山洪水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上天主管一切,人類主管地球!人類管理不好地球,上天就懲罰人類!
議學情境一
機器人上陣!山東消防濟南增援分隊在涿州使用機器人排澇18小時
8月4日15時05分,河北省涿州市。山東消防濟南增援分隊接到調派指令,立即出動2車15人,攜帶裝備器材趕赴旅游大道橋洞作業點執行排澇任務。經偵查發現,橋洞處水深超過兩米,橋洞內雜物較多,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利用兩臺供排水機器人,鋪設四條干線,于16時50分進行排水排澇作業。據了解,旅游大道橋洞既是京港澳高速出入口,又連通107國道,是相鄰幾個村出入的必經之路。做好旅游大道橋洞排水排澇對于救援人員快速實施人員轉移、運送物資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旅游大道作業點排水排澇過程中,消防救援人員實時巡查排水路線、查看橋洞水位及機器運行狀況,每隔兩個小時向內移動一次供排水機器人,部分救援人員一夜未睡,保障現場排水排澇順利進行。
截至8月5日11時,經過18小時持續作業,旅游大道橋洞作業點共排水13600立方米,水位向內縮短了10米,水深高度由2米下降到1米。
議學問題
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分析運用世界的物質性的相關知識,分析北京房山洪水的原因是什么?機器人能否取代人類
議學提示
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要求我們要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統一性原則,堅持科學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北京房山洪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質地貌因素、水文氣象因素以及人類活動因素等,北京房山洪水并不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上天(客觀精神)并不能主管一切(客觀物質)。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沒有高度發達的人腦,就不可能有人類意識。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機器人是人類發揮意識作用的成果,不能產生意識,也不可能取代人類。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一、自然界的物質性
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醒
1、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中的組成部分 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創造世界的活動。
2、什么是物質? 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①物質的客觀性:指無論人們是否喜歡,是否承認,是否認識,它都客觀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與唯心主義劃清了界限);②物質有可知性,能被人們所認識。(與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③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唯一特性,萬事萬物的唯一共性也是物質和意識的根本區別
3、物質的唯一特性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突破提升:客觀實在≠客觀存
客觀實在 客觀存在
區別 內涵 物質的唯一特性,它相對于人的意識而言,不依賴于人的意識,是第一性的。 客觀存在是實實在在的事物或現象,它相對于主觀臆造的東西而言,具有真實性。比如,他人的意識對于我來說就是客觀存在的,但不能說是“客觀實在”,因為不論誰的意識都不屬于物質范疇。
外延 客觀實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即客觀物質世界,它不包括精神、意識現象 不僅包括物質現象,而且包括意識現象;不僅指向客觀世界,而且指向主觀世界
存在狀態 客觀實在性是對宇宙間所有物質具體形態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對于意識來說的。是絕對的、不變的、永恒的 客觀存在性,是具體存在的事物或
現象部分具有的特點,是多變的、
易逝的
聯系 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和意識現象) 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 具體的物質形態
區別 特性
存在狀態
聯系 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概括了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
除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性.
抽象的、永恒的、
不生不滅的
物質是對具體的物質形態的共同本質的抽象概括;具體的物質形態是物質的具體表象。二者是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抽象與具體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的關系
具體的、多變的、
有生有滅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一、自然界的物質性
4、比較哲學上講的物質概念與具體的物質形態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1、從人類社會產生的角度看(縱向)
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
2、從人類社會構成的角度看(橫向) 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三、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圖示
1、從意識的起源看 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2、從生理基礎看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人腦結構的復雜性和組織的嚴密性,決定了它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3、從意識的內容看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1)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 (2)離開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 特別提醒 ①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 人腦(人腦≠大腦,≠動物腦,≠電腦/人工智能);②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一切物質都有反應特性;③意識產生的前提:生物的反映形式(刺激感應、 感覺和心理);④意識來源:客觀世界,而不是來源于人腦。
結論: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1)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內容是客觀的)
正確的意識——如實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如黨的方針、思想、路線、定理)
錯誤的意識——歪曲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宗教、鬼神、法輪功。)
無論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2)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形式是主觀的)
感覺、知覺、概念、判斷、推理等。
意識不像照鏡子一樣對客觀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而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能動反映。對同一對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映。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拓展提升: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而內容則是客觀的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拓展提升:意識的形成過程
原理:自然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都具有客觀物質性,人的意識本身就根源于物質。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質決定意識。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
(1)我們應當自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統一性原則,堅持科學無神論立場,反對一切有神論。
(2)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實事求是
考點一:世界的物質性
突破提升: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考點二知識體系
議學情境二
海河流域啟用6個蓄滯洪區
議學情境二
水利部:海河流域已啟用6個蓄滯洪區
水利部發布,受強降雨影響,7月31日11時,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永定河三家店水文站流量漲至622立方米每秒,大清河水系拒馬河張坊水文站流量漲至1610立方米每秒,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分別編號為“永定河2023年第1號洪水”和“大清河2023年第1號洪水”。鑒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永定河、大清河等3個河系相繼發生編號洪水,經綜合分析研判,依據水利部《全國流域性洪水劃分規定(試行)》,海河流域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
目前,根據幾大水系來水情況,海河流域已啟用大陸澤、寧晉泊蓄滯洪區,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東淀蓄滯洪區以及獻縣泛區6個蓄滯洪區;即將啟用永定河泛區。
應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副司長萬群志介紹,海河流域各地區動員各方力量,要為抗洪做了充分的準備,要抓緊做好堤防除險加固、暢通行洪通道等工作,打贏了當前防汛抗洪救災這場遭遇戰。目前,雖然京津冀的降雨過程已經開始減弱,但致災風險不能忽視 。地質災害具有滯后性,要做好監測預防和避險轉移,避免造成次生災害。同時,也要注意搶險救援安全,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
議學問題
結合議學情境和教材內容運用運動的規律性相關知識分析水利部為什么要已啟用海河流域6個蓄滯洪區?海河流域各地區是怎樣打贏當前防汛抗洪救災這場遭遇戰的?水利部為什么要根據幾大水系來水情況,啟用海河流域已啟用6個蓄滯洪區?
議學提示
1、水利部為什么要已啟用海河流域6個蓄滯洪區?
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水往低處流,海河流域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水利部決定已啟用海河流域6個蓄滯洪區,讓泛濫的洪水流到蓄滯洪區。
2、海河流域各地區是怎樣打贏當前防汛抗洪救災這場遭遇戰的?
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海河流域各地區動員各方力量,為抗洪做了充分的準備,抓緊做好堤防除險加固、暢通行洪通道等工作,
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正確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水利部下令海河流域已啟用6個蓄滯洪區在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下打贏了當前防汛抗洪救災這場遭遇戰。
③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海河流域的6個蓄滯洪區。
3、水利部為什么要根據幾大水系來水情況,啟用海河流域已啟用6個蓄滯洪區?
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水利部根據幾大水系來水情況,啟用海河流域已啟用6個蓄滯洪區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一、規律是客觀的
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醒
1、運動的哲學含義 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哲學上講的運動是對世界上一切運動形式共同特征的概括和總結,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運動是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2、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①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運動是永恒的、絕對的、無條件的),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錯誤傾向:①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觀點——刻舟求劍 。②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 —— 仁者心動
3、規律的含義 物質運動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其客觀規律。 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不是主觀臆造的、不是現象、不是偶然的、不是易變的
4、規律的特點 ①規律具有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②規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但人類不是只能被規律支配
5、把握運動與物質的關系
關系 理解 強調 誤區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 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側重強調物質離不開運動 離開運動談物質
會導致形而上學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任何運動都有自己的承擔者或者叫載體。脫離物質載體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側重強調運動離不開物質 離開物質談運動
會導致唯心主義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一、規律是客觀的
原理:
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根本不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
方法論:
1.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2.反對兩個錯誤傾向: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觀點及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觀點。
考點一:運動的規律性
突破提升:物質與運動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 ①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
②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方法論 ①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
②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
提醒: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要反對兩種錯誤傾向。一是“宿命論”,夸大規律的客觀性,認為人在規律面前無能為力;二是“唯意志論”,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規律的客觀性。 突破提升: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規律和現象 ①規律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相對穩定、深刻的本質聯系,需要借助抽象思維才能揭示
②現象浮于事物表面,形式多樣且多變易逝,能夠借助感官直接感知
③雖然規律總會通過現象表現出來,現象的背后也總會隱藏著規律,但規律不等于現象
規律和聯系 ①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②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③規律是一種聯系,但不是所有的聯系都是規律,只有事物內部的、本質的和必然的聯系才是規律
提醒:①規則、規定、守則、定律、定理、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規律,它們是主觀的,是規律的反映,但不是規律本身。 ②規律沒有好壞之分。規律不是永恒的、萬古不變的。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突破提升:對比規律與現象、聯系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普遍性
客觀性
遵循規律
認識規律
利用規律
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目標能否實現取決于認識是否符合客觀規律
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
規律是客觀的
規律是普遍的
反對宿命論”,夸大規律的客觀性
反對“唯意志論”,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規律的客觀性。
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矛盾規律
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
聯系
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國、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


本質
表現
表現
突破提升:按規律辦事圖示
規律
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提醒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它不僅可以認識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深藏于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區別于動物的本能活動,動物的活動是無目的本能的活動,也不同于動物的適應性活動
2、人能夠能動的改造世界 意識不僅能夠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 ①意識不能直接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而是通過指導人們實踐才能引起物質形態的變化。
②正確的意識能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事物的發展
3、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①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達到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 ②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會導致實踐的失敗,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二、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原理 能動地認識世界 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能動的改造世界 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不同性質的意識作用不同
方法論 要重視和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自覺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提醒:提醒在意識的能動作用問題上要克服三個錯誤認識: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意識能夠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意識的反作用大于錯誤意識的反作用。 考向二: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
突破提升:意識的能動作用
突破提升: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原理
(1)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求我們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2)在客觀規律面前,人并不是無能為的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們可以發揮主觀
能動性認識并利用規律,達到改造世界的自的。要求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 根據規律
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
(3)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的認識和
利用規律。要求我們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
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意識的反映 意識反作用 意識能動作用 主觀能動性
區別 內涵 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著人們用一種物質的東西作用于另一物質的東西,從而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意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 人的意識的特有的積極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與活動 又叫自覺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和活動
表現 如實反映和歪曲反映 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改造世界。即想和“做"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活動過程中的精神狀態,即“想”和“做"和“精神狀態"
聯系 主觀能動性 考向二: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
主觀能動性
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反映物質
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突破提升:對比:意識的反映、反作用、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
核心考點 主要內容
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為什么?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
怎樣做? (1)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
(2)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3)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三、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探究世界的本質方法論總要求
關系 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
區別 含義 是指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出發點 是指我們做事情要尊重事物運動發展的客觀規律,從客現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側重 強調主觀要符合客觀 強調要按客觀規律辦事,反對違背規律的做法
哲學依據 物質決定意識 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聯系 ①二者都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都把客觀存在作為觀察、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都從唯物論角度指出了正確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②“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礎, “實事求是"是對”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深化和拓展。 考向二: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
突破提升:一切從實際出發與實事求是的區別與聯系
突破提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兩個依據:①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②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
(2)四個要求: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②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③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④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3)兩個結合:①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②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4)兩個反對:①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②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
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
提醒: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辯證法要求:認識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把握變化的客觀實際;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一分為二地對待客觀實際。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考點二:運動的規律性
一切從實際出發
矛盾的特殊性
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實事求是
規律的客觀性
物質決定意識
世界觀
世界觀
方法論
世界觀
方法論
突破提升:與“一切從實際出發"相近的方法論和世界觀
精析突破
精析突破
第二部分
考點精析,難點突破!
是指物質具有客觀實性,無論人們是否感受到或是不承認它的存在,它者客觀地存在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客觀實在”
“不依賴于人的意識”
“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
物 質
說明物質具有可知性,能被人們所反映、所認識。世界上只有尚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是世界上萬事萬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意識所沒有的
1、馬克思主義的物質概念
提醒:物質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萬事萬物的總和。客觀存在不等于客觀實在。客觀實在是一種客觀存在,客觀存在不僅包括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物質現象,還包括不具有客觀實在性的精神、意識現象。
考向二: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
2、全面理解意識
意識的起源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人的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結論: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物
質決定意識
意識的生理基礎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意識的本質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辨識的性質 正確的意識與錯誤的意識,它們的區別在于是否如實反 映了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對客觀事物作出了反映。錯誤意識的內容也來自客觀存在,只不過它是對客觀存在的歪曲的反映(意識根源于物質) 意識的內容與形式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 識的形式是主觀的 意識的主體 對同一事物或現象,不同的人因立場、思維方式方法、知識構成、世界觀等主觀因素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意識 考向二: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
原理內容 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為什么 從意識的起源看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而且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人腦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具有產生意識的生理基礎
從意識的內容看 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方法論(怎么做) 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提醒:①正確把握意識的本質。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著意識是對物質的被動反映,也不意味著意識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②正確理解物質決定意識。從時間上看: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從性質上看: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從地位上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依賴于物質。 3、物質決定意識
考向二: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
考點一:運動的規律性
4、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綜合一、二框內容]
考向二:探究世界的本質——辯證唯物論
4、唯物論內在邏輯關系圖
人能夠能動地
認識世界和改
造世界







物質決定意識用
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
堅持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
客觀規律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正確發揮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能認識利用規律
辯證統一
客觀規律
物質
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
主觀能動性
意識
意識和主觀能動性是人類所特有的
知識提煉
1個特性:客觀實在性。
2個區分;物質的唯一特性一和根本屬性、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
2個表現: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3對關系:物質魂關系、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規律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
4大原理:世界的物質性原理;意識能動性原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關系原理。
5個概念:物質、意識、運動、規律、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04
返回
精選典例精析
1.(2023·河北唐山·開灤第二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山東大學聯合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據我國航天帶回的月球樣品特點和探月工程探測數據,成功繪制出比例尺為1:250萬的月球全月巖石類型分布圖。這一研究成果發表于知名期刊《科學通報》上。這( )
①反映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體現尊重客觀實際是規律起作用的前提
③表明意識反映客觀事物離不開特定條件
④說明正確意識凌駕于反映對象之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答案】B
【詳解】①:根據我國航天帶回的月球樣品特點和探月工程探測數據,成功繪制出月球全月巖石類型分布圖。體現了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故①符合題意。
②: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客觀的,無論人們是否尊重客觀實際,規律都會發生作用,故②表述錯誤。
③:我國航天帶回了月球樣品特點和探月工程探測數據,在這一條件下,才繪制出月球全月巖石類型分布圖,體現了意識反映客觀事物離不開特定條件,故③符合題意。
④:正確意識是對客觀對象的反映,不能凌駕于反映對象之上,故④表述錯誤。
故本題選B。
典例
2.(2023·全國·模擬預測)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困難大的實際,2022年9月26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實行階段性緩繳,通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草案)》。材料表明( )
①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質決定意識,要從實際出發
③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④主觀思維和客觀存在相互依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
【答案】A
【詳解】①②: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困難大的實際,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實行階段性緩繳,通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草案)》,說明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物質決定意識,要從實際出發,①②符合題意。
③:材料強調了物質決定意識,沒有體現意識反作用,故③排除。
④:思維依賴于存在,但存在不依賴于思維,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典例
3.(2023·湖北·模擬預測)ChatGPT是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種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ChatGPT不僅能流暢地與用戶對話,甚至能寫詩、撰文、編碼,為我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便利。這說明( )
①人們可以在利用規律的基礎上造福人類
②人能夠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
③人工智能可以植入意識發揮思考的作用
④人工智能成果源于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
【答案】A
【詳解】①②:人工智能ChatGPT不僅能流暢地與用戶對話,甚至能寫詩、撰文、編碼,為我們的學習、工作帶來了便利。這說明人的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能夠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在利用規律的基礎上造福人類,①②符合題意。
③④:人工智能成果源于社會實踐,離不開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的模擬,本身并沒有意識,③④錯誤。
故本題選A。
典例
4.(2023·湖北襄陽·襄陽四中校考三模)梵高用4個月完成流傳后世的《向日葵》,達·芬奇用4年精雕細琢成就《最后的晚餐》,如今人們利用AI生成技術只需4分鐘就能完成一幅色彩艷麗、別具韻味的AI畫作。有人認為,面對AI畫作的挑戰,手繪畫作依然更具生命力,因為它蘊含著繪畫者的情緒與思想,優秀的畫作還兼具學術和收藏價值。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科學技術取代藝術是畫作自我否定的必然結果
②主客體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
③AI畫作不會有生命力是因其沒有人的意識參與
④畫作傳遞的思想等信息不同會使其價值有差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答案】C
【詳解】①:面對AI畫作的挑戰,手繪畫作依然更具生命力,因為它蘊含著繪畫者的情緒與思想,優秀的畫作還兼具學術和收藏價值,科學技術會促進藝術的發展,而不是取代藝術,這也不是畫作自我否定,①不選。
②④:有人認為,手繪畫作依然更具生命力,因為它蘊含著繪畫者的情緒與思想,優秀的畫作還兼具學術和收藏價值,這表明主客體方面的因素共同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而畫作傳遞的思想等信息不同會使其價值有差異,②④入選。
③:AI畫作也是在人的意識的指導下完成的,是人的意識參與的結果,③不選。故本題選C。。
典例
5.(2023·浙江·模擬預測)杭州一名小學生在作文中指出,吳承恩撰寫的《西游記》有一個很大的“知識漏洞”,那就是遍布于西域各國的菜名竟然絕大多數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吳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其中米飯、蘑菇、木耳、豆腐、面筋、芋頭、蘿卜幾乎是師徒四人每頓必點菜品。這從一個方面說明(  )
①意識在本質上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②意識的內容主要取決于人們的反映方式
③意識反映的主動創造性帶來內容的多樣性
④意識的內容根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例
【答案】B
【詳解】①④:吳承恩撰寫的《西游記》中涉及的遍布于西域各國的菜名絕大多數是“中餐”,而且主要是吳承恩老家的江淮美食。這表明意識在本質上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內容根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實踐,①④正確。
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意識的內容主要取決于人們的反映方式”的說法錯誤,故②錯誤。
③:意識內容的多樣性帶來意識反映的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意識反映的主動創造性帶來內容的多樣性”的說法錯誤,故③錯誤。
故本題選B。
典例
6.(2023·湖南長沙·長郡中學校聯考二模)2023年3月,中央要求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各地各領域要掌握最真實的情況,確保掌握的信息基礎準確可靠。這需要( )
①堅持黨管干部原則,以作風建設為根基
②廣泛凝聚共識,發揮最廣泛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作用
③堅守黨性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聽真話、察實情
④切實轉變領導干部工作作風、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答案】D
【詳解】③④: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是黨的作風建設的內容,旨在轉變工作作風,堅持求真務實,通過深入群眾調查研究,掌握真實信息,更好地踐行黨的初心使命,這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堅持實事求是,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察實情辦實事解難事,增強宗旨意識,強化責任擔當,③④符合題意。
①:黨的建設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①觀點錯誤。
②: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通過調查研究指向掌握真實情況,與發揮政協的作用、凝聚共識的指向不一致,排除②。
故本題選D。
典例
7.(2023·廣東·模擬預測)中國水稻研究張健研究員團隊與胡培松院士團隊經合作,首次揭示了“植物胰島素”6—磷酸—海藻糖(Tre6P)調控水稻碳源分配與籽粒產量的機制,為作物高產遺傳改良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雜志。由此可見( )
①物質是運動的載體
②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人們能夠認識和把握規律
④主觀能動性在科研成果中起決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
【答案】C
【詳解】①:材料未涉及物質與運動的關系,①不符合題意。
②③:材料中張健團隊與胡培松院士團隊首次揭示了“植物胰島素”6﹣磷酸﹣海藻糖(Tre6P)調控水稻碳源分配與籽粒產量的機制,表明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也說明人們能夠認識和把握農作物生長發育的規律,②③符合題意。
④:主觀能動性在科研成果中起決定性作用,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④錯誤。
故本題選C。
典例
8.(2023·河北秦皇島·校聯考三模)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從哲學視角分析做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需要( )
①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②人能夠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認識和利用規律
③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④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典例
【答案】B
【詳解】①: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體現了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①正確。
②:人能夠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認識和利用規律,②說法錯誤。
③: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③符合題意。
④:材料體現的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應該是處理好矛盾的主次方面的關系問題,未體現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④排除。
故本題選B。
典例
9.(2023·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學校考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2022年9月29日,C919大型客機取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標志著我國擁有了一款可以投入航線運營的單通道干線客機,中國大飛機的“航空夢”終于實現。
在研制中,大飛機人堅持科學系統管理,先后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形成了一批核心能力、錘 煉了一批人才隊伍、帶動了一批產業發展。在十幾年的奮斗歷程中,發揚長期奮斗、長期攻關、長期吃苦、長期奉獻的優良作風,凝聚攻堅克難、鍥而不舍、協同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踐行使命擔當,勇攀科技高峰,以實際行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C919取得的這一歷史性成就,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民族凝聚力、國際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結合材料,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知識,分析我國大飛機事業能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原因。
典例
【答案】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中國大飛機人踐行使命擔當,發揚優良作風,凝聚精神力量,勇攀科技高峰。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中國大飛機人不斷探索實踐、持續奮斗,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功實現了“航空夢”。③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意識的能動性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大飛機人始終堅持科學系統管理、協同創新,尊重了客觀規律,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
典例
05
返回
易混易錯辨析
1. 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是主觀的。
2. 征服、改造自然是處理人和自然關系的前提。
3.世界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
4.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運動是有無條件的、永恒的和相對的;靜止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和絕對的。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
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人的思維和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反映。
承認自然的客觀性是正確處理人和自然關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諧相處。
世界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
×
×
×
×
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易混易錯辨析
1. 靜止就是絕對不動
2. 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總是統一的。
3.規律是永恒不變的、無條件的。
4.發揮主觀能動性是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和基礎。
5.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
顛倒了二者的關系。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突破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制約
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就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應該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統一起來,但二者并不總是統一的。
當客觀物質發生變化時,規律也會發生變化;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有條件的,要在運動中把握規律
×
×
×
×
×
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但不能改造、創造規律。
易混易錯辨析
1.意識是大腦的機能。
2.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神話、傳說是人為臆造出來的。
3.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
4.意識的能動作用就是意識對物質起反作用。
5.物質與意識不可分離,相互依賴。
無論是正確意識還是錯誤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識的能動作用包括意識對物質能動的反映,又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不同的意識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
×
×
×
×
×
(提醒:不能理解為相互依賴,意識依賴于物質,但物質是獨立于意識之外而存在的。)。
易混易錯辨析
1. 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質的力量。
2. 意識內容和形式都是主觀的。
3. 意識具有科學預見性。
意識內容是客觀的,形式則是主觀的。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派生物。
正確意識具有科學預見性。
×
×
×
易混易錯辨析
06
返回
真題好題演練
見word文檔——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雷山县| 滕州市| 宾阳县| 万宁市| 怀集县| 琼结县| 潮安县| 株洲市| 青冈县| 镇康县| 滨海县| 高州市| 宕昌县| 兰溪市| 阳山县| 电白县| 格尔木市| 湖州市| 惠安县| 岱山县| 桂阳县| 高密市| 嫩江县| 无极县| 台湾省| 囊谦县| 孝感市| 新巴尔虎左旗| 海丰县| 东山县| 隆德县| 象州县| 五原县| 文山县| 工布江达县| 池州市| 抚远县| 历史| 霍邱县| 东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