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溫故知新:回憶哲學中“事物發展的狀態及其辯證關系”原理(世界觀):①事物發展的狀態包括量變和質變。②事物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③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方法論要求:①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②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③堅持適度原則。第三單元 運用辯證思維方法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第一框 認識質量互變規律【探究與分享1】《鶴林玉露》載:“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錢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乖崖援筆判云:‘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習任務】查找與“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類似的成語,從思維角度談談這些成語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質 量 質變 量變區別聯系 比較四概念:質、量、質變、量變質 量 質變 量變區別 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 質與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能區別不同的事物。 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 量在一定范圍內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不是直接同一) 可認識同一事物。 事物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 根本的、顯著的 統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靜止的破壞等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變成了另一事物 事物數量的增減或場所的變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質的基礎上,在度的范圍內所發生的變化。漸進的、不顯著的統一、相持、平衡和靜止等事物還是其自身,沒有變成另一事物聯系 ①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②質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規定性。③質、量都是一定事物的質、量,都離不開特定的事物。“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 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質變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③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是辯證的。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 比較四概念:質、量、質變、量變典型例題1、醫學研究表明,大多數成年人的身體健康與其血液pH值有關,如圖所示。人體血液pH值與健康的關系從健康與非健康角度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pH值在7.35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B.pH值在6.8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C.pH值在6.8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變D.pH值在7.35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變A[解析] 注意題目的范圍是“健康與非健康角度”,pH值在7.35和7.45間均為健康。2.“涓滴之水終可以磨損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強大,而是由于晝夜不舍的滴墜。”這是音樂大師貝多芬的名言。這句話蘊含了( )A.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實現的,質變比量變更重要B.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要抓住時機才能促成質變C.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D.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C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是辯證的。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量 變質 變必要準備必然結果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質量互變規律要求我們,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探究與分享2】很多人會有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求學經歷。在每一個學段中,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進入更高一級的學段:而當進入新的學段時,新的量變就又開始了。正是在這種“量變一質變一量變....的前進式循環中,我們得到了發展。【學習任務】1.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的?2.你能看出其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及其辯證關系嗎?小學中學大學量變連續性,漸進性連續性,漸進性量變量變質變質變間斷性飛躍性連續性、漸進性間斷性飛躍性連續性、漸進性與間斷性、飛躍性的區別與聯系連續性、漸進性 間斷性、飛躍性區別 含義體現結果聯系 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量變的體現質變的體現這一事物還是它自身出現了新事物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1.質量互變規律的要求——方法論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2.事物發展中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 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的 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對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3.“人類社會形態變化示意圖”(如下圖所示)說明人類社會的發展( )①是由低級到高級直線前進的 ②是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和間斷性的統一③在量變與質變交替中前進 ④是由“量變→質變”循環往復不斷發展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4.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重大論斷,這是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決心和信心所在。但偉大夢想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綜合國力。這啟示我們( )①事物的發展都是漸進性和連續性的統一②量的變化的不斷積累必然導致質的飛躍③要正視現狀,認識到國家發展方向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④要做好思想準備,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國家發展過程中的困難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B課堂小結1.(2022春·河北唐山·高二河北唐山外國語學校校考期中)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下列關于“質與量”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量就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②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③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量的增減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④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詳解】①: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故①不選。②: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故②入選。③: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故③不選。④:量總是一定事物的量。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故④入選。故本題選C。典型例題典型例題2、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下列關于事物的質的說法錯誤的是( )A.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B.此物之所以為此物,并區別于他物,就是由于其自身的質的規定性C.質的規定性不同于量的規定性,一定事物的質總是穩定不變的D.質總是一定事物的質,現實中沒有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質C[解析] 質的規定性不同于量的規定性,一定事物的質并不總是穩定不變的,C入選。ABD均正確,與題意不符,ABD不選。典型例題3、有一個人到飯館吃飯,吃了第一個饅頭,感覺沒有飽,又買了第二個饅頭,吃完了,還感覺沒有飽,又買了第三個饅頭,吃完第三個,才感覺飽了。于是他把老板叫來,要求退第一個和第二個饅頭的錢,理由是只有第三個饅頭才讓他吃飽了。材料中的人錯在( )①割裂了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②否認了事物的發展只有量的漸進,沒有質的飛躍③否認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④沒有認識到質變是一種漸進的變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解析]①③:認為“只有第三個饅頭才讓他吃飽”是沒有看到前兩個饅頭的作用,這否認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割裂了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①③符合題意。②:材料中的人錯在否認質變或否認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排除②。④: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④錯誤。典型例題4、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分“三步走”的總體目標: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材料體現的觀點是( )①量的積累為質變創造條件 ②量變必然引起質的飛躍③統一、平衡是質變過程中的狀態 ④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解析]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三步走”戰略,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的積累為質變創造條件,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①④入選。量變并不必然引起質的飛躍,量變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②錯誤。統一、平衡是量變過程中的狀態,③錯誤。合作探究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意識是說,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只有通過一步步的積累,才能到達千里之遙的目的地。成語“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本義是說,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點兒而未完成。上述材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啟示:質變始于量的積累,量變達到一定程度之后才發生質變。因此,我們既要有遠大理想,又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兒地為之努力。否則,理想就是鏡中花、水中月、空中樓閣,只是虛無縹緲的存在。材料告訴我們,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合乎規律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因此,要實現人生理想、達到學習目標,實現質變,就必須注重量的積累,同時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