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統編教材小學《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一課讀懂彼此的心家長說故事一:自從孩子上五年級以來,我就希望他在寒假也能去上一下課外班,周末也去上課,把新學期的知識提前學一下,可 是他不想去上課,每天我們倆都在矛盾中。我該怎樣說服他呢?家長說故事二:上五年級以后,孩子說好多同學都有自己的手機,也有自己的微信號,有時建群,聊天玩游戲,收紅包。他也想買一個手機。但是我覺得,他有了手機就總想玩游戲,耽誤時間,對眼睛也不好。我們也在因為這個事情鬧矛盾。同學說故事一:我從小就學習素描,我也非常喜歡,畫的素描作品獲得老師和同學的夸獎,參加比賽也常常獲獎。現在五年級下學期了,媽媽說我馬上成為畢業班的學生,所以讓我放棄畫素描,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我非常生氣。同學說故事二:期末考試結束后,我們幾個要好的同學,打算出去聚會吃飯,不希望爸爸媽媽跟著。同學的爸爸媽媽都同意了,只有我媽媽不同意,她一定要跟我們去,說怕我們出危險。結果我被同學嘲笑了。我該怎么辦呢?剛才的幾個小故事,讓你產生共鳴了嗎?活動園 讓我們聽一聽家長是怎樣想的,怎樣說的。產生矛盾怎么辦?不同的處理辦法,產生的結果相同嗎?怎樣的方法,更有利于化解矛盾?家人嚴格地要求我們,或精心地照顧我們,或民主地與我們協商……各不相同的關愛方式,讓我們體會到濃濃的親情。讓我們嘗試互相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從而更好地化解與家人之間的矛盾。家長說故事一:孩子可以和父母做好約定,如果不想去上課外班,那自己在家要做好每門功課的預習和復習,在家也要合理使用時間。家長說故事二:手機不是必備品,也不是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手機。如果想要一個手機,孩子可以同樣和父母做好約定,周末或偶爾獨自在家時,再使用手機,平時關機。同學說故事一:堅持很久的一項愛好,或是其他運動項目,如果希望自己在高年級繼續堅持下去,就一定安排好時間,制定計劃表,并堅持按時間表嚴格執行。可能會非常辛苦,但是要相信自己,會有更多的收獲。同學說故事二: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外出需要監護人的陪同。出于鍛煉自己獨立性的目的,可以和媽媽達成協議,讓媽媽坐得稍微遠一點的位置,關注自己。因為,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不斷磨練自己用心感受體會學會互相理解不斷學習知識理性面對,以積極的態度,有效的方法,主動將矛盾化解。讓自己的合理需求和做法,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想到了《道德與法治》教材中五年級下冊第一課里告訴同學的好方法——“四心”溝通法。留心看,細心聽,用心講,耐心說。實踐小講堂: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你又是怎樣解決的?可以簡單記錄下來,上課的時候,講給老師和同學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