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概念,能判斷常見的物質變化;2.初步認識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內涵,知道利用性質區別物質。【自主學習】1.水的存在狀態有: 、 、 。2.物質世界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濕衣服可以晾干;鐵可以制作成鐵鍋,鐵鍋容易生銹;隨身攜帶的手機不小心掉落,屏幕摔碎;家里用天然氣燃燒等現象。說說你身邊的物質還發生了哪些變化?【課堂探究】【活動一】探究物質的變化1.[自主探究]閱讀教材P8與實驗有關的圖標及說明,說說實驗1-1有哪些注意事項?2.[自主探究]閱讀教材P10的方法導引: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說出如何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 3.[合作探究]觀察教師演示實驗1-1記錄實驗中變化的現象,完成下表,并分析其變化后是否生成其他物質。實驗編號 變化前的物質 (狀態、顏色)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1) 液態的水 氣態的水(水蒸氣)(2) 固態的石蠟 液態的石蠟(3) 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等 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等(4) 顆粒狀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氣體等4.[自主探究]實驗(1)和實驗(2)中物質變化有哪些共同特征?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些變化屬于什么變化?實驗(3)和實驗(4)中物質變化有哪些共同特征?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些變化屬于什么變化?5.[自主探究]對比分析,歸納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定義。(1)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的特征:① 的改變;② 的改變(三態:固態、液態、氣態)。(2)化學變化: ,又叫做 。化學變化的特征: 其他物質生成,常表現為 、 、 等,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常表現為 、 、 等。[合作探究]判斷【自主學習】中你列舉的變化的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說明理由。7.[合作探究](1)火柴燃燒發光放熱,屬于什么變化?燈管通電發光放熱是什么變化?水燒開冒氣泡是什么變化?顆粒狀大理石遇到鹽酸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是什么變化?(3)點燃一支蠟燭,觀察石蠟發生了什么變化?(4)根據所學知識試總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與聯系。區別:聯系: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 同時發生物理變化,而物理變化的過程中 同時發生化學變化。(填一定或不一定)8.[典型例題]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天工開物》記載的下列工藝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棉紗織布 C.白土燒瓷 D.楠木造船【解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A.甘蔗榨汁的過程中B.棉紗織布的過程中D.楠木造船的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物理變化,不合題意;C.白土燒瓷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訓練]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伴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物質燃燒時發生化學變化C.需要加熱才發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D.不加熱就能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活動二】探究物質的性質1.[合作探究]酒精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判斷以下與酒精有關的變化分別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2.[合作探究]以上變化分別體現了酒精有哪些性質?根據觀察和生活經驗,填寫出酒精具有的性質:顏色: 狀態: 氣味: 密度:0.8g/ml水溶性: 是否揮發: 點燃時在空氣中:3.[自主探究]以上性質可以怎樣分類?什么是化學性質?什么是物理性質?試分別舉例。化學性質:物質在_______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常見的化學性質有: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穩定性、腐蝕性、酸性、堿性等。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_______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常見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導熱性、導電性等。4.[合作探究]觀察演示實驗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性質(注意聞氣體氣味的操作方式),結合你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歸納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填寫表格。氧氣 二氧化碳顏色、狀態、氣味 (標準狀況下)是否支持燃燒是否支持呼吸5.[典型例題]下列描述中,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 )A.鹽酸易揮發 B.金屬具有導電性C.酒精易溶于水 D.銅能變成銅綠【解析】A.這是鹽酸的一個物理性質,因為它描述的是鹽酸在常溫下從液態變為氣態的性質,沒有涉及到化學反應。B.這也是一個物理性質,因為它描述的是金屬通過電子傳遞導電的能力,不涉及化學反應。C.這同樣是物理性質,描述的是酒精和水混合時形成的溶液,沒有發生化學變化。D.這是一個化學性質,因為銅綠是通過銅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這個過程涉及到銅的化學變化,因此是化學性質。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 D。【答案】D[變式訓練]下列物質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牛奶:白色液體 B.汞:有毒C.冰塊:密度小于水 D.氧氣:無味【活動三】性質與變化、用途的關系1.[合作探究]討論這些具體的實例,總結物質的性質和變化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物質的變化 物質的性質酒精揮發 酒精能揮發酒精燃燒 酒精易燃燒木材燃燒 木材可以燃燒食鹽溶于水 食鹽能溶于水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大理石可與稀鹽酸反應鐵生銹 鐵易生銹…… ……區別:性質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是物質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發生某種變化的可能性,是靜態的,而變化則是物質運動的形式,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其中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敘述物質的性質往往用“能”、“難”、“易”、“會”、“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屬性的用語。敘述物質的變化往往用“已經”、“了”、等過去時或“在”等現在時等表示時態的用語。如,酒精“易”燃燒,描述的是 ;酒精燃燒則描述的是 。酒精“能”揮發,描述的是 ;酒精揮發則描述的是一個 。2.[合作探究]二氧化碳為什么可以用來作滅火劑?體現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質?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有何聯系?3.[典型例題]碘化銀是當前我國實施人工降雨的主要物質。碘化銀有關描述:①在常溫下為黃色晶體;②有一定的毒性;③熔點為558℃,沸點為1506℃ ; ④幾乎不溶于水;⑤在光照條件下分解為碘和銀;⑥碘化銀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劑;⑦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劑。上述材料中碘化銀物理性質的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碘化銀化學性質的是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屬于碘化銀用途的是_______。【答案】①③④ ② ⑤ ⑥⑦[變式訓練]下列用途只應用化學性質的是( )A.生鐵制成鐵鍋 B.鉆石作裝飾品 C.銅絲作導線 D.用煤氣烹飪【自主建構】用思維導圖列出本節課你的收獲。【歸納提升】[基礎題]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汽油揮發 B.石蠟熔化 C.鐵釘生銹 D.干冰升華2.《天工開物》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智慧結品,下列書中記載的造物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機杼織布 B.粉碎礦石 C.海水曬鹽 D.五谷醇酒3.蠟燭燃燒及產物檢驗實驗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石蠟受熱熔化 B.石灰水變渾濁 C.火焰上冒黑煙 D.棉質芯線燒焦4.中國古籍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可燃性 B.常溫下呈固態 C.難溶于水 D.熔點高5.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與化學性質有關的是( )A.用金剛石切割玻璃 B.用液氮作醫療冷凍劑C.用水銀制作溫度計 D.用酒精作實驗室燃料[創新題]6.下列是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里完成硫磺在空氣中燃燒實驗所做的筆記。査閱資料可知:①)硫磺有可燃性:②)可用于制作火藥;③硫磺是一種淡黃色固體,不溶于水;④)取少量硫磺,加熱,硫磺熔化成黃色液體;⑤繼續加熱,硫磺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一種特殊氣味的氣體,上述關于硫磺的描述屬于(填序號):(1)物理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_____(3)物理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4)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5)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課標分析】課標要求:(1)知道物質是在不斷變化的,物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認識物質的變化過程伴隨著能量變化,化學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過程,知道化學變化常伴隨生成沉淀、產生氣體、發生顏色變化、發光,以及吸熱或放熱等現象;認識化學變化在自然界和生產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及重要應用,感受大自然中化學變化的神奇。(2)知道物質具有獨特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了解物質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知道物質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了解觀察、實驗,以及對事實進行歸納概括、分析解釋等認識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認識物質性質在生活、生產、科技發展等方面的廣泛應用,體會科學地利用物質性質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2.核心素養(1)化學觀念:學生通過學習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建立起對物質變化的基本認識,理解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形式和性質;通過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生能夠建立起對物質基本屬性的認識,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化學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化學反應和物質結構打下基礎。(2)科學思維:學生能夠根據物質變化的特點,將物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培養分類思維能力;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學生能夠進行邏輯推理,判斷物質變化類型,培養科學推理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差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學生學會從現象中抽象出概念,并運用這些概念來解釋和預測物質的行為。(3)科學探究與實踐:學生通過參與實驗,學習如何設計實驗、操作實驗器材,以及如何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培養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學生能夠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準確記錄現象,并進行初步的分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物質性質的理解,還培養科學探究的實踐能力。(4)科學態度與責任:通過實驗活動,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實驗教學中,強調實驗安全規則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感。【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區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知道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了解觀察、實驗,以及對事實進行歸納概括、分析解釋等認識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3.增進學生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知道物質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能舉例說明物質性質的廣泛應用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2.能正確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教學難點:1.如何準確判斷新物質的生成,形成“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2.變化與性質的區別【教法學法】1.教法:(1)實驗教學法: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演示實驗(2)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任務驅動下進行學習(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多媒體、展臺、視頻等2.學法:(1)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2)觀察、實驗的探究方法(3)對比、歸納的思維方法【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導學案、實驗用品(儀器與藥品:鐵架臺、酒精燈、試管、燒杯、玻璃片、膠頭滴管、帶導管的單孔塞、蠟燭、硫酸銅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稀鹽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氧氣、二氧化碳氣體)教學過程【情境創設】我們生活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濕衣服可以晾干;鐵可以制作成鐵鍋,鐵鍋容易生銹;隨身攜帶的手機不小心掉落,屏幕摔碎;家里用天然氣燃燒放出熱量,用來炒菜燒水。說一說你身邊的物質發生的變化,板書展示學生的舉例。物質的變化多種多樣,體現了物質的各種性質,今天我們就從化學角度考慮共同探究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活動一】探究物質的變化[問題1]在化學實驗中如何做到安全操作并能夠全面的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1.閱讀教材P8的提示:與實驗有關的圖標即說明,說明這些圖標代表什么?2.閱讀教材P10的方法導引: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說出如何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 [問題2]認真觀察下面有關物質變化的實驗,根據現象分析物質的變化本質上是否相同?1.觀察教師演示實驗1-1(1)水的沸騰 實驗1-1(2)石蠟的熔化,記錄并描述現象,(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變化前的物質 液態的水 固態的石蠟變化時的現象 試管口有水霧產生,在玻璃片上冷凝成水珠 石蠟由固態熔化為液態變化后的物質 液態的水 液態的石蠟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 無新物質生成 無新物質生成2.實驗1-1(1)和實驗1-1(2)中物質變化有哪些共同特征?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些變化屬于什么變化?(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3.試判斷前面列舉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有哪些?說明理由。(學生練習,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4.觀察教師演示實驗1-1(3)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實驗1-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記錄并描述現象,(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變化前的物質 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等 顆粒狀大理石等變化時的現象 產生藍色沉淀 大理石表面冒氣泡,且逐漸減小,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變化后的物質 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等 二氧化碳氣體等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 有新物質生成 有新物質生成5.實驗1-1(3)和實驗1-1(4)中物質變化有哪些共同特征?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些變化屬于什么變化?(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6.試判斷前面列舉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有哪些?說明理由。(學生練習,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7.化學變化除了生成新物質以外,還常常伴隨發生一些現象,通常有哪些現象?電燈通電發光放熱是什么變化?有氣體產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嗎?(學生討論,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問題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分組點燃一支蠟燭,并觀察現象。(蠟燭先熔化再燃燒,蠟燭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你認為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有什么聯系呢?(完成實驗并討論,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典型例題]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天工開物》記載的下列工藝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甘蔗榨汁 B.棉紗織布 C.白土燒瓷 D.楠木造船【解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A.甘蔗榨汁的過程中B.棉紗織布的過程中D.楠木造船的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物理變化,不合題意;C.白土燒瓷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訓練]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伴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物質燃燒時發生化學變化C.需要加熱才發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D.不加熱就能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活動二】探究物質的性質為什么物質能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呢?這都是由物質的性質決定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物質的性質。[問題1]物質的性質與變化有什么關系?1.酒精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判斷以下與酒精有關的變化分別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酒精在身上擦拭后很快揮發;酒精燈內酒精燃燒提供熱量;用噴壺噴灑酒精變成霧狀;用酒精消毒殺菌。(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2.這些變化分別體現了酒精有哪些性質?以上性質可以怎樣分類?什么是化學性質?什么是物理性質?試分別舉例。(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問題2]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分別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判斷?1.觀察演示實驗二氧化碳與氧氣的性質(注意聞氣體氣味的操作方式),結合你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歸納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填寫表格。(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氧氣 二氧化碳顏色、狀態、氣味 (標準狀況下) 無色無味氣態 無色無味氣態是否支持燃燒 支持燃燒 不支持燃燒是否支持呼吸 支持呼吸 不支持呼吸2.在實驗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不同,現在讓我們歸納總結一下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的區別。(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區別 物質是否需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性質判斷 直接(眼看、鼻聞、耳聽、手掂量等)或由儀器間接觀察 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可判斷。在敘述物質的化學性質時,往往有下列字:能、會、可以、易、難等性質內容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度、揮發性、 導電性、導熱性等 根據物質的化學變化判斷其化學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如受熱是否易分解)等[典型例題]下列描述中,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 )A.鹽酸易揮發 B.金屬具有導電性C.酒精易溶于水 D.銅能變成銅綠【解析】A.這是鹽酸的一個物理性質,因為它描述的是鹽酸在常溫下從液態變為氣態的性質,沒有涉及到化學反應。B.這也是一個物理性質,因為它描述的是金屬通過電子傳遞導電的能力,不涉及化學反應。C.這同樣是物理性質,描述的是酒精和水混合時形成的溶液,沒有發生化學變化。D.這是一個化學性質,因為銅綠是通過銅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這個過程涉及到銅的化學變化,因此是化學性質。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 D。【答案】D[變式訓練]下列物質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牛奶:白色液體 B.汞:有毒C.冰塊:密度小于水 D.氧氣:無味【活動三】性質與變化、用途的關系[問題1]如何區分物質的性質和變化?討論下列具體的實例,總結物質的性質和變化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物質的變化 物質的性質酒精揮發 酒精能揮發酒精燃燒 酒精易燃燒木材燃燒 木材可以燃燒食鹽溶于水 食鹽能溶于水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大理石可與稀鹽酸反應鐵生銹 鐵易生銹…… ……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的區別:性質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是物質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發生某種變化的可能性,是靜態的,而變化則是物質運動的形式,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其中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敘述物質的性質往往用“能”、“難”、“易”、“會”、“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屬性的用語。敘述物質的變化往往用“已經”、“了”、等過去時或“在”等現在時等表示時態的用語。聯系:性質決定變化,變化體現性質。[問題2]研究物質性質的目的是什么?2.二氧化碳為什么可以用來作滅火劑?體現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質?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有何聯系?(指定小組回答,其他小組評價補充)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典型例題]碘化銀是當前我國實施人工降雨的主要物質。碘化銀有關描述:①在常溫下為黃色晶體;②有一定的毒性;③熔點為558℃,沸點為1506℃ ; ④幾乎不溶于水;⑤在光照條件下分解為碘和銀;⑥碘化銀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劑;⑦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劑。上述材料中碘化銀物理性質的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碘化銀化學性質的是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屬于碘化銀用途的是_______。【答案】①③④ ② ⑤ ⑥⑦[變式訓練]下列用途只應用化學性質的是( )A.生鐵制成鐵鍋 B.鉆石作裝飾品 C.銅絲作導線 D.用煤氣烹飪【自主建構】【布置作業】1.基礎作業:[練習與應用]1.2.3.42.拓展提升:[練習與應用]5.6 記憶元素符號【板書設計】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物理變化: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特征:①形狀的改變 ②狀態的改變化學變化:有其他物質生成。特征:有新物質生成,常表現為改變顏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常表現為放熱、吸熱、發光等。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聯系: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發生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三、性質與變化、用途的關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7張PPT)第一單元課題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九年級化學 上冊·人教版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區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2.知道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了解觀察、實驗,以及對事實進行歸納概括、分析解釋等認識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3.增進學生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變化的”等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知道物質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能舉例說明物質性質的廣泛應用及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情境創設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物質世界里……衣服晾干雞蛋煎熟鐵鍋生銹V屏幕破碎燃氣燃燒交流:說說你身邊的物質還發生了哪些變化?01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探究新知01從化學的角度看,物質的這些變化有什么本質區別呢?讓我們先來做幾個實驗。護目鏡洗手用電進行化學實驗需要戴好護目鏡,以保護眼睛實驗結束后,離開實驗室前需用肥皂等清洗雙手實驗中會用到電器。禁止濕手操作,實驗完畢應及時切斷電源與實驗有關的圖標及說明排風熱燙明火銳器實驗中會用到或產生有害氣體,或產生煙、霧。應開啟排風管道或排風扇實驗中會用到加熱操作,或用到溫度較高的儀器。應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避免直接觸碰實驗中會用到明火。要正確使用火源,并束好長發,系緊寬松衣物實驗中會用到鋒利物品。應按照實驗操作使用,避免銳器指向自己或他人,防止扎傷或割傷01探究新知方法導引: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描述現象觀察現象重點觀察實驗前后試劑的顏色、狀態、氣味等的變化,觀察時要全面、細致。用語言和文字客觀、全面、準確地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描述,為進一步研究物質及其變化提供證據。01探究新知(1) 水的沸騰【實驗1-1】注意觀察:①請說出水的顏色、狀態、氣味。②水加熱沸騰時,試管口有什么現象?③玻璃片上有什么現象?實驗編號 變化前 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 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1) 液態的水 氣態的水 (水蒸氣)①水沸騰,管口出現白霧;②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現無01探究新知(2) 石蠟的熔化【實驗1-1】注意觀察:①變化前石蠟的顏色、狀態是什么樣的?②熔化后的石蠟顏色、狀態又是什么樣的?實驗編號 變化前 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 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2) 固態的石蠟 液態的石蠟石蠟熔化成液態無01探究新知【實驗1-1】實驗編號 變化前 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 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1) 液態的水 ①水沸騰,管口出現白霧;②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現 氣態的水 (水蒸氣) 無(2) 固態的石蠟 石蠟熔化成液態 液態的石蠟 無想一想:這兩個變化有什么共同點?水和石蠟發生了形態的變化,但沒有生成新物質01總結探究新知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常見的特征:①形狀的改變茶杯破碎鐵釘彎曲紙張折疊橙子榨汁01總結探究新知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常見的特征:②狀態的改變(三態:固態、液態、氣態)水的沸騰水結成冰雪糕融化干冰升華01探究新知(3)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實驗1-1】注意:氫氧化鈉溶液對皮膚和衣服具有腐蝕作用,使用時應小心!實驗編號 變化前 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 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3) 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等 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等生成藍色沉淀有01探究新知(4) 大理石與鹽酸反應【實驗1-1】實驗編號 變化前 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 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4) 顆粒狀 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 氣體等①表面有氣泡產生;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有01探究新知【實驗1-1】實驗編號 變化前 的物質 變化時發生的現象 變化后 的物質 變化后有無新物質生成(3) 藍色的硫酸銅溶液等 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等(4) 顆粒狀 大理石等 ①表面有氣泡產生;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氧化碳 氣體等 有生成藍色沉淀有想一想:這兩個變化有什么共同點?這兩種變化屬于物理變化嗎?01探究新知總結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又叫化學反應。化學變化的特征:有新物質生成,常表現為改變顏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常表現為放熱、吸熱、發光等。火柴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01探究新知思考與討論1.火柴燃燒發光放熱,屬于什么變化?2.水燒開冒氣泡是什么變化?燈管通電發光放熱是什么變化?都是物理變化,有放出氣體、發光放熱、顏色改變、生成沉淀等現象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要看有無新物質生成。01探究新知思考與討論3.點燃一支蠟燭,觀察石蠟發生了什么變化?點燃蠟燭時,石蠟受熱熔化是物理變化;石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變化。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發生物理變化。01探究新知總結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概念本質區別伴隨現象說明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變化時是否有新物質生成物質的形狀、體積或狀態等發生變化放熱、吸熱、發光、改變顏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有發光、放熱等現象產生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會同時發生物理變化。過渡酒精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判斷以下與酒精有關的變化分別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交流:這些變化分別體現了酒精有哪些性質?酒精揮發酒精燃燒噴灑酒精酒精殺菌過渡根據觀察和生活經驗,酒精具有以下性質:思考:以上性質可以怎樣分類?顏色: 狀態:氣味: 密度:0.8g/ml水溶性:是否揮發:點燃時在空氣中:無色液體有特殊氣味能與水互溶易揮發能燃燒02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探究新知02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酒精能殺菌酒精能燃燒鐵易生銹木炭能燃燒銅易銹蝕硫酸銅可與氫氧化鈉反應大理石可與稀鹽酸反應金不易生銹探究新知02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熔點硬度密度沸點02探究新知交流:判斷酒精的以下性質,哪些是化學性質,哪些是物理性質?顏色: 狀態:氣味: 密度:0.8g/ml水溶性:是否揮發:點燃時在空氣中:無色液體有特殊氣味能與水互溶易揮發能燃燒物理性質化學性質02探究新知思考:物質的性質是固定不變的嗎?常壓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沸點是100℃,而在海拔2000米的高原地區,沸點約為90℃。常溫下,氧氣是無色無臭的氣體,在約-180℃時為淡藍色液體,在約-218℃時為淡藍色固體。當外界條件改變時,物質的性質也會隨著變化,因此描述物質的性質時往往要注明條件。02探究新知【實驗1-2】氧氣和二氧化碳性質的比較聞氣體時的正確操作02探究新知氧氣 二氧化碳顏色 無色 無色狀態 氣態 氣態氣味 無味 無味燃著的木條 氧氣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 二氧化碳使燃著的木條熄滅【實驗1-2】氧氣和二氧化碳性質的比較交流:根據以上實驗現象,結合你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盡可能多的描述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性質。02探究新知氧氣和二氧化碳性質的比較二氧化碳氧氣①無色、無味、氣態①無色、無味、氣態②可以支持燃燒②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燒③可以供給呼吸……③不可以供給呼吸……判斷:哪些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① ②③思考: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區分這兩種物質?燃著的小木條02探究新知歸納與小結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區別性質判斷性質內容物質是否需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直接(眼看、鼻聞、耳聽、手掂量等)或由儀器間接觀察必須通過化學變化才可判斷。在敘述物質的化學性質時,往往有下列字:能、會、可以、易、難等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度、揮發性、導電性、導熱性等根據物質的化學變化判斷其化學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如受熱是否易分解)等03性質與變化、用途的關系探究新知031.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的關系物質的變化食鹽溶于水木材燃燒酒精揮發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酒精燃燒鐵生銹物質的性質食鹽能溶于水木材可以燃燒酒精能揮發大理石可與稀鹽酸反應……酒精易燃燒鐵易生銹能或易或可以探究新知031.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的關系物質的變化 物質的性質區別 物質運動的形式,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其中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是物質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發生某種變化的可能性,是靜態的聯系 物質的性質決定著變化,而變化又體現出性質。區別 物質運動的形式,是一個過程,是動態的,其中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是物質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發生某種變化的可能性,是靜態的探究新知03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滅火器有多種類型,其中一種為二氧化碳滅火器,結合二氧化碳的性質,思考滅火過程中:①二氧化碳發生了什么變化?②體現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質?③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之間有何聯系?探究新知032.物質性質與用途的關系性質用途決定體現變化體現決定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制作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滅火二氧化碳使燃著的木條熄滅酒精在燃燒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作燃料酒精使體溫下降酒精具有揮發性酒精用于降溫談談你的收獲物質變化性質體現決定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實驗觀察對比歸納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用途決定體現區別:有無其他物質生成1.下列事例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并簡要說明判斷的理由。(1)鐵生銹 (2)石蠟熔化 (3)紙張燃燒 (4)酒精揮發 (5)水變成水蒸氣 (6)潮濕的衣服被曬干了 (7)下雪后天氣晴暖,雪融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氣,會出現一層水霧。(9)以糧食為原料釀酒(10)大理石遇到鹽酸后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達標練習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伴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物質燃燒時發生化學變化C.需要加熱才發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D.不加熱就能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B達標練習3.下列詩句只包含物理變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B.春蠶到死絲放盡,蠟燭成灰淚始干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D.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A達標練習4.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作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的解釋,正確的是( )A.“新物質”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B.“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顏色、狀態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C.“新物質”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D.“新物質”就是在組成或結構上與變化前的物質不同的物質D達標練習達標練習5.碘化銀是當前我國實施人工降雨的主要物質。碘化銀有關描述:①在常溫下為黃色晶體;②有一定的毒性;③熔點為558℃,沸點為1506℃ ; ④幾乎不溶于水;⑤在光照條件下分解為碘和銀;⑥碘化銀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劑;⑦在人工降雨中常被用作冰核形成劑。上述材料中碘化銀物理性質的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碘化銀化學性質的是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屬于碘化銀用途的是_______。①③④②⑤⑥⑦6.下列描述中,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 )A.鹽酸易揮發B.金屬具有導電性C.酒精易溶于水D.銅能變成銅綠D根據物質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達標練習7.下列物質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牛奶:白色液體 B.汞:有毒C.冰塊:密度小于水 D.氧氣:無味B達標練習8.下列用途只應用化學性質的是( )DA.生鐵制成鐵鍋B.鉆石作裝飾品C.銅絲作導線D.用煤氣烹飪達標練習9.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依據的性質對應錯誤的是( )A.二氧化碳用于滅火——二氧化碳常溫下是氣體B.用曬干的稻稈生火——稻稈具有可燃性C.石墨常用作電極——石墨具有導電性D.鎂用于制造照明彈——鎂燃燒會發出耀眼的白光A達標練習九年級化學·人教版謝謝觀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課題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導學案.docx 2024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課題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設計.docx 2024新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課題一物質的變化和性質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