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版初中地理 七年級上冊美化校園 教學設計【學習任務】通過實地查看的方式,了解記錄學校的綠化區分布情況,計算或估算綠化區的面積,通過考察的方式,統計學校綠植的品種及花期等,分析校園綠植功能區分布和綠植品種選擇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并繪制校園綠化設計圖,在班級展示交流。【學習目標】1.通過活動,熟悉校園,了解校園綠地和植物的分布。(區域認知)2.通過考察活動了解校園綠植的品種,發現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增強學生校園主人翁意識和熱愛校園的情感。(人地協調)3.在校園真實情境中,運用地理、數學、生物、美術等多學科知識,熟悉校園用地結構和功能布局。(綜合思維)4.能結合調查結果并考慮師生需求,設計美觀可行的校園美化方案并繪制校園地圖。(地理實踐力)【教學重點】調查校園的綠化區分布及面積,根據現狀發現問題。【教學難點】學生敢于行動,帶著目標任務開展考察;在行動中使用科學的方法;能分析總結調查結論并能提出解決措施。【教學方法】讀圖指導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準備相關圖文資料和視頻。學生準備:預習教材內容和熟悉校園。【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出示學校美景視頻。生:認真觀看并說說看完的感受。師:在第二章我們學習的地圖三要素有哪些?生:地圖三要素分別是圖例、比例尺和方向。師:非常棒,好的校園綠化環境能使人心情愉悅,倍感放松,增強美的感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校園綠化區,去了解校園綠化情況,并帶著發現的眼光,試著去發現問題,提出校園綠化改進方案,讓我們的校園變得更美麗。【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導入,溫故知新,加強對地圖理論知識的應用,為后續沒美化校園的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支持。同時用自己校園的綠化美景拉進課堂與生活的距離,激發興趣,讓學生感知校園的美,增強學生作為校園小主人的意識。二、新課講授任務一 考察了解校園綠化布局【學生活動】1.全班分為5組,每組10人。任務分工:每個人測量計算,最后取中位數填入表中,確定方位。2.查看學校規劃圖或衛星圖,了解學校綠植區的分布及類別,估算各綠植區面積,計算綠化區占校園面積的比例。記錄在表格中。在活動時再次實地測量,印證估算結果,減小誤差。3.思考綠化區的布局有什么不足之處。【教師指導】將難度放低,以激發學生興趣和鼓勵參與為前提,做好預設,過程中指導與說明:1.提示學生看校園規劃圖或衛星圖時注意事項(比例尺、方向、圖例)2.根據學校綠化情況做好統計表格。3.綠化區分類往往不夠明顯,提示建議以占面積多的綠化類型為主。4.提示學生估算綠化區面積的方法。4.提示學生帶著問題意識去查看,鼓勵學生提出問題。5.邊指導邊拍照,留好素材。【學業要求】能正確運用已學的閱讀地圖的方法閱讀校園規劃圖,完成相關問題,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提出問題。【設計意圖】訓練學生閱讀地圖的方法,并在真實情境中學以致用;具有問題意識,為后續提出優化方案做準備。任務二 考察校園綠植種類及習性【學生活動】1.小組成員分工:分喬木組、灌木組、草本和藤本組,每小組3-4人,用手機拍照識別生物,記錄名稱、花期、花色、數量或面積、分布等,完成表格。2.觀察各種綠植的布局及生長情況,從綠植的生長需要及觀賞性的角度思考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教師指導】1.給學生科普下生物知識,如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相關知識及辨別方法。2.手機拍照識別時可能不準確,提示學生可以多試幾次,盡量拍到植物的葉片、花和莖3.要求學生記錄花色,因為花色是影響觀賞性的重要方面4.提示學生觀察表格之外的情況,如植物的間距、生長情況、綠化區的命名或植物命名導語等。5.提示學生帶著問題意識考察,及時記錄問題,并可拍照作為依據。資料補充:1.植物種類①灌木:沒有明顯主干或主干不明顯的木本植物,通常比較矮小,高度一般在6米以下。它們的枝干從近地面處就開始分枝,形成叢生的狀態。常見的月季、牡丹都屬于灌木。②喬木:有一個明顯的高大主干,樹體高大,通常在6米到數十米之間。喬木的樹干和樹冠有明顯的區分,有一個直立的主干。常見的槐樹、銀杏屬于落葉喬木,松樹、柏樹等屬于常綠喬木。多數果樹如蘋果樹、柑橘樹是喬木。③草本植物通常較為矮小,莖多汁且柔軟,壽命較短,一般為一年生或兩年生。常見的菊花、百合、鳳仙都屬于草本植物。④藤本植物則依靠其他物體生長,沒有自主直立的能力。常見的紫藤、牽牛花都屬于藤本植物。2.常見綠植①銀杏;植物種類是落葉喬木,花期在每年3—4月。②月季:半常綠低矮灌木,花期在每年4到9月。③垂柳:楊柳科柳屬植物,高大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學業要求】能夠正確運用生物知識判別植物種類;能夠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獲取信息:初步學會運用科學的考察方法:具有問題意識,能細心觀察,發現問題。【設計意圖】知識要落實到真實情境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當中。通過實地考察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并能運用跨學科的知識分析問題:鍛煉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任務三 優化校園綠化【學生活動】1 小組合議,匯總考察的結果及發現的問題,根據問題,結合老師給的輔助材料,提出改進方案,并在繪制成校園綠化設計圖。2.分小組匯報考察結果、發現的問題及改進建議,展示設計圖,并做適當說明。【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從考察結果分析校園綠化規劃中的問題,如布局、面積、品種選擇是否合理,數量和間距是否合適,綠植品種是否適宜本地區,綠植區命名可否改進優化,等等方面分點寫出改進建議,形成改進方案。2.學生生物知識儲備不夠,不知道有哪些植物可供選擇用于改進校園綠化布局,老師需要給予材料供選擇。3.提示學生繪制校園綠化設計圖時的要求和注意事項(設置圖例、注意方向,合理設置比例尺)。4.提示學生做交流匯報時注意事項,如認真傾聽,及時肯定他人成果,表達有理有據有邏輯。5.要求每個成員都要參與分析和提出改進建議,這是評價的一部分。6.盡量拍下學生展示的過程。【學業要求】小組合作,運用綜合學科知識分析考察的結果,并能提出解決措施,初步形成考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路徑:會利用所學知識繪制地理示意圖;改進方案有新意,初步表現出創新的能力。【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形成物化的學習成果;學會正確的交流匯報方式,鍛煉團結協作的能力。任務四 評價與反思【學生活動】1.依據評價量表,自評與他評(評價量表見附件),完成評價量表。2.總結反思本次實踐活動。【教師指導】制定評價量表,引導學生評價和反思的角度,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活動名稱:評價項目 評價要點 評價方式 較好 一般 需努力過程性表現 活動前準備工作充分,考察活動有記錄有心得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積極鉆研和求真務實的態度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使用科學的地理考察方法和繪制地圖的方法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能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方法分析問題,思維嚴謹,有邏輯性、層次性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過程中能合作、互助,欣賞他人,尊重他人成果,有責任心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有理有據表達觀點,講述清晰流暢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結果性表現 善于觀察,發現并提出校園綠化規劃中的不合理現象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善于分析和思考,能形成合理的改進方案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物化成果按時完成,美觀、科學,有立意,有創意 自我評價小組評價長處不足從他人身上學到了什么努力方向 自我分析小組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設計意圖】通過量表評價與反思活動讓學生提升評價與反思的能力,為下一次實踐活動提供參考。【教師活動】1.提示學生結合過程性表現和活動成果進行評價和投票。2.對每組學生進行評價。3.發放獎勵物品(綠植種子)。4.拍攝每組學生的成果,與其他過程性照片或視頻合在一起制作成小視頻分享在班級群。【學生活動】評出優勝小組,掌聲鼓勵。【學業要求】能有理有據地表達觀點,形成辯證思維;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的表現,懂得肯定和欣賞他人的勞動成果。【設計意圖】通過評出優勝小組活動讓學生的表現與成果被看見被肯定,激勵學生認真學習。【教師小結】本次校園美化活動圓滿結束,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優秀,我們的建議也將有機會反饋給學校,為校園增添色彩。【課后小結】【板書設計】美化校園1.繪制校園平面圖2.設計校園美化方案【課后作業】1.長沙某中學“地理+”校園勞動實踐教育初見成效。讀圖若量得從教學區正門到氣象站的圖上距離為2.5厘米,則實地距離應為( )A.250米 B.250千米C.25米 D.2500米2.圖說地理——描圖繪圖根據文字描述,設計圖例,在下面圖框中繪制一幅學校平面圖。校園西部自南向北依次是教學樓、實驗樓、體育館,東北部是一個操場,主席臺位于操場的東面。校園東南面是辦公樓。大門位于校園的西北角。3.【圖繪校園筑夢中國】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地圖是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圖是某同學在“平安校園”主題活動中繪制的校園平面圖。(1)指出校園平面圖中缺失的地圖基本要素 ,并將其補充在圖中適當位置 。(2)你認為校園中哪些空間可作為應急避難場所。(3)在圖中繪制出從圖書館到應急避難場所的安全逃生路線。(4)評價該校園設計是否合理 ,并說明理由 。(5)說說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使用過哪些地圖。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走進新校園同學們對新校園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為熟悉校園環境、加強同學間的溝通協作,增強其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校發起了“走進新校園,體驗新環境”的活動。【任務一 收集信息】(1)為了盡快熟悉環境,同學們繪制了一幅校園整體規劃圖。據圖判斷校門在宿舍樓的 方向。(2)若量得圖中學苑路長約4厘米,實地距離約為200米,則此圖合適的比例尺為 。【任務二 學科融合】(3)計算某同學從宿舍樓前往多功能室上課,其測得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若他保持50米/分鐘的速度步行,需要約 分鐘。【任務三 思考遷移】(4)同學們通過了解校園各功能區的布局,分析各功能區的合理性,為美化校園,提升文化內涵提出見解。校園里有甲、乙兩塊空地,學校要在其中選擇一處修建學生宿舍樓,應建在 ,并說出你的理由 。5.【項目式學習】項目名稱美化校園我們在行動項目背景新同學對校園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為了熟悉校園環境,加強同學之間的溝通協作,增強其熱愛學校、熱愛家鄉的情感,學校發起了“美化校園,我們在行動”的項目式學習活動。準備階段為了盡快熟悉環境,同學們搜集到一幅校園平面圖。據圖,請你完成以下任務。(1)說出餐廳在1號教學樓的什么方向。(2)圖中行知路長約5厘米,某同學量得這條路實地距離約為200米。請為這幅校園平面圖添加一個合適的比例尺。調查階段同學們通過實地走訪調查,了解校園各功能區的布局。(3)在學校實地走訪調查過程中,你認為同學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4)調查中,同學們發現有些功能區的布局不太合理。請選擇一個你認為不太合理的功能區,并簡要說明理由。展示階段為美化校園,提升文化內涵,某小組建議給樓宇重新命名,并將方案上交學校。(5)請你選擇一幢樓宇,為其重新命名,并說明其文化內涵。【教學反思】在設計活動時,每一個活動明確為什么這么做(實踐意圖),做到什么程度(學業要求),課堂實踐中學生分工很重要,這是是影響活動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做好充分的預設,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說明,可能出現困難的地方做好引導。在課前,教師自己要先去模擬一遍,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發現問題,做好預設和引導,比如估算各種綠植的數量或面積,因喬木下長灌木,灌木下長草本植物,很難計算面積,可能會重復計算,提示學生喬木、藤本植物算數量,灌木、草本植物算面積。最后的評價量表要兼顧過程性表現和成果質量,激勵為主,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亮點,給予肯定。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