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二框 以禮待人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自覺踐行。2.道德修養: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維護公共秩序,遵紀守法,做一個文明的社會成員。3.責任意識:能夠遵守社會規則和社會公德,依法依規有序參與公共事務,具有公共意識和公共精神。目錄010203怎樣認識禮?為什么要文明有禮?怎么做文明有禮的人?思考:觀看視頻,哪些瞬間怎樣體現了文明有禮 習總書記和參加會議人員都著裝規范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代表團成員中間,同大家親切握手。習總書記親切地與運動員交談。儀表端莊舉止文明語言文明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的品質外在表現內在體現1.禮的含義及表現知識歸納禮體現一個人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禮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人而無禮,焉以為德。這兩句話的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釋義:不學習禮貌禮儀,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如果人沒有禮,就談不上道德修養;人之所以比動物高貴,是因為人有道德禮節。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1)個人角度: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思考:你對文明小區的期許有哪些?并據此談談文明有禮有何重要性?社會角度: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社會角度: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誠懇、謙遜、平等、友善、傾聽的態度,能夠給對方親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文明有禮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3)國家角度: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2024年5月16,伴隨著清晨第一縷曙光亮起,普京總統的專機也緩緩落地北京機場。正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于普京總統的到訪,中方高度重視,予以最高規格接待。在接機現場,中方不僅提前鋪設了大紅毯,還專門安排了三軍儀仗隊迎接。值得一提的還有,由21輛摩托車組成的國賓護衛隊,全程護送著普京的專車前往了接待地點。中方為普京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這說明文明有禮對國家有何意義?2. 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禮?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個人)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社會)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國家)知識歸納上述圖片分別體現了我們要怎樣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圖一圖二圖一: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圖二:做文明有禮的人,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外國人在高鐵上大聲說話,一男子態度溫和,高情商勸說:遵守中國的制度,咱們就是好朋友。男子的處理方式給我們什么啟示?1.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3.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3、怎么做文明有禮的人?①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④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知識歸納以禮待人重要性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③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待人禮為先做文明有禮的人①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 觀察、思考和踐行。課堂小結 怎樣認識禮?材料一:新修訂的《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明文規定,列車上進食、手機追劇聲音外放這樣的不文明行為會被記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但從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在地鐵上堂而皇之吃東西、手機外放等現象依然不少。(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2分)反映了我國重視文明規范,但部分公民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較薄弱,規則意識較差。材料二:晚飯后,爸爸正在觀看新聞聯播。李銘突然想起今天電視臺要播放自己喜歡看的動畫片,于是馬上搶過遙控器換了頻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這時門鈴響了,爸爸說:“李銘,去開門。”李銘不情愿地去開門,一看,原來是爸爸的同事,李銘什么也沒說,馬上跑回去繼續看他的動畫片。爸爸的同事送給李銘一輛小賽車,李銘馬上說:“這禮物我不喜歡,我不要。”李銘丟下禮物就走開了。爸爸和同事談話時,李銘嫌吵,故意把電視的音量調得更大。過了一會兒,爸爸的同事要走了,爸爸去送同事,李銘仍然在看他的動畫片。(2) 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李銘的做法有哪些不符合禮儀要求?(6分)①李銘不該與爸爸爭搶遙控器,應該征得爸爸同意后再看動畫片。②李銘為客人開門后應先向客人問好。③客人送給李銘禮物時,李銘不應說不禮貌的話和丟下禮物就走,而應該說聲“謝謝”并雙手接過禮物。④爸爸和客人談話時,李銘不應把電視的音量調得更大,而應該把音量調小一些,以免影響別人。⑤爸爸送客人走時,李銘不應仍然看他的動畫片,而應該跟客人說“再見”并送送客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