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5.1 法不可違學習目標:1.法律的作用?P462.違法行為的含義、原因、分類? P483.三種違法行為的不同點與相同點?P484.如何遵章守法?P51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認同社會主義法律,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法律權威。2.道德修養:能夠辨別各種違法行為,遠離一般違法行為,爭創合格公民。3.法治觀念: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感受法律的尊嚴,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4.健全人格: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人生觀念。5.責任意識:認識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的危害,懂得依法規范自行為。教學重點: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教學難點: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別。探究與分享▲《憲法》規定,公民有言論自由的權利:可以發表觀點,參與政治。▲《稅法》規定,公民必須依法繳納稅,如個人所得稅等。▲《義務教育法》規定,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思考:根據以上信息,分析法律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一、違法無小事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③強制作用合法的×非法的課堂筆記—1.法律的作用?P46①②③①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指引作用】②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評價作用】底線③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強制作用】一、違法無小事一、違法無小事判一判:下列行為是否違法?為什么?法律要求做的沒做法律禁止做的做了違法行為一、違法無小事課堂筆記—2.違法行為的含義A、產生原因B、分類C、后果D?P48A含義: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B產生原因:缺乏規則意識、法律觀念不強判斷下列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較輕民法典限期歸還民事違法行為一、違法無小事鏡頭一鏡頭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較輕治安管理處罰法警告行政處罰行政違法行為判斷下列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最嚴重刑法有期徒刑、罰金刑事違法行為一、違法無小事鏡頭三課堂筆記—2.違法行為的含義A、產生原因B、分類C?P48C分類: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輕微)嚴重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 ①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分②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一、違法無小事3.三種違法行為的區別和共同點 違反的法律 社會危害性 法律責任 實例民事違 法行為行政違 法行為刑事違 法行為共同點 民事法律相對輕微(一般違法)欠債不還;撿到他人物品據為己有;泄露他人隱私;沒依法履行合同義務相對輕微(一般違法)擾亂社會治安、破壞公共設施、闖紅燈、謊報險情、偷稅漏稅欠稅等最嚴重(嚴重違法或犯罪)故意殺人、搶劫、放火、綁架、販毒、泄露國家秘密、貪污受賄等行政法律刑事法律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違反了法律,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行政制裁:行政處分警告、記過、降級、撤職和開除;行政處罰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刑罰處罰: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 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1、一看違反的法律類別(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違法行為的危害(輕或重)3、三看違法者的被處罰結果(1)民事違法行為:賠償、賠禮道歉(2)行政違法行為:行政拘留、罰款、開除、記過(3)刑事違法行為:拘役、罰金、有期徒刑、死刑。。。。一、違法無小事技能提升:判斷違法行為的方法√有人認為:“違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這個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一、違法無小事違法 犯罪,但犯罪 違法!不一定一定一、違法無小事判斷違法行為的類型:1.王某在家無聊,打電話到119,謊稱鄰居家著火了。行政違法行為2.王某在網上公開謾罵侮辱他人,被人民法院判決向當事人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民事違法行為3.李某在放學回家途中用彈弓把沿街路燈打破了4盞,被公安機關處以200元罰款。4.小李醉駕開車導致五車連環相撞,被判處拘役兩個月并處罰金一萬元。刑事違法行為5.小王因酒駕被交警依法處以200元罰款,15日拘留。行政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思考:1.你還知道哪些行政違法行為?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A.謊報險情、B.破壞鐵路封閉網思考:2.我們應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做法: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探究與分享P50違反合同法,侵犯他人的財產違反著作權法,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違反民法,侵犯他人的肖像權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A.侵犯他人民事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B.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思考:我們應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做法: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上面這幅圖片給我們什么啟示?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二、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課堂筆記— 4.如何做到遵章守法?P51①②③①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預防行政違法行為)③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預防民事違法行為)針對一般違法行為針對行政違法行為針對民事違法行為思維導圖本課課堂小結法不可違違法無小事2.違法行為的含義、產生原因、分類?P483.三種違法行為的不同點與相同點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1.法律的作用?P464.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P51★★熱點探討一15歲的初三學生小明自從與社會上一些不良分子結交后,逐漸變得無心學習,經常曠課。有一次為了和朋友聚會,小明向張某借了500元錢,事后張某多次要求小明返還,卻遭到小明的拒絕,張某只好將其起訴至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有關規定,法院判決小明限期歸還欠款。小明在校外還與朋友們一起攔截低年級學生索要錢財,經舉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小明等人行政拘留的處罰。然而小明仍不思悔改,一天夜里,他撬開王大娘家的門鎖入戶,并實施了盜竊。后經審理,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判處小明有期徒刑三年。1.小明的三種行為有哪些“同”與“不同”?2.小明的行為分別違反了什么法律?屬于哪種違法行為?3.小明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同:①都有社會危害性;②都是違法行為;③都要承擔法律責任①我們要遵章守法,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②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1.下列四個案件及其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應正確的是( )A.小林故意高空拋物導致鄰居死亡一一承擔民事責任B.小李撿到一個錢包拒不返還失主一一承擔民事責任C.小楊在電影院大聲喧嘩影響觀影一一承擔刑事責任D.李老板因生意虧本拒不履行合同一一承擔行政責任隨堂練習B2.小明的爸爸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禁止停車”的標志,將車停在路邊,被交警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處以200元的罰款。小明爸爸的行為( )A.屬于民事違法,應承擔民事責任B.屬于行政違法,應受到行政處罰C.屬于刑事違法,應受到刑罰處罰D.屬于犯罪行為,應受到行政處罰B隨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