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高考數學高頻考點題型歸納與方法總結(新高考通用)素養拓展17 解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中線和角平分線問題(精講+精練)一、三角形中線問題如圖在中,為的中點,,然后再兩邊平方,轉化成數量關系求解!(常用)二、角平分線問題如圖,在中,平分,角,,所對的邊分別為,,①等面積法(常用)②內角平分線定理:或③邊與面積的比值:【典例1】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為,.(1)求;(2)若的面積為,求邊上的中線的長.【分析】(1)利用二倍角公式,結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式即可求出結果;(2)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及(1)的相關結論,再結合平面向量的四邊形法則,利用向量的線性表示出,最后利用求模公式即可求邊上的中線的長.【詳解】(1)因為,所以,所以,即,所以,由余弦定理及得:,又,所以,即,所以,所以.(2)由,所以,由(1),所以,因為為邊上的中線,所以,所以(通過平方,將向量轉化為數量),所以,所以邊上的中線的長為:.【典例2】在中.AB=2,AC=,BC=4,D為AC上一點.(1)若BD為AC邊上的中線,求BD;(2)若BD為∠ABC的角平分線,求BD.【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先求得,然后求得.(2)利用余弦定理,先求得,即可求得、,利用等面積法求得.【詳解】(1)在中,,因為BD為AC邊上的中線,所以,在中,,所以(活用兩次余弦定理)(2)在中,,由于,所以.因為BD為的角平分線,所以.由,得(等面積法)即,解得.【題型訓練-刷模擬】1.中線問題一、解答題1.(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角,,的對邊分別是,,,已知.(1)求;(2)若邊上的中線的長為,求面積的最大值.2.(青海省海東市2029屆高三第三次聯考數學試題)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值;(2)若,求邊上的中線的最大值.9.(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記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是a,b,c,已知.(1)求A;(2)若,求邊中線的取值范圍.4.(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A的值;(2)若邊上的中線,求的面積.5.(2029·河南洛陽·洛寧縣第一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為的內角所對的邊,向量,,且.(1)求;(2)若,的面積為,且,求線段的長.6.(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A;(2)若AD為BC邊上中線,,求△ABC的面積.7.(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已知的三個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1)求角的大小;(2)若,邊上的中線長為,求的周長.8.(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中,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A的大小;(2)若邊上的中線,求的面積.9.(2029·遼寧·遼寧實驗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中,,,(1)求;(2)若點D為BC邊上靠近點B的三等分點,求的余弦值.10.(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已知.(1)求的大小;(2)的面積等于,D為BC邊的中點,當中線AD長最短時,求AB邊長.11.(重慶市九龍坡區2029屆高三二模數學試題)在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1)求角A;(2)若,的面積為,求邊BC的中線AD的長.12.(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銳角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C的值;(2)若,D為AB的中點,求中線CD的范圍.19.(浙江省重點中學拔尖學生培養聯盟2029屆高三下學期6月適應性考試數學試題)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2)求邊上中線長的取值范圍.14.(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ABC的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I)求△ABC的面積;(II)若sinA:sinC=9:2,求AC邊上的中線BD的長.15.(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銳角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已知.(1)求角C的大小;(2)若,邊AB的中點為D,求中線CD長的取值范圍.16.(2029·江蘇鎮江·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點滿足,點滿足,求.17.(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1)求角A的大小(2)若BC邊上的中線,且,求的周長18.(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銳角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邊,邊的中點為,求中線長的取值范圍.2.角平分線問題一、解答題1.(2029·遼寧葫蘆島·統考一模)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角的角平分線交于點,且,.(1)求角的大小;(2)求線段的長.2.(2029·內蒙古呼和浩特·呼市二中校考模擬預測)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邊上的高為,(1)求c的值;(2)設是的角平分線,求的長.9.(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角的角平分線與交于點,,,求的面積.4.(2029·安徽蚌埠·統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滿足.(1)求角;(2)若的面積為,點在邊上,是的角平分線,且,求的周長.5.(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記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的大小;(2)若邊上的高為,且的角平分線交于點,求的最小值.6.(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角的角平分線交于,且,求的面積.7.(2029·陜西安康·陜西省安康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 ,外接圓面積為.(1)求;(2)若為角的角平分線,交于點,求的長.8.(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 中,已知.(1)求的值;(2)若是的角平分線,求的長.9.(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中,,,,.(1)若,,求的長度;(2)若為角平分線,且,求的面積.10.(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記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已知tanB(1)若,求tanC的值:(2)已知中線AM交BC于M,角平分線AN交BC于N,且求△ABC的面積.11.(2029秋·四川成都·高三石室中學校考階段練習)在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A的大小;(2)若,①的角平分線交于M,求線段的長;②若D是線段上的點,E是線段上的點,滿足,求的取值范圍.12.(2029·廣東深圳·深圳中學校聯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 ,且.(1)求角B;(2)設的角平分線交于點D,若,求的面積的最小值.19.(2029·陜西西安·陜西師大附中校考模擬預測)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已知,(1)求角的大小;(2)若的角平分線交于點,且,求的最小值,14.(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滿足(a+2b)cosC+ccosA=0.(1)求角C的大小;(2)設AB邊上的角平分線CD長為2,求△ABC的面積的最小值.15.(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記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分別以a,b,c為邊長的三個正三角形的面積依次為,,.已知.(1)求;(2)若外接圓面積為,求的最大值;(9)若,且的角平分線,求.16.(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已知銳角,a,b,c分別是角A,B,C的對邊,且.(1)證明:;(2)若為的角平分線,交AB于D點,且.求的值.2024年高考數學高頻考點題型歸納與方法總結(新高考通用)素養拓展17 解三角形中三角形的中線和角平分線問題(精講+精練)一、三角形中線問題如圖在中,為的中點,,然后再兩邊平方,轉化成數量關系求解!(常用)二、角平分線問題如圖,在中,平分,角,,所對的邊分別為,,①等面積法(常用)②內角平分線定理:或③邊與面積的比值:【典例1】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為,.(1)求;(2)若的面積為,求邊上的中線的長.【分析】(1)利用二倍角公式,結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式即可求出結果;(2)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及(1)的相關結論,再結合平面向量的四邊形法則,利用向量的線性表示出,最后利用求模公式即可求邊上的中線的長.【詳解】(1)因為,所以,所以,即,所以,由余弦定理及得:,又,所以,即,所以,所以.(2)由,所以,由(1),所以,因為為邊上的中線,所以,所以(通過平方,將向量轉化為數量),所以,所以邊上的中線的長為:.【典例2】在中.AB=2,AC=,BC=4,D為AC上一點.(1)若BD為AC邊上的中線,求BD;(2)若BD為∠ABC的角平分線,求BD.【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先求得,然后求得.(2)利用余弦定理,先求得,即可求得、,利用等面積法求得.【詳解】(1)在中,,因為BD為AC邊上的中線,所以,在中,,所以(活用兩次余弦定理)(2)在中,,由于,所以.因為BD為的角平分線,所以.由,得(等面積法)即,解得.【題型訓練-刷模擬】1.中線問題一、解答題1.(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角,,的對邊分別是,,,已知.(1)求;(2)若邊上的中線的長為,求面積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1)由正弦定理化角為邊,結合余弦定理可得,即可求出;(2)由平方可得,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即可求出面積最值.【詳解】解:(1)因為,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即.再由余弦定理可得,即.因為,所以.因為,所以.(2)因為,所以,即.因為,所以,當且僅當時取等,故,則的最大值為.2.(青海省海東市2029屆高三第三次聯考數學試題)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值;(2)若,求邊上的中線的最大值.【答案】(1)(2)【分析】(1)切化弦后,結合兩角和差公式和誘導公式可求得,進而得到;(2)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求得范圍,根據,平方后,結合向量數量積定義和運算律可求得結果.【詳解】(1),,,又,.(2)由余弦定理得:(當其僅當時取等號),,,,,,即的最大值為.9(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記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是a,b,c,已知.(1)求A;(2)若,求邊中線的取值范圍.【答案】(1)(2)【分析】(1)根據余弦定理求解即可得角;(2)根據中線性質可得,在左右兩側平方,應用向量的數量積公式求值即可.【詳解】(1)由已知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整理得,由余弦定理可得,又,所以.(2)因為M為的中點,所以,則,即.因為,所以.所以,所以.4.(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A的值;(2)若邊上的中線,求的面積.【答案】(1);(2).【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簡題設中的邊角關系可得(2)結合(1)可得為等腰三角形,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可求,從而可求的面積.【詳解】(1)由正弦定理可得,整理得到,因為,故,故,因為,故.(2)因為,,故,故為等腰三角形且.設,則,由余弦定理可得,故,所以,故.5.(2029·河南洛陽·洛寧縣第一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為的內角所對的邊,向量,,且.(1)求;(2)若,的面積為,且,求線段的長.【答案】(1)(2)【分析】(1)根據平面向量垂直的坐標表示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可求出;(2)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求出,根據平面向量運算律可求出結果.【詳解】(1)因為,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即,由余弦定理,得,因為,所以.(2),解得,因為,則,所以,.6.(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A;(2)若AD為BC邊上中線,,求△ABC的面積.【答案】(1)(2)【分析】(1)用正弦定理邊化角,再用三角恒等變換即可求解;(2)利用,分別在△和△運用余弦定理可得,再在△運用余弦定理得,兩式聯立即可求得,最后直接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即可求解.【詳解】(1)由正弦定理得,∴,∴,∴,∵,∴,又∵, ∴,(2)由已知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又∵,∴,在△中,由余弦定理得,以上兩式消去得, 解得或(舍去),則.7.(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已知的三個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1)求角的大小;(2)若,邊上的中線長為,求的周長.【答案】(1);(2)6.【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邊化角以及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簡可求得結果;(2)根據兩邊平方可得,根據余弦定理可得,聯立求出和,由此可求出,則可得三角形的周長.【詳解】(1)因為,所以,根據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所以,因為、、是的三個內角,所以,,,因為,所以.(2)因為是邊上的中線,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①,又因為,所以,即②,由①②,解得,,,則,所以,∴,故的周長為6.8.(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中,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A的大小;(2)若邊上的中線,求的面積.【答案】(1)(2)【分析】(1)根據,利用正弦定理轉化為,再利用兩角和的正弦公式求解;(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到,然后分別在和中,利用余弦定理結合,兩式相加得到,聯立求得c,再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求解.【詳解】(1)解;因為,所以,所以,即 ,因為 ,所以 ,所以;(2)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即①,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因為,兩式相加得②,由①②得,所以.9.(2029·遼寧·遼寧實驗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中,,,(1)求;(2)若點D為BC邊上靠近點B的三等分點,求的余弦值.【答案】(1)(2)【分析】(1)由商數關系、和角正弦公式及三角形內角和性質可得,進而有,由和差角余弦公式得,同角平方關系及三角形內角性質求各角大小,即可得結果;(2)取,應用余弦定理求,進而求的余弦值.【詳解】(1)由題意,又,故,而,且,所以,,所以或(舍),故,且,則,,故.(2)不妨取,則,, .10.(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已知.(1)求的大小;(2)的面積等于,D為BC邊的中點,當中線AD長最短時,求AB邊長.【答案】(1);(2).【分析】(1)可得,化簡可求出,從而得到的大小;(2)由的面積等于可得,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求出中線AD長最短時AB的邊長.(1)可得,即,因為從而,而,所以.(2),當且僅當,即時,等號成立,此時,故.11.(重慶市九龍坡區2029屆高三二模數學試題)在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1)求角A;(2)若,的面積為,求邊BC的中線AD的長.【答案】(1)(2)【分析】(1)應用正弦定理結合,可得可得角;(2)根據余弦定理及的面積,求得,再根據向量關系平方應用數量積公式求解即可.【詳解】(1)因為,所以,可得,又由兩角和差正弦公式可得,,,所以,.(2)因為,所以,因為余弦定理得,又已知,可得,即得.因為BC的中線AD,可得,.12.(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銳角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C的值;(2)若,D為AB的中點,求中線CD的范圍.【答案】(1)(2)【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化簡可得出,結合角為銳角可求得結果;(2)由余弦定理可得出,利用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可得出,由平面向量數量積的運算可得出,利用正弦定理結合正弦型函數的基本性質可求得的取值范圍,可得出的取值范圍,即可得解【詳解】(1)由,,,,,.(2),,,由余弦定理有:,,所以,,由正弦定理,,,,,,因為為銳角三角形,所以且,則,,則,.19.(浙江省重點中學拔尖學生培養聯盟2029屆高三下學期6月適應性考試數學試題)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2)求邊上中線長的取值范圍.【答案】(1)6(2)【分析】(1)根據題意利用正弦定理進行邊角轉化,分析運算即可;(2)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得,再根據,結合向量的相關運算求解.【詳解】(1)因為,由正弦定理可得,整理得,且,則,可得,即,且,則,由正弦定理,其中為的外接圓半徑,可得,又因為,所以.(2)在中,由余弦定理,即,則,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可得,即設邊上的中點為D,因為,則,即,所以邊上中線長的取值范圍為.14.(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ABC的內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I)求△ABC的面積;(II)若sinA:sinC=9:2,求AC邊上的中線BD的長.【答案】(Ⅰ);(Ⅱ).【分析】(Ⅰ)首先根據正弦定理,將原等式中的邊化為角,再利用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簡,求出,再根據,得到,最后代入面積公式(Ⅱ)由,得,根據上一問的結果可求,再根據中線表示向量為,兩邊平方后得到結果.【詳解】(Ⅰ),由正弦定理可化為:,,即,,,又,得,,即,的面積(Ⅱ)由,得,,又,解得:,又,,,即邊上的中線的長為.15.(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銳角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已知.(1)求角C的大小;(2)若,邊AB的中點為D,求中線CD長的取值范圍.【答案】(1);(2)【分析】(1)由正弦定理化角為邊得,再利用余弦定理可得結果;(2)由余弦定理結合數量積運算得,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結合角的范圍,利用三角函數性質可求得的范圍,即可得出答案.【詳解】(1)已知,由正弦定理可得,即,所以,因為,所以.(2)由余弦定理可得,又,則,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所以,由題意得,解得,則,所以,所以,所以,所以中線CD長的取值范圍為.16.(2029·江蘇鎮江·揚中市第二高級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點滿足,點滿足,求.【答案】(1)(2)【分析】(1)根據題意,由正弦定理得到,因為,求得,進而求得,即可求得的大小;(2)在中,由余弦定理求得,再由,根據向量的數量積的運算公式,求得,再在中,求得,得到,進而得到,分別在和中,求得,,利用余弦定理求得,進而求得的值.【詳解】(1)解:因為,可得,由正弦定理得,可得,又因為,可得,則,因為,所以,可得,所以,又因為,可得,所以.(2)解:在中,因為且,由余弦定理得,即,即,解得或(舍去),設,因為,可得,所以,所以,即,又因為,所以,所以,在中,可得,可得,因為,所以,在中,可得,所以,在中,可得,所以,在中,可得,所以17.(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1)求角A的大小(2)若BC邊上的中線,且,求的周長【答案】(1);(2).【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將角化邊,再由余弦定理可求角的大小;(2)由面積公式可得,再在和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最后用完全平方公式可求的值,即可求得三角形的周長.【詳解】(1)由已知,由正弦定理得:,由余弦定理得:,在中,因為,所以;(2)由,得①,由(1)知,即②,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得:,因為,所以③,由①②③,得,所以,所以的周長.18.(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銳角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邊,邊的中點為,求中線長的取值范圍.【答案】(1)(2).【分析】(1)由余弦定理結合正弦定理,可得出角的正切即可求出角;(2)由,結合正弦定理應用輔助角公式,根據銳角三角形中角的范圍,即可應用三角函數值域求出范圍【詳解】(1)由余弦定理得,即,由正弦定理得,,即,.(2)由余弦定理得:,則.由正弦定理得所以,因為是銳角三角形,所以,即,則.中線長的取值范圍是.2.角平分線問題一、解答題1.(2029·遼寧葫蘆島·統考一模)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角的角平分線交于點,且,.(1)求角的大小;(2)求線段的長.【答案】(1)(2).【分析】(1)由兩角和與差公式化簡求角即可;(2)利用面積公式列方程解出線段的長.【詳解】(1)在中,由已知,可得:則有:,即又,即有,而,所以.(2)在中,由(1)知,因為為角的角平分線,則有,由得:解得,所以線段的長為.2.(2029·內蒙古呼和浩特·呼市二中校考模擬預測)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邊上的高為,(1)求c的值;(2)設是的角平分線,求的長.【答案】(1)9(2)【分析】(1)根據題意結合三角形面積公式運算求解;(2)根據題意可得,結合三角形面積公式運算求解.【詳解】(1)由的面積,則,且,解得,故c的值為9.(2)由(1)可得:,由題意可得:,∵,則,即,解得,故的長.9.(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角的角平分線與交于點,,,求的面積.【答案】(1)(2)【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化角為邊,再根據余弦定理即可得解;(2)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結合等面積法求出,即可得解.【詳解】(1)因為,所以根據正弦定理可得,即,由余弦定理可得,因為,所以;(2)由,得,解得,所以的面積為.4.(2029·安徽蚌埠·統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所對的邊分別為,且滿足.(1)求角;(2)若的面積為,點在邊上,是的角平分線,且,求的周長.【答案】(1)(2)【分析】(1)由題中等式和二倍角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整理可得.(2)利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先求,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即可.【詳解】(1),,由正弦定理得,,又,.(2),,,由題意知,,,,,,故.的周長為.5.(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記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的大小;(2)若邊上的高為,且的角平分線交于點,求的最小值.【答案】(1)(2)【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進行邊化角,結合三角恒等變換整理;(2)根據等面積可得,利用余弦定理得和基本不等式可得,根據面積得,整理分析.【詳解】(1)由正弦定理得,得,因為,所以,即.(2)因為,所以.由余弦定理得,得(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即.因為,所以.因為,所以.因為函數在上單調遞增,所以,所以,即.故的最小值為.6.(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中,內角的對邊分別為,且.(1)求角的大小,(2)若,角的角平分線交于,且,求的面積.【答案】(1)(2)【分析】(1)由題意和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化簡得,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得到,即可求解;(2)由的角平分線將分為和,得到,化簡得到,又由余弦定理得到,聯立求得的值,結合面積公式,即可求解.【詳解】(1)解:因為,由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可得由正弦定理和,即,又由正弦定理得,由余弦定理得,因為,所以.(2)解:由的角平分線將分為和,如圖所示,可得,因為,可得,且,所以,即,整理得,即,又由,可得,即,又由,即,解得或(舍去),所以的面積為.7.(2029·陜西安康·陜西省安康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 ,外接圓面積為.(1)求;(2)若為角的角平分線,交于點,求的長.【答案】(1)(2)【分析】(1)由正弦定理,角化邊可得與的關系,由和外接圓半徑可得,再由余弦定理即可解得;(2)使用等面積法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詳解】(1)由已知,∵,∴由正弦定理得,∴,∵,,∴,即.設外接圓半徑為,則外接圓面積,∴,∴由正弦定理,得,,∵,∴或.當時,由余弦定理,∴,解得,∴(舍);當時,由余弦定理,∴,解得,∴.綜上所述,.(2)由第(1)問知,,若為角的角平分線,則,如圖,設,,的面積分別為,,,則,∴∴,∴解得,.8.(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 中,已知.(1)求的值;(2)若是的角平分線,求的長.【答案】(1)(2)【分析】(1)先利用余弦定理求出邊的長,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出 (2)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及面積關系,建立關于邊的關系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詳解】(1)在中,由余弦定理整理得解得或由于,所以因為,所以,所以由正弦定理得:,故(2)設,由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得:整理得在中,由余弦定理由得則9.(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中,,,,.(1)若,,求的長度;(2)若為角平分線,且,求的面積.【答案】(1)(2)【分析】(1)從向量角度,以為基底,表示出,再用向量法計算的模長,即的長度;(2)用正弦定理的面積公式分別A表示出,,面積,列出等式計算即可求出A的正弦值,繼而求出面積.【詳解】(1)∵,,∴,又∵在中,,,,∴,∴,即:.(2)在中,,又∵,∴,∴,∴,∴,∴.10.(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記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已知tanB(1)若,求tanC的值:(2)已知中線AM交BC于M,角平分線AN交BC于N,且求△ABC的面積.【答案】(1)或;(2).【分析】(1)利用同角關系式可得或sin,然后利用和角公式即得;(2)由題可得,利用角平分線定理及條件可得,進而可得,,即得.【詳解】(1)因為,所以,解得或sin,當時,,,所以,;當時,因為,所以,又,所以.(2)∵,∴,,∴,即,∴,由角平分線定理可知,,又,所以,由,可得,∴,,所以.11.(2029秋·四川成都·高三石室中學校考階段練習)在中,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1)求角A的大小;(2)若,①的角平分線交于M,求線段的長;②若D是線段上的點,E是線段上的點,滿足,求的取值范圍.【答案】(1)(2)①;②【分析】(1)根據三角形內角的關系,結合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2)①法一:在與中根據正弦定理可得,再根據結合數量積運算求解即可;法二:根據,結合面積公式列式求解即可;②法一:根據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得,進而求得范圍;法二:以所在直線為x軸,過點A垂直于的直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根據坐標運算求解即可【詳解】(1),則,故,所以,因為,可得,由,所以.(2)①法一:在與中,由正弦定理得,即,故,所以,所以法二:在中,由是的角平分線所以由知:即,解得②法一:由,得又所以.的取值范圍為;法二:以所在直線為x軸,過點A垂直于的直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由.則因為,所以.所以由,得的取值范圍為12.(2029·廣東深圳·深圳中學校聯考模擬預測)已知的內角的對邊分別為 ,且.(1)求角B;(2)設的角平分線交于點D,若,求的面積的最小值.【答案】(1)(2)【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邊化角,結合兩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簡求值,可得答案.(2)根據三角形的面積之間的關系,即,可得,結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詳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又在中,,∴,即,又,∴,又,∴,即角B的大小為.(2)∵.是的角平分線,而,∴,即,∴.∵,∴,∵,∴,即,當且僅當時取等號,則,即的面積的最小值為.19.(2029·陜西西安·陜西師大附中校考模擬預測)在中,角的對邊分別為,已知,(1)求角的大小;(2)若的角平分線交于點,且,求的最小值,【答案】(1)(2)【分析】(1)利用正弦函數的和差公式化簡題設條件,從而得到,由此得解;(2)利用三角面積公式推得,從而利用基本不等式“1”的妙用即可得解.【詳解】(1)因為,所以,所以,由于,則,所以,即,又,所以.(2)因為的角平分線交于點,且,, 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可得,等式兩邊同除以可得,則,則,當且僅當,即時,等式成立,故的最小值為.14.(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為a,b,c.且滿足(a+2b)cosC+ccosA=0.(1)求角C的大小;(2)設AB邊上的角平分線CD長為2,求△ABC的面積的最小值.【答案】(1);(2).【分析】(1)先通過正弦定理進行邊化角,進而結合兩角和與差的正弦公式將式子化簡,然后求得答案;(2)在和中,分別運用正弦定理,進而求出,然后在中再次運用正弦定理得到,最后通過三角形面積公式結合基本不等式求得答案.【詳解】(1)根據題意,由正弦定理可知:,則,因為,所以,則,而,于是.(2)由(1)可知,,在中,設,則,在中,由正弦定理得:,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所以.由基本不等式可得:,當且僅當時取“=”.于是,.即△ABC的面積的最小值為.15.(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記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分別以a,b,c為邊長的三個正三角形的面積依次為,,.已知.(1)求;(2)若外接圓面積為,求的最大值;(9)若,且的角平分線,求.【答案】(1)(2)(9)【分析】(1)由已知得,由余弦邊角關系即可求值;(2)由正弦定理求外接圓半徑,由(1)得,進而求得,應用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注意等號成立條件.(9)利用等面積法得,由二倍角余弦公式求,即可求結果.【詳解】(1)由題知,即,由,解得.(2)由外接圓面積為得外接圓半徑,由(1),所以,由正弦定理得,解得,由余弦定理得,即,化簡得,當且僅當a=c時等號成立.所以ac的最大值為.(9)因為BD是的角平分線,則,所以的面積,所以,則,由,所以,解得(負值舍去),綜上,.16.(2029·全國·高三專題練習)已知銳角,a,b,c分別是角A,B,C的對邊,且.(1)證明:;(2)若為的角平分線,交AB于D點,且.求的值.【答案】(1)證明見解析(2)【分析】(1)由正弦定理可將轉化為,結合角度關系轉化得,即可證得;(2)由為的角平分線,,可得,根據面積公式可求得,再由三角形為銳角三角形可得的范圍,由平方公式二倍角公式可得的值,根據和差公式得的值,由余弦定理求得,再根據正弦定理的的值即可.【詳解】(1)證明:因為,由正弦定理得:,又,所以,整理得.又,則,即.(2)因為為的平分線,且,所以,則,所以,可得,因為為銳角三角形,所以,解得,所以,所以,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由正弦定理得.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