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新課導入詩句賞析“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思考:猜猜以上詩句表達的是哪一種人呢?第五課 和諧的師生關系5.1 走近老師學習 目 標1. 認識教師職業的重要性;2.學會全面認識老師、理解老師,促進自己的全面發展。3.學會尊重理解教師;自學指導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本P34-37的內容,正文部分慢讀,材料部分快讀,時間3分鐘。1.教師職業的特點。2.教師的作用。3.時代的發展對教師的要求。走進生活觀察,體會教師職業請用簡短的語言描述你遇到過的老師、或者通過表情動作模仿你最喜歡的一位老師!思考:(1)談談老師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各科老師的形象一不一樣呢?(2)你對教師職業者了解多少呢?模仿秀老師每天工作教育學生深夜備課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參加各種教師培訓當老師很 ……思考:有些同學認為,現在互聯網發展速度快,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AI獲取知識,已經不需要老師了,你認同上述的說法嗎?為什么?忙老師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不僅教會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1、教師職業的特點?(P35)①使命:教書育人。②職責: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回顧常識她胸懷夢想,矢志不渝,扎根教育一線,身患絕癥,堅守三尺講臺,幫助山區女孩走出大山。------張桂梅思考:(1)張桂梅老師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初心如磐的精神和至誠至深的家國情懷(2)張桂梅老師對山區的孩子成長起到了什么作用?① 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②是我們錘煉品格 , 學習知識 , 創新思維 ,奉獻祖國的引路人。2、教師的作用?(P35-P36)①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②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是我們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小組討論:3min閱讀以上圖片,請你談談古代教師和新時代教師的不同之處,現代對教師提出什么新的要求呢?你知道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嗎?教師資格:普通話水平,身心健康,道德素養,……專業學習,教育實習,繼續教育學習學科素養,學科技能,……教師法:權利和義務,資格和任用,培養和培訓,……今天的教師要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四有老師)3、時代發展對老師提出了哪些要求?(“四有”好老師)(P36)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課堂小結四有好教師走近老師古老、專門的職業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使命時代變,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變,要求更高是人類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特點、責任和使命堂堂清1.(2024)感動中國人物劉玲琍扎根特教講臺33年,自編教材,自創唇舌操、觸摸法和情境教學法,讓聽障學生在有愛的環境中學會開口說話。這體現了劉老師( )①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②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③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倫理規范④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A2、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勉勵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從“四有”好老師到“四個引路人”,從“四個相統一”到“經師”與“人師”有機統一,再到“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再到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對新時代人民教師形象的要求不斷完善。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是因為( )①新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引路人③教師是人類文明唯一的傳承者④教師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從“四有”好老師到“四個引路人”,從“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再到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廣大教師,對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心系教育、情系教師,是因為( )①教師是學生精神成長的引路人②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③我們要學會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④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唯一途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原天津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研究生呂翔”,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某某學術造假”。(1)請用教師作用的相關知識,評析材料中呂翔與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某某的做法。(2)時代對教師有什么要求?答案(1)①材料中的呂翔舉報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某某學術造假的行為是正確的。 ②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 ③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的使命。(2)①有理想擔當。②有道德情操。③有扎實學識。④有仁愛之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