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A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3.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課件+學案+分層作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A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3.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課件+學案+分層作業)

資源簡介

(共34張PPT)
第2課時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應用
第三章 圓錐曲線的方程
3.2 雙曲線
3.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學習目標] 1.會利用雙曲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解決簡單的問題.(邏輯推理、數學運算)
2.雙曲線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數學建模、數學運算)
整體感知
(教師用書)
上節我們研究了雙曲線的定義、標準方程.這節我們進一步研究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軌跡方程、求最值及一些與雙曲線有關的實際問題.
[討論交流] 
問題1.雙曲線的定義是什么?
問題2.如何建立實際問題的雙曲線模型?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雙曲線的實際生活應用
【鏈接·教材例題】
例2 已知A,B兩地相距800 m,在A地聽到炮彈爆炸聲比在B地晚
2 s,且聲速為340 m/s,求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方程.
探究建構
[分析] 先根據題意判斷軌跡的形狀.由聲速及A,B兩處聽到炮彈爆炸聲的時間差,可知A,B兩處與爆炸點的距離的差為定值,所以爆炸聲在以A,B為焦點的雙曲線上,因為爆炸點離A處比離B處遠,所以爆炸點應在靠近B處的雙曲線的一支上.
[解] 如圖3.2-5,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Oxy,使A,B兩點在x軸上,并且原點O與線段AB的中點重合.
設炮彈爆炸點P的坐標為(x,y),則
|PA|-|PB|=340×2=680,即2a=680,a=340.
又|AB|=800,所以2c=800,c=400,
b2=c2-a2=44 400.
因為|PA|-|PB|=680>0,
所以點P的軌跡是雙曲線的右支,因此x≥340.
所以,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方程為-=1(x≥340).
【鏈接·教材例題】
例4 雙曲線型冷卻塔的外形,是雙曲線的一部分繞其虛軸旋轉所成的曲面(圖3.2-10(1)).它的最小半徑為12 m,上口半徑為13 m,下口半徑為25 m,高為55 m.試建立適當的坐標系,求出此雙曲線的方程(精確到1 m).
[解] 根據雙曲線的對稱性,在冷卻塔的軸截面所在平面建立如圖3.2-10(2)所示的直角坐標系Oxy,使小圓的直徑AA′在x軸上,圓心與原點重合.這時,上、下口的直徑CC′,BB′都平行于x軸,且|CC′|=13×2,|BB′|=25×2.
設雙曲線的方程為-=1(a>0,b>0),點C的坐標為(13,y),
則點B的坐標為(25,y-55).
因為直徑AA′是實軸,所以a=12.又B,C兩點都在雙曲線上,所以
由方程②,得y=(負值舍去).代入方程①,得
-=1.
化簡得19b2+275b-18 150=0. ③
解方程③,得
b≈25(負值舍去).
因此所求雙曲線的方程為-=1.
[典例講評] 1.(源自北師大版教材)相距2 km的兩個哨所A,B聽到遠處傳來的炮彈爆炸聲,在A哨所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哨所遲
4 s.已知當時的聲速為340 m/s,試判斷爆炸點在什么樣的曲線上,并求出曲線的方程.
[解] 設爆炸點為P,由已知,得
|PA|-|PB|=340×4=1 360(m).
因為|AB|=2 km=2 000 m>1 360 m,|PA|>|PB|,
所以點P在以點A,B為焦點的雙曲線并靠近點
B的那一支上.
以直線AB為x軸,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
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
由題意可知2a=1 360,2c=2 000,得a=680,c=1 000,
b2=c2-a2=537 600.
因此,點P所在曲線是雙曲線的右支,它的方程是-=1(x>0).
反思領悟 利用雙曲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
(1)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2)求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3)根據雙曲線的方程及定義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注意實際意義).
[學以致用] 1.如圖,B地在A地的正東方向6 km處,C地在A地的北偏東60°方向6 km處,河流的沿岸PQ(曲線)上任意一點到A的距離比到B的距離遠4 km,則曲線PQ的軌跡方程(以AB中點為原點)是 ;現要在曲線PQ上任一處M建一座碼頭,向B,C兩地轉運貨物,那么這兩條公路MB,MC的路程之和最短是________km.
6-4
-=1(x≥2)
-=1(x≥2) 6-4 [以AB所在的直線為x軸,
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如圖,由題意得|MA|-|MB|=4<6,
根據雙曲線定義知,軌跡為雙曲線的右支,故2a=4,a=2,2c=6,c=3,b=,所以曲線PQ的軌跡方程為-=1(x≥2).因為|AC|=6=|MC|+|MA|-2a≥|AC|-4=6-4,當且僅當A,M,C三點共線時等號成立.所以這兩條公路MB,MC的路程之和最短為(6-4) km.]
探究2 雙曲線定義的應用
[典例講評] 2.已知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分別是F1,F2.若雙曲線上一點P使得∠F1PF2=60°,求△F1PF2的面積.
[解] 由定義和余弦定理得|PF1|-|PF2|=±6,
|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所以102=(|PF1|-|PF2|)2+|PF1|·|PF2|,
所以|PF1|·|PF2|=64,
所以=··sin ∠F1PF2=×64×=16.
[母題探究] 1.若將本例中的“∠F1PF2=60°”改為“|PF1|·
|PF2|=32”,求△F1PF2的面積.
2.若將本例中的“∠F1PF2=60°”改為“|PF1|∶|PF2|=2∶5”,求△F1PF2的面積.
[解] (1)將||PF2|-|PF1||=2a=6,兩邊平方得|PF1|2+|PF2|2-2|PF1|·|PF2|=36,
∴|PF1|2+|PF2|2=36+2|PF1|·|PF2|=36+2×32=100.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的推論得cos ∠F1PF2=
==0,∴∠F1PF2=90°,
∴==×32=16.
(2)由|PF1|∶|PF2|=2∶5,|PF2|-|PF1|=6,
可知|PF2|=10,|PF1|=4,∴=×4×=8.
反思領悟 在解與焦點三角形(△PF1F2)有關的問題時,一般地,可由雙曲線的定義,得|PF1|與|PF2|的關系式,或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PF1|與|PF2|的關系式,從而求出|PF1|與|PF2|的值.但是,一般我們不直接求解出|PF1|,|PF2|,而是根據需要,把|PF1|+|PF2|,|PF1|-|PF2|,|PF1|·|PF2|看作一個整體來處理.
[學以致用] 2.已知F1,F2分別是雙曲線x2-=1的左、右焦點,P是雙曲線上的一點,且3|PF1|=4|PF2|,則△PF1F2的面積為(  )
A.4   B.8   C.24   D.48
C [由題意,得解得
=10,可得△PF1F2是直角三角形,
則=·=24.]

探究3 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典例講評] 3.已知定點A(3,1),F是雙曲線-=1的右焦點,P是雙曲線右支上的動點,則|PA|+|PF|的最小值為(  )
A. B.5+4
C.5-4 D.+4

C [設F1是雙曲線的左焦點,根據雙曲線的定義及P是雙曲線右支上的動點可得|PF1|-|PF|=2a,所以|PF|=|PF1|-2a,所以|PA|+|PF|=|PA|+|PF1|-2a=|PA|+|PF1|-4,
結合圖形可得|PA|+|PF1|≥|AF1|==5,
當且僅當P,A,F1三點共線時取得等號,即點P在P′處時取得最小值,
所以|PA|+|PF1|-4≥5-4,
所以-4.]
反思領悟 在求解與雙曲線有關的長度問題時,注意定義的應用,在求距離的和時往往需要利用定義進行轉化,注意最值取得的條件,往往在三點共線時取到.
[學以致用] 3.已知A(-4,0),B是圓C:(x-1)2+(y-4)2=1上的點,點P在雙曲線-=1的右支上,則|PA|+|PB|的最小值為(  )
A.9     B.2+6     C.10     D.12

C [由題知點C(1,4),點B在圓C上,
則|PB|≥|PC|-r=|PC|-1,
由點P在雙曲線右支上,點A為雙曲線左焦點,
設A′為雙曲線右焦點,
所以由雙曲線定義知|PA|=|PA′|+2a=|PA′|+6,
所以|PA|+|PB|=|PA′|+|PB|+6≥|PA′|+|PC|+6-1≥|A′C|+5=5+5=10.]
1.一炮彈在某處爆炸,在A處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處晚2 s(聲速為340 m/s),則爆炸點所在曲線可能為(  )
A.橢圓的一部分 B.雙曲線的一支
C.線段 D.圓
2
4
3
題號
1
應用遷移

B [設爆炸點為P,由聲速為340 m/s,在A處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處晚2 s,
則|PA|-|PB|=680;當680<|AB|時,點P所在的軌跡為雙曲線的一支;
當680=|AB|時,點P所在的軌跡為一條射線.故選B.]
2.已知橢圓+=1和雙曲線-y2=1的公共焦點為F1,F2,P是兩曲線的一個交點,那么cos ∠F1PF2的值是(  )
A.     B.     C.     D.
2
3
題號
1
4

A [不妨設點P在第一象限,F1,F2分別為左、右焦點.
因為P在橢圓上,所以|PF1|+|PF2|=2.
又P在雙曲線上,所以|PF1|-|PF2|=2.
兩式聯立,得|PF1|=+=-.
又|F1F2|=4,所以根據余弦定理可以求得cos ∠F1PF2=.]
3.已知F1,F2分別為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P(3,1)為雙曲線內一點,點A在雙曲線的右支上,則|AP|+|AF2|的最小值為(  )
A.+4 B.-4
C.-2 D.+2
2
3
題號
4
1

C [因為|AF1|-|AF2|=2,∴=.則|AP|+|AF2|=
的最小值.如圖,連接F1P交雙曲線的右支于點A0.當點A位于點A0處時,|AP|+|AF1|最小,最小值為|PF1|==.
故-2,故選C.]
2
3
題號
4
1
4.雙曲線x2-y2=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雙曲線上的點P滿足∠F1PF2=60°,則|PF1|·|PF2|等于____.
2
4
3
題號
1
4 [在雙曲線x2-y2=1中,a=b=1,c=,
設P在右支上,則|PF1|-|PF2|=2a=2,
∵∠F1PF2=60°,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PF1|-|PF2|)2+2|PF1||PF2|-|PF1|·|PF2|,即4c2=4a2+|PF1|·|PF2|,
即|PF1|·|PF2|=4c2-4a2=4b2=4.]
4 
1.知識鏈:(1)雙曲線的實際應用.
(2)雙曲線定義的應用.
(3)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2.方法鏈:坐標法、轉化法.
3.警示牌:雙曲線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建模出錯.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雙曲線-=1(a>0,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點P是雙曲線左支上一點,則|PF1|,|PF2|的最小值分別是多少?
[提示] |PF1|的最小值為c-a,|PF2|的最小值為a+c.
課時分層作業(二十九)
點擊頁面進入…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應用
(WORD版)
鞏固課堂所學 · 激發學習思維
夯實基礎知識 · 熟悉命題方式
自我檢測提能 · 及時矯正不足
本節課掌握了哪些考點?
本節課還有什么疑問點?
課后訓練
學習反思
課時小結
THANKS課時分層作業(二十九)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應用
一、選擇題
1.人們在進行工業設計時,巧妙地利用了圓錐曲線的光學性質.從雙曲線右焦點F2發出的光線通過雙曲線鏡面反射出發散光線,且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過左焦點F1.已知雙曲線的方程為x2-y2=1,則當入射光線F2P和反射光線PE互相垂直時(其中P為入射點),∠F1F2P的余弦值大小為(  )
A.   B.   C.   D.
2.已知雙曲線C:=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P為C右支上的一點,且|PF2|=|F1F2|,則△PF1F2的面積等于(  )
A.24   B.36   C.48   D.96
3.數學讓建筑更富藝術的神韻,數學的美也被建筑表現得淋漓盡致.已知圖1是單葉雙曲面型建筑,圖2是其中截面最細附近處的部分圖象,上、下底面與地面平行.現測得下底面直徑AB=20 米,上底面直徑CD=20 米,AB與CD間的距離為80米,與上、下底面等距離的G處的直徑等于CD,則最細部分處的直徑為(  )
A.10米 B.20米
C.10米 D.10米
4.某農戶在自家地塊開起生態農家樂,如圖所示,建設了三個功能區:△ABC為魚塘休閑區,矩形BCMN為果園種植區,以CM為直徑的半圓為住宿區.現農戶欲對果園進行施肥,運來一批肥料放置于點A處,要把這批肥料沿魚塘兩側的道路AB,AC送到矩形BCMN的果園種植區去,若AB=CB=2 km,AC=1 km,該農戶在矩形BCMN果園中畫定了一條界線,使位于界線一側的點沿道路AB運送肥料較近,而另一側的點沿道路AC運送肥料較近,設這條界線是曲線E的一部分,則曲線E為(  )
A.圓   B.橢圓   C.拋物線   D.雙曲線
5.設雙曲線C:x2-=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點M在C的右支上,且∠MF1F2=30°,則△MF1F2的面積為(  )
A.2   B.   C.2   D.4+2
二、填空題
6.已知雙曲線的兩個焦點F1,F2的坐標分別為()和(),點P在雙曲線上,且PF1⊥PF2,△PF1F2的面積為1,則雙曲線的方程為________.
7.已知F1,F2分別是雙曲線C:=1的左、右焦點,P為雙曲線C上的一點.若△PF1F2為直角三角形,則△PF1F2的面積等于________.
8.設F1,F2分別是雙曲線x2-=1的左、右焦點.若P在雙曲線上,且·=0,則=________.
三、解答題
9.設F1,F2分別是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
(1)若雙曲線上一點M到它的一個焦點的距離等于16,求點M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
(2)若P是雙曲線左支上一點,且|PF1|·|PF2|=32,試求△F1PF2的面積.
10.(多選)已知點P在雙曲線C:=1上,F1,F2分別是雙曲線C的左、右焦點,若△PF1F2的面積為20,則(  )
A.|PF1|-|PF2|=8
B.|PF1|+|PF2|=
C.點P到x軸的距離為4
D.∠F1PF2=
11.若點P在曲線C1:=1上,點Q在曲線C2:(x-5)2+y2=1上,點R在曲線C3:(x+5)2+y2=1上,則|PQ|-|PR|的最大值是(  )
A.9   B.10   C.11   D.12
12.從某個角度觀察籃球(如圖1),可以得到一個對稱的平面圖形,如圖2所示,籃球的外輪形狀為圓O,將籃球表面的黏合線看成坐標軸和雙曲線的一部分,若坐標軸和雙曲線與圓O的交點將圓O的周長八等分,且|AB|=|BC|=|CD|=2,視AD所在直線為x軸,則雙曲線的方程為________.
13.A,B,C是我方三個炮兵陣地,A在B正東6 km處,C在B北偏西30°方向4 km處,P為敵炮陣地.某時刻,在A處發現敵炮陣地的某種信號,由于B,C兩地比A地距P地遠,因此經過4 s后,B,C才同時發現這一信號,此信號的傳播速度為1 km/s,若A地需炮擊P地,則炮擊的方向角為北偏東________.
14.某工程隊需要開挖一個橫截面為半圓的柱形隧道,挖出的土只能沿道路AP,BP運到P處(如圖),|AP|=100 m,|BP|=150 m,∠APB=60°,試說明怎樣運土才能最省工.
15.如圖,P是雙曲線=1(a>0,b>0)上任意一點,F1,F2分別是雙曲線的左、右焦點,當點P,F1,F2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它們構成一個三角形(焦點三角形).若∠F1PF2=θ,求證.
4/4第2課時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應用
[學習目標] 1.會利用雙曲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解決簡單的問題.(邏輯推理、數學運算)
2.雙曲線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數學建模、數學運算)
(教師用書)
上節我們研究了雙曲線的定義、標準方程.這節我們進一步研究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軌跡方程、求最值及一些與雙曲線有關的實際問題.
[討論交流] 
問題1.雙曲線的定義是什么?
問題2.如何建立實際問題的雙曲線模型?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雙曲線的實際生活應用
【鏈接·教材例題】
例2 已知A,B兩地相距800 m,在A地聽到炮彈爆炸聲比在B地晚2 s,且聲速為340 m/s,求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方程.
[分析] 先根據題意判斷軌跡的形狀.由聲速及A,B兩處聽到炮彈爆炸聲的時間差,可知A,B兩處與爆炸點的距離的差為定值,所以爆炸聲在以A,B為焦點的雙曲線上,因為爆炸點離A處比離B處遠,所以爆炸點應在靠近B處的雙曲線的一支上.
[解] 如圖3.2-5,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Oxy,使A,B兩點在x軸上,并且原點O與線段AB的中點重合.
設炮彈爆炸點P的坐標為(x,y),則
|PA|-|PB|=340×2=680,
即2a=680,a=340.
又|AB|=800,所以2c=800,c=400,b2=c2-a2=44 400.
因為|PA|-|PB|=680>0,所以點P的軌跡是雙曲線的右支,因此x≥340.
所以,炮彈爆炸點的軌跡方程為
-=1(x≥340).
【鏈接·教材例題】
例4 雙曲線型冷卻塔的外形,是雙曲線的一部分繞其虛軸旋轉所成的曲面(圖3.2-10(1)).它的最小半徑為12 m,上口半徑為13 m,下口半徑為25 m,高為55 m.試建立適當的坐標系,求出此雙曲線的方程(精確到1 m).
[解] 根據雙曲線的對稱性,在冷卻塔的軸截面所在平面建立如圖3.2-10(2)所示的直角坐標系Oxy,使小圓的直徑AA′在x軸上,圓心與原點重合.這時,上、下口的直徑CC′,BB′都平行于x軸,且|CC′|=13×2,|BB′|=25×2.
設雙曲線的方程為-=1(a>0,b>0),點C的坐標為(13,y),則點B的坐標為(25,y-55).
因為直徑AA′是實軸,所以a=12.又B,C兩點都在雙曲線上,所以
由方程②,得y=(負值舍去).代入方程①,得
-=1.
化簡得19b2+275b-18 150=0. ③
解方程③,得
b≈25(負值舍去).
因此所求雙曲線的方程為-=1.
[典例講評] 1.(源自北師大版教材)相距2 km的兩個哨所A,B聽到遠處傳來的炮彈爆炸聲,在A哨所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哨所遲4 s.已知當時的聲速為340 m/s,試判斷爆炸點在什么樣的曲線上,并求出曲線的方程.
[解] 設爆炸點為P,由已知,得
|PA|-|PB|=340×4=1 360(m).
因為|AB|=2 km=2 000 m>1 360 m,|PA|>|PB|,所以點P在以點A,B為焦點的雙曲線并靠近點B的那一支上.
以直線AB為x軸,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
由題意可知2a=1 360,2c=2 000,得a=680,c=1 000,
b2=c2-a2=537 600.
因此,點P所在曲線是雙曲線的右支,它的方程是-=1(x>0).
 利用雙曲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
(1)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2)求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3)根據雙曲線的方程及定義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注意實際意義).
[學以致用] 1.如圖,B地在A地的正東方向6 km處,C地在A地的北偏東60°方向6 km處,河流的沿岸PQ(曲線)上任意一點到A的距離比到B的距離遠4 km,則曲線PQ的軌跡方程(以AB中點為原點)是________;現要在曲線PQ上任一處M建一座碼頭,向B,C兩地轉運貨物,那么這兩條公路MB,MC的路程之和最短是________km.
-=1(x≥2) 6-4 [以AB所在的直線為x軸,
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由題意得|MA|-|MB|=4<6,根據雙曲線定義知,軌跡為雙曲線的右支,故2a=4,a=2,2c=6,c=3,b=,所以曲線PQ的軌跡方程為-=1(x≥2).因為|AC|=6=|MC|+|MA|-2a≥|AC|-4=6-4,當且僅當A,M,C三點共線時等號成立.所以這兩條公路MB,MC的路程之和最短為(6-4) km.]
探究2 雙曲線定義的應用
[典例講評] 2.已知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分別是F1,F2.若雙曲線上一點P使得∠F1PF2=60°,求△F1PF2的面積.
[解] 由定義和余弦定理得|PF1|-|PF2|=±6,
|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所以102=(|PF1|-|PF2|)2+|PF1|·|PF2|,
所以|PF1|·|PF2|=64,
所以=··sin ∠F1PF2
=×64×=16.
[母題探究] 1.若將本例中的“∠F1PF2=60°”改為“|PF1|·|PF2|=32”,求△F1PF2的面積.
2.若將本例中的“∠F1PF2=60°”改為“|PF1|∶|PF2|=2∶5”,求△F1PF2的面積.
[解] (1)將||PF2|-|PF1||=2a=6,兩邊平方得|PF1|2+|PF2|2-2|PF1|·|PF2|=36,
∴|PF1|2+|PF2|2=36+2|PF1|·|PF2|=36+2×32=100.
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的推論得cos ∠F1PF2=
==0,∴∠F1PF2=90°,
∴==×32=16.
(2)由|PF1|∶|PF2|=2∶5,|PF2|-|PF1|=6,
可知|PF2|=10,|PF1|=4,
∴=×4×=8.
 在解與焦點三角形(△PF1F2)有關的問題時,一般地,可由雙曲線的定義,得|PF1|與|PF2|的關系式,或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PF1|與|PF2|的關系式,從而求出|PF1|與|PF2|的值.但是,一般我們不直接求解出|PF1|,|PF2|,而是根據需要,把|PF1|+|PF2|,|PF1|-|PF2|,|PF1|·|PF2|看作一個整體來處理.
[學以致用] 2.已知F1,F2分別是雙曲線x2-=1的左、右焦點,P是雙曲線上的一點,且3|PF1|=4|PF2|,則△PF1F2的面積為(  )
A.4   B.8   C.24   D.48
C [由題意,得
解得=10,可得△PF1F2是直角三角形,則=·=24.]
探究3 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典例講評] 3.已知定點A(3,1),F是雙曲線-=1的右焦點,P是雙曲線右支上的動點,則|PA|+|PF|的最小值為(  )
A. B.5+4
C.5-4 D.+4
C [設F1是雙曲線的左焦點,根據雙曲線的定義及P是雙曲線右支上的動點可得|PF1|-|PF|=2a,所以|PF|=|PF1|-2a,所以|PA|+|PF|=|PA|+|PF1|-2a=|PA|+|PF1|-4,
結合圖形可得|PA|+|PF1|≥|AF1|==5,
當且僅當P,A,F1三點共線時取得等號,即點P在P′處時取得最小值,
所以|PA|+|PF1|-4≥5-4,
所以-4.]
 在求解與雙曲線有關的長度問題時,注意定義的應用,在求距離的和時往往需要利用定義進行轉化,注意最值取得的條件,往往在三點共線時取到.
[學以致用] 3.已知A(-4,0),B是圓C:(x-1)2+(y-4)2=1上的點,點P在雙曲線-=1的右支上,則|PA|+|PB|的最小值為(  )
A.9 B.2+6 C.10 D.12
C [由題知點C(1,4),點B在圓C上,
則|PB|≥|PC|-r=|PC|-1,
由點P在雙曲線右支上,點A為雙曲線左焦點,設A′為雙曲線右焦點,
所以由雙曲線定義知|PA|=|PA′|+2a=|PA′|+6,所以|PA|+|PB|=|PA′|+|PB|+6≥|PA′|+|PC|+6-1≥|A′C|+5=5+5=10.]
1.一炮彈在某處爆炸,在A處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處晚2 s(聲速為340 m/s),則爆炸點所在曲線可能為(  )
A.橢圓的一部分 B.雙曲線的一支
C.線段 D.圓
B [設爆炸點為P,由聲速為340 m/s,在A處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處晚2 s,
則|PA|-|PB|=680;當680<|AB|時,點P所在的軌跡為雙曲線的一支;
當680=|AB|時,點P所在的軌跡為一條射線.故選B.]
2.已知橢圓+=1和雙曲線-y2=1的公共焦點為F1,F2,P是兩曲線的一個交點,那么cos ∠F1PF2的值是(  )
A. B. C. D.
A [不妨設點P在第一象限,F1,F2分別為左、右焦點.
因為P在橢圓上,所以|PF1|+|PF2|=2.
又P在雙曲線上,所以|PF1|-|PF2|=2.
兩式聯立,得|PF1|=+=-.
又|F1F2|=4,所以根據余弦定理可以求得
cos ∠F1PF2=.]
3.已知F1,F2分別為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P(3,1)為雙曲線內一點,點A在雙曲線的右支上,則|AP|+|AF2|的最小值為(  )
A.+4 B.-4
C.-2 D.+2
C [因為|AF1|-|AF2|=2,∴=.則|AP|+|AF2|=的最小值.如圖,連接F1P交雙曲線的右支于點A0.當點A位于點A0處時,|AP|+|AF1|最小,最小值為
|PF1|==.
故-2,故選C.]
4.雙曲線x2-y2=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雙曲線上的點P滿足∠F1PF2=60°,則|PF1|·|PF2|等于________.
4 [在雙曲線x2-y2=1中,a=b=1,c=,
設P在右支上,則|PF1|-|PF2|=2a=2,
∵∠F1PF2=60°,
在△PF1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
=(|PF1|-|PF2|)2+2|PF1||PF2|-|PF1|·|PF2|,即4c2=4a2+|PF1|·|PF2|,
即|PF1|·|PF2|=4c2-4a2=4b2=4.]
1.知識鏈:(1)雙曲線的實際應用.
(2)雙曲線定義的應用.
(3)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2.方法鏈:坐標法、轉化法.
3.警示牌:雙曲線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建模出錯.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雙曲線-=1(a>0,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點P是雙曲線左支上一點,則|PF1|,|PF2|的最小值分別是多少?
[提示] |PF1|的最小值為c-a,|PF2|的最小值為a+c.
課時分層作業(二十九)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應用
一、選擇題
1.人們在進行工業設計時,巧妙地利用了圓錐曲線的光學性質.從雙曲線右焦點F2發出的光線通過雙曲線鏡面反射出發散光線,且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過左焦點F1.已知雙曲線的方程為x2-y2=1,則當入射光線F2P和反射光線PE互相垂直時(其中P為入射點),∠F1F2P的余弦值大小為(  )
A. B. C. D.
D [|F1F2|=2=m,|PF2|=n,則m-n=2,m2+n2=(2)2,解得m=+1,n=-1.∴cos ∠F1F2P==.]
2.已知雙曲線C:-=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P為C右支上的一點,且|PF2|=|F1F2|,則△PF1F2的面積等于(  )
A.24 B.36 C.48 D.96
C [依題意得|PF2|=|F1F2|=10,由題意及雙曲線的定義,得|PF1|-|PF2|=2a=6,∴|PF1|=16.
∴=×16×=48,故選C.]
3.數學讓建筑更富藝術的神韻,數學的美也被建筑表現得淋漓盡致.已知圖1是單葉雙曲面型建筑,圖2是其中截面最細附近處的部分圖象,上、下底面與地面平行.現測得下底面直徑AB=20 米,上底面直徑CD=20 米,AB與CD間的距離為80米,與上、下底面等距離的G處的直徑等于CD,則最細部分處的直徑為(  )
A.10米 B.20米 C.10米 D.10米
B [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
由題意可知D(-10,20),B(10,-60),
設雙曲線方程為-=1,

解得a2=100,b2=400,
|EF|=2a=20,故選B.]
4.某農戶在自家地塊開起生態農家樂,如圖所示,建設了三個功能區:△ABC為魚塘休閑區,矩形BCMN為果園種植區,以CM為直徑的半圓為住宿區.現農戶欲對果園進行施肥,運來一批肥料放置于點A處,要把這批肥料沿魚塘兩側的道路AB,AC送到矩形BCMN的果園種植區去,若AB=CB=2 km,AC=1 km,該農戶在矩形BCMN果園中畫定了一條界線,使位于界線一側的點沿道路AB運送肥料較近,而另一側的點沿道路AC運送肥料較近,設這條界線是曲線E的一部分,則曲線E為(  )
A.圓 B.橢圓 C.拋物線 D.雙曲線
D [由題意,從點A出發經C到界線上一點P,與從A點出發經B到P,所走的路程是一樣的.
即|AC|+|PC|=|AB|+|PB|,所以|PC|-|PB|=|AB|-|AC|.
又由|AB|=|CB|=2 km,|AC|=1 km,
所以|PC|-|PB|=1<|CB|=2.
根據雙曲線的定義可知曲線E為雙曲線的一部分.故選D.]
5.設雙曲線C:x2-=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點M在C的右支上,且∠MF1F2=30°,則△MF1F2的面積為(  )
A.2 B. C.2 D.4+2
C [設|MF1|=m,|MF2|=n,
則|F1F2|=2=2,
由雙曲線的定義可知,m-n=2,即n=m-2,
由余弦定理的推論可得,cos 30°==,
∴m2+12-n2=6m,∴m2+12-(m-2)2=6m,
解得m=4,∴△MF1F2的面積為×m×2×sin 30°=2.
故選C.]
二、填空題
6.已知雙曲線的兩個焦點F1,F2的坐標分別為(,0)和(-,0),點P在雙曲線上,且PF1⊥PF2,△PF1F2的面積為1,則雙曲線的方程為________.
-y2=1 [設雙曲線方程為-=1(a>0,b>0),則c=.
令|PF1|=m,|PF2|=n,m2+n2=20,
因為△PF1F2的面積為1,所以mn=2.
又|m-n|=2a,所以m2-2mn+n2=4a2,
所以a2=4,b2=c2-a2=1,所以雙曲線的方程為-y2=1.]
7.已知F1,F2分別是雙曲線C:-=1的左、右焦點,P為雙曲線C上的一點.若△PF1F2為直角三角形,則△PF1F2的面積等于________.
或9 [不妨設點P(x,y)在雙曲線的右支上,當∠PF2F1=90°時,x=5,得y=±=,所以△PF1F2的面積為×10×=;當∠F1PF2=90°時,則|PF1|2+|PF2|2=|F1F2|2=100,又|PF1|-|PF2|=2a=8,可得|PF1||PF2|=18,所以△PF1F2的面積為=×18=9.綜上所述,△PF1F2的面積為或9.]
8.設F1,F2分別是雙曲線x2-=1的左、右焦點.若P在雙曲線上,且PF1·PF2=0,則|PF1+PF2|=________.
2 [由題意,知雙曲線兩個焦點的坐標分別為F1(-,0),F2(,0).
設點P(x,y),則PF1=(--x,-y),PF2=(-x,-y).
∵PF1·PF2=0,
∴x2+y2-10=0,即x2+y2=10.
∴|PF1+PF2|=
==2.]
三、解答題
9.設F1,F2分別是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
(1)若雙曲線上一點M到它的一個焦點的距離等于16,求點M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
(2)若P是雙曲線左支上一點,且|PF1|·|PF2|=32,試求△F1PF2的面積.
[解] (1)由題意知a=3,b=4,c=5,
設點M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m,
由雙曲線定義可知|m-16|=2a=6,解得m=10或m=22,
即點M到另一個焦點的距離為10或22.
(2)P是雙曲線左支上的點,則|PF2|-|PF1|=2a=6,
則|PF2|2-2|PF1|·|PF2|+|PF1|2=36,
將|PF1|·|PF2|=32代入,
可得|PF1|2+|PF2|2=36+2×32=100,
即|PF1|2+|PF2|2=|F1F2|2=100,
所以△F1PF2為直角三角形,
所以==×32=16.
10.(多選)已知點P在雙曲線C:-=1上,F1,F2分別是雙曲線C的左、右焦點,若△PF1F2的面積為20,則(  )
A.|PF1|-|PF2|=8
B.|PF1|+|PF2|=
C.點P到x軸的距離為4
D.∠F1PF2=
BC [由雙曲線C:-=1,得a=4,b=3,
則c==5,
由雙曲線的定義可知,||PF1|-|PF2||=2a=8,故A錯誤;
設點P(xP,yP),則===20,
∴|yP|=4,故C正確;由雙曲線的對稱性,不妨取點P,
得|PF2|===|PF2|+2a=+8=,∴=+=,故B正確;
由余弦定理的推論得cos ∠F1PF2==≠,
∴∠F1PF2≠,故D錯誤.故選BC.]
11.若點P在曲線C1:-=1上,點Q在曲線C2:(x-5)2+y2=1上,點R在曲線C3:(x+5)2+y2=1上,則|PQ|-|PR|的最大值是(  )
A.9 B.10 C.11 D.12
B [在雙曲線C1中,a=4,b=3,c=5,易知兩圓圓心分別為雙曲線C1的兩個焦點,
記點F1(-5,0),F2(5,0),當|PQ|-|PR|取最大值時,P在雙曲線C1的左支上,如圖所示,
所以|PQ|-|PR|≤|PF2|+1-(|PF1|-1)=|PF2|-|PF1|+2=2a+2=10.故選B.]
12.從某個角度觀察籃球(如圖1),可以得到一個對稱的平面圖形,如圖2所示,籃球的外輪形狀為圓O,將籃球表面的黏合線看成坐標軸和雙曲線的一部分,若坐標軸和雙曲線與圓O的交點將圓O的周長八等分,且|AB|=|BC|=|CD|=2,視AD所在直線為x軸,則雙曲線的方程為________.
x2-=1 [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則根據題意可得a=1,點在雙曲線上,∴-=1,∴b2=,
∴所求雙曲線的方程為x2-=1.]
13.A,B,C是我方三個炮兵陣地,A在B正東6 km處,C在B北偏西30°方向4 km處,P為敵炮陣地.某時刻,在A處發現敵炮陣地的某種信號,由于B,C兩地比A地距P地遠,因此經過4 s后,B,C才同時發現這一信號,此信號的傳播速度為1 km/s,若A地需炮擊P地,則炮擊的方向角為北偏東________.
30° [如圖,以直線BA為x軸,線段BA的中垂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則B(-3,0),A(3,0),C(-5,2).
因為|PB|=|PC|,所以點P在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上.
由題可知直線BC的斜率kBC=-,BC的中點坐標為(-4,),記D(-4,),所以直線PD:y-=(x+4).①
又B地比A地晚4 s發現信號,故-=4,即|PB|-|PA|=4<|AB|=6,故P在以A,B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右支上.
設P(x,y),x>0,y>0,則其所在雙曲線的方程為-=1(x≥2).②
由①②,得x=8,y=5,所以P(8,5).
因此直線PA的斜率kPA==.
故炮擊的方向角為北偏東30°.]
14.某工程隊需要開挖一個橫截面為半圓的柱形隧道,挖出的土只能沿道路AP,BP運到P處(如圖),|AP|=100 m,|BP|=150 m,∠APB=60°,試說明怎樣運土才能最省工.
[解] 如圖,以AB所在的直線為x軸,AB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設點M沿AP,BP到點P的路程相等,則|MA|+|AP|=|MB|+|BP|,
即|MA|-|MB|=|BP|-|AP|=150-100=50,這說明點M的軌跡是以A,B為焦點的雙曲線右支上的一段,且a=25.
在△APB中,|AB|2=|AP|2+|BP|2-2|AP|·|BP|cos 60°=17 500,即|AB|=50,
從而c2==4 375,b2=3 750,
所以點M所在曲線的方程為-=1(x≥25),
即在運土時,以點M的軌跡為分界線,將此分界線左側的土沿道路AP運到P處,右側的土沿道路BP運到P處最省工.
15.如圖,P是雙曲線-=1(a>0,b>0)上任意一點,F1,F2分別是雙曲線的左、右焦點,當點P,F1,F2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它們構成一個三角形(焦點三角形).若∠F1PF2=θ,求證=.
[證明] 在△PF1F2中,因為∠F1PF2=θ,則由雙曲線的定義及余弦定理得,
||PF1|-|PF2||=2a |PF1|2+|PF2|2-2|PF1|·|PF2|=4a2,①
|PF1|2+|PF2|2-2|PF1|·|PF2|·cos θ=|F1F2|2=4c2,②
由②-①得2|PF1|·|PF2|·(1-cos θ)=4c2-4a2,
則|PF1|·|PF2|=.
又=··sin θ,
從而=b2·=.
1/2課時分層作業(二十八)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一、選擇題
1.已知動點P到點M(1,0),N(-1,0)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為2,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兩條射線 D.一條射線
2.雙曲線-y2=1的焦點坐標為(  )
A.(±1,0) B.
C. D.
3.若橢圓=1(m>0)與雙曲線=1(m>0)有相同的焦點,則m的值是(  )
A. B.1或2
C.1或 D.1
4.“k>4”是“方程=1表示的曲線是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5.已知雙曲線C的焦點與橢圓E:=1的上、下頂點相同,且經過E的焦點,則C的方程為(  )
A.=1 B.=1
C.=1 D.=1
二、填空題
6.過點(3,2)且與橢圓3x2+8y2=24有相同焦點的雙曲線方程為________.
7.若點P在雙曲線=1上,且點P的橫坐標與雙曲線的右焦點的橫坐標相同,則點P的縱坐標為________,點P與雙曲線的左焦點的距離為________.
8.雙曲線Γ經過兩點A,B,則雙曲線Γ的標準方程是________.
三、解答題
9.已知方程kx2+y2=4,其中k為實數,對于不同范圍的k值,分別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線類型.
10.(多選)已知曲線C:mx2+ny2=1,則(  )
A.若m>n>0,則C是橢圓,其焦點在y軸上
B.若m=n>0,則C是圓,其半徑為
C.若mn<0,則C是雙曲線
D.若m=0,n>0,則C是兩條直線
11.與圓x2+y2=4及圓x2+y2-8x-6y+24=0都外切的圓的圓心在(  )
A.一個橢圓上 B.雙曲線的一支上 
C.一條直線上 D.一個圓上
12.已知點M,N=4.則動點P的軌跡方程為(  )
A.-y2=1 B.-y2=1
C.-y2=1(x≥2) D.-y2=1(x≤-2)
13.動點P與點F1(0,5),F2(0,-5)滿足|PF1|-|PF2|=6,則動點P的軌跡方程為________.
14.在面積為12的△PEF中,已知tan ∠PEF=,tan ∠PFE=-2,試建立適當平面直角坐標系,求出分別以E,F為左、右焦點且過點P的雙曲線方程.
15.已知P為雙曲線=1右支上一點,F1,F2分別為雙曲線的左、右焦點,M為△PF1F2的內心.若+8,則△MF1F2的面積為(  )
A.2   B.10   C.8   D.5
3/33.2 雙曲線
3.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第1課時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學習目標] 1.理解雙曲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數學抽象、直觀想象)
2.掌握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求法.(數學運算)
[討論交流] 
問題1.雙曲線的定義中有怎樣的限制條件?
問題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與橢圓的標準方程有怎樣的區別與聯系?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雙曲線的定義
探究問題1 做下面一個試驗.
(1)取一條拉鏈,拉開一部分.
(2)在拉開的兩邊各選擇一點,分別固定在點F1,F2上.
(3)把筆尖放在M處,隨著拉鏈的拉開或閉攏,畫出一條曲線.
試觀察這是一條什么樣的曲線?點M在運動過程中滿足什么幾何條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文字語言 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的________等于非零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
符號語言 ||MF1|-|MF2||=2a(常數)(2a<|F1F2|)
焦點 定點________
焦距 ________的距離
[典例講評] 1.已知點F1(-5,0),F2(5,0),動點P滿足|PF1|-|PF2|=2a,當a為3和5時,點P的軌跡分別是(  )
A.雙曲線和一條直線
B.雙曲線和一條射線
C.雙曲線的一支和一條直線
D.雙曲線的一支和一條射線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雙曲線的定義中,注意三個關鍵點:(1)在平面內.(2)差的絕對值.(3)存在定值且定值小于兩定點間距離.在這三個條件中,缺少任何一個條件,動點軌跡就不是雙曲線.
[學以致用] 1.已知F1(-8,3),F2(2,3),動點P滿足|PF1|-|PF2|=10,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直線 D.一條射線
探究2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探究問題2 回顧求橢圓標準方程的過程,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通過類比如何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得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探究問題3 設雙曲線的焦點為F1和F2,焦距為2c,而且雙曲線上的動點P滿足||PF1|-|PF2||=2a,其中c>a>0,以經過F1,F2兩點的直線為y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此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焦點位置 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
圖形
標準方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焦點坐標 F1(-c,0),F2(c,0) ____________
a,b,c的關系 c2=________
[典例講評] 2.求適合下列條件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1)c=6,焦點在x軸上,且過點A(-5,2);
(2)經過兩點A,B.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總結用待定系數法求雙曲線方程的步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以致用] 2.(源自湘教版教材)已知雙曲線兩個焦點分別為F1(0,-2),F2(0,2),并且雙曲線經過點P(3,-2),該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________.
3.與雙曲線=1有相同的焦點,且經過點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________.
探究3 雙曲線標準方程的識別
[典例講評] 3.若方程=1表示雙曲線,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
A.2<k<5 B.k>5
C.k<2或k>5 D.以上答案均不對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題探究] 若該方程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程表示雙曲線的條件
(1)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進一步來說,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2)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且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學以致用] 4.“m>2”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1.已知F1(-3,0),F2(3,0),動點P滿足|PF1|-|PF2|=4,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不存在 D.一條射線
2.“0<k<1”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雙曲線-y2=1與橢圓=1的焦點相同,則a等于(  )
A.1 B.-2 C.1或-2 D.2
4.如果雙曲線=1上一點P到焦點F1的距離等于6,那么點P到另一焦點F2的距離是________.
1.知識鏈:(1)雙曲線的定義.
(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推導.
(3)雙曲線標準方程的識別.
2.方法鏈:待定系數法、分類討論法.
3.警示牌:(1)易忽略雙曲線的定義中的2a<|F1F2|或把雙曲線的一支誤認為雙曲線的兩支.
(2)易忽略對雙曲線焦點位置的判斷.
5/5(共40張PPT)
第1課時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第三章 圓錐曲線的方程
3.2 雙曲線
3.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學習目標] 1.理解雙曲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數學抽象、直觀想象)
2.掌握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求法.(數學運算)
整體感知
(教師用書)
雙曲線是一種很優美的曲線,就好像人的身形一樣婉轉婀娜.在實際生活中,雙曲線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很多工程建筑就是仿照雙曲線的外形特點而設計的,在兼具美學的情況下又保證了建筑物的堅實程度.我們已經學習過橢圓的相關知識,那么雙曲線又有著怎樣的定義、方程與幾何性質呢?讓我們慢慢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討論交流] 
問題1.雙曲線的定義中有怎樣的限制條件?
問題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與橢圓的標準方程有怎樣的區別與聯系?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雙曲線的定義
探究問題1 做下面一個試驗.
(1)取一條拉鏈,拉開一部分.
(2)在拉開的兩邊各選擇一點,分別固定在點F1,F2上.
(3)把筆尖放在M處,隨著拉鏈的拉開或閉攏,畫出一條曲線.
探究建構
試觀察這是一條什么樣的曲線?點M在運動過程中滿足什么幾何條件?
[提示] 雙曲線、曲線上的點滿足條件:||MF1|-|MF2||=常數<|F1F2|.
[新知生成]
文字語言 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的__________等于非零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
符號語言 ||MF1|-|MF2||=2a(常數)(2a<|F1F2|)
焦點 定點_________
焦距 ________的距離
差的絕對值
F1,F2
兩焦點間
【教用·微提醒】 (1)常數要小于兩個定點的距離.
(2)如果沒有絕對值,動點的軌跡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3)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是以F1,F2為端點的兩條方向相反的射線(包括端點).
(4)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不存在.
(5)當2a=0時,動點的軌跡為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
[典例講評] 1.已知點F1(-5,0),F2(5,0),動點P滿足|PF1|-|PF2|=2a,當a為3和5時,點P的軌跡分別是(  )
A.雙曲線和一條直線 B.雙曲線和一條射線
C.雙曲線的一支和一條直線 D.雙曲線的一支和一條射線
D [依題意得|F1F2|=10,當a=3時,
因為|PF1|-|PF2|=2a=6<|F1F2|,故點P的軌跡為雙曲線的右支;
當a=5時,2a=10=|F1F2|,故點P的軌跡為一條射線.]

反思領悟 在雙曲線的定義中,注意三個關鍵點:(1)在平面內.(2)差的絕對值.(3)存在定值且定值小于兩定點間距離.在這三個條件中,缺少任何一個條件,動點軌跡就不是雙曲線.
[學以致用] 1.已知F1(-8,3),F2(2,3),動點P滿足|PF1|-|PF2|=10,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直線   D.一條射線
D [F1,F2是定點,且|F1F2|=10,所以滿足條件|PF1|-|PF2|=10的點P的軌跡為一條射線.]

探究2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探究問題2 回顧求橢圓標準方程的過程,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通過類比如何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得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提示] 設P(x,y)是雙曲線上一點,F1(-c,0),F2(c,0),則||PF1|-|PF2||=2a(a為大于0的常數),因為|PF1|=,
|PF2|=,所以-=±2a,①
類比橢圓標準方程的化簡過程,化簡①,
得(c2-a2)x2-a2y2=a2(c2-a2),
兩邊同除以a2(c2-a2),得-=1.
由雙曲線的定義知,2c>2a,即c>a,所以c2-a2>0,
類比橢圓標準方程的建立過程,令b2=c2-a2,其中b>0,代入上式,
得-=1(a>0,b>0).
探究問題3 設雙曲線的焦點為F1和F2,焦距為2c,而且雙曲線上的動點P滿足||PF1|-|PF2||=2a,其中c>a>0,以經過F1,F2兩點的直線為y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此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是什么?
[提示] -=1(a>0,b>0).
[新知生成]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焦點位置 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
圖形
標準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焦點坐標 F1(-c,0),F2(c,0) ____________________
a,b,c的關系 c2=_______
=1(a>0,b>0)
=1(a>0,b>0)
F1(0,-c),F2(0,c)
a2+b2
【教用·微提醒】 (1)焦點F1,F2的位置是雙曲線定位的條件,它決定了雙曲線標準方程的類型.“焦點跟著正項走”,若x2項的系數為正,則焦點在x軸上;若y2項的系數為正,那么焦點在y軸上,即x2,y2的系數異號.
(2)標準方程中的兩個參數a和b,確定了雙曲線的形狀和大小,是雙曲線定形的條件,注意這里的b2=c2-a2與橢圓中的b2=a2-c2相區別.其中c>a,c>b,而a,b無大小要求.
【鏈接·教材例題】
例1 已知雙曲線的兩個焦點分別為F1(-5,0),F2(5,0),雙曲線上一點P與F1,F2的距離差的絕對值等于6,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解] 因為雙曲線的焦點在x軸上,所以設它的標準方程為
-=1(a>0,b>0).
由2c=10,2a=6,得c=5,又a=3,因此b2=52-32=16.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典例講評] 2.求適合下列條件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1)c=6,焦點在x軸上,且過點A(-5,2);
(2)經過兩點A(-7,-6),B(,-3).
[解] (1)由題意,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
由題意得
解得a2=20,b2=16,
∴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2)法一:當焦點在x軸上時,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
因為點A,B在雙曲線上,所以
解得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
當焦點在y軸上時,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
因為點A,B在雙曲線上,所以
該方程組無解.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
法二:設雙曲線方程為mx2+ny2=1(mn<0),
因為點A,B在此雙曲線上,
所以解得m=1,n=-,
所以所求雙曲線方程為x2-=1.
發現規律 試總結用待定系數法求雙曲線方程的步驟.
[提示] (1)定型:確定雙曲線的焦點所在的坐標軸是x軸還是y軸.
(2)設方程:根據焦點位置設出相應的標準方程的形式,若不知道焦點的位置,則進行討論,或設雙曲線的方程為Ax2+By2=1(AB<0).
(3)計算:利用題中條件列出方程組,求出相關值.
(4)結論:寫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教用·備選題】 已知圓C:(x+3)2+y2=4及點A(3,0),Q為圓周上一點,AQ的垂直平分線交直線CQ于點M,則動點M的軌跡方程為__________.
x2-=1 [由AQ的垂直平分線交直線CQ于點M,
得|MA|=|MQ|,又圓的半徑為2,所以||MC|-|MA||=2<|AC|=6,
故點M的軌跡是以C,A為焦點的雙曲線,所以2a=2,2c=6,
所以a=1,c=3,b2=c2-a2=8.
又焦點在x軸上,故動點M的軌跡方程為x2-=1.]
x2-=1 
[學以致用] 2.(源自湘教版教材)已知雙曲線兩個焦點分別為F1(0,-2),F2(0,2),并且雙曲線經過點P(3,-2),該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____________.
y2-=1 [由于雙曲線的焦點在y軸上,故可設它的標準方程為-=1(a>0,b>0).
已知焦點F1,F2及雙曲線上一點P,由雙曲線的定義可知2a=|PF2|-|PF1|=-3=5-3=2,因此a=1.
又因為c=2,所以b2=c2-a2=4-1=3.
因此,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y2-=1.]
y2-=1
3.與雙曲線-=1有相同的焦點,且經過點(3,2)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 .
-=1 [法一:因為焦點相同,所以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所以c2=16+4=20,即a2+b2=20.①
因為雙曲線經過點(3,2),所以-=1. ②
由①②得a2=12,b2=8,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1 
法二:設所求雙曲線的方程為-=1(-4<λ<16).
因為雙曲線經過點(3,2),所以-=1,
解得λ=4或λ=-14(舍去).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探究3 雙曲線標準方程的識別
[典例講評] 3.若方程+=1表示雙曲線,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
A.2<k<5   B.k>5  C.k<2或k>5  D.以上答案均不對
C [由題意知(k-2)(5-k)<0,即(k-2)(k-5)>0,
解得k>5或k<2.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k>5或k<2.
故選C.]

[母題探究] 若該方程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解] 方程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
則有解得k>5.
因此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5,+∞).
反思領悟 方程表示雙曲線的條件
(1)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進一步來說,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2)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且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學以致用] 4.“m>2”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A [方程-=1表示雙曲線,則(m-2)·(m-1)>0,解得m<1或m>2,所以“m>2”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故選A.]

1.已知F1(-3,0),F2(3,0),動點P滿足|PF1|-|PF2|=4,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不存在 D.一條射線
2
4
3
題號
1
應用遷移

B [F1(-3,0),F2(3,0),動點P滿足|PF1|-|PF2|=4.
因為|F1F2|=6>4,則動點P的軌跡滿足雙曲線的定義.
|PF1|-|PF2|=4>0,則點P的軌跡是雙曲線的一支.故選B.]
2.“0<k<1”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2
3
題號
1
4

A [若方程表示雙曲線,則(k-1)(k+2)<0,得-2<k<1,
即“0<k<1”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故選A.]
3.雙曲線-y2=1與橢圓+=1的焦點相同,則a等于(  )
A.1     B.-2     C.1或-2     D.2
2
3
題號
4
1

A [因為雙曲線-y2=1與橢圓+=1的焦點相同,
則a+1+1=4-a2,且a+1>0,4>a2,解得a=-2(舍)或a=1,故選A.]
4.如果雙曲線-=1上一點P到焦點F1的距離等于6,那么點P到另一焦點F2的距離是________.
2
4
3
題號
1
22 [由題意得||PF1|-|PF2||=2a=16,
又|PF1|=6,所以|PF2|=22.]
22 
1.知識鏈:(1)雙曲線的定義.
(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推導.
(3)雙曲線標準方程的識別.
2.方法鏈:待定系數法、分類討論法.
3.警示牌:(1)易忽略雙曲線的定義中的2a<|F1F2|或把雙曲線的一支誤認為雙曲線的兩支.
(2)易忽略對雙曲線焦點位置的判斷.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雙曲線是如何定義的?請寫出它的標準方程.
[提示] 定義:把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的差的絕對值等于非零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雙曲線.
標準方程:-=1(a>0,b>0)和-=1(a>0,b>0).
2.方程-=1表示雙曲線,則m,n滿足的條件是什么?若方程表示焦點在x軸(y軸)上的雙曲線,則m,n滿足什么條件?
[提示] (1)若表示雙曲線,則滿足mn>0.
(2)若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則滿足
(3)若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則滿足
課時分層作業(二十八)
點擊頁面進入…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WORD版)
鞏固課堂所學 · 激發學習思維
夯實基礎知識 · 熟悉命題方式
自我檢測提能 · 及時矯正不足
本節課掌握了哪些考點?
本節課還有什么疑問點?
課后訓練
學習反思
課時小結
THANKS第2課時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的應用
[學習目標] 1.會利用雙曲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解決簡單的問題.(邏輯推理、數學運算)
2.雙曲線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數學建模、數學運算)
[討論交流] 
問題1.雙曲線的定義是什么?
問題2.如何建立實際問題的雙曲線模型?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雙曲線的實際生活應用
[典例講評] 1.(源自北師大版教材)相距2 km的兩個哨所A,B聽到遠處傳來的炮彈爆炸聲,在A哨所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哨所遲4 s.已知當時的聲速為340 m/s,試判斷爆炸點在什么樣的曲線上,并求出曲線的方程.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雙曲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
(1)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2)求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3)根據雙曲線的方程及定義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注意實際意義).
[學以致用] 1.如圖,B地在A地的正東方向6 km處,C地在A地的北偏東60°方向河流的沿岸PQ(曲線)上任意一點到A的距離比到B的距離遠4 km,則曲線PQ的軌跡方程(以AB中點為原點)是________;現要在曲線PQ上任一處M建一座碼頭,向B,C兩地轉運貨物,那么這兩條公路MB,MC的路程之和最短是________km.
探究2 雙曲線定義的應用
[典例講評] 2.已知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分別是F1,F2.若雙曲線上一點P使得∠F1PF2=60°,求△F1PF2的面積.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題探究]
1.若將本例中的“∠F1PF2=60°”改為“|PF1|·|PF2|=32”,求△F1PF2的面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將本例中的“∠F1PF2=60°”改為“|PF1|∶|PF2|=2∶5”,求△F1PF2的面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解與焦點三角形(△PF1F2)有關的問題時,一般地,可由雙曲線的定義,得|PF1|與|PF2|的關系式,或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得|PF1|與|PF2|的關系式,從而求出|PF1|與|PF2|的值.但是,一般我們不直接求解出|PF1|,|PF2|,而是根據需要,把|PF1|+|PF2|,|PF1|-|PF2|,|PF1|·|PF2|看作一個整體來處理.
[學以致用] 2.已知F1,F2分別是雙曲線x2-=1的左、右焦點,P是雙曲線上的一點,且3|PF1|=4|PF2|,則△PF1F2的面積為(  )
A.4   B.8   C.24   D.48
探究3 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典例講評] 3.已知定點A(3,1),F是雙曲線=1的右焦點,P是雙曲線右支上的動點,則|PA|+|PF|的最小值為(  )
A. B.5+4
C.5-4 D.+4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求解與雙曲線有關的長度問題時,注意定義的應用,在求距離的和時往往需要利用定義進行轉化,注意最值取得的條件,往往在三點共線時取到.
[學以致用] 3.已知A(-4,0),B是圓C:(x-1)2+(y-4)2=1上的點,點P在雙曲線=1的右支上,則|PA|+|PB|的最小值為(  )
A.9 B.2+6 C.10 D.12
1.一炮彈在某處爆炸,在A處聽到爆炸聲的時間比在B處晚2 s(聲速為340 m/s),則爆炸點所在曲線可能為(  )
A.橢圓的一部分 B.雙曲線的一支
C.線段 D.圓
2.已知橢圓=1和雙曲線-y2=1的公共焦點為F1,F2,P是兩曲線的一個交點,那么cos ∠F1PF2的值是(  )
A. B. C. D.
3.已知F1,F2分別為雙曲線=1的左、右焦點,P(3,1)為雙曲線內一點,點A在雙曲線的右支上,則|AP|+|AF2|的最小值為(  )
A.+4 B.-4
C. D.
4.雙曲線x2-y2=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雙曲線上的點P滿足∠F1PF2=60°,則|PF1|·|PF2|等于________.
1.知識鏈:(1)雙曲線的實際應用.
(2)雙曲線定義的應用.
(3)利用雙曲線的定義求最值.
2.方法鏈:坐標法、轉化法.
3.警示牌:雙曲線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建模出錯.
4/43.2 雙曲線
3.2.1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第1課時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學習目標] 1.理解雙曲線的定義、幾何圖形和標準方程的推導過程.(數學抽象、直觀想象)
2.掌握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求法.(數學運算)
(教師用書)
雙曲線是一種很優美的曲線,就好像人的身形一樣婉轉婀娜.在實際生活中,雙曲線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很多工程建筑就是仿照雙曲線的外形特點而設計的,在兼具美學的情況下又保證了建筑物的堅實程度.我們已經學習過橢圓的相關知識,那么雙曲線又有著怎樣的定義、方程與幾何性質呢?讓我們慢慢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討論交流] 
問題1.雙曲線的定義中有怎樣的限制條件?
問題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與橢圓的標準方程有怎樣的區別與聯系?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雙曲線的定義
探究問題1 做下面一個試驗.
(1)取一條拉鏈,拉開一部分.
(2)在拉開的兩邊各選擇一點,分別固定在點F1,F2上.
(3)把筆尖放在M處,隨著拉鏈的拉開或閉攏,畫出一條曲線.
試觀察這是一條什么樣的曲線?點M在運動過程中滿足什么幾何條件?
[提示] 雙曲線、曲線上的點滿足條件:||MF1|-|MF2||=常數<|F1F2|.
[新知生成]
文字語言 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的差的絕對值等于非零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
符號語言 ||MF1|-|MF2||=2a(常數)(2a<|F1F2|)
焦點 定點F1,F2
焦距 兩焦點間的距離
【教用·微提醒】 (1)常數要小于兩個定點的距離.
(2)如果沒有絕對值,動點的軌跡表示雙曲線的一支.
(3)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是以F1,F2為端點的兩條方向相反的射線(包括端點).
(4)當2a>|F1F2|時,動點的軌跡不存在.
(5)當2a=0時,動點的軌跡為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
[典例講評] 1.已知點F1(-5,0),F2(5,0),動點P滿足|PF1|-|PF2|=2a,當a為3和5時,點P的軌跡分別是(  )
A.雙曲線和一條直線
B.雙曲線和一條射線
C.雙曲線的一支和一條直線
D.雙曲線的一支和一條射線
D  [依題意得|F1F2|=10,
當a=3時,
因為|PF1|-|PF2|=2a=6<|F1F2|,
故點P的軌跡為雙曲線的右支;
當a=5時,2a=10=|F1F2|,
故點P的軌跡為一條射線.]
 在雙曲線的定義中,注意三個關鍵點:(1)在平面內.(2)差的絕對值.(3)存在定值且定值小于兩定點間距離.在這三個條件中,缺少任何一個條件,動點軌跡就不是雙曲線.
[學以致用] 1.已知F1(-8,3),F2(2,3),動點P滿足|PF1|-|PF2|=10,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直線    D.一條射線
D [F1,F2是定點,且|F1F2|=10,所以滿足條件|PF1|-|PF2|=10的點P的軌跡為一條射線.]
探究2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探究問題2 回顧求橢圓標準方程的過程,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鑒?通過類比如何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得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提示] 設P(x,y)是雙曲線上一點,F1(-c,0),F2(c,0),則||PF1|-|PF2||=2a(a為大于0的常數),因為|PF1|=,
|PF2|=,
所以-=±2a,①
類比橢圓標準方程的化簡過程,化簡①,
得(c2-a2)x2-a2y2=a2(c2-a2),
兩邊同除以a2(c2-a2),得-=1.
由雙曲線的定義知,2c>2a,即c>a,
所以c2-a2>0,
類比橢圓標準方程的建立過程,
令b2=c2-a2,其中b>0,代入上式,
得-=1(a>0,b>0).
探究問題3 設雙曲線的焦點為F1和F2,焦距為2c,而且雙曲線上的動點P滿足||PF1|-|PF2||=2a,其中c>a>0,以經過F1,F2兩點的直線為y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x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此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是什么?
[提示] -=1(a>0,b>0).
[新知生成]
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焦點位置 焦點在x軸上 焦點在y軸上
圖形
標準方程 -=1(a>0,b>0) -=1(a>0,b>0)
焦點坐標 F1(-c,0),F2(c,0) F1(0,-c),F2(0,c)
a,b,c的關系 c2=a2+b2
【教用·微提醒】 (1)焦點F1,F2的位置是雙曲線定位的條件,它決定了雙曲線標準方程的類型.“焦點跟著正項走”,若x2項的系數為正,則焦點在x軸上;若y2項的系數為正,那么焦點在y軸上,即x2,y2的系數異號.
(2)標準方程中的兩個參數a和b,確定了雙曲線的形狀和大小,是雙曲線定形的條件,注意這里的b2=c2-a2與橢圓中的b2=a2-c2相區別.其中c>a,c>b,而a,b無大小要求.
【鏈接·教材例題】
例1 已知雙曲線的兩個焦點分別為F1(-5,0),F2(5,0),雙曲線上一點P與F1,F2的距離差的絕對值等于6,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解] 因為雙曲線的焦點在x軸上,所以設它的標準方程為
-=1(a>0,b>0).
由2c=10,2a=6,得c=5,又a=3,因此b2=52-32=16.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典例講評] 2.求適合下列條件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1)c=6,焦點在x軸上,且過點A(-5,2);
(2)經過兩點A(-7,-6),B(,-3).
[解] (1)由題意,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
由題意得
解得a2=20,b2=16,
∴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2)法一:當焦點在x軸上時,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
因為點A,B在雙曲線上,所以
解得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
當焦點在y軸上時,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
因為點A,B在雙曲線上,所以
該方程組無解.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
法二:設雙曲線方程為mx2+ny2=1(mn<0),
因為點A,B在此雙曲線上,
所以解得m=1,n=-,
所以所求雙曲線方程為x2-=1.
 試總結用待定系數法求雙曲線方程的步驟.
[提示] (1)定型:確定雙曲線的焦點所在的坐標軸是x軸還是y軸.
(2)設方程:根據焦點位置設出相應的標準方程的形式,若不知道焦點的位置,則進行討論,或設雙曲線的方程為Ax2+By2=1(AB<0).
(3)計算:利用題中條件列出方程組,求出相關值.
(4)結論:寫出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教用·備選題】 已知圓C:(x+3)2+y2=4及點A(3,0),Q為圓周上一點,AQ的垂直平分線交直線CQ于點M,則動點M的軌跡方程為________.
x2-=1 [由AQ的垂直平分線交直線CQ于點M,
得|MA|=|MQ|,又圓的半徑為2,
所以||MC|-|MA||=2<|AC|=6,
故點M的軌跡是以C,A為焦點的雙曲線,
所以2a=2,2c=6,
所以a=1,c=3,b2=c2-a2=8.
又焦點在x軸上,故動點M的軌跡方程為x2-=1.]
[學以致用] 2.(源自湘教版教材)已知雙曲線兩個焦點分別為F1(0,-2),F2(0,2),并且雙曲線經過點P(3,-2),該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________.
y2-=1 [由于雙曲線的焦點在y軸上,故可設它的標準方程為-=1(a>0,b>0).
已知焦點F1,F2及雙曲線上一點P,由雙曲線的定義可知2a=|PF2|-|PF1|=-3=5-3=2,因此a=1.
又因為c=2,所以b2=c2-a2=4-1=3.
因此,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y2-=1.]
3.與雙曲線-=1有相同的焦點,且經過點(3,2)的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________.
-=1 [法一:因為焦點相同,所以設所求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a>0,b>0),
所以c2=16+4=20,即a2+b2=20.①
因為雙曲線經過點(3,2),
所以-=1.②
由①②得a2=12,b2=8,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法二:設所求雙曲線的方程為-=1(-4<λ<16).
因為雙曲線經過點(3,2),所以-=1,
解得λ=4或λ=-14(舍去).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1.]
探究3 雙曲線標準方程的識別
[典例講評] 3.若方程+=1表示雙曲線,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  )
A.2<k<5 B.k>5 C.k<2或k>5 D.以上答案均不對
C [由題意知(k-2)(5-k)<0,
即(k-2)(k-5)>0,
解得k>5或k<2.
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k>5或k<2.
故選C.]
[母題探究] 若該方程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求實數k的取值范圍.
[解] 方程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
則有解得k>5.
因此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5,+∞).
 方程表示雙曲線的條件
(1)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進一步來說,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2)對于方程-=1,當mn>0時表示雙曲線,且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當m<0,n<0時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學以致用] 4.“m>2”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A [方程-=1表示雙曲線,則(m-2)·(m-1)>0,解得m<1或m>2,所以“m>2”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故選A.]
1.已知F1(-3,0),F2(3,0),動點P滿足|PF1|-|PF2|=4,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不存在 D.一條射線
B [F1(-3,0),F2(3,0),動點P滿足|PF1|-|PF2|=4.
因為|F1F2|=6>4,則動點P的軌跡滿足雙曲線的定義.
|PF1|-|PF2|=4>0,則點P的軌跡是雙曲線的一支.故選B.]
2.“0<k<1”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A [若方程表示雙曲線,則(k-1)(k+2)<0,得-2<k<1,
即“0<k<1”是“方程+=1表示雙曲線”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故選A.]
3.雙曲線-y2=1與橢圓+=1的焦點相同,則a等于(  )
A.1 B.-2 C.1或-2 D.2
A [因為雙曲線-y2=1與橢圓+=1的焦點相同,
則a+1+1=4-a2,且a+1>0,4>a2,解得a=-2(舍)或a=1,故選A.]
4.如果雙曲線-=1上一點P到焦點F1的距離等于6,那么點P到另一焦點F2的距離是________.
22 [由題意得||PF1|-|PF2||=2a=16,
又|PF1|=6,所以|PF2|=22.]
1.知識鏈:(1)雙曲線的定義.
(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及其推導.
(3)雙曲線標準方程的識別.
2.方法鏈:待定系數法、分類討論法.
3.警示牌:(1)易忽略雙曲線的定義中的2a<|F1F2|或把雙曲線的一支誤認為雙曲線的兩支.
(2)易忽略對雙曲線焦點位置的判斷.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雙曲線是如何定義的?請寫出它的標準方程.
[提示] 定義:把平面內與兩個定點F1,F2的距離的差的絕對值等于非零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雙曲線.
標準方程:-=1(a>0,b>0)和-=1(a>0,b>0).
2.方程-=1表示雙曲線,則m,n滿足的條件是什么?若方程表示焦點在x軸(y軸)上的雙曲線,則m,n滿足什么條件?
[提示] (1)若表示雙曲線,則滿足mn>0.
(2)若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雙曲線,則滿足
(3)若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則滿足
課時分層作業(二十八) 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
一、選擇題
1.已知動點P到點M(1,0),N(-1,0)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為2,則點P的軌跡是(  )
A.雙曲線 B.雙曲線的一支
C.兩條射線 D.一條射線
C [由題知||PM|-|PN||=2,且|MN|=2,則點P的軌跡是兩條射線,故選C.]
2.雙曲線-y2=1的焦點坐標為(  )
A.(±1,0) B.(±,0)
C.(±,0) D.(±,0)
C [由雙曲線-y2=1,可知a=,b=1,c=,所以雙曲線的焦點坐標為(±,0).故選C.]
3.若橢圓+=1(m>0)與雙曲線-=1(m>0)有相同的焦點,則m的值是(  )
A. B.1或2 C.1或 D.1
D [由題意可得焦點在x軸上,可得0<m<2,
則=,解得m=1.故選D.]
4.“k>4”是“方程+=1表示的曲線是雙曲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A [若曲線+=1表示雙曲線,
則(k-2)·(4-k)<0,解得k>4或k<2.
“k>4”能推出“k>4或k<2”,滿足充分性;
“k>4或k<2”不能推出“k>4”,不滿足必要性;
故“k>4”是“方程+=1表示的曲線是雙曲線”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故選A.]
5.已知雙曲線C的焦點與橢圓E:+=1的上、下頂點相同,且經過E的焦點,則C的方程為(  )
A.-=1 B.-=1
C.-=1 D.-=1
C [已知橢圓E:+=1的上、下頂點坐標為(0,4),(0,-4),焦點坐標為(0,3),(0,-3),又雙曲線C的焦點與橢圓E:+=1的上、下頂點相同,且經過E的焦點,設雙曲線方程為-=1,a>0,b>0,
則a=3,c=4,b==,則C的方程為-=1.故選C.]
二、填空題
6.過點(3,2)且與橢圓3x2+8y2=24有相同焦點的雙曲線方程為________.
-=1 [橢圓3x2+8y2=24,即+=1,可得橢圓的焦點坐標為(-,0),(,0),
設雙曲線的方程為-=1(a>0,b>0),則c2=a2+b2=5,又-=1,
解得a=,b=,所以雙曲線的方程為-=1.]
7.若點P在雙曲線-=1上,且點P的橫坐標與雙曲線的右焦點的橫坐標相同,則點P的縱坐標為________,點P與雙曲線的左焦點的距離為________.
±3 11 [記雙曲線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設P(xP,yP).因為點P的橫坐標與雙曲線的右焦點的橫坐標相同,所以xP==2,所以-=1,解得yP=±3,所以|PF2|=3.由雙曲線定義可得|PF1|-|PF2|=2a=8,所以|PF1|=11.]
8.雙曲線Γ經過兩點A(-,-),B,則雙曲線Γ的標準方程是________.
x2-=1 [設雙曲線方程為:mx2-ny2=1,mn>0.
由雙曲線過A,B兩點,得
解得
所以雙曲線的標準方程為x2-=1.]
三、解答題
9.已知方程kx2+y2=4,其中k為實數,對于不同范圍的k值,分別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線類型.
[解] (1)當k=0時,方程為y=±2,表示兩條與x軸平行的直線;
(2)當k=1時,方程為x2+y2=4,表示圓心為原點,半徑為2的圓;
(3)當k<0時,方程為-=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雙曲線;
(4)當0<k<1時,方程為+=1,表示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
(5)當k>1時,方程為+=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
10.(多選)已知曲線C:mx2+ny2=1,則(  )
A.若m>n>0,則C是橢圓,其焦點在y軸上
B.若m=n>0,則C是圓,其半徑為
C.若mn<0,則C是雙曲線
D.若m=0,n>0,則C是兩條直線
ACD [對于A,當m>n>0時,有>>0,
方程化為+=1,表示焦點在y軸上的橢圓,故A正確;
對于B,由m=n>0,方程變形為x2+y2=,
該方程表示半徑為的圓,故B錯誤;
對于C,由mn<0知曲線表示雙曲線,故C正確;
對于D,當m=0,n>0時,方程變為ny2=1表示兩條直線,故D正確.故選ACD.]
11.與圓x2+y2=4及圓x2+y2-8x-6y+24=0都外切的圓的圓心在(  )
A.一個橢圓上 B.雙曲線的一支上 
C.一條直線上 D.一個圓上
B [圓x2+y2=4的圓心F1(0,0),半徑為2,
圓x2+y2-8x-6y+24=0可化為(x-4)2+(y-3)2=1,圓心F2(4,3),半徑為1,
設所求圓的圓心為P,半徑為r,
由題意可知|PF1|=r+2,|PF2|=r+1,
則|PF1|-|PF2|=1<|F1F2|,
故由雙曲線的定義可知,所求圓的圓心的軌跡為雙曲線的一支.
故選B.]
12.已知點M(-,0),N(,0),動點P滿足條件|PM|-|PN|=4.則動點P的軌跡方程為(  )
A.-y2=1(x≥)
B.-y2=1(x≤-)
C.-y2=1(x≥2)
D.-y2=1(x≤-2)
C [由點M(-,0),N(,0),可得|MN|=2,
又由|PM|-|PN|=4,可得|PM|-|PN|=4<|MN|=2,
根據雙曲線的定義,可得點P的軌跡為以M,N為焦點的雙曲線的右支,
且2a=4,2c=2,可得a=2,c=,則b2=c2-a2=1,
所以點P的軌跡方程為-y2=1(x≥2).
故選C.]
13.動點P與點F1(0,5),F2(0,-5)滿足|PF1|-|PF2|=6,則動點P的軌跡方程為________.
-=1(y≤-3) [由|PF1|-|PF2|=6<|F1F2|=10知,點P的軌跡是以F1,F2為焦點的雙曲線的下支,
得c=5,2a=6,
∴a=3,∴b2=16,
故動點P的軌跡方程是-=1(y≤-3).]
14.在面積為12的△PEF中,已知tan ∠PEF=,tan ∠PFE=-2,試建立適當平面直角坐標系,求出分別以E,F為左、右焦點且過點P的雙曲線方程.
[解] 以EF所在直線為x軸,EF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圖略),
設以E,F為焦點且過點P的雙曲線方程為-=1,
焦點為E(-c,0),F(c,0).設直線PF的傾斜角為α,
由tan ∠PEF=,tan ∠EFP=-2,tan α=tan(π-∠EFP)=2,
得直線PE和直線PF的方程分別為y=(x+c)和y=2(x-c).
將上述兩方程聯立,解得x=c,y=c,即點P坐標為.
在△EFP中,|EF|=2c,EF上的高為點P的縱坐標,
由題設條件S△EFP=c2=12,∴c=3,即點P坐標為(5,4).
由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可得|PE|==4==2,
∴a=.
又b2=c2-a2=4,
故所求雙曲線的方程為-=1.
15.已知P為雙曲線-=1右支上一點,F1,F2分別為雙曲線的左、右焦點,M為△PF1F2的內心.若+8,則△MF1F2的面積為(  )
A.2 B.10 C.8 D.5
B [設△PF1F2的內切圓的半徑為R,
由雙曲線的標準方程可知a=4,b=3,c=5.
因為+8,
所以R=8,即aR=8,所以R=2,
所以=·2c·R=10.]
15/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健康| 榆林市| 垦利县| 通州区| 平山县| 昭觉县| 霞浦县| 南汇区| 渑池县| 贵溪市| 密山市| 奉新县| 镇赉县| 苗栗县| 定边县| 蓬安县| 长春市| 东兴市| 海淀区| 海南省| 游戏| 大安市| 望城县| 沙坪坝区| 区。| 九台市| 翁牛特旗| 南靖县| 兰西县| 崇礼县| 岐山县| 呈贡县| 舟山市| 寿宁县| 大埔县| 抚松县| 石首市| 马尔康县| 肃宁县| 扬中市|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