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預 防 犯 罪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一站了解罪與罰16歲的中學生陳某,手持三棱刮刀,多次搶劫財物、毆打他人致使一人重傷,得贓款4000多元。最終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陳某是哪類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或者叫犯罪行為對陳某的審判需要依據哪部法律?1.刑法的作用和內容:筆記區它明確規定了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定罪、量刑)內容作用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探究與分享:犯罪行為一:張某毆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一般違法行為。行為二:陳某毆打他人,導致其重傷或者死亡的,觸犯了刑法,屬于犯罪行為。對比分析上述行為,小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并展示。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承擔的法律責任 違法類型行為一行為二輕微傷害嚴重危害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行政處罰刑罰處罰一般違法行為犯罪最本質特征法律標志必然法律后果(2)犯罪的基本特征應受刑罰處罰性刑事違法性嚴重社會危害性犯罪的特征是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1)含義: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并依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2.犯罪含義及基本特征: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區別 對社會的危害程度觸犯的法律法規承擔的法律責任聯系違法行為的區別和聯系(1)都是違法行為;(2)都有社會危害性;(3)都要承擔法律責任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很大,情節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違反行政法律規范違反刑事法律規范承擔民事責任受到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受到刑法處罰16歲的中學生陳某,手持三棱刮刀,多次搶劫財物、毆打他人致使一人重傷,得贓款4000多元。最終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判處陳某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陳某犯罪的后果是什么?刑罰①含義: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3.刑罰的含義及種類:考考你“刑法”與“刑罰”相同嗎?刑法,刑法明確了規定什么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么樣的刑罰。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松竹初級中學政治備課組刑罰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驅逐出境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不關押,限制自由,人民和群眾監督改造1-6個月就近關押外國公民和無國籍公民【注意】拘留與拘役;罰款與罰金的區別:拘留、罰款適用于行政違法行為。拘役、罰金適用于犯罪。②含義:第二站遠離罪與罰探究與分享我年齡小,與犯罪無關,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罰處罰《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未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應當負刑事責任。年齡小不受刑法處罰的說法是錯誤的。犯罪與年齡無關小明的觀點正確嗎 為什么?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不良行為 嚴重不良行為吸煙、飲酒; 結伙斗毆,追逐、攔截他人,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等尋釁滋事行為;多次曠課、逃學; 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無故夜不歸宿、離家出走; 毆打、辱罵、恐嚇,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沉迷網絡; 盜竊、哄搶、搶奪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與社會上具有不良習性的人交往,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 傳播淫穢的讀物、音像制品或者信息等;進入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參與賭博或者參加封建迷信、邪教 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閱覽、觀看或者宣揚色情、暴力、恐怖等內容的讀物或者網絡信息等; 參與賭博賭資較大;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不良行為。 其他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15歲的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幫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開始時,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教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處分。但他并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錢到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的幾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探究與分享請繪制出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線圖。陳某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線圖)結識游手好閑的“朋友偷東西、打罵同學經常偷竊12345品學兼優曠課學校紀律處分公安機關拘留犯罪判刑6攔路搶劫不良行為犯罪嚴重不良行為陳某的經歷給你有什么啟示 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知識小結01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02杜絕不良行為03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自覺遵紀守法的人。4.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04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陳某因家庭變故,缺乏家庭關愛的他開始進入酒吧,結識了“伐木累”微信群里的其他社會閑雜成員。他經常夜不歸宿,被老師粗暴體罰后甚至開始曠課,還曾多次攔截毆打他人差點被學校開除。最后因搶劫傷人被公安機關抓捕。陳某犯罪的原因:個人:---道德水平低---法治觀念淡薄---交友不慎-- 沾染不良習氣外界:家庭:父母疏于管教或教育不當等。學校:學校管理不到位,對學生關愛不夠等。社會:社會上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課堂小結預防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刑法的種類加強自我防范(最本質的特征)(法律標志)(必然法律后果)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主刑:管制 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拘役附加刑: 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罰金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杜絕不良行為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① 。② 。③ 。1. (2022 大慶)“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遲”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②要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③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 ④犯罪不一定是違法,違法一定是犯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隨堂演練A2.(2022 大慶)孫某潛入某商場盜竊被抓,被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孫某的行為( )①觸犯了刑法 ②受到了刑罰處罰 ③屬于一般違法行為 ④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隨堂演練B3.(2021 新疆)2021年3月,某市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高空拋物案件,被 告人徐某犯高空拋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2000元。由此可見( )①徐某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 ②徐某的行為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③我們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④人民法院依法履職,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隨堂演練D4.(2021 江西)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警示青少年( )①要防微杜漸,預防違法犯罪 ②年齡小,違法犯罪也不要緊③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④要厲行法治,堅持嚴格執法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隨堂演練D5.(2021 懷化)2020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對青少年來講,預防違法犯罪應做到( )①加強道德修養,杜絕不良行為 ②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自律③增強明辨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④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隨堂演練D6.“螻蟻之穴潰千里之堤”“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從法律角度看,這兩句名言啟示我們( )①遵紀守法,防微杜漸 ②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 ③沾染點不良習氣無所謂 ④加強自我防范,防患于未然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隨堂演練B7.一般違法和嚴重違法相同點( )①都是違反或觸犯法律的行為 ②都有社會危害性的行為③都必須受到法律制裁的行為④都受到刑法處罰的行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隨堂演練A8.共同構成區分罪與非罪的標準是( )①是否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 ②是否觸犯刑法 ③是否應當受到刑罰處罰 ④是否觸犯法律法規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隨堂演練A9.根據違法行為違反的法律,可將它們分為( )A.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B.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C.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D.犯罪、民事責任和刑事違法行為隨堂演練C10.青少年要遠離犯罪,因為( )①犯罪是我們成長道路上最兇險的陷阱 ②犯罪行為要受到刑罰處罰③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的危害 ④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隨堂演練C11.劉某因販毒、搶劫,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6萬元,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5萬元。分析案例,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死刑、剝奪政治權利屬于主刑B.應受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必然法律后果C. 剝奪政治權利、罰金、賠償經濟損失屬于附加刑D. 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征隨堂演練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