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第八課 中國人 中國夢統編初中《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二框 共圓中國夢2017年5月5日,我國C919大型客機,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首飛成功。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第五個可以自行生產大型客機的國家。中國又一次以“速度”讓世界感到驚訝。一、圓夢時分大飛機夢實現的原因?加拿大龐加迪CS100美國波音B787俄聯合航空MC21歐洲空中客車A350中國商飛C919拓展: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是發展的靈魂 解決的是動力問題共享是發展成果的分配原則解決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協調是發展的結構性要求解決的是發展不平衡問題開放是發展的空間性要求解決內外聯動問題綠色是發展的可持續性要求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2.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要求)(國家層面)②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為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中國國情,凝結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P113▲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將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方向決定道路 道路決定命運,習近平總書記說:“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道路就是黨的生命。”美國《新聞周刊》曾指出:正是由于打破了西方發展模式,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才會取得成功。★2.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要求)(國家層面)▲中國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③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P114ph1“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中國精神薪火相傳”航天精神抗疫精神冬奧精神建黨精神★2.怎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要求)(國家層面)④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P114ph2▲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為什么?)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夢想的實現者。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P114怎樣實現中國夢 (國家角度)02②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P114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P114③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P115④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P115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斗者是精神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2自 信 的 中 國 人歷時1028天的艱巨斗爭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回到祖國,與家人團聚“回家的路,雖曲折起伏,卻是世間最溫暖的歸途”“沒有強大的祖國,就沒有我今天的自由”強大的中國是每個中國人的堅強靠山從“此生無悔入華夏”到“信仰的顏色是中國紅”強大的祖國是每一個中國人自信的源泉作為一名中國公民你自信嗎?你的自信來自于哪里?國家取得的一系列偉大成就國家取得一系列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課堂筆記——3.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原因?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②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描述自已心目中“自信的中國人”的形象社會擔當理性平和遵紀守法不卑不亢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熱愛祖國鍥而不舍(1)對國家有認同具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的使命感三“感”兩“自覺維護”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4、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2)對文化有底氣三“感”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發揚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4、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3)對發展有信心三“感”三個“具有無比”1.廣闊的舞臺2.深厚的歷史底蘊3.強大的前進定力二個“堅信”1.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人間正道2.堅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能夠引領中國發展4、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4)我們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圖片中的做法,他們是自信的中國人嗎?你如何看待他們的行為?圖片分析4.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5)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實干)圖片分析(6)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4.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1)對國家有認同(2)對文化有底氣(3)對發展有信心(4) 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開放包容的心態。(5)自信的中國人既是夢想家又是實干家,既要胸懷理想又要求真務實,既要滿懷激情又要鍥而不舍(實干)(6)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5、為實現中國夢,青少年怎么做 (補充到P118下面空白處)①樹立遠大理想,承擔歷史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感。②努力學習,提高科學文化水平。③勇于實踐,注重創新,提高創新能力。④積極參與民主生活,正確行使民主權利。⑤自覺遵紀守法,弘揚法治精神。⑥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傳承中華優秀文化。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⑧增強環保意識,踐行綠色生活方式。⑨維護民族團結,堅決反對分裂,維護國家統一。⑩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為祖國發展建言獻策。課堂小結共圓中國夢夢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追筑做自信中國人黨的領導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解析】依據題干可知,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激發了我們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③④符合題意;①②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D。①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③作為中國人的自信 ④強烈的民族自豪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從以下話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D企業家:“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看好中國。”文學家:“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走向世界。”科學家:“‘中國芯’‘智能造’‘未來車’等硬核技術加快發展,中國正向著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解析】題干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啟示我們要堅定制度自信,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2.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這啟示我們要堅定A.道路自信 B.理論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C【復興之光,照亮未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基于國情正走出一條超越“西方化的現代化”之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校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習小組擬以“循著光的方向生長”為主題開展一次學習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近十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 1.2 萬美元;近 1 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千年夢想照進現實;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2023 年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得分為72.7分,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各區域開放水平,探索出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互利共贏。中國宣布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結合同學們收集的材料信息,談談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帶領中國人民開辟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①“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說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近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說明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③“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說明我國全面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④“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各區域開放水平”說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努力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⑤“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說明我國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科技之光,助力發展】 2023 年杭州亞運會,科技感貫穿了亞運會的全程,開幕式上,亞運史上首次數字人參與點火。AR、AI 技術將超 1 億名數字火炬手與火炬手汪順共同點亮了主火炬塔。科技落進了亞運相關的每個生活細節——杭州亞運村用“云上亞運村”應用。 比如,在平臺端, 通過“智慧指揮平臺”,就能一屏掌握亞運村管理數據,實現高效智能調度;在生活端,一個“云端生活社區”將亞運村餐飲、交通、商業等服務全面上“云”,都可以通過掃描隨處可見的二維碼得到快速響應。杭州亞運會的科技感,不僅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對技術的極致追求與創新,更是將“數實融合”“智慧城市”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如何將智能延續到“后亞運時代”,繼續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則更為人所期待。(2)國家應如何將智能延續到“后亞運時代”,你有何良策?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明確方向,貢獻力量】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 《中國青年報》對國家過去十年發展變化帶來的感受進行社會調查,93.6%的受訪青年表示,國家的發展進步讓自己有了更多平視世界的底氣;94.8%的青年表示更加認可“中國制造”的力量······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更加自信,紛紛表示“平視世界有自信,奮斗實干贏未來”, 做自信的中國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