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4.1 夯實法治基礎學習重點1.法治的含義。2.為什么要實行法治(重要性)?3.法治的要求是什么?4.為什么說我國選擇法治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5.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6.怎樣建設法治中國 4.1 夯實法治基礎一、選擇法治道路新課導入法律如果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法律。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新課導入2022年9月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 日起施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是為了預防、遏制和懲治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加強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為了能讓更多人遠離“網絡詐騙”這個陷阱,導演申奧決定以此為主題拍一部電影。通過大量的采訪和資料搜集,申奧和團隊逐漸意識到,境外網絡詐騙案件的受害者,遠比大家想象得多,電影里出現的眾多角色,也大多有人物原型,“而現實的情況,比電影能呈現的尺度也要殘忍許多。”思考:有了法律就等于有了法治嗎?何為法治?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法治的含義:法治,意味著依法治理。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個人層面)回顧: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報告中的數據結合材料中的數據說一說法治有什么作用?執結案件976萬件,執行到位金額2.26萬億元。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審結案件4.1萬件6.1萬人。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2.4萬件2.7萬人。審結涉教育、就業、食品安全等民生案件539.1萬件。選擇法治道路歷史探究:我國的法治道路并非一帆風順:1840年以前(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1840年以后(近代)1949年(新中國成立)如今人治社會變法改制探索法治建設——確立依法治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黨和政府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國家)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我們必須把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習近平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鄧小平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應該相互結合,統一發揮作用。 --江澤民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依憲執政。憲法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的科學總結。 --胡錦濤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P47 相關鏈接走什么樣的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漢謨拉比法典查士丁尼法典開皇律獨立宣言世界史上偉大的法典法國民法典“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國家的基礎。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為什么世界各國都要頒布自己的法典?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世界)一、選擇法治道路重點筆記1. 為什么要追求法治?(P45-47)①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個人層面) P45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世界層面)P45③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國家) P47選擇法治道路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P45 相關鏈接由亞里士多德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出法治的要求是什么?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嚴峻,已成為發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廣、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犯罪類型,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選擇法治道路何為良法?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五條規定: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應當依法進行,維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有關部門和單位、個人應當對在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個人信息予以保密。《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組織、策劃、實施、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請閱讀教材P45第二段,將材料與教材內容做關聯。選擇法治道路良法的特征: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規律,更好地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彰顯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說一說我國制定并頒布了哪些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請結合上述法律規定,說說法治與你有什么關系?提示:法治強調法律作為一種社會治理工具在社會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關切民主、人權、自由等價值目標。正是有了法治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了應有的保障。選擇法治道路隨著電影《第二十條》熱映,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條款”再度被熱議。最高法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讓好人得到保護、讓壞人受到懲罰,回應的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正義感。熱點鏈接:“第二十條”已被喚醒!請結合材料討論:有了法律制度后就等于有法治嗎?為什么?選擇法治道路法治能夠保障我們的權益,但是不是有了法律制度就能夠實現法治?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何為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法律在我國封建專制歷史時期一直存在,但彼時實行的是法治嗎?你為什么會這么認為?選擇法治道路人治 法治法律的權威高于個人意志;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個人意志凌駕于法律之上特點后果主張穩定性、一貫性、權威性隨意性、非理性體現人人平等原則,推動社會有序發展不平等,不能體現民意,易造成社會不穩定P46 相關鏈接法治思維與人治思維的不同。一、選擇法治道路重點筆記2. 法治的要求(P45-46)①法治要求良法之治。P45②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P463. 良法的特征:P45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規律,更好地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彰顯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4. 善治的表現:P46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1 夯實法治基礎二、描繪法治藍圖描繪法治藍圖19781997黨的十五大2002黨的十六大2007黨的十七大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小康目標十一屆三中全會2012黨的十八大2020.5依法治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999頒布并實施現行憲法1982依法治國載入憲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2020.11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二十大報告把法治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2022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進程 P48描繪法治藍圖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描繪法治藍圖P49 相關鏈接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地位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描繪法治藍圖下列名言警句分別體現了全面依法治國新方針的哪個方面?1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科學立法全民守法從依法治國的地位、總目標和方針看,我國是如何建設法治國家的?“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只有人人參與的法治,才具有堅實的社會基礎”描繪法治藍圖怎樣建設法治中國?嚴格執法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描繪法治藍圖怎樣建設法治中國?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我國的每一項重大決策,都要經過“黨提出→政治協商→人大審議通過→政府執行”的法定程序,這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二、描繪法治藍圖筆記整理1. 全面依法治國 P48-49(1)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2)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法治思想(3)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要求/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二、增強民主意識筆記整理2. 怎樣建設法治中國?P49-50① 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踏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②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課堂小結夯實法治基礎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內涵及作用法治的要求描繪法治藍圖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十六字方針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建設法治中國的做法良法善治重點句復習1.______________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P442.法治要求實行___________。P45 法治還要求實行________。P463._________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P474.黨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P475.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__________________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P48法治良法之治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法治善治習近平法治思想重點句復習6.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方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497.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機統一。P50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全民守法黨的領導公正司法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1、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著眼長治久安,高舉法治旗幟,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這表明( )①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④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練習與鞏固2、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是( )A.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B.依憲治國C.習近平法治思想 D.法治中國建設C練習與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