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 1.1 集合的概念(課件+學案+分層作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A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 1.1 集合的概念(課件+學案+分層作業)

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作業(二) 集合的表示
一、選擇題
1.用描述法表示函數y=3x+1圖象上的所有點的是(  )
A.{x|y=3x+1} B.{y|y=3x+1}
C.{(x,y)|y=3x+1} D.{y=3x+1}
2.集合{x|x2-4x-5=0}用列舉法表示為(  )
A.{x=-1,x=5}
B.{x|x=-1或x=5}
C.{x2-4x-5=0}
D.{-1,5}
3.已知集合A={x,x∈Z},則一定有(  )
A.-1∈A B.∈A
C.0∈A D.1 A
4.下列集合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M={(3,2)},N={(2,3)}
B.M={2,3},N={3,2}
C.M={(x,y)|x+y=1},N={y|x+y=1}
D.M={2,3},N={(2,3)}
5.(多選)方程組的解集可表示為(  )
A.
B.
C.(2,1)
D.{(2,1)}
二、填空題
6.用描述法表示大于0且小于9的實數x的集合為________.
7.若集合{x|x2+ax=0}與集合{0,1}相等,則實數a的值為________.
8.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x,y)|x+y=3,x∈N,y∈N*}為________.
三、解答題
9.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x2+2x+1)=0的解集;
(2)在自然數集內,小于1 000的奇數構成的集合;
(3)不等式x-2>6的解構成的集合;
(4)大于0.5且不大于6的自然數的全體構成的集合;
(5)方程組的解集.
10.(2023·上海高考)已知集合P={1,2},Q={2,3},若M={x|x∈P且x Q},則M=(  )
A.{1}   B.{2}   C.{3}   D.{1,2,3}
11.若集合A={x|kx2+4x+4=0,x∈R}只有一個元素,則實數k的值為(  )
A.0   B.1   C.0或1   D.2
12.已知A={a-2,2a2+5a,12},且-3∈A,則由a的值構成的集合是(  )
A.-   B.{-1,-}   C.{-1}   D.{-}
13.若一數集的任一元素的倒數仍在該集合中,則稱該數集為可倒數集,則集合A={-1,1,2}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倒數集.試寫出一個含三個元素的可倒數集________.
14.設集合B=.
(1)試判斷元素1和2與集合B的關系;
(2)用列舉法表示集合B.
15.設集合S具有如下性質:①元素都是正整數;②若x∈S,則10-x∈S.
(1)請你寫出符合條件,且分別含有一個、二個、三個元素的集合S各一個.
(2)是否存在恰有6個元素的集合S?若存在,寫出所有的集合S;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3(共31張PPT)
第1課時 集合的含義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1 集合的概念
[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與元素的含義,理解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數學抽象)
2.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征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數學運算)
3.掌握常用數集的表示符號并會應用.(數學抽象)
整體感知
[討論交流] 預習教材P2-P3,并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問題2.如何用字母表示集合和元素?
問題3.元素和集合之間有哪兩種關系?
問題4.常見的數集有哪些?分別用什么符號表示?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元素與集合的基本概念
探究問題1 閱讀下面的例子,思考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①1~10之間的所有奇數;
②某校高一(1)班所有性格開朗的女生;
③所有的平行四邊形;
④到定點O的距離等于2的所有點.
探究建構
(1)以上例子中,我們研究的對象分別是什么?
(2)哪個例子中的對象劃分標準不明確?為什么?
(3)上述實例①③④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提示:(1)①1,3,5,7,9;②某校高一(1)班性格開朗的每一位女生;③平行四邊形;④以O為圓心,以2為半徑的圓.
(2)②中的對象劃分標準不明確,因為“性格開朗”沒有明確的界線.
(3)實例①③④中指的都是“所有的”,即某種研究對象的全體.
[新知生成]
1.元素:一般地,我們把________統稱為元素.元素通常用小寫拉丁字母a,b,c,…表示.
2.集合:把一些元素組成的____叫做集合(簡稱為集).集合通常用大寫拉丁字母A,B,C,…表示.
【教用·微提醒】 研究對象可以是數、點、代數式,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物或人等.
研究對象
總體
探究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探究問題2 英文單詞book的所有字母能否組成一個集合?若能組成一個集合,則該集合中有幾個元素?為什么?
提示:能.因為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確定性);三個元素.因為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互異性).
探究問題3 分別由元素1,2,3和3,2,1組成的兩個集合有什么關系?集合中的元素有沒有先后順序?
提示:兩個集合相等.集合中的元素沒有先后順序(無序性).
[新知生成]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2.集合相等:只要構成兩個集合的元素是______,我們就稱這兩個集合是相等的.
【教用·微提醒】 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不能是模棱兩可的,任何兩個元素不能相同,且與順序無關.
確定性
互異性
無序性
一樣的
[典例講評] 1.(1)(多選)以下元素的全體能構成集合的是(  )
A.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B.地球上的小河流
C.方程x2-1=0的實數根 D.自然數
(2)集合M中含有兩個元素3和-1,集合N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m2-2m,若集合M與N相等,則m=________.
(1)ACD (2)-1或3 [(1)A中,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具有確定性,能構成集合;B中,地球上的小河流不確定,因此不能構成集合;C中,方程x2-1=0的實數根為-1和1,能構成集合;D中,自然數具有確定性,能構成集合.
(2)由題意得m2-2m=3,所以m=-1或3.]



-1或3
[母題探究] 若將例1(2)改為“若集合N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m2-2m”,求m的取值范圍.
[解] 由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得m2-2m≠-1,即m≠1.
反思領悟 (1)判斷一組對象能否構成集合,關鍵是能否滿足確定性、互異性.
(2)若兩個集合相等,則這兩個集合的元素相同,但是要注意其中的元素不一定按順序對應相等.求解中注意檢驗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
[學以致用]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一個集合中可以找到兩個相同的元素
B.好聽的歌能構成一個集合
C.方程(x-1)2(x+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有3個元素
D.分別由元素0,1,2和2,0,1組成的兩個集合是相等的

D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故A錯誤;
好聽的歌是不確定的,所以好聽的歌不能構成一個集合,故B錯誤;方程(x-1)2(x+2)=0的實數根為-2或1,所以方程(x-1)2(x+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有2個元素,故C錯誤;
根據集合相等的定義知,兩個集合元素相同,則兩個集合相等,故D正確.]
探究3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探究問題4 若集合A是由小于10的質數構成的集合,則2和4與集合A是什么關系?
提示:2是集合A中的元素,4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新知生成]
1.元素和集合之間的關系
關系 概念 記法 讀法
屬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 ______ a屬于集合A
不屬于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______ a不屬于集合A
a∈A
a A
名稱 非負整數集 (或自然數集) 正整數集 整數集 有理數集 實數集
記法 N ____或____ Z __ R
【教用·微提醒】 0是自然數,0∈N.
2.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N*
N+
Q
[典例講評] 2.(1)用符號“∈”或“ ”填空:
____N;|-2|____ N*;0.5____Z;-____Q;3._____Q;
π_____R.
(2)已知集合A中的元素x滿足2x+a>0,a∈R,若2∈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1)∈ ∈   ∈ ∈ ∈ (2)a>-4 [(1)=0是自然數;|-2|=2是正整數;0.5不是整數,不屬于整數集;-是有理數;3.是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π是無理數,屬于實數集.
(2)因為2∈A,所以2×2+a>0,即a>-4.]






a>-4
反思領悟 判斷元素與集合關系的2種方法
直接法 判斷該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現即可
推理法 判斷該元素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
[學以致用] 2.(1)(多選)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若a∈N,則 N B.若a∈Z,則a2∈Z
C.若a∈Q,則|a|∈Q D.若a∈R,則∈R
(2)若集合A是不等式x-a>0的解集,且2 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
(1)BC (2)a≥2 [(1)A不正確,如a=1∈N,=1∈N;D不正確,如a=-1∈R,無意義;B,C都正確.
(2)∵集合A是不等式x-a>0的解集,且2 A,∴2-a≤0,即a≥2.]


a≥2
【教用·備選題】 定義滿足“如果a∈A,b∈A,那么a±b∈A,且ab∈A,且∈A(b≠0)”的集合A為“閉集”.試問數集N,Z,Q,R是否分別為“閉集”?若是,請說明理由;若不是,請舉反例說明.
[解] (1)數集N,Z不是“閉集”,例如,3∈N,2∈N,而=1.5 N;
3∈Z,-2∈Z,而=-1.5 Z,故N,Z不是閉集.
(2)數集Q,R是“閉集”.
由于兩個有理數a與b的和,差,積,商,
即a±b,ab,(b≠0)仍是有理數,故Q是閉集.同理R也是閉集.
1.設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所有漢字組成集合A,則A中的元素個數為(  )
A.4   B.5   C.6   D.7
2
4
3
題號
1
應用遷移

B [由題意可知,集合A中的元素分別為:我、和、的、祖、國,共5個.故選B.]
2.(多選)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有(  )
A.∈R   B. Q   C.|-3|∈N   D.∈Q
2
3
題號
1
4

AC [是實數,=2是有理數,|-3|=3是非負整數,是無理數.因此AC正確,BD錯誤.故選AC.]

3.已知集合M有兩個元素3和a+1,且4∈M,則實數a=_____.
2
3
題號
4
1
3 [因為4∈M,且集合M有兩個元素3和a+1,
所以4=a+1,所以a=3.]
3 
4.給出下列說法:
①某校高一年級的數學教師組成一個集合;
②由-1,0,1,,3,-3組成的集合中有8個元素;
③由a,b,c組成的集合與由c,b,a組成的集合是不相同的.
其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2
4
3
題號
1
②③
②③ [①根據集合元素的性質可判斷某校高一年級的數學教師具有確定性,能組成一個集合,故①正確;
②=3,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知,這個集合中有6個元素,故②不正確;
③兩個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只是排列順序不同,由集合中元素的無序性知,它們表示同一個集合,故③不正確.]
2
4
3
題號
1
1.知識鏈:(1)元素與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3)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4)常用數集的記法.
2.方法鏈:直接法、推理法.
3.警示牌:(1)自然數集中容易遺忘0這個元素.
(2)集合中忽略互異性的判斷.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集合中的元素有哪些特性,判斷一組對象能否構成集合的關鍵是什么?
[提示] 集合中的元素有確定性、互異性和無序性,其中確定性是判斷一組對象能否構成集合的關鍵.
2.元素與集合間存在哪些關系?
[提示] 元素與集合間只有“屬于”和“不屬于”兩種關系.
3.學習了哪些常用數集?
[提示] 自然數集(或非負整數集)(N)、正整數集(N*或N+)、整數集(Z)、有理數集(Q)和實數集(R).
課時分層作業(一)
點擊頁面進入…
集合的含義
(WORD版)
鞏固課堂所學 · 激發學習思維
夯實基礎知識 · 熟悉命題方式
自我檢測提能 · 及時矯正不足
本節課掌握了哪些考點?
本節課還有什么疑問點?
課后訓練
學習反思
課時小結
THANKS課時分層作業(一) 集合的含義
一、選擇題
1.(多選)下列各組對象能構成集合的有(  )
A.參加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全體電競選手
B.未來世界的高科技產品
C.小于0的實數
D.直角坐標系中橫、縱坐標相等的點
2.已知集合M由小于5的數構成,則有(  )
A.3∈M B.-3 M
C.0 M D.7∈M
3.第24屆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兩個吉祥物的中文名字中的漢字組成集合M,則M中元素的個數為(  )
A.3    B.4    C.5    D.6
4.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三角形的邊長,那么這個三角形一定不可能是(  )
A.直角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5.由三個數a,,1組成的集合與由a2,a+b,0組成的集合相等,則a2 024+b2 024的值為(  )
A.0    B.1    C.2    D.4
二、填空題
6.已知集合A是由偶數組成的,集合B是由奇數組成的,若a∈A,b∈B,則a+b______A,ab________A.(填“∈”或“ ”)
7.方程x2-1=0與方程x+1=0所有根組成的集合中共有________個元素.
8.若集合A中含有兩個元素x,x2-2x,則元素x應滿足的條件為________.
三、解答題
9.已知集合A含有兩個元素a-3,2a-1,a∈R.
(1)若-3∈A,試求實數a的值;
(2)若a∈A,試求實數a的值.
10.由a2,2-a,4組成一個集合A,且集合A中含有3個元素,則實數a的取值可以是(  )
A.1    B.-2    C.-1    D.2
11.由實數x,-x,所組成的集合,最多含元素(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12.已知集合P中的元素x滿足:x∈N,且213.已知x∈N,且∈Z,若x的所有取值構成集合M,則集合M中的元素為________.
14.若a,b∈R,且a≠0,b≠0,求的可能取值所組成的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
15.設集合A中的元素均為實數,且滿足條件:若a∈A,則∈A(a≠1,且a≠0).
求證:(1)若2∈A,則A中必還有另外兩個元素;
(2)集合A中不可能只有一個元素.
3/31.1 集合的概念
第1課時 集合的含義
[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與元素的含義,理解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數學抽象)
2.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征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數學運算)
3.掌握常用數集的表示符號并會應用.(數學抽象)
[討論交流] 預習教材P2-P3,并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問題2.如何用字母表示集合和元素?
問題3.元素和集合之間有哪兩種關系?
問題4.常見的數集有哪些?分別用什么符號表示?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元素與集合的基本概念
探究問題1 閱讀下面的例子,思考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①1~10之間的所有奇數;
②某校高一(1)班所有性格開朗的女生;
③所有的平行四邊形;
④到定點O的距離等于2的所有點.
(1)以上例子中,我們研究的對象分別是什么?
(2)哪個例子中的對象劃分標準不明確?為什么?
(3)上述實例①③④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元素:一般地,我們把________統稱為元素.元素通常用小寫拉丁字母a,b,c,…表示.
2.集合:把一些元素組成的________叫做集合(簡稱為集).集合通常用大寫拉丁字母A,B,C,…表示.
探究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探究問題2 英文單詞book的所有字母能否組成一個集合?若能組成一個集合,則該集合中有幾個元素?為什么?
探究問題3 分別由元素1,2,3和3,2,1組成的兩個集合有什么關系?集合中的元素有沒有先后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合相等:只要構成兩個集合的元素是________,我們就稱這兩個集合是相等的.
[典例講評] 1.(1)(多選)以下元素的全體能構成集合的是(  )
A.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B.地球上的小河流
C.方程x2-1=0的實數根
D.自然數
(2)集合M中含有兩個元素3和-1,集合N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m2-2m,若集合M與N相等,則m=________.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題探究] 若將例1(2)改為“若集合N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m2-2m”,求m的取值范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判斷一組對象能否構成集合,關鍵是能否滿足確定性、互異性.
(2)若兩個集合相等,則這兩個集合的元素相同,但是要注意其中的元素不一定按順序對應相等.求解中注意檢驗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
[學以致用]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一個集合中可以找到兩個相同的元素
B.好聽的歌能構成一個集合
C.方程(x-1)2(x+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有3個元素
D.分別由元素0,1,2和2,0,1組成的兩個集合是相等的
探究3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探究問題4 若集合A是由小于10的質數構成的集合,則2和4與集合A是什么關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1.元素和集合之間的關系
關系 概念 記法 讀法
屬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 ______ a屬于集合A
不屬于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______ a不屬于集合A
2.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名稱 非負整數 集(或自然數集) 正整數集 整數集 有理 數集 實數集
記法 N __或__ Z __ R
[典例講評] 2.(1)用符號“∈”或“ ”填空:
________N;|-2|________ N*;0.5________Z;-________Q;
3.________Q;π________R.
(2)已知集合A中的元素x滿足2x+a>0,a∈R,若2∈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斷元素與集合關系的2種方法
直接法 判斷該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現即可
推理法 判斷該元素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
[學以致用] 2.(1)(多選)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若a∈N,則 N
B.若a∈Z,則a2∈Z
C.若a∈Q,則|a|∈Q
D.若a∈R,則∈R
(2)若集合A是不等式x-a>0的解集,且2 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1.設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所有漢字組成集合A,則A中的元素個數為(  )
A.4 B.5 C.6 D.7
2.(多選)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有(  )
A.∈R B. Q
C.|-3|∈N D.∈Q
3.已知集合M有兩個元素3和a+1,且4∈M,則實數a=________.
4.給出下列說法:
①某校高一年級的數學教師組成一個集合;
②由-1,0,1,,3,-3組成的集合中有8個元素;
③由a,b,c組成的集合與由c,b,a組成的集合是不相同的.
其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1.知識鏈:(1)元素與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3)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4)常用數集的記法.
2.方法鏈:直接法、推理法.
3.警示牌:(1)自然數集中容易遺忘0這個元素.
(2)集合中忽略互異性的判斷.
5/5(共33張PPT)
第2課時 集合的表示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1.1 集合的概念
[學習目標] 1.掌握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列舉法和描述法.(數學抽象)
2.會用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數學運算)
[討論交流] 預習教材P3-P5,并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集合有哪兩種表示方法?它們如何定義?
問題2.列舉法的使用條件是什么?如何用符號表示?
問題3.描述法的使用條件是什么?如何用符號表示?
整體感知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問題1 觀察下面兩個集合,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A是由中國的“五岳”組成的集合;
②B是由“方程x2-3x+2=0 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
(1)集合A,B中的元素能一一列舉出來嗎?
(2)集合A與B除了用自然語言描述外,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呢?如何表示?
探究建構
提示:(1)能.集合A中的元素為: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集合B中的元素為1,2.
(2)列舉法.A={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B={1,2}.
[新知生成]
把集合的所有元素________出來,并用__________________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
【教用·微提醒】 (1)列舉法表示集合,元素與元素之間用“,”隔開.
(2)這里集合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比如{整數},即代表整數集Z,而不能用{全體整數},即不能出現“全體”“所有”等字眼.
一一列舉
花括號“{ }”
【鏈接·教材例題】
例1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
解:(1)設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為A,那么A={0,1,2,3,4,5,6,7,8,9}.
(2)設方程x2=x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為B,那么B={0,1}.
[典例講評] 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給定的集合:
(1)不大于10的非負偶數組成的集合A;
(2)小于8的質數組成的集合B;
(3)方程2x2-x-3=0的實數根組成的集合C;
(4)一次函數y=x+3與y=-2x+6的圖象的交點組成的集合D.
[解] (1)不大于10的非負偶數有0,2,4,6,8,10,所以A={0,2,4,6,8,10}.
(2)小于8的質數有2,3,5,7,所以B={2,3,5,7}.
(3)方程2x2-x-3=0的實數根為-1,,
所以C=.
(4)由 得
所以一次函數y=x+3與y=-2x+6的圖象的交點為(1,4),
所以D={(1,4)}.
反思領悟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3個步驟
(1)求出集合的元素.
(2)把元素一一列舉出來,且相同元素只能列舉一次.
(3)將所有元素用花括號括起來.
[學以致用] 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滿足-2≤x≤2且x∈Z的元素組成的集合A;
(2)方程(x-2)2(x-3)=0的根組成的集合M;
(3)方程組的根組成的集合B;
(4)15的正約數組成的集合N.
[解] (1)因為-2≤x≤2,x∈Z,所以x=-2,-1,0,1,2,
所以A={-2,-1,0,1,2}.
(2)因為2和3是方程的根,所以M={2,3}.
(3)解方程組所以B={(3,2)}.
(4)因為15的正約數有1,3,5,15,所以N={1,3,5,15}.
探究2 描述法
探究問題2 能否用列舉法表示由“不等式x-1>3的解”組成的集合,為什么?
提示:不能.不等式x-1>3的解是x>4,因為滿足x>4的實數有無數個,且無規律可循,所以x-1>3的解集無法用列舉法表示.
探究問題3 偶數有什么特征,偶數集如何表示?
提示:偶數的特征:x=2k,k∈Z,偶數集可表示為{x∈Z|x=2k,k∈Z}.
[新知生成] 一般地,設A是一個集合,我們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組成的集合表示為___________,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描述法.
{x∈A|P(x)}
【教用·微提醒】 (1)寫清該集合中元素的代表符號,如{x|x>1}不能寫成{x>1}.
(2)語言簡明、準確,不能出現未被說明的字母,如{x∈Z|x=2m}中m未被說明,故此集合中的元素是不確定的.
(3)所有描述的內容都要寫在花括號內,如“{x∈Z|x=2m},m∈N*”不符合要求,應將“m∈N*”寫進“{ }”中,即{x∈Z|x=2m,m∈N*}.
(4)元素的取值(或變化)范圍,從上下文的關系來看,若x∈R是明確的,則x∈R可省略不寫,如集合D={x∈R|x<20}也可表示為D={x|x<20}.
【鏈接·教材例題】
例2 試分別用描述法和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A;
(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數組成的集合B.
解:(1)設x∈A,則x是一個實數,且x2-2=0.
因此,用描述法表示為A={x∈R|x2-2=0}.
方程x2-2=0有兩個實數根,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A={}.
(2)設x∈B,則x是一個整數,即x∈Z,且10B={x∈Z|10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數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B={11,12,13,14,15,16,17,18,19}.
[典例講評]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2x2+x=0的解組成的集合;
(2)大于2小于7的整數;
(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二象限內的點組成的集合D.
[解] (1)方程-2x2+x=0的解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x|-2x2+x=0}.
(2)用描述法表示為{x∈Z|2(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二象限內的點的橫坐標為負,縱坐標為正,即x<0,y>0,故第二象限內的點的集合為D={(x,y)|x<0,y>0}.
反思領悟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2個步驟
提醒: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時,不能出現未被說明的字母.
[學以致用] 2.下列三個集合:
A={x|y=x2+1},B={y|y=x2+1},C={(x,y)|y=x2+1}.
(1)它們是不是相同的集合?
(2)它們各自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解] (1)不是.
(2)集合A={x|y=x2+1}的代表元素是x,且x∈R,所以{x|y=x2+1}=R,
即A=R,可以認為集合A表示函數y=x2+1中自變量x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集合B={y|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滿足條件y=x2+1的y的取值范圍是y≥1,
所以B={y|y≥1},
可以認為集合B表示函數y=x2+1中因變量y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集合C={(x,y)|y=x2+1}的代表元素是(x,y),是滿足y=x2+1的數對,
可以認為集合C是由坐標平面內滿足y=x2+1的點(x,y)構成的集合.
【教用·備選題】 中國古代數學專著《孫子算經》中有一問題“今有三女,長女五日一歸,中女四日一歸,少女三日一歸,問:三女幾何日相會?”
請將此三女前三次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分別用列舉法表示,并將此三女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用描述法表示.
[解] 因為三女相會經過的天數是5,4,3的公倍數,且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60,
所以三女前三次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用列舉法可表示為{60,120,180}.
此三女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為.
探究3 集合表示方法的綜合應用
[典例講評] 3.已知集合A={x|ax2+2x+1=0,a∈R},若A中只有一個元素,求a的值.
[解] 當a=0時,原方程變為2x+1=0,此時x=-,符合題意;
當a≠0時,原方程ax2+2x+1=0為一元二次方程,
故當Δ=4-4a=0,即a=1時,原方程的根為x=-1,符合題意.
故當a=0或a=1時,原方程只有一個根,此時A中只有一個元素.
[母題探究] 在本例條件下,若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求a的取值范圍.
[解] 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即A中有一個元素或沒有元素.
當A中只有一個元素時,由例題可知,a=0或a=1.
當A中沒有元素時,Δ=4-4a<0,且a≠0,即a>1.
故當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時,a的取值范圍為{a|a=0或a≥1}.
反思領悟 若已知集合是用描述法給出的,讀懂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其屬性是解題的關鍵,如本例集合A中的元素就是所給方程的根,由此便把集合的元素個數問題轉化為方程的根的個數問題.
[學以致用] 3.已知集合A={x∈R|mx2-2x+3=0,m∈R},若A中元素至少有一個,求m的取值范圍.
[解] ①當m=0時,原方程為-2x+3=0,解得x=,符合題意.
②當m≠0時,方程mx2-2x+3=0為一元二次方程,由Δ=4-12m≥0,得m≤,
即當m≤且m≠0時,方程mx2-2x+3=0至少有一個實數根,符合題意.
由①②知m≤.
1.集合{x∈N*|x-3<2}用列舉法可表示為(  )
A.{0,1,2,3,4}    B.{1,2,3,4}
C.{0,1,2,3,4,5}    D.{1,2,3,4,5}
2
4
3
題號
1
應用遷移

B [由題意可得x<5,x∈N*,
∴x=1,2,3,4,即用列舉法可表示為{1,2,3,4}.故選B.]
2.若P={(1,1),(1,2)},則集合P中元素的個數是(  )
A.1   B.2   C.3   D.4
2
3
題號
1
4

B [集合P中元素為(1,1),(1,2),共2個.
故選B.]
3.集合{1,,…}用描述法可表示為(  )
A.{x|x≥1}    B.{x|x≤}   
C.{x|x=}    D.{x|x=,n∈N*}
2
3
題號
4
1

D ,…}中的元素滿足,所以{1,,…}={x|x=,n∈N*},故選D.]
4.設集合A={x|x2-3x+a=0},若4∈A,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為___________.
2
4
3
題號
1
{-1,4} [∵4∈A,∴16-12+a=0,∴a=-4,
∴A={x|x2-3x-4=0}={-1,4}.]
{-1,4}
1.知識鏈:(1)列舉法.
(2)描述法.
(3)集合與方程、不等式的關系.
2.方法鏈:分類討論.
3.警示牌:(1)列舉法與描述法的亂用.
(2)涉及x2的系數不確定時,忽略討論方程是一次方程還是二次方程.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本節課學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提示] 列舉法和描述法.
2.集合{x|y=x+1,x∈R},{y|y=x+1,x∈R},{(x,y)|y=x+1}的含義有什么不同?
[提示] (1)前兩個集合為數集,后一個集合為點集;
(2){x|y=x+1,x∈R}表示自變量x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y|y=x+1,x∈R}表示因變量y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x,y)|y=x+1}表示函數y=x+1圖象上的點(x,y)組成的集合.
課時分層作業(二)
點擊頁面進入…
集合的表示
(WORD版)
鞏固課堂所學 · 激發學習思維
夯實基礎知識 · 熟悉命題方式
自我檢測提能 · 及時矯正不足
本節課掌握了哪些考點?
本節課還有什么疑問點?
課后訓練
學習反思
課時小結
THANKS第2課時 集合的表示
[學習目標] 1.掌握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列舉法和描述法.(數學抽象)
2.會用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數學運算)
[討論交流] 預習教材P3-P5,并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集合有哪兩種表示方法?它們如何定義?
問題2.列舉法的使用條件是什么?如何用符號表示?
問題3.描述法的使用條件是什么?如何用符號表示?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列舉法
探究問題1 觀察下面兩個集合,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A是由中國的“五岳”組成的集合;
②B是由“方程x2-3x+2=0 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
(1)集合A,B中的元素能一一列舉出來嗎?
(2)集合A與B除了用自然語言描述外,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呢?如何表示?
提示:(1)能.集合A中的元素為: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集合B中的元素為1,2.
(2)列舉法.A={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B={1,2}.
[新知生成]
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并用花括號“{ }”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
【教用·微提醒】 (1)列舉法表示集合,元素與元素之間用“,”隔開.
(2)這里集合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比如{整數},即代表整數集Z,而不能用{全體整數},即不能出現“全體”“所有“等字眼.
【鏈接·教材例題】
例1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
解:(1)設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數組成的集合為A,那么A={0,1,2,3,4,5,6,7,8,9}.
(2)設方程x2=x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為B,那么B={0,1}.
[典例講評] 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給定的集合:
(1)不大于10的非負偶數組成的集合A;
(2)小于8的質數組成的集合B;
(3)方程2x2-x-3=0的實數根組成的集合C;
(4)一次函數y=x+3與y=-2x+6的圖象的交點組成的集合D.
[解] (1)不大于10的非負偶數有0,2,4,6,8,10,所以A={0,2,4,6,8,10}.
(2)小于8的質數有2,3,5,7,
所以B={2,3,5,7}.
(3)方程2x2-x-3=0的實數根為-1,,
所以C=.
(4)由

所以一次函數y=x+3與y=-2x+6的圖象的交點為(1,4),
所以D={(1,4)}.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3個步驟
(1)求出集合的元素.
(2)把元素一一列舉出來,且相同元素只能列舉一次.
(3)將所有元素用花括號括起來.
[學以致用] 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滿足-2≤x≤2且x∈Z的元素組成的集合A;
(2)方程(x-2)2(x-3)=0的根組成的集合M;
(3)方程組的根組成的集合B;
(4)15的正約數組成的集合N.
[解] (1)因為-2≤x≤2,x∈Z,
所以x=-2,-1,0,1,2,
所以A={-2,-1,0,1,2}.
(2)因為2和3是方程的根,
所以M={2,3}.
(3)解方程組
所以B={(3,2)}.
(4)因為15的正約數有1,3,5,15,
所以N={1,3,5,15}.
探究2 描述法
探究問題2 能否用列舉法表示由”不等式x-1>3的解“組成的集合,為什么?
提示:不能.不等式x-1>3的解是x>4,因為滿足x>4的實數有無數個,且無規律可循,所以x-1>3的解集無法用列舉法表示.
探究問題3 偶數有什么特征,偶數集如何表示?
提示:偶數的特征:x=2k,k∈Z,偶數集可表示為{x∈Z|x=2k,k∈Z}.
[新知生成] 一般地,設A是一個集合,我們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組成的集合表示為{x∈A|P(x)},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描述法.
【教用·微提醒】 (1)寫清該集合中元素的代表符號,如{x|x>1}不能寫成{x>1}.
(2)語言簡明、準確,不能出現未被說明的字母,如{x∈Z|x=2m}中m未被說明,故此集合中的元素是不確定的.
(3)所有描述的內容都要寫在花括號內,如”{x∈Z|x=2m},m∈N*“不符合要求,應將”m∈N*“寫進”{ }“中,即{x∈Z|x=2m,m∈N*}.
(4)元素的取值(或變化)范圍,從上下文的關系來看,若x∈R是明確的,則x∈R可省略不寫,如集合D={x∈R|x<20}也可表示為D={x|x<20}.
【鏈接·教材例題】
例2 試分別用描述法和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A;
(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數組成的集合B.
解:(1)設x∈A,則x是一個實數,且x2-2=0.
因此,用描述法表示為
A={x∈R|x2-2=0}.
方程x2-2=0有兩個實數根,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A={}.
(2)設x∈B,則x是一個整數,即x∈Z,且10B={x∈Z|10大于10且小于20的整數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舉法表示為
B={11,12,13,14,15,16,17,18,19}.
[典例講評]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2x2+x=0的解組成的集合;
(2)大于2小于7的整數;
(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二象限內的點組成的集合D.
[解] (1)方程-2x2+x=0的解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x|-2x2+x=0}.
(2)用描述法表示為{x∈Z|2(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二象限內的點的橫坐標為負,縱坐標為正,即x<0,y>0,故第二象限內的點的集合為D={(x,y)|x<0,y>0}.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2個步驟
提醒: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時,不能出現未被說明的字母.
[學以致用] 2.下列三個集合:
A={x|y=x2+1},B={y|y=x2+1},C={(x,y)|y=x2+1}.
(1)它們是不是相同的集合?
(2)它們各自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解] (1)不是.
(2)集合A={x|y=x2+1}的代表元素是x,且x∈R,所以{x|y=x2+1}=R,
即A=R,可以認為集合A表示函數y=x2+1中自變量x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集合B={y|y=x2+1}的代表元素是y,滿足條件y=x2+1的y的取值范圍是y≥1,
所以B={y|y≥1},
可以認為集合B表示函數y=x2+1中因變量y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集合C={(x,y)|y=x2+1}的代表元素是(x,y),是滿足y=x2+1的數對,
可以認為集合C是由坐標平面內滿足y=x2+1的點(x,y)構成的集合.
【教用·備選題】 中國古代數學專著《孫子算經》中有一問題“今有三女,長女五日一歸,中女四日一歸,少女三日一歸,問:三女幾何日相會?”
請將此三女前三次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分別用列舉法表示,并將此三女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用描述法表示.
[解] 因為三女相會經過的天數是5,4,3的公倍數,且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60,
所以三女前三次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用列舉法可表示為{60,120,180}.
此三女相會經過的天數組成的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為.
探究3 集合表示方法的綜合應用
[典例講評] 3.已知集合A={x|ax2+2x+1=0,a∈R},若A中只有一個元素,求a的值.
[解] 當a=0時,原方程變為2x+1=0,此時x=-,符合題意;
當a≠0時,原方程ax2+2x+1=0為一元二次方程,
故當Δ=4-4a=0,即a=1時,原方程的根為x=-1,符合題意.
故當a=0或a=1時,原方程只有一個根,此時A中只有一個元素.
[母題探究] 在本例條件下,若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求a的取值范圍.
[解] 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即A中有一個元素或沒有元素.
當A中只有一個元素時,由例題可知,a=0或a=1.
當A中沒有元素時,Δ=4-4a<0,且a≠0,即a>1.
故當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時,a的取值范圍為{a|a=0或a≥1}.
 若已知集合是用描述法給出的,讀懂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其屬性是解題的關鍵,如本例集合A中的元素就是所給方程的根,由此便把集合的元素個數問題轉化為方程的根的個數問題.
[學以致用] 3.已知集合A={x∈R|mx2-2x+3=0,m∈R},若A中元素至少有一個,求m的取值范圍.
[解] ①當m=0時,原方程為-2x+3=0,解得x=,符合題意.
②當m≠0時,方程mx2-2x+3=0為一元二次方程,由Δ=4-12m≥0,得m≤,
即當m≤且m≠0時,方程mx2-2x+3=0至少有一個實數根,符合題意.
由①②知m≤.
1.集合{x∈N*|x-3<2}用列舉法可表示為(  )
A.{0,1,2,3,4}    B.{1,2,3,4}
C.{0,1,2,3,4,5}    D.{1,2,3,4,5}
B [由題意可得x<5,x∈N*,
∴x=1,2,3,4,即用列舉法可表示為{1,2,3,4}.故選B.]
2.若P={(1,1),(1,2)},則集合P中元素的個數是(  )
A.1   B.2   C.3   D.4
B [集合P中元素為(1,1),(1,2),共2個.
故選B.]
3.集合{1,,…}用描述法可表示為(  )
A.{x|x≥1}   B.{x|x≤}   C.{x|x=}   D.{x|x=,n∈N*}
D ,…}中的元素滿足,所以{1,,…}={x|x=,n∈N*},故選D.]
4.設集合A={x|x2-3x+a=0},若4∈A,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為________.
{-1,4} [∵4∈A,∴16-12+a=0,∴a=-4,
∴A={x|x2-3x-4=0}={-1,4}.]
1.知識鏈:(1)列舉法.
(2)描述法.
(3)集合與方程、不等式的關系.
2.方法鏈:分類討論.
3.警示牌:(1)列舉法與描述法的亂用.
(2)涉及x2的系數不確定時,忽略討論方程是一次方程還是二次方程.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本節課學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提示] 列舉法和描述法.
2.集合{x|y=x+1,x∈R},{y|y=x+1,x∈R},{(x,y)|y=x+1}的含義有什么不同?
[提示] (1)前兩個集合為數集,后一個集合為點集;
(2){x|y=x+1,x∈R}表示自變量x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y|y=x+1,x∈R}表示因變量y的取值組成的集合;
{(x,y)|y=x+1}表示函數y=x+1圖象上的點(x,y)組成的集合.
課時分層作業(二) 集合的表示
一、選擇題
1.用描述法表示函數y=3x+1圖象上的所有點的是(  )
A.{x|y=3x+1}
B.{y|y=3x+1}
C.{(x,y)|y=3x+1}
D.{y=3x+1}
C [因為集合是點集,所以代表元素是(x,y),所以用描述法表示為{(x,y)|y=3x+1}.故選C.]
2.集合{x|x2-4x-5=0}用列舉法表示為(  )
A.{x=-1,x=5}
B.{x|x=-1或x=5}
C.{x2-4x-5=0}
D.{-1,5}
D [根據題意,解x2-4x-5=0可得x=-1或5,用列舉法表示為{-1,5}.]
3.已知集合A={x,x∈Z},則一定有(  )
A.-1∈A   B.∈A   C.0∈A   D.1 A
C [因為-1<0<,且0∈Z,所以0∈A.]
4.下列集合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M={(3,2)},N={(2,3)}
B.M={2,3},N={3,2}
C.M={(x,y)|x+y=1},N={y|x+y=1}
D.M={2,3},N={(2,3)}
B [選項A中的集合M是由點(3,2)組成的點集,集合N是由點(2,3)組成的點集,故集合M與N不是同一個集合;選項C中的集合M是由一次函數y=1-x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集合N是由一次函數y=1-x圖象上的所有點的縱坐標組成的集合,即N={y|x+y=1}=R,故集合M與N不是同一個集合;選項D中的集合M是數集,而集合N是點集,故集合M與N不是同一個集合;對于選項B,由集合中元素的無序性,可知M,N表示同一個集合.]
5.(多選)方程組的解集可表示為(  )
A.
B.
C.(2,1)
D.{(2,1)}
ABD [由故結合選項可知ABD均正確.]
二、填空題
6.用描述法表示大于0且小于9的實數x的集合為________.
{x∈R|0<x<9} [大于0且小于9的實數x的集合為{x∈R |07.若集合{x|x2+ax=0}與集合{0,1}相等,則實數a的值為________.
-1 [由題意,x2+ax=0的根為0,1,利用根與系數的關系得0+1=-a,所以a=-1.]
8.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x,y)|x+y=3,x∈N,y∈N*}為________.
{(0,3),(1,2),(2,1)} [集合A是由方程x+y=3的部分整數解組成的集合,由條件可知,當x=0時,y=3;當x=1時,y=2;當x=2時,y=1.故A={(0,3),(1,2),(2,1)}.]
三、解答題
9.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x2+2x+1)=0的解集;
(2)在自然數集內,小于1 000的奇數構成的集合;
(3)不等式x-2>6的解構成的集合;
(4)大于0.5且不大于6的自然數的全體構成的集合;
(5)方程組的解集.
[解] (1){0,-1}.
(2){x|x=2n+1,且x<1 000,n∈N}.
(3){x|x>8}.
(4){1,2,3,4,5,6}.
(5)解集用描述法表示為 ,
解集用列舉法表示為{(2,-1)}.
10.(2023·上海高考)已知集合P={1,2},Q={2,3},若M={x|x∈P且x Q},則M=(  )
A.{1}   B.{2}   C.{3}   D.{1,2,3}
A [∵P={1,2},Q={2,3},M={x|x∈P且x Q},
∴M={1}.故選A.]
11.若集合A={x|kx2+4x+4=0,x∈R}只有一個元素,則實數k的值為(  )
A.0   B.1   C.0或1   D.2
C [集合A中只有一個元素,即方程kx2+4x+4=0只有一個根.當k=0時,方程為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個根;當k≠0時,方程為一元二次方程,若只有一根,則Δ=16-16k=0,即k=1.所以實數k的值為0或1.]
12.已知A={a-2,2a2+5a,12},且-3∈A,則由a的值構成的集合是(  )
A.-   B.{-1,-}   C.{-1}   D.{-}
D [∵-3∈A,A={a-2,2a2+5a,12},

解得a=-.
故由a的值構成的集合是{-}.]
13.若一數集的任一元素的倒數仍在該集合中,則稱該數集為可倒數集,則集合A={-1,1,2}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倒數集.試寫出一個含三個元素的可倒數集________.
不是 {1,2,}(答案不唯一) [由于2的倒數不在集合A中,故集合A不是可倒數集.若一個元素a∈A,則∈A.若集合中有三個元素,故必有a=,即a=±1,故可取的集合有{1,2,},{-1,3,}等.]
14.設集合B=.
(1)試判斷元素1和2與集合B的關系;
(2)用列舉法表示集合B.
[解] (1)當x=1時,=2∈N;
當x=2時, N,
所以1∈B,2 B.
(2)因為∈N,x∈N,
所以2+x只能取2,3,6,
所以x只能取0,1,4,所以B={0,1,4}.
15.設集合S具有如下性質:①元素都是正整數;②若x∈S,則10-x∈S.
(1)請你寫出符合條件,且分別含有一個、二個、三個元素的集合S各一個.
(2)是否存在恰有6個元素的集合S?若存在,寫出所有的集合S;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若集合S中只有一個元素,則只需滿足x=10-x,故x=5,則S={5},
若集合S中有兩個元素,則S={1,9}符合條件,(答案不唯一)
若集合S中有三個元素,則S={1,5,9}符合條件;(答案不唯一)
(2)由于S中的元素是成對的,6個元素只要確定3個,另外的3個自然就確定了,
因為5+5=10,5=5,所以三個不同的元素應在1,2,3,4中選出(也可以在6,7,8,9中選出),
選法有1,2,3;1,2,4;2,3,4;1,3,4,四種,
所以一共有四個:S={1,2,3,7,8,9}或S={1,2,4,6,8,9}或S={1,3,4,6,7,9}或S={2,3,4,6,7,8}.
11/11第2課時 集合的表示
[學習目標] 1.掌握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列舉法和描述法.(數學抽象)
2.會用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數學運算)
[討論交流] 預習教材P3-P5,并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集合有哪兩種表示方法?它們如何定義?
問題2.列舉法的使用條件是什么?如何用符號表示?
問題3.描述法的使用條件是什么?如何用符號表示?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列舉法
探究問題1 觀察下面兩個集合,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A是由中國的“五岳”組成的集合;
②B是由“方程x2-3x+2=0 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
(1)集合A,B中的元素能一一列舉出來嗎?
(2)集合A與B除了用自然語言描述外,還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呢?如何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把集合的所有元素________出來,并用____________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
[典例講評] 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給定的集合:
(1)不大于10的非負偶數組成的集合A;
(2)小于8的質數組成的集合B;
(3)方程2x2-x-3=0的實數根組成的集合C;
(4)一次函數y=x+3與y=-2x+6的圖象的交點組成的集合D.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3個步驟
(1)求出集合的元素.
(2)把元素一一列舉出來,且相同元素只能列舉一次.
(3)將所有元素用花括號括起來.
[學以致用] 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滿足-2≤x≤2且x∈Z的元素組成的集合A;
(2)方程(x-2)2(x-3)=0的根組成的集合M;
(3)方程組的根組成的集合B;
(4)15的正約數組成的集合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 描述法
探究問題2 能否用列舉法表示由“不等式x-1>3的解”組成的集合,為什么?
探究問題3 偶數有什么特征,偶數集如何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生成] 一般地,設A是一個集合,我們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組成的集合表示為________,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描述法.
[典例講評]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2x2+x=0的解組成的集合;
(2)大于2小于7的整數;
(3)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第二象限內的點組成的集合D.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2個步驟
提醒: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時,不能出現未被說明的字母.
[學以致用] 2.下列三個集合:
A={x|y=x2+1},B={y|y=x2+1},C={(x,y)|y=x2+1}.
(1)它們是不是相同的集合?
(2)它們各自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 集合表示方法的綜合應用
[典例講評] 3.已知集合A={x|ax2+2x+1=0,a∈R},若A中只有一個元素,求a的值.
[嘗試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題探究] 在本例條件下,若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求a的取值范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已知集合是用描述法給出的,讀懂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其屬性是解題的關鍵,如本例集合A中的元素就是所給方程的根,由此便把集合的元素個數問題轉化為方程的根的個數問題.
[學以致用] 3.已知集合A={x∈R|mx2-2x+3=0,m∈R},若A中元素至少有一個,求m的取值范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集合{x∈N*|x-3<2}用列舉法可表示為(  )
A.{0,1,2,3,4} B.{1,2,3,4}
C.{0,1,2,3,4,5} D.{1,2,3,4,5}
2.若P={(1,1),(1,2)},則集合P中元素的個數是(  )
A.1   B.2   C.3   D.4
3.集合{1,,…}用描述法可表示為(  )
A.{x|x≥1} B.{x|x≤}
C.{x|x=} D.{x|x=,n∈N*}
4.設集合A={x|x2-3x+a=0},若4∈A,用列舉法表示集合A為________.
1.知識鏈:(1)列舉法.
(2)描述法.
(3)集合與方程、不等式的關系.
2.方法鏈:分類討論.
3.警示牌:(1)列舉法與描述法的亂用.
(2)涉及x2的系數不確定時,忽略討論方程是一次方程還是二次方程.
5/51.1 集合的概念
第1課時 集合的含義
[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與元素的含義,理解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數學抽象)
2.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三個特征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數學運算)
3.掌握常用數集的表示符號并會應用.(數學抽象)
[討論交流] 預習教材P2-P3,并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問題2.如何用字母表示集合和元素?
問題3.元素和集合之間有哪兩種關系?
問題4.常見的數集有哪些?分別用什么符號表示?
[自我感知] 經過認真的預習,結合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認識,請畫出本節課的知識邏輯體系.
探究1 元素與集合的基本概念
探究問題1 閱讀下面的例子,思考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①1~10之間的所有奇數;
②某校高一(1)班所有性格開朗的女生;
③所有的平行四邊形;
④到定點O的距離等于2的所有點.
(1)以上例子中,我們研究的對象分別是什么?
(2)哪個例子中的對象劃分標準不明確?為什么?
(3)上述實例①③④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提示:(1)①1,3,5,7,9;②某校高一(1)班性格開朗的每一位女生;③平行四邊形;④以O為圓心,以2為半徑的圓.
(2)②中的對象劃分標準不明確,因為“性格開朗”沒有明確的界線.
(3)實例①③④中指的都是“所有的”,即某種研究對象的全體.
[新知生成]
1.元素:一般地,我們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元素通常用小寫拉丁字母a,b,c,…表示.
2.集合: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做集合(簡稱為集).集合通常用大寫拉丁字母A,B,C,…表示.
【教用·微提醒】 研究對象可以是數、點、代數式,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物或人等.
探究2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探究問題2 英文單詞book的所有字母能否組成一個集合?若能組成一個集合,則該集合中有幾個元素?為什么?
提示:能.因為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確定性);三個元素.因為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互異性).
探究問題3 分別由元素1,2,3和3,2,1組成的兩個集合有什么關系?集合中的元素有沒有先后順序?
提示:兩個集合相等.集合中的元素沒有先后順序(無序性).
[新知生成]
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
2.集合相等:只要構成兩個集合的元素是一樣的,我們就稱這兩個集合是相等的.
【教用·微提醒】 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不能是模棱兩可的,任何兩個元素不能相同,且與順序無關.
[典例講評] 1.(1)(多選)以下元素的全體能構成集合的是(  )
A.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B.地球上的小河流
C.方程x2-1=0的實數根
D.自然數
(2)集合M中含有兩個元素3和-1,集合N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m2-2m,若集合M與N相等,則m=________.
(1)ACD (2)-1或3 [(1)A中,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具有確定性,能構成集合;B中,地球上的小河流不確定,因此不能構成集合;C中,方程x2-1=0的實數根為-1和1,能構成集合;D中,自然數具有確定性,能構成集合.
(2)由題意得m2-2m=3,所以m=-1或3.]
[母題探究] 若將例1(2)改為“若集合N中含有兩個元素-1和m2-2m”,求m的取值范圍.
[解] 由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得m2-2m≠-1,即m≠1.
 (1)判斷一組對象能否構成集合,關鍵是能否滿足確定性、互異性.
(2)若兩個集合相等,則這兩個集合的元素相同,但是要注意其中的元素不一定按順序對應相等.求解中注意檢驗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
[學以致用]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一個集合中可以找到兩個相同的元素
B.好聽的歌能構成一個集合
C.方程(x-1)2(x+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有3個元素
D.分別由元素0,1,2和2,0,1組成的兩個集合是相等的
D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故A錯誤;
好聽的歌是不確定的,所以好聽的歌不能構成一個集合,故B錯誤;方程(x-1)2(x+2)=0的實數根為-2或1,所以方程(x-1)2(x+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有2個元素,故C錯誤;
根據集合相等的定義知,兩個集合元素相同,則兩個集合相等,故D正確.]
探究3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探究問題4 若集合A是由小于10的質數構成的集合,則2和4與集合A是什么關系?
提示:2是集合A中的元素,4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新知生成]
1.元素和集合之間的關系
關系 概念 記法 讀法
屬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 a∈A a屬于集合A
不屬于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a A a不屬于集合A
2.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名稱 非負整數集 (或自然數集) 正整數集 整數集 有理數集 實數集
記法 N N*或N+ Z Q R
【教用·微提醒】 0是自然數,0∈N.
[典例講評] 2.(1)用符號“∈”或“ ”填空:
________N;|-2|________ N*;0.5________Z;-________Q;
3.________Q;π________R.
(2)已知集合A中的元素x滿足2x+a>0,a∈R,若2∈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
(1)∈ ∈   ∈ ∈ ∈ (2)a>-4 [(1)=0是自然數;|-2|=2是正整數;0.5不是整數,不屬于整數集;-是有理數;3.是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π是無理數,屬于實數集.
(2)因為2∈A,所以2×2+a>0,即a>-4.]
 判斷元素與集合關系的2種方法
直接法 判斷該元素在已知集合中是否出現即可
推理法 判斷該元素是否滿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
[學以致用] 2.(1)(多選)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若a∈N,則 N B.若a∈Z,則a2∈Z
C.若a∈Q,則|a|∈Q D.若a∈R,則∈R
(2)若集合A是不等式x-a>0的解集,且2 A,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1)BC (2)a≥2 [(1)A不正確,如a=1∈N,=1∈N;D不正確,如a=-1∈R,無意義;B,C都正確.
(2)∵集合A是不等式x-a>0的解集,且2 A,∴2-a≤0,即a≥2.]
【教用·備選題】 定義滿足“如果a∈A,b∈A,那么a±b∈A,且ab∈A,且∈A(b≠0)”的集合A為“閉集”.試問數集N,Z,Q,R是否分別為“閉集”?若是,請說明理由;若不是,請舉反例說明.
[解] (1)數集N,Z不是“閉集”,例如,3∈N,2∈N,而=1.5 N;
3∈Z,-2∈Z,而=-1.5 Z,故N,Z不是閉集.
(2)數集Q,R是“閉集”.
由于兩個有理數a與b的和,差,積,商,
即a±b,ab,(b≠0)仍是有理數,故Q是閉集.
同理R也是閉集.
1.設由“我和我的祖國”中的所有漢字組成集合A,則A中的元素個數為(  )
A.4   B.5   C.6   D.7
B [由題意可知,集合A中的元素分別為:我、和、的、祖、國,共5個.故選B.]
2.(多選)下列關系中,正確的有(  )
A.∈R   B. Q   C.|-3|∈N   D.∈Q
AC [是實數,=2是有理數,|-3|=3是非負整數,是無理數.因此AC正確,BD錯誤.故選AC.]
3.已知集合M有兩個元素3和a+1,且4∈M,則實數a=________.
3 [因為4∈M,且集合M有兩個元素3和a+1,
所以4=a+1,所以a=3.]
4.給出下列說法:
①某校高一年級的數學教師組成一個集合;
②由-1,0,1,,3,-3組成的集合中有8個元素;
③由a,b,c組成的集合與由c,b,a組成的集合是不相同的.
其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②③ [①根據集合元素的性質可判斷某校高一年級的數學教師具有確定性,能組成一個集合,故①正確;
②=3,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知,這個集合中有6個元素,故②不正確;
③兩個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只是排列順序不同,由集合中元素的無序性知,它們表示同一個集合,故③不正確.]
1.知識鏈:(1)元素與集合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3)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4)常用數集的記法.
2.方法鏈:直接法、推理法.
3.警示牌:(1)自然數集中容易遺忘0這個元素.
(2)集合中忽略互異性的判斷.
回顧本節知識,自主完成以下問題:
1.集合中的元素有哪些特性,判斷一組對象能否構成集合的關鍵是什么?
[提示] 集合中的元素有確定性、互異性和無序性,其中確定性是判斷一組對象能否構成集合的關鍵.
2.元素與集合間存在哪些關系?
[提示] 元素與集合間只有“屬于”和“不屬于”兩種關系.
3.學習了哪些常用數集?
[提示] 自然數集(或非負整數集)(N)、正整數集(N*或N+)、整數集(Z)、有理數集(Q)和實數集(R).
課時分層作業(一) 集合的含義
一、選擇題
1.(多選)下列各組對象能構成集合的有(  )
A.參加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全體電競選手
B.未來世界的高科技產品
C.小于0的實數
D.直角坐標系中橫、縱坐標相等的點
ACD [對于A,“2023年杭州亞運會的全體電競選手”的標準確定,能構成集合;
對于B,未來世界的高科技產品不具有確定性,不能構成一個集合;
對于C,小于0是一個明確的標準,能構成集合;
對于D,直角坐標系中橫、縱坐標相等的點具有確定性,可以構成集合.]
2.已知集合M由小于5的數構成,則有(  )
A.3∈M   B.-3 M   C.0 M   D.7∈M
A [∵3<5,∴3是集合M中的元素,故3∈M.故選A.]
3.第24屆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兩個吉祥物的中文名字中的漢字組成集合M,則M中元素的個數為(  )
A.3    B.4   C.5   D.6
C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知,兩個”墩“相同,去掉一個,”容““融”不同都保留,所以有5個元素.故選C.]
4.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三角形的邊長,那么這個三角形一定不可能是(  )
A.直角三角形    B.銳角三角形   
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D [根據集合元素的互異性可知,該三角形一定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故選D.]
5.由三個數a,,1組成的集合與由a2,a+b,0組成的集合相等,則a2 024+b2 024的值為(  )
A.0   B.1   C.2   D.4
B [由a,,1組成一個集合,可知a≠0,a≠1,由題意可得
解得(不滿足集合元素的互異性,舍去).
所以a2 024+b2 024=(-1)2 024+0=1.]
二、填空題
6.已知集合A是由偶數組成的,集合B是由奇數組成的,若a∈A,b∈B,則a+b______A,ab________A.(填“∈”或“ ”)
 ∈ [∵a是偶數,b是奇數,
∴a+b是奇數,ab是偶數,故a+b A,ab∈A.]
7.方程x2-1=0與方程x+1=0所有根組成的集合中共有________個元素.
2 [由x2-1=0,得x=±1,由x+1=0,得x=-1,
所以兩個方程的根組成的集合共有2個元素.]
8.若集合A中含有兩個元素x,x2-2x,則元素x應滿足的條件為________.
x≠0且x≠3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可得x2-2x≠x,解得x≠0且x≠3.]
三、解答題
9.已知集合A含有兩個元素a-3,2a-1,a∈R.
(1)若-3∈A,試求實數a的值;
(2)若a∈A,試求實數a的值.
[解] (1)因為-3∈A,所以-3=a-3或-3=2a-1.
若-3=a-3,則a=0,此時集合A含有兩個元素-3,-1,符合題意;
若-3=2a-1,則a=-1,此時集合A含有兩個元素-4,-3,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實數a的值為0或-1.
(2)因為a∈A,所以a=a-3或a=2a-1.
當a=a-3時,有0=-3,不成立;
當a=2a-1時,有a=1,此時A中有兩個元素-2,1,符合題意.
綜上,實數a的值為1.
10.由a2,2-a,4組成一個集合A,且集合A中含有3個元素,則實數a的取值可以是(  )
A.1   B.-2   C.-1   D.2
C [由題意知,a2≠4且2-a≠4且a2≠2-a,
解得a≠±2且a≠1,結合選項知C正確.故選C.]
11.由實數x,-x,所組成的集合,最多含元素(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A [在x,-x,中,=-x.
又|x|要么等于x,要么等于-x,故集合中最多含2個元素.]
12.已知集合P中的元素x滿足:x∈N,且26 3,4,5 [因為x∈N,213.已知x∈N,且∈Z,若x的所有取值構成集合M,則集合M中的元素為________.
0,1,2,5 [因為x∈N,且∈Z,
則x+1=1,2,3,6,即x=0,1,2,5,
所以集合M中的元素是0,1,2,5.]
14.若a,b∈R,且a≠0,b≠0,求的可能取值所組成的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和.
[解] 當a,b同正時,=1+1=2.
當a,b同負時,=-1-1=-2.
當a,b異號時,=0.
∴的可能取值所組成的集合中元素共有3個,且3個元素的和為2+(-2)+0=0.
15.設集合A中的元素均為實數,且滿足條件:若a∈A,則∈A(a≠1,且a≠0).
求證:(1)若2∈A,則A中必還有另外兩個元素;
(2)集合A中不可能只有一個元素.
[證明] (1)由題意知,若a∈A,則∈A.
又因為2∈A,所以=-1∈A.
因為-1∈A,所以∈A.
因為∈A,所以=2∈A.
所以A中另外兩個元素為-1,.
(2)若A中只有一個元素,則a=,
即a2-a+1=0,方程無實數根.
所以a≠,
即集合A中不可能只有一個元素.
10/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远县| 大姚县| 兴文县| 陆河县| 易门县| 丽水市| 江达县| 常州市| 佛坪县| 凤庆县| 太仆寺旗| 贡嘎县| 灌云县| 杭锦后旗| 徐水县| 深水埗区| 蓬溪县| 永康市| 高州市| 营口市| 石棉县| 西峡县| 临颍县| 铜川市| 木里| 外汇| 上栗县| 永德县| 台山市| 巴南区| 双峰县| 京山县| 昌黎县| 呼图壁县| 西乡县| 安远县| 贡嘎县| 兴和县| 望城县| 临洮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