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單元 探秘水世界 習題課件(9份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單元 探秘水世界 習題課件(9份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共23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第三單元 探秘水世界 復習突破
高頻考點1:水的凈化
1.(青島中考)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設有直飲水機,其中的水處理過程如下圖所示,步驟③的作用是( )
A.吸附雜質 B.過濾
C.殺菌消毒 D.蒸餾
C
2.(金昌中考)水是生命之源。某學校九年級的同學模擬黃河水變成自來水的部分凈化過程如下。
(1)取100 mL黃河水注入燒杯中,加入少量_______(填物質名稱),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靜置。
(2)實驗室在過濾操作中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吸附池內常用________吸附色素和異味。
明礬
引流
活性炭
高頻考點2:分子的性質
3.對下列事實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
A.通過氣味區別氮氣和氨氣——分子是運動的,不同分子的性質不同
B.干冰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狀態變化,分子大小隨之變化
C.氧氣經壓縮儲存在鋼瓶中——壓強增大,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小
D.蔗糖在熱水中溶解更快——溫度升高,分子的運動速率加快
B
4.實驗小組分別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分子的性質。
(1)圖1和圖2中濃鹽酸和濃氨水都沒有接觸,卻都產生大量白煙。從分子性質的角度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2實驗與圖1實驗相比的優點是什么?(答一點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圖2比圖1更環保,且可以比較氨分子和氯化氫分子的運動速率(合理即可)
5.(成都中考)電解水,反應一段時間后,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生成的氣體,記錄的現象如下表。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通電前應將玻璃管內空氣排盡
B.兩電極產生氣泡的速率不相同
C.正極氣體為氧氣,負極氣體為氫氣
D.結合氣體密度可計算水中氫、氧原子個數比
D
6.如圖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圖,該過程中發生變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沒有發生變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產生的新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子
氫分子和氧分子
氫原子和氧原子
7.如圖表示以液態氫、液態氧為推進劑的火箭發動機內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
A.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
C.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過程中,原子種類沒有改變
D.氫氣和氧氣燃燒生成水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ABC
高頻考點4:混合物與純凈物
8.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氮 B.蒸餾水
C.二氧化碳 D.空氣
D
高頻考點5:溶液的形成
9.(遼寧中考)廚房里的下列物質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白糖 C.植物油 D.辣椒面
B
10.取某固體物質5 g加入20 mL水中,測得溶液的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該固體物質可能是( )
A.氯化鈉 B.氫氧化鈉
C.硝酸銨 D.碳酸鈣
C
11.(陜西中考)試管內盛有20 ℃的飽和硝酸鉀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塊。如圖所示,將試管插入燒杯內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試管內溶液的質量變小
B.試管內有固體析出
C.試管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
D.小木塊浸入溶液內的體積變大
C
高頻考點6: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2.已知:溫度越高,硝酸鉀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質量越大,現有一杯60 ℃的不飽和硝酸鉀溶液,欲使其達到飽和,下列方法一定不可行的是( )
A.加一定量的水
B.恒溫蒸發部分水
C.降低溫度
D.加一定量的硝酸鉀固體
A
13.20 ℃時,50 g水中溶解了18 g氯化鈉恰好成為飽和溶液。
(1)20 ℃時,50 g水中加入15 g氯化鈉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5 g氯化鈉,得到的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____ g,溶液的質量是____ g。
不飽和
飽和
18
68
14.在一定溫度下,對某一飽和的NaCl溶液進行如下操作,按要求用“不變”“增加”或“減少”填空:
(1)加入少量NaCl固體后,溶液的質量_______。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則溶質的質量________,溶液的質量_______。
(3)若溫度不變,蒸發掉少量水,則溶質的質量______,溶液的質量________。
不變
不變
增加
減少
減少
高頻考點7:溶液的配制
15.(宜昌中考)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下列操作錯誤的是( )
B
16.農業上常用溶質質量分數為16%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實驗室配制100 g該溶液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操作順序為④②①⑤③
B.②中需稱量氯化鈉的質量為16.0 g
C.選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體積
D.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偏大
D
高頻考點8: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17.現有225 g 20%的硝酸鈉溶液,若在此溶液中:
(1)加入225 g水,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
(2)蒸發112.5 g水(無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3)加入75 g硝酸鈉晶體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4)加入5 g硝酸鈉晶體和170 g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5)加入45 g硝酸鈉晶體再蒸發45 g水后(無晶體析出),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6)加入50 g 20%的硝酸鈉溶液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10%
40%
40%
12.5%
40%
20%
18.汽車蓄電池中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8%,密度為1.2 g/cm3。若要在實驗室用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 g/mL)配制這種稀硫酸6 300 mL。求:
(1)需要濃硫酸多少毫升?
(2)需加水的體積為多少?
易錯易混點1:溶液的理解
19.下面是四位同學在小組學習群中的交流記錄,其中錯誤的是( )
A.小云:硝酸銨溶于水后,溶液溫度降低
B.小丁: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大于不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C.小麗: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D.小凱: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C
易錯易混點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
20. t ℃時,將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變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分析正確的是( )
A.溶質質量一定變大
B.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大
C.溶劑質量一定變小
D.溶液質量一定變大
B(共19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第三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第2課時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知識點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下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
A.含溶質較多的溶液
B.含溶劑較少的溶液
C.顏色很深的溶液
D.加入該溶質后不能繼續溶解的溶液
D
2.20 ℃時,100 g水中不斷加入NaCl固體,充分攪拌后過濾,稱量所得溶液的質量如表所示,其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
D
選項 A B C D
加入NaCl質量(g) 5 15 30 40
所得溶液質量(g) 105 115 130 136
3.t ℃時,在兩只各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30 g氯化鈉和蔗糖固體,攪拌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燒杯中的溶液質量相等
B.繼續攪拌最終可使氯化鈉溶解
C.氯化鈉溶液一定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
C
4.20 ℃時,向50 g KNO3溶液中加入5 g KNO3晶體,充分攪拌后仍有部分晶體未溶解;加熱后晶體全部溶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入晶體前一定是飽和溶液
B.加熱前一定是飽和溶液
C.加熱后一定是飽和溶液
D.此過程中溶液質量始終不變
B
5.一杯10 ℃的硝酸鉀溶液,能證明它是飽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發5 g水有固體溶質析出
B.加入少許硝酸鉀固體不溶解
C.把溶液降溫至0 ℃有固體溶質析出
D.上述三種方法都行
B
知識點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6.t ℃時,欲使一瓶接近飽和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分別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溫度;②升高溫度;③加水;④加入足量的同種溶質。其中一定能達到目的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④ C.①③ D.②④
B
7.氫氧化鈣的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減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具體措施有:①加入氫氧化鈣;②升高溫度;③降低溫度;④加入水;⑤蒸發水。其中措施正確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D
8.已知20 ℃時,1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食鹽。
(1)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食鹽______ g。
(2)20 ℃時,將5.4 g食鹽投入2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欲使其成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還需加入_______ g食鹽或蒸發掉____ g水。
36
不飽和
1.8
5
9.溶液具有廣泛的用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
C.硝酸銨固體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過程中,吸收熱量
D.降低飽和溶液的溫度后,一定變成不飽和溶液
C
11.25 ℃時,向一定量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逐漸加入硝酸鉀固體,則下列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此過程中溶質質量變化規律的是( )
C
12.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分別采取增加溶質、蒸發溶劑、降低溫度的方法使其變為飽和溶液(均無晶體析出),請將溶液成分的變化填入下表中(在空格處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3.下列四個燒杯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同種溶劑,向四個燒杯中加入某溶質,且固體溶質質量依次減少(溫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______(填字母,下同)中盛的一定是飽和溶液;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飽和溶液;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2)若固體溶質是KNO3,對A、B兩燒杯進行加熱,隨著溫度的升高,先變成不飽和溶液的是______。
(3)在一定溫度下,向A、B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水,B中固體剛好全溶,A中固體是否也全溶?_________。
AB
C
D
B
不是
14.化學中有許多概念是相對的,又是統一的。下圖反映了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濃溶液以及稀溶液的關系。
(1)從圖中可以看出,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的醫用生理鹽水可歸于上圖中的______(填“I”“Ⅱ”“Ⅲ”或“Ⅳ”)區域;現有一瓶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若要使它變為飽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飽和溶液既可以是濃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

加氯化鈉固體或蒸發水分
15.如圖所示,一物體懸掛在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在恒溫條件下向燒杯內溶液中分別加入下列物質(懸掛物不參與反應),說明彈簧秤讀數變化情況。
(1)如果加入氯化鈉晶體,彈簧秤讀數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下同)。
(2)如果加入蒸餾水,彈簧秤讀數_________。
(3)如果加入KNO3晶體,彈簧秤讀數__________。
不變
變大
變小(共19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第三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第3課時 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溶液的配制
知識點1:溶質質量分數
1.下列關于“10%的硝酸鉀溶液”含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100 g水中溶解了10 g硝酸鉀
B.100 g硝酸鉀溶液中有10 g硝酸鉀
C.將10 g硝酸鉀溶于90 g水中所得的溶液
D.將硝酸鉀與水按1∶9的質量比混合所得的溶液
A
2.20 ℃時,將33 g食鹽放入100 g水中,食鹽全部溶解,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 g食鹽又恰好全部溶解,則溶質為______ g,現在溶液恰好飽和,再向此溶液中加入3 g食鹽,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結果精確到0.1%)。
36
26.5%
知識點2:溶液的稀釋(或濃縮)
3.欲將80 g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稀釋到質量分數為10%,需要加水( )
A.800 g B.80 g C.40 g D.60 g
4.某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0%,加入50 g水后變為10%,則稀釋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 )
A.5 g B.10 g C.20 g D.50 g
B
B
5.有100 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若將其溶質質量分數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加入10 g氯化鈉
B.加入100 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
C.蒸發掉40 g水
D.蒸發掉50 g水
D
6.現有8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硝酸鉀溶液中含溶質的質量為____g,溶劑的質量為_____g。
(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水,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鉀,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4)若使上述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20%,則應加入硝酸鉀_____g。
(5)若使上述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20%,則應蒸發水______g。
(6)若使上述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變為5%,則應加水_____g。
8
72
8%
28%
10
40
80
知識點3:溶液的配制
7.從植物“地不容”中提取抑制某病毒的新藥——千金藤素,需用到5%的Na2CO3溶液。若配制100 g該溶液,需要稱取Na2CO3的質量為( )
A.95 g B.90 g C.20 g D.5 g
D
8.(河南中考)實驗室用蔗糖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蔗糖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所需蔗糖的質量為3 g
B.蔗糖放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稱量
C.量水時仰視讀數會使溶液濃度偏大
D.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等
C
9.用4 g酚酞與酒精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4%的酚酞試液,需要酒精的質量是_______ g,這些酒精的體積為______ mL。(酒精的密度為0.8 g/mL)
96
120
10.向一杯食鹽水中不斷地加入水,并同時用玻璃棒攪拌,下列能正確地表示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a%)與加入水的質量(m)的關系圖是( )
D
11.已知20 ℃時,1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 NaCl。20 ℃時,將10 g NaCl放入3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下列有關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B.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25%
C.該溶液中存在水分子、鈉離子、氯離子
D.該溶液還可以再溶解1 g NaCl
D
12.(邵陽中考)某化學檢驗員在分析醋酸(CH3COOH)溶液中溶質的含量時,測得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則該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質量分數是( )
A.75% B.25% C.18.5% D.9.8%
B
13.在一定溫度下,向100 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KCl固體,充分溶解,加入KCl固體的質量與所得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該溫度下,實驗①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實驗③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
A.40%   B.37.5%   C.28.6%
不飽和
C
14.在200 g 16%的KNO3溶液中加入8 g KNO3,全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 g,其中KNO3的質量為_____ g,溶劑的質量為______ g,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結果精確到0.1%)。
208
40
168
19.2%
15.二氧化氯消毒液廣泛應用于學校教室、食堂、寢室等的衛生消毒,某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標簽如下表所示。
(1)這1 000 mL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量是_______,其中含溶質二氧化氯______g。
(2)某校欲配制60 kg質量分數為1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來消毒,需要多少千克這種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千克水?
解:設需要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
60 kg×10%=x×80%
x=7.5 kg
需要水的質量為60 kg-7.5 kg=52.5 kg
答:需要7.5 kg這種二氧化氯消毒液和52.5 kg水。
1200g
960
16.(株洲中考)化學實驗室現有98%的濃硫酸,但在實驗室中常需要用較稀的硫酸,要把100 g上述濃硫酸稀釋成質量分數為5%~14%的硫酸。請計算:
(1)稀釋后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多少?
(2)需要水的質量是多少?
解:(1)100 g 98%硫酸中純H2SO4質量為100 g×98%=98 g
(2)若稀釋為5%的硫酸,設需加水的質量為x。
(100+x)×5%=98 g x=1 860 g
若稀釋為14%的硫酸,設需加水的質量為y。
(100+y)×14%=98 g y=600 g
答:稀釋后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98 g;需要水的質量是600~1 860 g。(共19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第二節 水分子的變化
知識點1:水的分解
1.關于水的電解實驗中生成的氫氣和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A.都是無色氣體 B.體積比為8∶1
C.質量比為1∶2 D.密度均大于空氣
A
2.如圖為某同學進行水的電解實驗的裝置。試回答下列問題。
(1)a玻璃管中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可以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玻璃管中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中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反應。
(3)上述實驗說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組成的。
(4)在實驗過程中,可在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或稀硫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氫氣(或H2)
氣體被點燃,產生淡藍色火焰
氧氣(或O2)
木條復燃
氫元素(或H)
氧元素(或O)
增強水的導電性
分解
知識點2:水的合成
3.下列關于氫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氫氣的密度小,所以有時可以用氫氣填充探空氣球
B.氫氣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C.點燃氫氣時一定會發生爆炸
D.實驗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氫氣
C
4.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該變化不能證明的事實是( )
A.分子在不停地運動,且分子間有間隔
B.該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C.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D.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A
5.如圖所示,小林同學將純凈的氫氣點燃,觀察到管口有_________火焰,將干燥的燒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_________。據此,她發現氫氣具有的一個性質是_________,這屬于氫氣的_____________(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該性質決定了氫氣是一種理想的燃料,其突出的優點是___________。
淡藍色
水霧
可燃性
化學性質
化合反應
無污染
D
A
D
9.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
B.將自來水煮沸可以得到純凈水
C.水分解產生氫氣、氧氣的體積比為2∶1
D.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
10.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應的是( )
B
11.如圖是電解水的微觀模型示意圖,從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該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該反應過程中分子的種類不變
C.在化學變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兩種生成物中氫、氧分子的個數比為2∶1
B
12.理論上水分解得到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某同學用碳棒作電極進行水電解實驗,得到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對產生此現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部分氧氣溶于水
B.部分氧氣與碳棒反應
C.部分氧氣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氣與氫氣反應重新生成了水
D
13.有關如圖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點燃氫氣前不用檢驗純度
B.干冷燒杯內壁無明顯變化
C.b管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兩個實驗均可證明水的組成
D
14.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a玻璃管中的氣體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燒;圖2是水發生甲、乙兩種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圖2中的微觀變化能與圖1相對應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2)圖1中a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與b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
(3)下列關于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水電解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合理施用農藥、化肥,以減少水體污染
C.涼開水不宜養魚,是因為涼開水中不含氧元素
D.水蒸發屬于物理變化


2∶1
AC
15.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分子個數之比等于氣體體積之比。密閉容器中氫氣在一定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時,常溫下測得氫氣的體積與剩余氣體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點表示的意義是氫氣和氧氣恰好完全反應
B.氧氣的起始體積為2 mL
C.AB段表示剩余氣體為氧氣
D.C點表示剩余氣體的體積為(x-2)mL
D(共22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第三節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第1課時 溶解的過程
知識點1:溶液的形成和特點
1.食堂里的下列飲品屬于溶液的是( )
A.可樂 B.西瓜汁
C.冰水 D.綠豆湯
A
2.(自貢中考)溶液用途廣泛,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
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純凈物
D.常溫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后會析出固體
A
知識點2:溶液的組成
3.下列溶液中溶劑不是水的是( )
A.碘酒溶液 B.生理鹽水
C.稀硫酸 D.葡萄糖注射液
A
4.通常狀況下,下列溶液的溶質為液體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鈉溶液 D.澄清石灰水
B
5.下列關于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稀鹽酸中,鹽酸是溶質,水是溶劑
B.植物油和水混合,水是溶劑,植物油是溶質
C.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質,水是溶劑
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質,汽油是溶劑
D
6.分別填寫下列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名稱。
(1)蔗糖溶液:溶質_______;溶劑____。
(2)碘酒(即碘的酒精溶液):溶質____;溶劑 ________。
(3)乙醇的水溶液:溶質_________;溶劑_______。
(4)0.9%的生理鹽水:溶質____________;溶劑______。
蔗糖


酒精
乙醇

氯化鈉

知識點3: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象
7.夏日里想隨時喝到涼爽的飲料,可以自制化學“冰箱”,即把一種固體物質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溫小環境。這種固體可以是( )
A.食鹽 B.硝酸銨
C.氧化鈣 D.氫氧化鈉
B
8.將一定量的下列固體放入適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溫度明顯升高的是( )
A.大理石 B.氫氧化鈉
C.氯化鈉 D.硝酸銨
B
知識點4:溶液的應用
9.溶液的知識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只有形成溶液才能被植物根部吸收
B.動物攝取的營養先形成溶液,后被吸收利用
C.醫療用的生理鹽水是溶液,是由NaCl配制而成的
D.人類利用化學反應創造和生產的物質都是在溶液中進行的
D
10.“油、鹽、醬、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廚房用品,其中與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食鹽
C.米醋 D.白砂糖
A
11.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為后者溶質的是( )
A.酒精、碘酒
B.冰、冰水
C.植物油、油水
D.氯化氫、鹽酸(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
D
12.有一組物質:海水、酒精溶液,下列物質可以和這組物質歸為同一類的是( )
A.牛奶 B.泥水
C.冰水混合物 D.碘酒
D
13.下列有關氯化鈉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氯化鈉溶液是由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組成的各部分組成完全相同的混合物
B.只要水分不蒸發,外界條件不改變,氯化鈉就不會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C.氯化鈉溶于水,溫度不發生改變的原因是溶解過程中沒有熱量轉化
D.氯化鈉的溶解過程包括擴散和水合兩個過程
C
14.將相同質量的氫氧化鈉固體和硝酸銨固體分別同時放入2個裝有100 mL水的燒杯中,用儀器測出溶液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則下列“溫度—時間”曲線正確的是( )
A
15.為了探究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因素,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比實驗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溫度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B.對比實驗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溫度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C.對比實驗②和③,可探究固體溶質的顆粒大小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D.對比實驗①和③,可探究固體溶質的顆粒大小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A
16.請你各舉一實例說明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是錯誤的。
(1)溶液一定是無色的,實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無色的。
(2)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實例:__________________是液體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質一定是固體,實例:__________可做溶質,但不是固體。
硫酸銅溶液(或碘酒等)
蒸餾水(或酒精等)
酒精
17.如圖所示,向小試管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質。
A.氫氧化鈉固體
B.硝酸銨固體
C.氯化鈉固體
(1)U形管中的水左低右高,則放入小試管中的物質是____(填字母,下同)。
(2)U形管中的水左高右低,則放入小試管中的物質是____。
(3)U形管中的液面沒有明顯變化,則放入小試管中的物質是____。
A
B
C
18.為了探究物質在溶解時溶液溫度的變化,兩同學分別設計了如下裝置:
(1)這兩個同學的設計合理的是______。
(2)用正確裝置實驗時若把氫氧化鈉固體換為硝酸銨固體,產生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側燒杯中的水進入導氣管,形成一段水柱(共23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
第2課時 天然水的人工凈化
知識點1:地球上的水資源
1.地球上可供我們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
A.河流水、固體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較深的地下淡水、固體冰川
C.河流水、固體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埋藏較淺的地下淡水
D
知識點2:水的凈化方法
2.(吉林中考)水在凈化過程中,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較高的是( )
A.沉降 B.過濾
C.用活性炭吸附 D.蒸餾
D
3.下列物質能用于除去水中異味和色素的是( )
A.明礬 B.活性炭
C.小卵石 D.石英砂
B
4.可以通過:①明礬吸附沉降;②用漂白粉殺菌消毒;③自然沉降;④過濾;⑤活性炭吸附等幾個步驟對河水進行凈化。下列合理的操作順序是( )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①⑤② D.①③④⑤②
B
知識點3:過濾
5.下列混合物可用過濾法進行分離的是( )
A.酒精和水 B.食鹽和泥沙
C.食鹽和水 D.鐵粉和銅粉
B
6.下列關于過濾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會減慢過濾速度
B.漏斗內的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
C.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緊靠燒杯內壁
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攪拌,以加快過濾速度
D
7.生活飲用水的水質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相應指標。下列指標可通過過濾達到的是( )
A.澄清 B.無異色
C.無異味 D.無細菌和病毒
A
知識點4:純凈物和混合物
8.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海水 B.自來水
C.礦泉水 D.蒸餾水
D
9.下列各圖中“ ”和“ ”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C
知識點5:蒸餾
10.下列關于水的蒸餾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加熱變成蒸氣,遇冷后凝成液態水的過程叫作蒸餾
B.蒸餾是單一凈化程度最高的操作
C.蒸餾能殺死部分病毒
D.蒸餾水是混合物
D
11.(自貢中考)水是重要的資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過的。下列水處理過程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A.自然沉降 B.過濾
C.活性炭吸附 D.殺菌消毒
D
12.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溫泉水是純凈物
B.混有冰的水是純凈物
C.過濾可將自來水變為純凈水
D.活性炭可將自來水變為純凈水
B
13.城市生活用水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的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通過沉淀池、過濾池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
B.吸附池內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
C.自來水廠投入明礬進行消毒
D.用戶得到的水是混合物
C
14.項目式學習小組利用自制的簡易凈水器處理黃河水樣(如圖)。下列對水樣處理過程分析錯誤的是( )
A.能除去水樣中的顏色和異味
B.能除去水樣中難溶性雜質
C.該過程能除去水中的所有雜質
D.該過程中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C
15.《天工開物》記載甘蔗制作紅糖的主要步驟中屬于過濾操作的是( )
C
16.下列生活中的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均填序號)
①礦泉水 ②蒸餾水 ③湖水 ④冰水共存物
⑤食醋 ⑥加碘鹽 ⑦自來水
①③⑤⑥⑦
②④
17.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1)你產生了哪些有關水資源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只有13%是可直接利用的,所以人類可利用的淡水約占總儲水量的______,這說明地球上總儲水量很豐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卻很________。
①地球上海水資源很豐富;②地球上淡水資源很少等(合理即可)
0.3%
短缺
18.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凈化自然水”活動。活動中組長小偉同學發現某組員設計的過濾操作裝置如圖所示。
(1)寫出有標號儀器的名稱。
A.___________;B._______;
C._________。
(2)指出圖中的錯誤。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學生改正后,繼續進行過濾操作發現:過濾后的液體仍有渾濁現象。請你幫他找出造成此現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架臺
漏斗
燒杯
沒有用玻璃棒引流
濾紙邊緣高于漏斗邊緣
漏斗下端沒有靠在燒杯內壁上
濾紙破損(或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或盛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
19.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模擬水廠將渾濁的河水凈化成自來水,并最終制成蒸餾水,其實驗流程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加入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1的名稱是_________。
(2)利用如圖2所示的裝置進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待處理的水應該從____(填“a”或“b”)端通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通過操作3可以得到凈化程度較高的蒸餾水,操作3的名稱是________。
吸附雜質,使雜質沉降
過濾
除去色素和異味
b
凈化效果更好
蒸餾(共19張PPT)
第一節  運動的水分子
第1課時 水的三態變化 水的天然循環
知識點1:水的三態變化
1.物質的三態變化主要是由于( )
A.微粒質量發生變化
B.變成了新微粒
C.微粒大小發生變化
D.微粒間的間隔發生變化
D
知識點2:分子的性質
2.下列現象不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的是( )
A.品紅擴散 B.柳絮飛揚
C.美酒飄香 D.食醋揮發
B
3.(云南中考)“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弄花香滿衣”是因為( )
A.分子之間有間隔 B.分子的體積很小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的質量很小
C
4.(河北中考)在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擠癟后把口扎緊,放入熱水中,塑料袋鼓起來,如圖所示。鼓起的過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
A. 間隔增大
B.質量增大
C.種類增多
D.數目增多
A
5.寫出下列事實分別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
(1)濕衣服曬一段時間就會變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氣筒能將空氣壓入足球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壓強增大、分子間隔變小
6.如圖所示,兩支醫用注射器,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末端注射孔,將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壓的是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水分子間隔較小,空氣分子間隔較大,所以空氣容易被壓縮
7.如圖,實驗小組的同學向盛有水的燒杯中加入少量品紅,靜置觀察,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該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進一步思考,還可得出分子的有關性質: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在不斷運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子運動的速率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以下探究:
【作出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嗎
品紅消失,一杯水都變成紅色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分子體積小、質量小
分子間存在間隔
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
取相同體積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少量品紅,靜置觀察哪一杯水先變紅色
知識點3:水的天然循環
8.下列關于水的天然循環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環過程中實現了水的自身凈化
②水的天然循環是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實現的
③太陽為水的天然循環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環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D
9.下列有關水的天然循環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雪花融化成水時分子獲得能量,水結成冰時分子失去能量
B.水蒸氣和水中的水分子是不斷運動的,而冰中的水分子是不動的
C.此變化是物理變化
D.水循環過程中水分子的大小不會改變
B
10.火藥爆炸是由于瞬間產生大量的熱和氮氣、二氧化碳等氣體,其體積急劇膨脹,壓力猛烈增大而引起的。對“氣體受熱膨脹”現象的解釋,其中最為合理的是( )
A.溫度升高,氣體分子體積膨脹
B.溫度升高,氣體分子運動變慢
C.溫度升高,氣體分子間的間隔增大
D.溫度升高,氣體分子分裂為更多的分子
C
11.(岳陽中考)下列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合理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濕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
C.6 000 L氧氣能被壓縮裝入40 L的鋼瓶中——分子間有間隔
D.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B
12.一定條件下,水在密閉容器里的冷卻過程中,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時刻的存在狀態,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水分子間的間隔:①>③
B.水分子的運動速率:②>①
C.狀態③的水分子靜止不動
D.①→②發生了化學變化
A
13.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如圖所示。下列選項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 )
C
14.
(1)向容積為250 mL的細頸玻璃儀器A中加水至虛線處,再滴幾滴紅墨水,一段時間后,A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___。
(2)繼續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處正好與刻度線相切。塞緊玻璃塞,將A中液體倒轉搖勻,重復2次。靜置一段時間后,A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_______。儀器A細頸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瓶水變紅
分子在不斷運動
液面低于刻度線
分子之間有間隔
便于觀察液面變化
15.圖1是探究分子運動現象的簡易裝置,圖2是化學興趣小組改進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提示:氨氣溶于水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1)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幾分鐘后,a燒杯中的溶液由無色變為____色。
(2)與圖1裝置相比,圖2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
(3)用圖2裝置進行實驗,上方的棉花團先變色,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保
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共13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學生實驗2 水的組成及變化的探究
考向1:創新設計(實驗裝置的改進)
2.如圖是電解水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固定住一支注射器,向外拉動另一支注射器活塞,松開手后,活塞能恢復原位,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B.U形管中加入的可以是稀硫酸
C.實驗時正、負兩極產生氣體的體積比約為1∶2
D.正極產生的氣體能燃燒
D
3.利用注射器進行電解水的創新實驗,電極插入注射器筒內,如圖為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使用NaOH溶液的作用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B.兩個注射器內的原始液面、電極長度要保持一致
C.檢驗氣體時,將注射器(內有剩余溶液)取出,頂端靠近酒精燈火焰,推動活塞即可
D.實驗成功時,左邊注射器收集到的氣體體積約是右邊的兩倍
C
4.(1)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完成電解水的實驗并收集產生的氣體。a是電源的____極,c管中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_____,其密度比空氣____。
(2)除了水的電解實驗,_________________實驗也可證明水的組成。

氫氣

氫氣的燃燒
5.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注: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于圖中D線)。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后觀察到:
①A、B管內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管內生成的氣體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應該用_______________。
(4)電解一段時間后,若A管上方收集到10 mL氣體,理論上B管上方應當收集到_________mL氣體。
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液面上升
水通電分解產生的H2和O2使A、B管內壓強增大,把水壓入C管中,使A、B管內液面下降,C管液面上升
H2和O2密度比水小,且H2難溶于水,O2不易溶于水
帶火星的木條
20
考向2:數字化實驗
6.探究水的組成實驗。
(1)為證明水不是由“水元素”組成的,1785年,拉瓦錫在高溫條件下,用水蒸氣與紅熱的鐵反應,將水轉化為氫氣,同時生成四氧化三鐵。模擬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①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熱鐵粉前,應先通入水蒸氣一段時間,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圖2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測定水的組成,關閉活塞并接通電源,開始一段時間后,當A管液面處于8 mL時,B管和中間漏斗液面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出裝置內的空氣防止H2與空氣混合加熱發生爆炸
B處液面處于16mL,漏斗中液面上升
水沒有分解
H(共17張PPT)
化學 九年級上冊 魯教版
學生實驗3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1.(蘇州中考)在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2%的Na2CO3溶液的實驗中,一定不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A.漏斗 B.玻璃棒
C.50 mL量筒 D.燒杯
A
2.(濱州中考)小亮在實驗室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他的錯誤操作是( )
C
3.用氯化鈉固體和水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量3.0 g氯化鈉
B.用燒杯量取所需的水
C.未等氯化鈉固體完全溶解就將溶液轉移到試劑瓶中
D.將只寫試劑名稱的標簽貼在試劑瓶上
A
4.某小組用NaCl固體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玻璃棒的作用只有引流
B.水倒入時灑出燒杯外,質量分數變大
C.實驗中會用到蒸發皿
D.實驗中選用25 mL規格的量筒
B
5.(懷化中考)在懷化市初中學業水平實驗操作考試中,小明同學抽到的化學考題是“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6%的氯化鈉溶液”,他的以下實驗操作步驟中不正確的是( )
A.計算出配制該溶液需要3 g氯化鈉固體和47 mL水
B.稱量時發現托盤天平指針偏向左邊,于是向右移動游碼
C.量取水讀數時,視線與量筒內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D.將稱得的氯化鈉和量取的水倒入同一燒杯中,并用玻璃棒輕輕攪拌
B
6.(1)計算:配制80 g 10%的氯化鈉溶液需氯化鈉____ g,水____ g。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水的體積為_____ mL。
(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量____ g氯化鈉,倒入燒杯里。用______ mL的量筒量取______ mL水。
(3)_______:把量好的水倒入燒杯里,用__________攪拌,使氯化鈉溶解,得到80 g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
(4)裝瓶存放:將配制好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并貼上_________,放入試劑柜中保存。
8
72
72
8
100
72
溶解
玻璃棒
標簽
7.在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蔗糖溶液時,導致溶液中蔗糖的質量分數偏大的可能原因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B.用來配制溶液的燒杯剛用少量蒸餾水潤洗過
C.用托盤天平稱取蔗糖時,將蔗糖放在右盤,且稱量時使用了游碼
D.用了含少量雜質的蔗糖配制溶液
A
8.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導致溶液中氯化鈉質量分數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②配制溶液的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 ③在托盤天平的左盤稱取氯化鈉時,游碼不在零位置就調節天平平衡,后將游碼移動得到讀數 ④盛裝溶液的試劑瓶用蒸餾水潤洗 ⑤氯化鈉晶體不純
A.①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⑤
D
9.(云南中考)學校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溶液的配制過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②中的砝碼和試劑放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
B.若③中燒杯內壁有水珠,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無影響
C.若④中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大
D.將配好的溶液裝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
C
10.(達州中考)在實驗操作考試中,小明的考試題目是配制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已知ρ水=1 g/mL),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明應稱取NaCl固體____g。在稱量的過程中,發現托盤天平的指針向左偏轉,此時小明應該____(填字母)。
A.增加適量NaCl B.減少適量NaCl
C.增加砝碼 D.調節天平平衡螺母
(2)量取蒸餾水時,小明應選擇__________(填“20 mL”“50 mL”或“100 mL”)的量筒。
3
B
50mL
(3)下列因素會造成小明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量取蒸餾水時仰視讀數
B.量取蒸餾水時俯視讀數
C.將稱量好的NaCl固體轉移至燒杯時,NaCl灑落
D.配好的溶液轉移到試劑瓶時,部分溶液濺出
AC
11.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過程如圖所示:
(1)寫出圖中標號a儀器的名稱:_________。
(2)配制50 g質量分數為15%的氯化鈉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分別為:氯化鈉
_____g,水_______g。
(3)稱量氯化鈉時,氯化鈉應放在托盤天平的______(填“左”或“右”)盤。
(4)溶解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筒
7.5
42.5

攪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對配制的溶液進行檢測發現溶質質量分數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字母)。
A.稱量時,試劑與砝碼放反了
B.量取水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C.裝瓶時,有少量溶液灑出
(6)把50 g 質量分數為 15%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5%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水的質量是_________g。
AB
100
12.實驗室要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硝酸鉀溶液,現有50 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2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硝酸鉀溶液及足夠多的硝酸鉀晶體和蒸餾水,請選用上述的試劑,設計兩種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說明配制時所需要的各種試劑及用量即可)
示例 10 g硝酸鉀和90 g水
方案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硝酸鉀溶液和50g水
94.7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硝酸鉀溶液和5.3g硝酸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资兴市| 太保市| 肥西县| 新巴尔虎左旗| 苍山县| 鲁甸县| 玉溪市| 邓州市| 织金县| 广南县| 盐边县| 恩平市| 密山市| 墨竹工卡县| 庆阳市| 乃东县| 桦南县| 马尔康县| 石城县| 新郑市| 吉首市| 布拖县| 泸水县| 靖远县| 彭山县| 西宁市| 锡林郭勒盟| 龙门县| 东明县| 芜湖市| 阿尔山市| 镶黄旗| 漾濞| 宣恩县| 丰台区| 常州市| 浦县| 达州市| 忻州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