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1課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1.當今世界形勢的特點: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 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2.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恐怖主義3.美國霸權主義的表現:①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 ②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1.背景:①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②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或國家聯盟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2.決定因素:經濟實力。3.影響: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4.注意:當今世界格局尚未定型,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政治格局,并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 一超多強”的含義:“一超”指美國。“多強”是指日本、歐盟、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聯盟。5.20世紀以來三次政治格局的演變形成時期 國際格局 特點一戰后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隨著二戰爆發而崩潰瓦解二戰后 兩極格局 美蘇冷戰,隨著蘇聯解體而終結冷戰后 多極化趨勢 暫時形成“一超多強”正朝多極化發展,尚未定型,還在演變中.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1.不結盟運動①發起: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新獨立的民族國家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目的),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②成立: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③意義: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2.各國致力于發展經濟,力爭增強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3.中國的努力:①主張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維護國際公平正義。②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③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④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⑤積極推動全球治理變革。★20世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1)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通過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但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的破裂,“冷戰”開始;1955年華約的建立標志著美蘇兩極格局形成。(3)1991年蘇聯解體后:兩級格局隨之結束,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但是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迄今還就沒有定型。一.選擇題(共10小題)1.一戰后,在英國支持下。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從此。在巴勒斯坦不斷發生帝國主義挑動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民族沖突,挑起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仇恨。從而鞏固他們在這塊戰略要地上的統治。由此可見,導致巴以沖突的起因是( )A.資源爭奪 B.宗教沖突 C.民族矛盾 D.大國挑撥2.“月是故鄉明,心安是歸途”,經中國政府不懈努力,當地時間9月24日,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離開加拿大回到祖國,并與家人團聚。通過孟晚舟事件,人們進一步看清( )A.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做法B.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國際影響力的提高是孟晚舟能夠回國的根本原因C.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改變了敵視抵制中國的慣有做法D.國際愛好和平、正義的力量支持是孟晚舟能夠回國的根本原因3.構建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圖是某學習小組設計的知識卡片。據此判斷其主題是( )“別了,雅爾塔”——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鼎足之勢話西方一一美國、歐盟、日本 走出低谷的俄羅斯——普京出手不凡的舉措 風云際會看東方——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A.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B.美蘇兩極格局形成C.“雅爾塔體系”的建立D.經濟全球化的發展4.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未經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動戰爭,占領伊拉克。美國的這一行為說明( )A.霸權主義依然存在 B.單極世界已經形成C.國際恐怖主義橫行 D.冷戰格局已經形成5.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標志是( )A.納米比亞的獨立B.萬隆會議的召開C.不結盟運動的興起D.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6.蘇聯解體后,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對美國的“單極世界”造成重大沖擊,由此可見,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發展的方向是( )A.凡爾賽體系 B.華盛頓體系C.兩極格局 D.多極化趨勢7.下列圖片反映的主題是( )A.兩極政治格局的形成 B.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C.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 D.多極化趨勢逐漸形成8.截至2011年底,中國海軍累計派出10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成功護送中外船舶401批4373艘,接護、解救船舶51艘。這表明我國( )A.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B.積極開展多邊外交C.加快推進軍事變革 D.致力維護世界和平9.“1969年12月結束的第24屆聯合國大會已被稱為‘小國會議’。各種協議盡管遭到一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的反對,但還是被通過了。”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哪一趨勢?( )A.經濟全球化 B.政治多極化C.社會信息化 D.文化多樣化10.2023年博鰲亞洲論壇以“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為主題,共商疫情后亞洲與全球的發展大計,促進國際團結與合作。材料表明當今世界( )A.國際政治新秩序已形成B.美國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C.發展中國家起主導作用D.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二.材料題(共1小題)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戰后反映美蘇兩國關系的漫畫材料二: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摘編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材料三: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經濟全球化展現出新的韌性,維護多邊主義、加強溝通協作的呼聲更加強烈。……對這一重大命題,我們要從人類共同利益出發,以負責任態度作出明智選擇。——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1)指出材料一中漫畫反映出的世界政治格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其實質。(2)根據材料二,概括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多極化趨勢帶來的積極作用。(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面對百年變局,中國作出的“明智選擇”。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1.【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了中東問題。1948年猶太人國家以色列國建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矛盾尖銳起來。【解答】一戰后,在英國支持下。大批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從此,在巴勒斯坦不斷發生帝國主義挑動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民族沖突,挑起阿拉伯人對猶太人的仇恨。從而鞏固他們在這塊戰略要地上的統治。由此可見,導致巴以沖突的起因是大國挑撥。中東地區矛盾錯綜復雜的原因有大國爭奪,由于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及石油資源豐富,列強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在該地區長期爭角逐使矛盾更加復雜。故選:D。【點評】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2.【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冷戰后美國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結合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史實理解。【解答】題文中,孟晚舟順利回到祖國,表明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是孟晚舟能夠回國的根本原因,B符合題意;ACD認識錯誤。故選:B。【點評】解答本題要認真分析材料問題,把握好我國對世界的影響,運用所學,具體分析作答。3.【答案】A【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注意題干圖示內容的識讀。【解答】觀察圖片內容可知,圖片內容體現了冷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主導的舊的世界格局消失,美國企圖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A項正確;根據材料中“走出低谷的俄羅斯——普京出手不凡的舉措”,可知此時蘇聯已經解體,排除B項;“雅爾塔體系”建立于1945年,與“蘇聯解體,冷戰結束”時間不符,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提到經濟全球化,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發展。4.【答案】A【分析】本題考查冷戰后美國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伊拉克戰爭,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2003年,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未經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動戰爭,占領伊拉克。美國的這一行為說明霸權主義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引發當今世界局部沖突的重要根源。故A符合題意;單極世界已經形成不符合史實,排除B;題干材料與恐怖主義無關,排除C;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格局結束,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冷戰后美國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伊拉克戰爭,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現象說明霸權主義依然存在。5.【答案】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標志的相關史實。【解答】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新獨立的民族國家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C項正確;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的歷史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排除A項;萬隆會議的召開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亞非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萬隆會議開始,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排除B項;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不結盟運動的興起的相關史實。6.【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了世界格局多極化。注意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但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D是正確的選項;凡爾賽體系是指一戰后帝國主義在宰割戰敗國和相互妥協基礎上安排的戰后世界國際體系,排除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戰后,戰勝的協約國在法國巴黎所簽訂的合約,構成戰后帝國主義在歐洲和中東的統治秩序,排除B;兩極格局是以美蘇為中心,在歐洲形成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對立、在全球形成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全面對抗的格局,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要正確理解題意,只有理解題意,才能明確考查的知識點是世界格局多極化,才能做出正確選擇。7.【答案】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依據題干中的圖片內容并結合所學可知,1945年10月,聯合國正式成立,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成立;20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新獨立的民族國家為了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實行和平、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不結盟運動的興起,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1975年至1995年,聯合國先后召開了四次世界婦女大會,肯定婦女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重要作用,制定世界婦女事業發展戰略,為提高婦女地位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因此,題干反映了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B符合題意;兩極政治格局是美蘇爭霸的產物,指的是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大集團在世界的權力結構中占據絕對主導位置,相互對峙的世界格局,與材料無關,排除A;圖片中沒有體現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排除C;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反映了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但是多極化趨勢的形成不能概括題干中所有的內容,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考生平時可多用比較的方法加強對重點知識的分析理解,加深認識。8.【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致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據“截至2011年底,中國海軍累計派出10批護航編隊,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成功護送中外船舶401批4373艘,接護、解救船舶51艘。”可知,中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打擊海盜,有力維護了世界和平,保障了來往船舶的航行安全,D項正確;中國海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是維護和平,不僅僅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外交、軍事變革,排除B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我國致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相關史實。9.【答案】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政治多極化趨勢,解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讀題干材料。【解答】據題干材料可知,在第24屆聯合國大會上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已無法左右聯合國大會,美國和蘇聯強烈反對的各種協議都被通過了,眾多的“小國”決定了會議的決議,體現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政治多極化趨勢,故B項符合題意;題干反映的是政治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無關,排除AC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政治多極化趨勢。10.【答案】D【分析】本題考查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準確解讀材料信息。【解答】A.世界格局多極化是如今的發展趨勢,但國際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A。B.美國如今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強國,是世界霸主,排除B。C.發展中國家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但材料無法體現發展中國家在當時世界發揮主導作用,排除C。D.根據材料“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可知,雖然當時世界局勢變幻莫測,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息,調動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識記理解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素養。二.材料題(共1小題)11.【答案】(1)兩極格局;美蘇兩分天下。(2)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3)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推動大國協調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一帶一路”戰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積極發揮聯合國協調國際事務的作用。【分析】本題考查世界格局多極化等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1)材料一中漫畫反映出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兩極格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其實質是美蘇兩分天下。(2)根據材料二“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可知,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的原因是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多極化趨勢帶來的積極作用是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面對百年變局,中國作出的“明智選擇”是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推動大國協調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一帶一路”戰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積極發揮聯合國協調國際事務的作用。故答案為:(1)兩極格局;美蘇兩分天下。(2)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也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利于國際關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3)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推動大國協調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一帶一路”戰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積極發揮聯合國協調國際事務的作用。【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世界格局多極化等相關史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