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4.1 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課時2 燃燒引起的爆炸現象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1.能解釋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燒、爆炸發生的原因。2.能識別常見的安全標志,培養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識。3.能區別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認識完全燃燒的重要性。燃燒可能引發爆炸,如火藥的爆炸、節日燃放的煙花爆竹、用于拆除舊建筑物的定向爆破以及用于礦物開采的爆破等。你認為爆炸的條件是什么 一、燃燒引起的爆炸現象什么是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從而引起爆炸。滿足燃燒的三個條件例如: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藥在極小的空間燃燒而引起爆炸。家庭用的天然氣、煤氣或液化石油氣等泄漏,可燃性氣體聚集在通風不良的廚房等有限空間里,遇到明火就會急劇地燃燒,可能會發生爆炸事故之前學習過氫氣、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氣體點燃前需要驗純,你知道為什么嗎?純凈的氫氣燃燒氫分子氧分子氫分子氧分子氫氣、氧氣混合后點燃爆炸極限:容易導致爆炸的空氣中可燃性氣體的體積分數范圍稱為該氣體的爆炸極限。可燃氣體 爆炸極限(體積分數)H2 4.0%~74.2%CH4 5%~15%CO 12.5~74.2%面粉加工廠,媒粉加工廠、汽車加油站等都貼有如圖標識,你知道是為什么嗎?粉塵爆炸實驗取一個容積為500~1000mL的圓筒形無底塑料瓶(如裝食用油的瓶子),倒置固定在鐵架臺上。從瓶塞處插入一根玻璃導管,導管連接一根橡膠管,瓶頸處裝一些干燥的細面粉。在瓶內壁上方粘一截點燃的蠟燭,瓶底蓋上一張硬紙板,如圖4-7所示。從橡膠管往瓶中用力吹入空氣,觀察發生的現象。實驗現象 實驗分析塑料瓶罐內發生爆炸,硬紙板被高高掀起。 擠壓氣囊,鼓入空氣,把面粉吹散到塑料瓶罐內,與空氣充分接觸,遇到明火發生燃燒,在有限空間內燃燒放熱,使罐內氣體體積急劇膨脹,發生爆炸。實驗結論: 面粉在有限的空間內急速燃燒,就會發生爆炸所以,不止可燃性氣體可以發生爆炸,可燃性固體粉塵與空氣接觸充分,遇明火也有可能發生爆炸加油站、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的礦井內,都標有“嚴禁煙火”字樣或圖標,因為這些地方的空氣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氣體或粉塵,它們遇到明火,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幾種消防安全標志1.爆炸一定是化學變化嗎?氣球爆炸、車輪胎爆炸等。煤氣罐爆炸、炸彈爆炸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2.可燃物的燃燒和爆炸是兩個化學反應嗎?同一個化學反應,兩種不同的反應現象。思考與交流:生活中你遇到過以下的情況嗎?出現的原因是什么?燃氣燃燒出現黃色火焰燃氣燃燒出現藍色火焰完全燃燒不完全燃燒氧氣不充足,燃料不能充分燃燒。二、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碳 + 氧氣(充足) 二氧化碳C O2 CO2碳 + 氧氣(不充足) 一氧化碳C O2 CO完全燃燒不完全燃燒(1)完全燃燒:當氧氣充足時,可燃物完全燃燒,燃燒得快,放出的熱量多。(2)不完全燃燒:當氧氣不充足時,可燃物不完全燃燒,燃燒得慢,放出的熱量少。1. 完全燃燒的意義(1)使有限的能源發揮最大的作用;(2)降低環境污染的程度。有什么方法可以促進可燃物的燃燒呢?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①增大氧氣的濃度②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冬季煤爐取暖,常常有煤氣中毒的危險,是什么原因呢?煤氣中毒:一氧化碳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血紅蛋白不能再與氧氣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當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占到總體積的0.02%時,人在2h~3h后就會出現中毒癥狀。生活小常識(1)用煤爐取暖時應加裝煙囪,并注意通風。(2)一氧化碳中毒時,輕者應呼吸大量新鮮空氣,重者立即送往醫院救治。冬季煤爐取暖的質注意事項(1)物理性質顏色 狀態 氣味 溶解性 密度無色 氣體 無味 難溶于水 比空氣略?。?.250g/L)2. 一氧化碳(2)化學性質2. 一氧化碳現象:一氧化碳燃燒產生藍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一氧化碳 + 氧氣 二氧化碳COO2CO2點燃注意: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點燃之前要驗純。用途:一氧化碳常用作氣體燃料。——可燃性1.下列爆炸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火藥爆炸B.蒸汽鍋爐爆炸C.氣球爆炸D.車胎爆炸A2. 酒精運輸車合適位置應張貼的標志是( )B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鍋爐要用鼓風機鼓風的目的是使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盡快擴散B.碳和充足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C.碳和不充足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D.和碳一樣,氫氣在氧氣不足時燃燒也會產生有毒物質C爆炸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安全標識爆炸條件爆炸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