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2 經濟與社會生活 第一單元“食物生產與社會生活”第2課 新航路開辟后食物物種的全球化【課前思考】它看上去就像一個冰激凌甜筒。但是我走近之后才發現,這個小男孩在吃一塊生番薯。他的父親把頂端撕開來,露出里面橙色的瓤,小男孩一下一下舔著它,番薯沒有撕掉外皮的底部正好可以當作把手。——[美]查爾斯·曼恩《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思考:番薯如何傳入?還有何其他物種也被引入了其他地區?這種食物物種交互有何影響?【課中任務】一、食物物種交流的全球化表現任務一:根據材料,思考新航路開辟前食物物種交流有哪些特點?新航路開辟以前,食物物種交流主要在彼此鄰近的地區和各大洲內部進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種交流。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亞的小麥、大麥等進入了歐洲。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間,通過絲綢之路,葡萄、苜蓿等傳到中國,櫻桃、杏等也從亞洲傳到羅馬。——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類型 物種 傳入地中國 其他地區糧食作物 玉米 ①明:從西亞、中亞傳入 地區,從 傳入西南地區,從 傳入 地區; ②清:前期各地多有種植, 年間,大規模推廣;鴉片戰爭前,玉米的種植 。 ①最初種植在庭院中; ②從 起,在 廣泛種植,成為當地主要的糧食和飼料作物之一; ③到17世紀,成為僅次于 糧食作物馬鈴薯 傳播歷程與 相似 ①最初為供人們 ; ②16世紀末,作為 作物開始在歐洲推廣甘薯 引入歐洲后,傳播比較緩慢。蔬菜作物 番茄 ①明朝萬歷年間,被引入中國,長期被當作 植物; ②清光緒年間,開始作為 在菜園種植 ①由 人帶回歐洲,最初作為觀賞植物; ② (時間)開始作食用栽培;18世紀末,培育的新品種又傳回 。辣椒 明朝時傳入中國,被稱為“番椒” ① 15世紀末,傳入 ; ②16世紀,傳入英國等歐洲國家。任務二:閱讀教材子目一內容,梳理美洲物種外傳的情況。類型 物種 推廣狀況糧食類 ①小麥由 引入,最初僅供富人享用,推廣后成為美洲的主要糧食作物; 產業也逐漸興盛; ②水稻由 人帶到美洲; (時間),水稻成為北美 ,產量僅次于小麥; ③禽畜在美洲的繁衍生息,極大地改變了美洲的 ,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水果類蔬菜類經濟作物畜禽任務三:閱讀教材子目二內容,梳理其他地區物種在美洲推廣的情況。任務四:對比新航路開辟前的物種交流情況,有何變化?二、食物物種交流的全球化影響任務五:各組依據不同材料組合思考討論,食物物種交流對社會生活有什么影響?(要求:結合教材及所學,借助兩個材料組合,進行討論、分析、總結)【材料組合一】【材料組合二】(新航路的開辟后)美洲的可可、印度和馬魯古的香料、中國出產的茶葉、絲綢、瓷器,阿拉伯人的咖啡,以及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大米、白糖等都是大量貿易的重要商品,都出現在歐洲的餐桌上。——摘編自朱基?!缎潞铰烽_辟:歐洲飲食文化的新篇章》包谷(玉米):歲共出萬余石,苗鄉自食并縮酒賣甚眾,貧民做耙賣,村市熬糖做粉賣。——清宣統元年《永綏直隸廳志》【材料組合三】最近幾年,咖啡館在本王國遍地開花,它成了懶人和叛逆者的天堂,已經產生了非常罪惡而危險的影響,浪費著人們寶貴的時間。更嚴重的是,咖啡館的聚會滋生出很多錯誤、邪惡和惡意中傷的傳言,并廣為散布,損害了國王的政府,破壞了王國的和平與安寧,所以,關閉咖啡館,不得再開設,是正確的和必要的。——摘編自《鎮壓咖啡館的公告》(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查理二世簽發,1675年)【材料組合四】【課后探究】自主思考、交流討論,需注重觀點的明確性、史實的科學性、論述的充分性、表達的層次性1.基礎必做自主選擇一種食物,查找資料,簡單介紹其傳播發展歷史,并對該食物物種的發展交流影響作簡要分析。2.選擇探究(任選其一)(1)食物物種的世界性交換過程中,多是先由于物種本身的觀賞性而引入,后發現其食用價值,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2)從食物物種交流的角度,你是如何理解“一旦人類歷史變得更加統一,它就會比以往更為動蕩和混亂”?世界性網絡的鍛造,既造成了斷裂和破壞,也帶來了發展和創造。隨著單一網絡的創建,歷史發展的進程似乎開始加速。各種各樣的革新與發明、繁榮與衰落、疾病與瘟疫皆通過統一體系的波動,傳播到條件允許的任何地方?!蚨?,一旦人類歷史變得更加統一,它就會比以往更為動蕩和混亂,時至今日,我們仍舊生活在這種狀態之中。———[美]約翰·R.麥克尼爾、威廉·H.麥克尼爾《麥克尼爾全球史》【后程評價】1.學習自評(課標中要求學習的內容:了解新航路開辟后各大洲之間的食物物種交流及其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歷史知識的認知程度 歷史思維和實踐能力的鍛煉程度 歷史與生活的聯系程度2.同伴互評(請根據該同學在整堂課過程中的表現進行打勾,1-5表示程度從低到高)1 2 3 4 5團隊合作個人貢獻組織協調問題解決時間管理你對同伴還有哪些建議呢?(如果有,可以寫一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