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5.3 善用法律學習目標:1、遇到侵害時,如何維護合法權益?2、訴訟的含義、地位、種類是什么??3、為什么要同違法犯罪作斗爭?4、青少年怎樣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01鏡頭一:高三學生王某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傷,遂糾集幾個人將李某打成重傷。結果,王某因故意傷害罪受到法律的制裁。鏡頭二:某村三戶農民與村委會簽訂了橘園承包合同,當年獲利頗豐。有的村干部看著眼紅,想毀約。村民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同村干部據理力爭,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材料一 材料二手段結果2.遇到類似情形,我們可以尋求哪些機關的幫助?以暴制暴(非法)運用法律受到法律制裁合法權益得到維護1.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思考:1.對比兩則案例,遇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做?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注意:這些都是非訴訟手段處理法律事務,打官司、辯護等依據法律和事實證明合同、遺囑、身份等情況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弱者的保護神”有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可到法律援助中心請求援助寫文書,出主意1.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法律服務機構:“弱者的保護神”法律服務站律師事務所公證處代寫法律文書,幫忙出主意,代替我們解決涉及法律的事務處理法律事務、打官司、辯護等依據法律和事實證明合同、遺囑、身份等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連連看1.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公安機關依法管理社會治安,擔負著刑事案件的偵查任務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是我國國家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上述方式無法解決時,怎么辦?③遇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1.遇到侵害時,怎樣依法維權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筆記區1.受到非法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辦?p57-p59①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②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2.訴訟的含義、地位、種類小峰是通過訴訟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想一想:小峰是通過什么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 中學生小峰自創的歌詞在“全國少年兒童歌詞征集活動”中獲特別獎,但小峰并未接到獲獎通知書。經調查發現,參加復評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腳,將獎項給了張某。小峰一紙訴狀將李某和張某告到法院,狀告他們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經法院審結,小峰獲得1.7萬元賠償。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筆記區2、訴訟的含義、地位、種類?含義:訴訟是人民法院(審判機關)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P59)地位: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P59)種類:①民事訴訟 ②行政訴訟 ③刑事訴訟(P60)俗稱:打官司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動。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民事訴訟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如財產分割、婚姻問題、債務糾紛等)(如稅務局、公安局等政府部門或其工作人員的侵權等行為)(如殺人、放火、盜竊、搶劫、虐待等)訴訟種類: 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民告官)、刑事訴訟民告民、企業民告官活學活用:判斷以下案例屬于什么類型的訴訟?案例一:某照相館未經小李允許擅自用其照片,小李向法院起訴。——民事訴訟案例二:陸先生在為自己創辦的公司取名時,以“資本家” 三字為公司冠名,他的申請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駁回。陸先生一紙訴狀將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行政訴訟案例三:甲將乙打成重傷致殘,乙的母親向法院提起訴訟。——刑事訴訟針對訓練1.八年級學生小洋的母親早逝,去年父親因為車禍也離他而去。父親留下遺產10萬元和房屋一套。父親去世后,多年不來往的叔叔堅決要求分割遺產。無奈之下,小洋將叔叔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判決,小洋繼承父親的全部遺產。小洋將叔叔告上法庭的行為( )C①屬于民事訴訟 ②是采取非訴訟手段解決糾紛 ③是為了獲得遺產而采取的合理的做法 ④是采用訴訟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根據題目材料中的“告上法庭”可知,是通過訴訟手段維護合法權益,遺產繼承糾紛屬于民事糾紛,小洋的行為屬于民事訴訟,①③④正確,②錯誤。2.閱讀案例,下列選項中,屬于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的是( )B①為挽回自己的經濟損失,李某將不履行合同義務的林某告上法庭 ②胡某因商品質量問題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③萬某因涉嫌犯罪被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④張某因不服工商行政管理所的處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有勇有謀 應對違法犯罪02小偉、小宇、小剛是七年級的學生,有一天,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看見兩個手持兇器的歹徒正在對一位同學搜身。小偉說:“別管這事,和我們沒關系。”小宇說:“我們去和兩個歹徒拼了。”小剛說:“你倆盯住歹徒,我去報警。”1.運用所學知識,請你對上述三位同學的行為進行點評。2. 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同違法犯罪作斗爭?3.違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兇惡的、狡猾的,我們與其斗爭有哪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情景分析-合作探究3、青少年為什么要有勇有謀同違法犯罪作斗爭?p60-p613.我們為什么要有勇有謀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①小偉觀點錯誤。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責任所在)②小宇觀點錯誤。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自身原因)③小剛做法正確。他在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時,既能抓獲犯罪分子又能保護自己二、有勇有謀 應對違法犯罪筆記區3.青少年為什么要有勇有謀同違法犯罪作斗爭?p60-p61①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②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③我們身為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方法與技能: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護好作案現場①當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我們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②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要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4.我們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①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②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③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5.做守法的公民要求青少年怎么樣做?課堂小結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如何運用法律維權遇到侵害依法求助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訴訟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善用法律1.某校九年級學生小慧所居住的小區張貼了一條“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的宣傳語。對于掃黑除惡,下列行為與小慧身份相適應的是( )B①遇到不法侵犯,沉著冷靜,機智應對 ②依法從嚴懲處黑惡勢力,矯治不良行為 ③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關,防止冤假錯案 ④發現涉黑涉惡線索,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②中“依法從嚴懲處黑惡勢力”屬于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職責。③屬于司法機關的職責。2.中學生小新畫了一幅思維導圖(見下圖),圖中“ ”處應填寫( )A.我與社會 B.法不可違 C.善用法律 D.預防犯罪C3.初中生小林放學回家時,看見一歹徒騎摩托車實施搶劫,當即報案,并向公安部門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車牌號和去向,公安部門根據小林提供的線索很快抓獲了犯罪嫌疑人。這說明( )BA.小林是未成年人,不應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B.公民有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責任C.青少年要奮不顧身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D.及時報告公安機關,是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唯一有效方法校園欺凌現象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校園欺凌會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某中學開展校園欺凌專項調查,以下是圍繞“面對校園欺凌,你通常采取的做法”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1)調查問卷的結果說明了什么 ①面對校園欺凌,部分學生選擇“默默忍受”,忍氣吞聲;部分學生選擇“以暴制暴”,進行報復;選擇求助家長和老師或主動揭發的學生較少。②說明當前一些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遭遇校園欺凌時不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中學生小華和同學小德各自騎著自行車去上學。突然,一輛轎車為躲避前方的大貨車駛入自行車道,將小華撞倒在地。轎車司機發現被撞的是一名學生,便駕車逃走了。對此,路邊的行人議論紛紛。行人甲:“被車撞了,司機又跑了,就自認倒霉吧!”行人乙:“如果找到肇事司機,就把他的車給砸了。”行人丙:“交警找到肇事司機后,應依法要求他賠償損失。”(1)結合所學知識,就三名行人的說法分別進行辨析。①甲的看法錯誤。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如果忍氣吞聲,不僅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會助長違法分子的囂張氣焰。②乙的看法錯誤。這樣做可能導致自己違法犯罪。③丙的看法正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上述案例對你有什么啟示。①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②自覺守法,遇事找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