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小學科學第二單元《地球表面的變化》知識清單1、地球的表面1.地球的表面被堅硬的 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2.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畝,全國沙化土地面積減少6490多萬畝,沙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明顯改善,實現(xiàn)了由“ ”到“ ”的歷史性轉變。3.地球的表面包括陸地和海洋,陸地地形有:丘陵、 、平原等。4.地球表面主要由 和 構成。5.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種多樣的,由雄偉的高原,綿延的群山,廣闊的 ,低緩的丘陵,四周群山環(huán)抱,中間低平的 ……2、地球的結構1.地殼主要由 、 、 三大類巖石構成。2.科學家是利用 、 等提供的信息,對地球內部進行探索的。3.地球內部可以分為 、 、 三個圈層。 是地震、火山噴發(fā)等自然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4.[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按巖石的形成方式分類:玄武巖和花崗巖屬于 ;石灰?guī)r和頁巖屬于 ;大理巖屬于 。5.【地核、地幔,地殼]地球的最外層叫作 ,地球的中心部分叫作 ,兩者之間的部分叫作 。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發(fā)生地震的巨大能量來自地球的 (填“外部”或“內部”),地震對地表的改變是 。 (填“緩慢地”或者“迅速地”)2.地震時,應該乘坐電梯迅速逃生。( )3.地震使山體滑坡,阻塞河道,形成了 。4.當?shù)貧ど钐幍膸r層因受到過度 而突然破裂或錯動時,會引起大地劇烈震動,釋放出長期積累的巨大 ,這就是地震。海底地震還會引發(fā) 。5.[震級、烈度]地震的能量大小用 來表示,對地表的破壞程度用 來表示。4、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1.地球內部的 在巨大的壓力下會沿著裂縫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有的會冷卻下來形成巖石,有的會沖出地面形成 噴發(fā)。2.根據(jù)火山噴發(fā)現(xiàn)象,我們推測地球內部有 。3.在自然界中,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會引起地表的變化,如長白山天池是由 形成的,江河入海口的沙洲是 的作用形成的。大裂谷是由 引起的。4.火山噴發(fā)是因為處于地球地殼下的巖石高溫熔化成 ,由于地殼運動形成斷裂帶——火山通道;在極大 作用下,巖漿會沿著火山通道從最薄弱的地方?jīng)_破地殼,噴涌而出形成火山噴發(fā)。5.火山按照活動情況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 、 和 。5、風的作用1.電影中的沙漠美景深深吸引著科科,沙漠的形成是由于 (風/水/地震)的作用。2.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 、 。3.地面的巖石、 在水、風、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壞和搬走的現(xiàn)象叫作 。4.與地震和火山噴發(fā)相比,風對地形地貌的影響是比較 、 的。5.改變地形地貌的力除了來自地球內部的力量,還有來自地球外部的力量。外力的作用來源于地球外部,以 能為主,如圖所示蘑菇石是在 力的作用下形成的。6、水的作用1.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景觀是由 造成的。2.當我們乘船沿江而下時,有時會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島”,人們稱它們?yōu)椤? 。3.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壤受到侵蝕,從而使 、 發(fā)生變化。4.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不同河段,石塊越來 ,表面越來越 ,棱角越來越 。5.地面的巖石、沙土在 水、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壞和搬走的現(xiàn)象叫侵蝕。參考答案1、地球的表面1.【答案】巖石2.【答案】沙進人退;綠進沙退3.【答案】高原4.【答案】陸地;海洋5.【答案】平原;盆地2、地球的結構1.【答案】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2.【答案】地震波;磁力3.【答案】地殼;地幔;地核;地殼運動4.【答案】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5.【答案】地殼;地核;地幔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1.【答案】內部;迅速地2.【答案】錯誤3.【答案】堰塞湖4.【答案】擠壓;能量;海嘯5.【答案】震級;烈度4、火山噴發(fā)的成因及作用1.【答案】巖漿;火山2.【答案】巖漿3.【答案】火山噴發(fā);流水侵蝕;地震4.【答案】巖漿;壓力5.【答案】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5、風的作用1.【答案】風2.【答案】降水稀少;氣候干旱3.【答案】沙土;侵蝕4.【答案】緩慢;溫和5.【答案】風;風6、水的作用1.【答案】水土流失2.【答案】沙洲3.【答案】地形;地貌4.【答案】小;光滑;不明顯5.【答案】風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