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秋統編九上道法期中期末復習核心考點梳理(讀記版)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思維導圖第三課 追求民主價值第1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1.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民主?(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它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出來,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驗證,具有強大生命力。全過程人民民主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2)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的民主。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 。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充分彰顯人民主體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體現、人民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創造活力進一步激發。(3)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4)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來越切實的保障。2.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1)選舉民主 :保障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2)協商民主:推動人民內部各方面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取得一致意見。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3.我國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及其地位政治制度 地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 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 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強調通過充分協 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 同心圓政治制度 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獨具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 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第2框 參與民主生活1.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民主 選舉 (1)重要性: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 (2)方式(途徑):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等 (3)要求: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公民要積極、主動、理性地參與民主選舉民主 協商 (1)重要性:保證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 (2)方式(途徑):提案、座談、論證等多種途徑和方式民主 決策 (1)重要性: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 (2)方式(途徑):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等 (3)要求: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取各方意見, 集中民智 參與意識 ,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 管理 重要性:讓人人都有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的機會和渠道;有利于廣大人民積極行使民主權利,實現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辦民主 監督 重要性: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有助于增強公民的,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2.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要求要有社會責任感 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3.公民怎樣增強民主意識?(1)要自覺遵守憲法 ,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2)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3)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 ,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第1框 夯實法治基礎1.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為什么要實行法治?)(1)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3)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4)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2.法治的要求:①實行良法之治;②實行善治 。3.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 和堅定捍衛者。(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第2框 凝聚法治共識1.政府的權力來源、宗旨和工作要求(1)權力來源:人民 。(2)宗旨:為人民服務 。(3)工作要求: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2.依法行政的地位與核心(1)地位: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 。(2)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3.怎樣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1)政府:①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 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③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④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2)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4.怎樣到厲行法治?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1)國家:要推進科學立法 、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2)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3)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4)社會:需要加強法治宣傳 ,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5.法治與德治的關系(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 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 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秋統編九上道法期中期末復習核心考點梳理(讀記版)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思維導圖第三課 追求民主價值第1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1.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民主?(1)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它從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出來,在實踐中不斷得到驗證,具有強大生命力。全過程人民民主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人民當家作主 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2)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 的民主。黨的領導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 。在黨的領導下,人民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彰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充分彰顯人民主體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體現、人民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創造活力進一步激發。(3)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4)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當家作主更為扎實,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來越切實的保障。2.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形式(1)選舉民主 :保障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2)協商民主:推動人民內部各方面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取得一致意見。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 。3.我國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及其地位政治制度 地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國家政 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 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強調通過充分協 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 同心圓政治制度 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獨具中國特色的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 族合法權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發展基層民主,是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第2框 參與民主生活1.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形式民主 選舉 (1)重要性:是人民實現民主權利的一種重要形式 (2)方式(途徑):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等 (3)要求: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公民要積極、主動、理性地參與民主選舉民主 協商 (1)重要性:保證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 (2)方式(途徑):提案、座談、論證等多種途徑和方式民主 決策 (1)重要性: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實現的有效方式 (2)方式(途徑):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和社會聽證制度等 (3)要求:保證廣泛的公民參與,決策方認真聽取各方意見, 集中民智 參與意識 ,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 管理 重要性:讓人人都有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的機會和渠道;有利于廣大人民積極行使民主權利,實現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辦民主 監督 重要性: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監督權的具體體現;有利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改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義,防止濫用權力,預防腐敗;有助于增強公民的,激發公民的參與熱情2.我國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要求要有社會責任感 和主人翁意識,以理性、公正、客觀的態度全面、深刻、辯證地看問題,立場正確、邏輯清晰地表達觀點和意見,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參與民主生活的能力。3.公民怎樣增強民主意識?(1)要自覺遵守憲法 ,始終按照憲法原則和精神參與民主生活。(2)要不斷積累民主知識,形成尊重、寬容、批判和協商的民主態度。(3)要通過依法參與公共事務 ,在實踐中逐步增強民主意識。第四課 建設法治中國第1框 夯實法治基礎1.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為什么要實行法治?)(1)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3)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4)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 。2.法治的要求:①實行良法之治;②實行善治 。3.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4.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 和堅定捍衛者。(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第2框 凝聚法治共識1.政府的權力來源、宗旨和工作要求(1)權力來源:人民 。(2)宗旨:為人民服務 。(3)工作要求: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2.依法行政的地位與核心(1)地位: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 。(2)核心:規范政府的行政權。3.怎樣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1)政府:①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 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③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④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2)公民: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4.怎樣到厲行法治?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義務。(1)國家:要推進科學立法 、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2)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3)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4)社會:需要加強法治宣傳 ,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5.法治與德治的關系(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 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 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秋統編九上道法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 期中期末復習核心考點梳理(自測填空版) .docx 2024秋統編九上道法第二單元《民主與法治》 期中期末復習核心考點梳理(讀記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