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秋八上道法期中期末復習核心考點(讀記版)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思維導圖第三課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1框 維護秩序1.社會秩序的種類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2.社會生活為什么需要秩序?(1)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2)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3.社會規則的種類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道德、紀律、法律等。4.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社會規則對社會秩序的作用)(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第2框 遵守規則1.自由與規則的關系(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怎樣自覺遵守社會規則?(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4.如何維護規則?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5.改進規則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2)做法: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第1框 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原因(1)對個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點。②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③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2)對社會:①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②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2.如何尊重他人?(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2)平等對待他人。(3)學會換位思考。(4)學會欣賞他人。3.平等待人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我們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2)做法: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以家境、身體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第2框 以禮待人1.禮的表現禮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禮的意義(1)對個人: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2)對社會: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3)對國家: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3.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1)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3)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第3框 誠實守信1.誠信的地位(1)道德角度: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法律角度: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2.誠信的重要性(1)對個人: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2)對企業: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3)對社會、國家: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3.如何做一個誠信的人?(1)樹立誠信意識。(2)運用誠信智慧。(3)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4.如何運用誠信智慧?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 法不可違1.法律的重要性(1)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2)法律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3)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2.違法行為的類別及其比較違法行為 種類 違反的法 律規范 需承擔的 責任 舉例 危害性 相同點民事違法行為 民事法律 規范 民事責任 欠債不還 相對輕微 都有其法律后果; 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都具有社會危害性行政違法行為 行政法律 規范 行政制裁 擾亂社會治安刑事違法行為 刑事法律 規范 刑罰處罰 故意殺人 最嚴重3.我們身邊的違法行為有哪些?(1)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2)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4.我們應怎樣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我們應怎樣做到遵章守法?)(1)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3)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第2框 預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1)含義: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2)基本特征:①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②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③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法律后果)。3.刑罰的含義和種類(1)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2)種類: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4.中學生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1)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3)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4)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第3框 善用法律1.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做?(1)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2.訴訟的地位和類型(1)地位: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2)類型:①民事訴訟;②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③刑事訴訟。3.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要求(青少年應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2)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4.青少年應該怎樣做守法的公民?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秋八上道法期中期末復習核心考點(讀記版)第二單元 遵守社會規則思維導圖第三課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第1框 維護秩序1.社會秩序的種類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2.社會生活為什么需要秩序?(1)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2)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3.社會規則的種類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道德、紀律、法律等。4.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社會規則對社會秩序的作用)(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第2框 遵守規則1.自由與規則的關系(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怎樣自覺遵守社會規則?(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4.如何維護規則?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5.改進規則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2)做法: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第四課 社會生活講道德第1框 尊重他人1.尊重他人的原因(1)對個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點。②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③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2)對社會:①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②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2.如何尊重他人?(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2)平等對待他人。(3)學會換位思考。(4)學會欣賞他人。3.平等待人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我們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2)做法: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以家境、身體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第2框 以禮待人1.禮的表現禮主要表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2.文明有禮的意義(1)對個人:文明有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2)對社會: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3)對國家: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3.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1)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2)要儀表整潔、舉止端莊。(3)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第3框 誠實守信1.誠信的地位(1)道德角度: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法律角度: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2.誠信的重要性(1)對個人: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誠信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2)對企業: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3)對社會、國家: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3.如何做一個誠信的人?(1)樹立誠信意識。(2)運用誠信智慧。(3)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4.如何運用誠信智慧?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第1框 法不可違1.法律的重要性(1)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2)法律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3)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2.違法行為的類別及其比較違法行為 種類 違反的法 律規范 需承擔的 責任 舉例 危害性 相同點民事違法行為 民事法律 規范 民事責任 欠債不還 相對輕微 都有其法律后果; 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都具有社會危害性行政違法行為 行政法律 規范 行政制裁 擾亂社會治安刑事違法行為 刑事法律 規范 刑罰處罰 故意殺人 最嚴重3.我們身邊的違法行為有哪些?(1)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2)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4.我們應怎樣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我們應怎樣做到遵章守法?)(1)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3)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第2框 預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1)含義: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2)基本特征:①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②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③應受刑罰處罰性(必然法律后果)。3.刑罰的含義和種類(1)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2)種類: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4.中學生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1)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3)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4)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第3框 善用法律1.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怎么做?(1)要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2.訴訟的地位和類型(1)地位: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2)類型:①民事訴訟;②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③刑事訴訟。3.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要求(青少年應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2)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4.青少年應該怎樣做守法的公民?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成為一名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秋八上道法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梳理(自測填空版).docx 2024秋八上道法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期中復習核心考點梳理(讀記版) .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