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專題3 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第二單元 金屬鈉及鈉的化合物第二課時 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鈉1.碳酸鈉(Na2CO3)(1)碳酸鈉是 固體,俗稱 或 , 溶于水白色純堿蘇打易Na2CO3Na+CO32-與酸反應生成CO2生成難溶性碳酸鹽碳酸鈉【實驗1】在兩支結晶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鈣溶液,再分別向上述兩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象。實驗序號 實驗現象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實驗1實驗2實驗3【實驗2】用pH試紙測定碳酸鈉溶液的pH。【實驗3】在一只燒杯中加入50ml 0.5ml·L-1碳酸鈉溶液,用酒精燈將其加熱至接近沸騰。將一塊沾有油污的銅片浸入碳酸鈉溶液中,靜置約2min。用鑷子將銅片從溶液中取出后,用水沖洗干凈。比較浸入碳酸鈉溶液前后銅片表面的情況。碳酸鈉【實驗1】在兩支結晶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鈣溶液,再分別向上述兩支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都生成白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CaCl2=CaCO3↓+2NaCl【結論】碳酸鈉【實驗現象及結論】【實驗2】用pH試紙測定碳酸鈉溶液的pH。pH>7,溶液呈堿性碳酸鈉【實驗現象】【實驗3】在一只燒杯中加入50ml 0.5ml·L-1碳酸鈉溶液,用酒精燈將其加熱至接近沸騰。將一塊沾有油污的銅片浸入碳酸鈉溶液中,靜置約2min。用鑷子將銅片從溶液中取出后,用水沖洗干凈。比較浸入碳酸鈉溶液前后銅片表面的情況。浸入Na2CO3溶液的銅片上油污被去除【結論】熱的碳酸鈉溶液能去油污(堿性)碳酸鈉碳酸鈉能與酸反應,也能與某些堿和鹽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 +CO2 +H2O====2NaHCO3冒氣泡有白色沉淀【與堿反應】【與鹽反應】【與酸反應】向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氫鈉。碳酸氫鈉2.碳酸氫鈉(NaHCO3)(1)碳酸氫鈉是 固體,俗稱 ,常溫下溶解度 碳酸鈉,水溶液呈 性,白色小蘇打小于堿NaHCO3Na+HCO3-與酸反應生成CO2固態時加熱分解為CO2和H2O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碳酸鈉(Na2CO3)與碳酸氫鈉(NaHCO3)性質對比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 Na2CO3 NaHCO3 性質比較水溶性 _____ _____ Na2CO3的溶解度 NaHCO3溶液的酸堿性 性 性 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Na2CO3溶液的pH比NaHCO3溶液的pH____易溶可溶大于堿堿大碳酸鈉(Na2CO3)與碳酸氫鈉(NaHCO3)性質對比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實驗1】如圖,分別加熱Na2CO3和NaHCO3 ,觀察現象,比較Na2CO3和NaHCO3的熱穩定性。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澄清石灰水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變渾濁Na2CO3很穩定,受熱不易發生分解變渾濁NaHCO3不穩定,受熱容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加熱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裝置 步驟 ①在兩個試管中加入約50ml同濃度的鹽酸;②在氣球中加入等質量(約2克)Na2CO3、NaHCO3固體;③同時提起氣球,讓球中固體全部落入試管中;④將氣球中的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物質 Na2CO3 NaHCO3現象原理結論 ①立即發生反應產生氣泡;②反應劇烈,氣球脹大。①立即發生反應產生氣泡;②反應更劇烈,氣球膨脹更大。CO32-+2H+ = H2O+CO2↑HCO3-+H+ = H2O+CO2↑①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均能與鹽酸反應,產生CO2氣體;②相同條件下,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比碳酸鈉的反應劇烈;③相同質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完全反應,NaHCO3產生的氣體更多。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問題探究: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別與稀鹽酸互滴,現象各有何不同?請分析其中的原理。①向鹽酸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開始時酸過量):立即產生大量的氣泡,反應為Na2CO3+2HCl=2NaCl+CO2↑+H2O。離子方程式:CO32-+2H+= H2O+CO2↑。②鹽酸逐滴加入到NaH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稀鹽酸中,現象相同,均會立即有無色氣體放出。離子方程式:HCO3-+H+=H2O+CO2↑。碳酸鈉和碳酸氫鈉③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開始時酸不足):剛開始無氣泡產生,鹽酸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氣泡產生。反應為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離子方程式:CO32-+H+=HCO3-(無明顯現象)、HCO3-+H+=H2O+CO2↑ (無色氣體放出)④因此,可以用互滴法鑒別鹽酸和碳酸鈉兩種無色溶液。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利用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比較,設計幾種區別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固體的試驗方案。方法依據 原理 結論熱穩定性CaCl2、BaCl2的反應CO32-+Ca2+==CaCO3↓,CO+Ba2+==BaCO3↓;HCO3-與Ca2+、Ba2+不反應2NaHCO3 Na2CO3+CO2↑+H2O;Na2CO3受熱不易分解加熱有氣體產生的是NaHCO3,無變化的是Na2CO3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無變化的是NaHCO3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方法依據 原理 結論鹽酸反應的劇烈程度鹽酸逐滴加入時的現象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CO32-+H+==HCO3-;HCO3-+H+==CO2↑+H2O生成氣體劇烈的是NaHCO3,相對不劇烈的是Na2CO3逐滴加入鹽酸立即產生氣體的是NaHCO3,開始不產生氣體,滴加一會才產生氣體的是Na2CO3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思考】如何除去碳酸鈉中碳酸氫鈉和碳酸氫鈉中的碳酸鈉?①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鑒別方法:方法一:將固體溶于水,測溫度的變化,升高的是碳酸鈉、降低的是碳酸氫鈉;方法二:將等質量的固體溶于等體積的水中,溶解度大的是碳酸鈉、小的是碳酸氫鈉;方法三:將固體分別置于試管加熱,如有水珠生成的是碳酸氫鈉或加熱后固體質量未變的是碳酸鈉、質量減小的是碳酸氫鈉。碳酸鈉與碳酸氫鈉②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常見三種除雜方法:混合物 除雜方法 原理Na2CO3固體(NaHCO3)NaHCO3溶液(Na2CO3)Na2CO3溶液(NaHCO3)2NaHCO3 Na2CO3+CO2↑+H2O;加熱通入足量CO2氣體加入適量NaOH溶液CO2+Na2CO3+H2O==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碳酸鈉的用途侯氏制堿法中國化學工業的先驅——侯德榜在中國化學工業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為祖國的化工事業奮斗終生,并以獨創的制堿工藝聞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塊堅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國現代化學工業的大廈,這位先驅者就是被稱為“國寶”的侯德榜。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的原理是將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較小的碳酸氫鈉從溶液中析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過濾得到碳酸氫鈉晶體,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在過濾后的母液中加入NaCl粉末,通入NH3,攪拌,經降溫后結晶出副產品NH4Cl, NH4Cl可用作化肥。2NaHCO3 = Na2CO3+H2O+CO2 ↑△侯氏制堿法隨堂訓練1.下列有關NaHCO3和Na2CO3的敘述正確的是( )A.NaHCO3比Na2CO3熱穩定性強B.可以利用加熱的方法來鑒別NaHCO3和Na2CO3C.NaHCO3和Na2CO3固體溶于水均放出熱量D.分別向NaHCO3和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只有Na2CO3 溶液顏色變紅B隨堂訓練2.不能用來鑒別Na2CO3和NaHCO3兩種固體的操作是( )A.分別加熱這兩種固體物質,并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B.分別測量兩種固體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變化C.分別在這兩種固體中,逐滴加入同濃度的稀鹽酸D.分別在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D隨堂訓練3.將NaHCO3和Na2O2的固體混合物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270℃,使其充分反應,最后測得生成的氣體和剩余固體均由兩種物質組成,則其組成應是( )生成氣體 剩余固體A CO2、H2O(g) Na2CO3、Na2O2B H2O(g)、O2 Na2CO3、NaHCO3C H2O(g)、O2 Na2CO3、NaOHD H2O(g)、O2 NaOH、Na2O2C隨堂訓練4.有兩支試管分別裝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鑒別二者的操作和判斷均正確的是( )選項 操作 判斷A 分別加入澄清石灰水 產生沉淀者為Na2CO3B 分別加入等濃度的稀鹽酸 反應較劇烈者為Na2CO3 C 分別加入CaCl2溶液 產生沉淀者為Na2CO3D 逐滴加入等濃度的鹽酸 立即產生氣泡者為Na2CO3C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