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3.2 遵守規則目錄01自由與規則不可分02自覺遵守規則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1.融入社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形成自覺遵守規則和維護規則的理念。 2.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度分析的能力;通過對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讀,提高遵守規則和維護規則的自覺性; 3.樹立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培養自律意識和敬畏規則的意識。 4.在社會生活中養成生活自律習慣,尊重和敬畏規則做人品格。 5.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服務他人、服務社會。重點: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規則難點:理由自由與規則不可分,自覺維護與改進規則自由與規則不可分01導入新課案例分享2024年8月11日,河北保定容城縣一父親帶11歲兒子參加騎行團,期間小孩不慎摔倒,遭對向行駛汽車碾壓身亡。肇事司機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被批捕。據悉,事發路段為機動車道,不少騎行愛好者都喜歡到該路段騎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如果未成年人年齡小于12周歲,則不可以騎自行車上路。造成這場慘劇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此類慘劇的發生?“City ride”是健身自由還是違法必究?在公共道路騎車應當遵守哪些交通規則?有了這些交通規則,騎行者們是否還能實現騎行自由?在中國,公共道路上騎自行車應當遵守以下法律規則。違反這些規定,可能會面臨警告、罰款等法律后果。遵守交通信號靠右行駛不得逆行不得載人不得酒后騎行佩戴頭盔不得使用手機不得安裝遮陽傘等影響安全的裝置不得在機動車道、人行道上騎行不得擅自改裝車輛結構在規定地點停放不得超速1.自由與規則的關系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男孩隨父騎行遭碾壓身亡”事件發生后,有網友指出,此前,當事父親的社交賬號下曾有人提醒其孩子太小,騎行跟得太近,不適合跟團騎行,也不適合在快速路騎行,該男子回懟網友“跟你有關系嗎”。“人教人不聽,事教人一次就會。”非得經過血的教訓才懂得敬畏規則嗎?02 自覺遵守規則十字路口的實拍請你選擇任意一個行為主體,評價他們的行為,并說說如何才能禁止這些行為?2.怎樣遵守社會規則?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 。(他律: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自律:自我約束)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思,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觀點一:受從眾心理影響而不顧及交通安全;觀點二:面對交通規則,缺乏自我約束;觀點三:對規則選擇性的遵守,缺乏敬畏。觀點一:闖紅燈不對,但大家都在闖,我也跟著走。觀點二:只要沒有人看到,沒有人管,就可以闖紅燈。觀點三: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車輛少或沒有車時可以闖。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思考:遵守社會規則除了要做到自律和他律外,還需要怎么做?2.怎樣遵守社會規則?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盧梭思考:你有沒有做過侵犯他人權益的事?如果你是上述事例的當事人,你會怎么做?思考:你有沒有做過侵犯他人權益的事?如果你是上述事例的當事人,你會怎么做?3.如何維護規則?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1)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自覺遵守社會規則;(2)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社會規則。案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兒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長。根據這種情況,2010年,全國鐵路兒童票的身高限制從原來的1.1米~1.4米調整為1.2米~1.5米,即隨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1.5米的兒童,享受半價客票優惠。修改此項規定說明什么?①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愛國主義教育法的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單獨二孩只生一個全面二孩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全面三孩”政策全面三孩調整購票身高刑事犯罪下調至12歲③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思考:如果我們班級的班規不合理,嚴重影響大家學習和生活,面對不合理的規則,你會怎么做呢?4.如何積極改進規則?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感悟人生課堂小結自由與規則密不可分自覺遵守規則維護和改進規則自由的邊界自由的保障他律與自律敬畏規則堅定維護規則積極改進規則遵守規則練一練1.雖然多地出臺了“禁燃”規定,但隨著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認識的加深,部分城市對規定做出了更人性化的調整,如劃定可燃放的區域,時間等。對此,下列對認識的目的是( )A.規則意識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可靠B.更改規則不可行,杜絕燃放保環境C.規則并非永不變,積極改進更可貴D.落實規則靠執行,堅守規則促穩定C2.新修改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規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論票價”的規定,開啟“雙軌制”,綜合考慮身高和年齡等因素。對該新規的正確認識有( )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與時俱進②規則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就要被廢除③隨著社會的發展,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④不能適應實際生活變化的規則,需要調整和完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練一練3.2023年8月2日傍晚,河北涿州市的騰飛大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洪災,數名工地的工人被淹超過了24小時,一支來自山西的民間救援隊帶著沖鋒舟前來救援,被困的工人自發地排隊,讓年長者和女性先行離開,最后都安全獲救。這說明( )①社會生活離不開秩序②維護秩序需要依靠規則③規則需要強制人們遵守④違反規則必受行政制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練一練4.“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利”。下列自由和規則的關系中,表述正確的是( )A.離開規則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B.社會規則的制定是為了限制自由C.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D.規則和自由彼此對立、互相沖突C練一練5.為引導養犬人依法養犬,規范養犬、文明養犬,煙臺市出臺了《煙臺市養犬管理條例》,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小麗爸爸對于條例中諸多條款很不理解,認為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如果你是小麗,應該這樣勸說爸爸( )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③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④法不責眾,不必在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練一練6.常有居民將電動車隨意停放在樓道里,或者把電動車的電池拿上樓充電,這樣做容易發生消防安全事故。《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這說明( )①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②建立規則的目的是為了限制自由③生活離不開規則④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練一練7.在班級舉辦的有關社會規則和自由的辯論賽上,反方的觀點如下:遵守規則必然會限制人的自由。作為正方辯手你會采用哪些觀點進行反駁( )①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②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③自由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④社會規則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A練一練8.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有同學說,規則像道路上的斑馬線,像懸崖邊上的護欄,像過山車上的安全帶。該說法啟示我們( )①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是自由的保障②違反規則就要接受刑事處罰③規則無法形成同一范式,因人而異④每個人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練一練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