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面對食品安全問題國家是怎樣做的?制定食品安全法,并依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第4課 建設法治中國4.1夯實法治基礎第二單元 民主與法治自主學習1.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重點)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重難點)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怎樣的法治發展進程?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新方針分別是什么?5.怎樣建設法治中國\建設法治中國的要求?(重點)01選擇法治道路延遲符可刪除法治,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意味著依法治理。相對于人治而言。國家法律、制度的簡稱,是制度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vs談談對“法治”和“法制”的理解法治需要法制延遲符可刪除1.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 ①對人民: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思考1:國家依法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對人民的生活有什么積極影響?《美國憲法》《法國民法典》《中國憲法》《德國基本法》②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現代世界各國的共識。②延遲符可刪除思考2:國家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者體現法治對社會發展有怎樣的的積極作用?②對社會: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延遲符可刪除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1840年以前(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1840年以后(近代)1949年(新中國成立)如今人治社會:人高于法、權大于法探索法治建設,確立依法治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變法改制——失敗④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延遲符可刪除小結:為什么選擇法治道路?(作用)①對人民: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能夠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②對社會: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③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④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延遲符可刪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食品的需求從單純的數量滿足轉變為對質量、安全、營養等多方面的追求。食品安全問題直接關系到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成為社會公眾的普遍訴求。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引發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為了回應公眾的關切,加強食品安全監管,2009年2月28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安全法》并于同年6月1日施行。2021年4月29日第二次修正思考3:在菜里非法添加硫酸慶大霉素違反了什么法律?為什么要制定這部法律?(1)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良法(三個判斷標準)①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②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③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但,毒大米、毒豬肉、毒……屢屢出現。良法善治+=法治(2)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食品安全法》第四條規定:延遲符可刪除小結:實行法治的要求①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共同發展。②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02 描繪法治藍圖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近代中國中國的法治進程人治變法改制新中國成立后探索法治進程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治進程1978年1997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求。2018年200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集中同意領導。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2002年黨的十六大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建設小康重要目標。2020《民法典》頒布;習近平法治思想被確立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加快建設,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社會公平正義保障更為堅實,法治中國建設開創新局面。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推進要求: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依法治國-------基本方略(1)地位: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2)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基本要求:科學立法(前提)、嚴格執法(關鍵)、公正司法(保障)、全民守法(基礎)。(十六字方針)小結:全面依法治國的地位、總目標、基本要求 主體 目標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人大司法機關政府公民◆使每一項立法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例體現公平正義;(前提)(關鍵)(保障)(基礎)◆使每一位公民成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衛者。思考4:請結合食品安全問題說說如何建設法治中國?—— 習近平“道路決定命運,道路引領未來。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①建設法治中國, 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科學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嚴格執法)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公正司法 )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 (全民守法)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小結:如何建設法治中國建設法治中國?(要求)5.建設法治中國,青少年應怎么做?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學習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在實踐生活中,能夠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能夠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敢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為我國的法治建設做貢獻。延遲符可刪除4.如何建設法治中國?2.為什么要選擇法治道路(重要性)?1.法治的要求?4.1夯實法治基礎選擇法治道路描繪法治藍圖3.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性、行動指南、總目標、十六字方針?延遲符可刪除課堂練習1.中央電視臺有一則公益廣告,廣告詞是這樣說的:“萬事皆規律,有法天下和。”這句話告訴我們( )A.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B.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唯一標志C.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D.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已經實現A延遲符可刪除B2.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法治中國建設,青少年應做到( )A.科學立法,完備體系B.尊法學法,守法用法C.嚴格執法,依法行政D.公正司法,廉潔高效延遲符可刪除3.為預防、遏制和懲治電信網絡詐猜活動,保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我國針對反電信網絡詐騙立法,體現了( )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②堅持依法行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③堅持科學立法,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提供法律依據④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B延遲符可刪除4.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是“保障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它的出臺,將有利于提高民事法律制度的針對性、有效性、適應性,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有效規范民眾的一切民事行為。以下認識錯誤的是( )A .《民法典》的誕生,標志我國已經實現了法治B .法治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C .法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D .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A謝謝聆聽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夯實法治基礎.pptx(1).pptx 86e77123ff38831cc8e9766fbd405c54.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