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伊能靜上《新聞聯播》了熱點聚焦伊能靜作為臺灣同胞代表參加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她手持邀請函在人民大會堂前留念,在天安門廣場的盛開的巨大花籃前,笑靨如花。10月1日,伊能靜在微博發布長文,祝福祖國生日快樂,洋洋灑灑真誠滿滿,文采斐然,收到網友的一致好評。漫漫人生路,心中堅持正道而行,半途雖難,更要加倍努力。心中有清晰的目標,并且保持正確的方向,不畏險阻,一定能達到頂峰。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這不僅代表她個人的榮耀,更是兩岸交流與融合的生動體現。海峽兩岸,同根同源,文化一脈相承,這件事讓我們看到了臺灣同胞對祖國的認同與熱愛,她用自己的行動,搭建起來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梁,推動了海峽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決心。兩岸一家親,血濃于水的親情無法割舍。相信會有更多的人積極參與促進兩岸關系的行動中來,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維護祖國統一,讓我們一起努力!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第一部分反對分裂2024年9月28日,王毅在聯合國會議上就臺灣問題闡述中方立場。他表示,中國必將實現完全統一,臺灣必將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歷史大勢!為什么反對分裂?(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2)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023年9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和加拿大軍艦通過臺灣海峽提問,發言人毛寧表示,我想強調的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有關方面應當立即停止此類的挑釁行動。★怎樣反對分裂,維護國家統一(要求) ①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曾經出現的民族分裂活動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13名無辜群眾被燒死或砍死,造成直接損失超過3億元。2013年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造成民警、社區工作人員15人死亡,受傷2人 。2010年印度等一些國家出現了海外“藏獨”分子試圖沖闖中國駐有關國家外交機構的情況思考:這些事件的發生啟示我們如何做到反對分裂?曾經出現的民族分裂活動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13名無辜群眾被燒死或砍死,造成直接損失超過3億元。2013年新疆巴楚暴力恐怖事件造成民警、社區工作人員15人死亡,受傷2人 。2010年印度等一些國家出現了海外“藏獨”分子試圖沖闖中國駐有關國家外交機構的情況②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③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損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維護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公民一旦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可撥打舉報電話12339,國家會對提供重要情況或線索的舉報人給予表彰獎勵!你不是生在了沒有戰爭的年代,你只是生在了沒有戰爭的國家!敘利亞之殤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復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深遠不穩定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地區恐怖主義難民問題領土爭端中國的“朋友圈”中國的迅猛發展使日本焦慮,既想與中國合作,搭上中國的順風車,又不愿落在中國后塵中日關系仍有風險美國主張對華強硬,挑起貿易戰、中國威脅論,攪合南海、東海、臺灣等問題中美關系面臨挑戰印度多次向中國挑釁,越境(2017·618事件)侵害中國利益,中印關系陷入低谷中印關系或將惡化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家安全和發展環境復雜多變,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也處于從發展中大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更自覺地維護國家安全。①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②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③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家安全和發展環境復雜多變,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也處于從發展中大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更自覺地維護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探究與分享出租車司機段某是一個軍事迷,平時十分注意搜集我國軍事信息,還經常將這些信息發布到網絡論壇。境外情報機構利用他這一愛好,慫恿他拍攝大量軍事基地照片,并與之交易。段某因非法搜集軍事情報涉嫌犯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這個案例帶給我們哪些警示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應當如何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探究與分享出租車司機段某是一個軍事迷,平時十分注意搜集我國軍事信息,還經常將這些信息發布到網絡論壇。境外情報機構利用他這一愛好,慫恿他拍攝大量軍事基地照片,并與之交易。段某因非法搜集軍事情報涉嫌犯罪,被檢察機關依法批準逮捕。提高國家安全意識,不要把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發布到網絡。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情況和線索,要向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如何反對分裂?①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③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④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第二部分一國兩制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得益于哪一基本方針?“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1)內涵:“一個國家,兩種制度”。(2)地位: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3)基本內容: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4)關系:“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指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除外交和國防事務屬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制度對比 適用范圍 目的 權限 根本社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少數民族地區港澳臺解決國家統一問題解決民族問題高度自治民族自治社會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對比分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與一國兩制香港、澳門回歸之后的繁榮昌盛說明了什么呢?①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②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意義?(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你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3)香港,澳門的回歸,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提供可行的有效途徑,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歷史遺留問題提供新思路。2020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由習近平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它通過特區和國家兩個層面的制度安排,建立起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思考:以上法律出臺,表明保持港澳長期穩定需要怎么做?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一個時期,受各種內外復雜因素影響,香港出現了一些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暴力示威、分裂活動、外部勢力干涉等,這些問題嚴重威脅到香港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黨中央強調,必須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果斷制定香港國安法,從根本上堵住了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漏洞,成為“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里程碑。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思考:以上內容說明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穩定需要怎么做?怎樣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1)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2)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3)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4)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5)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澳門回歸之后,祖國就實現完全統一嗎?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尚未實現完全統一。臺灣還沒有回歸祖國。為什么要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了解臺灣問題的由來1945年,根據中、美、英、蘇聯簽署的有關國際協定,臺灣重新歸于中國版圖和主權管轄之下。三國時孫權派人到達夷洲,元朝設澎湖巡檢司,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4年清政府設臺灣府。1895年中日簽定《馬關條約》,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1949年中國內戰結束后,國民黨集團的一部分軍政人員退據臺灣,在當時美國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臺灣海峽兩岸隔絕的狀態。思考:從臺灣問題的由來中,得出什么結論?①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②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③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④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為什么要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原則(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基本方針(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立 場:努力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 。1992年,兩岸中國人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至今已經30年。這是一種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在以對話代替對抗、以溝通化解分歧、以協商促進合作的過程中,兩岸同胞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福祉。兩岸在雙方都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啟了協商談判、推進了政黨黨際交流、實現了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兩岸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2015年兩岸人員往來規模翻了一番達到985.6萬人次,兩岸貿易總額達到1885.6億美元的新水平……在兩岸開創的和平發展道路上,臺灣同胞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事實已經證明,“九二共識”是維護兩岸穩定的定海神針,堅持“九二共識”,贊成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系就能改善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否認“九二共識”,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系就會緊張動蕩,損害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傳說媽祖姓林名默,出生在宋代湄洲灣畔(位于今福建省莆田市)。她一生扶危濟困,行善濟世,去世后被奉為“媽祖”。為了紀念她,人們在湄洲島建廟祭祀。隨著海上貿易和漁業的不斷發展,媽祖信仰越傳越廣,媽祖逐漸從湄洲走向世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上有媽祖廟5000多座,媽祖信奉者2億多人。2009年“媽祖信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媽祖文化日益成為凝聚海內外華人、華僑的重要精神紐帶。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要加強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兩岸實現“三通”1987年,隨著開放臺灣居民到大陸探親政策的實施,第一批探親臺胞途徑香港回到大陸,兩岸長達38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30多年來,兩岸交流從最初的臺胞赴大陸探親尋根,到旅游、經商、求學,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三通”(通郵、通商、通航)。截至2016年底,兩岸人員往來累計近1.17億人次,兩岸同胞通婚近38萬對,臺商投資項目獲批近10萬個,實際使用臺資近700億美元。思考:兩岸實現“三通”對祖國統一有著怎樣的影響?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兩岸一家親怎樣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①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②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③文化交流: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④經濟方面: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⑤人文溝通: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拓展:青少年可以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做些什么?①思想上:增強維護國家統一的意識。②學習上: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崇高遠大理想,增強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本領。③宣傳上:積極擁護和宣傳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原則和立場。④行動上: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義務。堅決同一切分裂祖國、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作斗爭。總結75年,櫛風沐雨。75年,山河璀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將生命中最熱血的時光獻給了祖國。他們以無畏之姿,捍衛山河無恙;他們揮灑汗水,勾勒出中國前行的鏗鏘;他們將青春,鐫刻在廣袤的田野之上......“愛你歷經滄桑仍清澈,愛你看盡千帆還執著。”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欣欣向榮。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影響社會、經濟受到法律制裁每個公民責任如何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一國兩制地位思維導圖反對民族分裂活動內涵基本內容和關系臺灣問題基本方針、政治基礎文化交流維護國家安全責任經濟融合發展意義和做法人文溝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