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你能判斷出是哪個少數民族嗎?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促進民族團結1、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重點)3、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重點)4、民族團結的重要性(為什么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5、為什么要促進民族地區發展?6、黨和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所采取的措施學習目標目標一 民族大家庭民族概況民族分布特點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政策(民族制度)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聚居≠居住2、理解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法律地位平等 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民族平等的表現社會地位平等 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為360名左右,與十三屆相同。閱讀92頁:從江孜保衛戰的歷史故事中,體現了哪一項方針?體現各族人民哪些精神?西藏人民英勇無畏的精神;我國各族人民共同捍衛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各民族團結御辱。為什么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① 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3、為什么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五臺山僧眾抗日自衛隊東北抗日聯軍騎兵隊馬本齋領導的回民支隊近代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并肩抵御外辱。江孜保衛戰各族群眾積極主動參與汶川抗震救災說明了什么?為什么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②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4、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形成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目標二 家和萬事興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加民族團結,發展社會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5、為什么要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在祖國西南的一個彝族山村,過去,村民的溫飽都成問題,幾乎家家住草房。現在,危房改造、生態家國建設全覆蓋,一幢幢嶄新的房屋拔地而起。以前,該村的百草坪土地貧瘠,種一坡,收一籮。現在,該村依靠國家對民族地區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獨厚的草場優勢,靠畜牧業、旅游業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百草坪成了民族風情旅游的好去處。6、黨和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的措施新疆素有“瓜果之鄉”的美稱,阿克蘇蘋果不僅譽滿全疆,而且聞名全國。在政府推動下,當地建立了各種形式的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不但在內地設立直銷店,發展“農超對接”平臺,而且搭建了網絡銷售平臺,推行電商銷信新模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阿克蘇蘋果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思考:他們為發展經濟采取了哪些措施 “西部大開發”:范圍包括西藏、寧夏、新疆、內蒙、廣西自治區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占全國的71.4%。人口占6.92%。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 “興邊富民行動”:1992年以來,中國探索沿邊開放,實施興邊富民行動,以發展邊境貿易為重要抓手,以邊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特殊區域為主要平臺,推動邊境地區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進步,走出了一條“以開放促發展、以發展促穩定”的邊境治理新路。經濟方面:①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②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③實施興邊富民行動。④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6、黨和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的措施云南就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廣西城鄉居民醫保就醫服務將實現“一卡通”派遣援藏教師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6、黨和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的措施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文化方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①經濟: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如: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②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③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6、黨和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的措施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家和萬事興民族概況/現狀、分布特點、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加快民族地區發展的原因黨和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的措施(1)國家:①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當家作主③ 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④ 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⑤ 制定適合民族地區的發展戰略,推動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2)公民(青少年):① 積極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②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③敢于并善于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爭④關心和幫助其他民族的同學補充:如何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2024 江西 14】2024年是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實施20 周年。20年來,50 余萬名高校畢業生奔向西部邊疆地區、民族地區,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該計劃的實施有利于( )①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④大學生志愿者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2024 云南 19】五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祝賀獨龍族實現整族脫貧,并囑托鄉親們建好家鄉、守好邊疆。如今,獨龍江鄉舊貌換新顏,在彩云之南奏響了促進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交響樂。這傳遞出( )①各民族實現了同等富裕②各民族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我國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方針④)黨和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3、近年來,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這得益于( )①堅持民族區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基本方針③海南人民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④堅持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促進民族團結課件.pptx 江孜保衛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