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學案課件(4分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學案課件(4分打包)

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第1課時 促進民族團結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新舊課標 比較 2022年 版課標 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意義
2011年 版課標 ●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
●懂得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和認識我國的民族政策和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以及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采取的措施
素養目標:通過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制度和方針,引導學生認同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政治認同”核心素養
學業質 量標準 能夠結合實例闡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和意義(政治認同、法治觀念)
考情分析 ①頻次:近5年考查2次(2021.17,2019.27)
②設題素材:社會熱點、重大周年紀念、地方材料、常規材料
③題型及設問類型:以選擇題為主,設問類型有“是什么”類、體現類、認識類、意義類等
1.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
我國是統一的   國家。我國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從未間斷,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國各民族“  、
   、   ”的分布格局。
 交錯居住 
 小聚居 
 大雜居
民族大家庭
 多民族 
2.★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時的方針和基本政治制度以及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內容
(1)新中國成立后,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  、
   和   的方針。
(2)將   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載入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
   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共同繁榮 
 民族團結 
 民族平等
3.怎樣認識平等的民族關系?
在我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   ,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   的社會地位。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   的權利,承擔   的法定義務。
 相同 
 平等 
 同等 
 差異 
4.★為什么要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
(1)加強和鞏固   ,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克服種種困難和艱險,頂住壓力,直面挑戰,追求   、
   、   。
(3)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   和
   。
 光榮義務 
 神圣職責 
 共同繁榮 
 共同富裕 
 共同發展 
 民族團結 
1.促進民族共同繁榮的必要性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  ,促進民族地區   ,是增進   、發展
   的必由之路。
 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民族團結 
 共同繁榮 
家和萬事興
 發展差距
2.★黨和國家為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采取了哪些措施?
(1)經濟:黨和國家在   、   、   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   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   能力。
(2)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   ,實施積極的   ,建立健全   、   。
(3)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   、   、  _
和   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
 發展 
 創新
 繼承 
 保護 
 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基本養老 
 就業政策 
 教育 
 自我發展 
 人才 
 財力 
 物力 
 人力 
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
  _
  _
2.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民族關系。( )
  _
 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
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改為“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
×
3.堅持民族平等,就要消除民族差異。( )
  _
_
  _
4.我國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族平等,但不是消除差異。 
度不一樣,各民族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存在差異。堅持民
 在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但由于各民族發展程
×
5.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一項權利。( )
    _
 “一項權利”改為“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
√ 
( )1.(2024南海區一模)在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西藏拉薩八廓街周邊,多民族群眾共同居住的民族團結大院有100 多個,居民們常把“各族人民相親相愛,茶和鹽巴永不分離”這句話掛在嘴上。這表明我國
A.長期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各族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C.形成了團結互助的民族關系 D.各民族已經實現了完全融合
民族大家庭
C
一、選擇題
A.民族平等無差異,國家統一已實現
B.民族政策有保障,高度自治求發展
C.中華民族大團結,共同繁榮盼復興
D.當家作主站起來,民族差異不復在
( )2.小敏在欣賞右圖經典美術作品時,由衷感慨
C
A.各民族相互融合,民族間差異已經完全消除
B.要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
C.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最高目標
D.要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
( )3.下面漫畫告訴我們
D
【解析】漫畫及注釋文字告訴我們要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D正確;要尊重各民族之間的差異,A錯誤;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基本政治制度,B錯誤;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是維護民族團結的必由之路,C錯誤。故選D。
( )4. 出席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大會的2977名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總數的14.85%,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代表。這表明
A.少數民族代表的民主權利在不斷擴大
B.我國始終堅持民族平等的方針
C.基層群眾可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
D.我國始終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
B
( )5.“漢族、土族群眾種的小麥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眾養的牦牛熬成了鮮湯,撒拉族群眾栽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調料,回族群眾用雙手拉出了一碗碗致富面、和諧面、幸福面。”一碗拉面,盛滿了醇香濃郁的青海味道。這
A.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B.說明各民族的飲食文化互相包容完全一致
C.映照著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生動實踐
D.表明青海的發展依賴于各民族的大力支援
C
( )6.“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習近平總書記的多次講話,透露出他一直以來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尤其是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關切。現代化路上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這是因為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必須實現同步發展
C.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的必由之路
D.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使各民族融為一體
家和萬事興
C
( )7.在近幾年的援疆工作中,廣東省扎實推進民生項目建設,把大量援疆資金向民生領域傾斜,著力推進安居富民、教育醫療等民生工程建設。廣東省援疆有助于
A.實現祖國統一,保障國家安全
B.促進民族團結,推進共同繁榮 
C.推動新疆發展,率先全面小康
D.實現高度自治,維護社會穩定
B
【解析】廣東省援疆有助于推進民族共同繁榮,促進民族團結,建設和諧社會,所以B正確;廣東援疆和祖國統一無關,A排除;援疆并不能達到率先實現全面小康,C排除;港澳臺具有高度自治權,新疆是民族自治區,享有一定的自治權,D排除。故選B。
( )8.“以前娃娃讀書對農村家庭來說負擔很大,現在每個月都有政府補貼。以前是9年義務教育免費,現在學生享受的都是15年免費教育······”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鄭治平老人自豪地訴說著家鄉的變化。材料說明
①國家重視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 ②我國堅持民族團結的方針 ③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的獲得感增強 ④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分析題文,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鄭治平老人訴說家鄉的變化,說明國家重視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獲得感強,①③符合題意;②在題干材料中未體現,排除;題文中沒有體現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發展,④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
( )9.貴州榕江“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自開賽以來,迅速火爆網絡。足球隊的拉拉隊員來自漢族、侗族、瑤族等多個民族,他們和外地游客一起手牽手,表演民族歌舞,生動詮釋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豐富內涵。此活動有利于
①消除民族地區之間的差距 ②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
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④加強和促進民族團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 )10.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強調,廣西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自治區各項工作的主線,作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根本方向,鞏固發展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良好局面。國家高度重視維護民族團結是因為
①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②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
③只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④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解析】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國家高度重視維護民族團結,是因為維護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①④正確;②不符合題意,是做法不是原因;③錯誤,“只要······就能······”說法太絕對。故選C。
【板塊一】民族政策我知道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我們需要了解我國的民族制度和民族政策等內容。
1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某校九年級同學為了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月”活動,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議題,設計了一期黑板報。下面是黑板報部分板塊內容,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相關任務。
二、非選擇題
①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
②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③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每點1分,共4分)
(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表格內容。(4分)
我國民族分布格局 ①
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②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③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
【板塊二】民族平等我認同
在我國,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生存、發展的權利。以下舉措反映了國家對各民族平等權利的尊重和保障。
舉措一   新疆阿克蘇蘋果聞名全國。在政府推動下,當地建立了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內地設立直銷店,搭建網絡銷售平臺。阿克蘇蘋果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舉措二   2023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實踐及其歷史性成就》白皮書指出,2012年至2022年,國家累計投入西藏的教育經費達2515.06億元,現有各級各類學校3409所,在校學生94.4萬多人,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89.52%,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7.7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1.07%。西藏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較完整的現代教育體系已經形成
舉措三   劉三姐歌謠以歌代言,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情感表達方式,見證了壯族的文化發展歷程。劉三姐歌謠傳承比較完整,種類豐富多樣,傳播地域廣泛,在全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2006年,劉三姐歌謠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分析上述三個舉措的意義。(6分)
①舉措一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民族地區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2分)
②舉措二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從而促進各民族關系更加融洽,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2分)
③舉措三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和發展,保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文化自信。(2分)
【板塊三】民族團結我維護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圍繞“如何促進民族團結”這一話題,同學們展開了討論。
人物 觀點
小麗
小梅
小海
(3)為了維護民族團結,中學生可以做些什么?請你補充以上同學的觀點。(6分)
小麗:認真學習和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增強民族團結意識。(2分)
小梅: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和宗教信仰。(2分)
小海:堅決同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爭。(2分)(共34張PPT)
第1課時 我們的夢想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八課 中國人 中國夢
新舊課標 比較 2022年 版課標 ●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理解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新變化,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
2011年 版課標 ●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知道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一項重要要求
●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了解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國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明確中國夢的內涵和重要性;了解“三步走”戰略目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兩個階段”戰略安排;知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意義
素養目標:感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堅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堅定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信念,懂得青少年所擔負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培養“政治認同”“責任意識”核心素養
學業質 量標準 能夠結合實例初步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與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能夠簡要論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能夠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政治認同、道德修養)
考情分析 ①頻次:近5年考查1次(2019.32)
②設題素材:地方成就、重大周年紀念、領導人講話
③題型及設問類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可能涉及考查,設問類型有認識(理解)類、原因類等
1.怎樣認識我國近代以來為實現夢想做出的努力?
(1)實現中華民族   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2)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   、一切
   、一切   ,歸結起來就是一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主題 
 創造 
 犧牲 
 奮斗 
民族復興夢
 偉大復興 
2.★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
(1)“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   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   ,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   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 
 已經實現 
(2)新時代“兩步走”戰略安排: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   年,在
 的基礎上,基本實現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   ,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把我國建成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
 強國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 
 本世紀中葉 
 社會主義現代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 
3.★怎樣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內涵: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   、
   、   。
(2)意義:①   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   ,揭示了中華民族的   和當代中國的  ,指明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 。②實現   ,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   ,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
 整體利益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奮斗目標
 發展走向
 歷史命運 
 美好夙愿 
 中國夢 
 人民幸福 
 民族振興 
 國家富強 
1.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什么?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   ,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是什么?
(1)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  、
   到   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
 光明前景 
 強起來 
 富起來 
 站起來
新時代 新征程
 新時代 
(2)意味著   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3)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
   ,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   和
   。
 中國方案 
 中國智慧 
 全新選擇 
 道路 
 偉大旗幟 
 科學社會主義 
3.★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進入新時代, 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  _
、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_
的指引下,全面擘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鄧小平理論
 毛澤東思想
列寧主義
 馬克思
中國共產黨
4.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黨將繼續弘揚   、
 ,   、   ,  、
   ,   、   的偉大建黨精神,團結帶領   ,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
 奮勇前進 
 全國各族人民 
 不負人民 
 對黨忠誠 
 英勇斗爭 
 不怕犧牲
 擔當使命 
 踐行初心 
堅守理想 
 堅持真理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與個人關系不大。( )
  _
_
  _
的夢,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民的整體利益,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
×
√ 
3.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
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現共產主義”改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說明我國已經成為發達國家。( )
  _
_
  _
6.注意區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但不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
的發展中國家。 
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并沒有改變我國仍處
×
( )1.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某校組織了《我和我的中國夢》主題演講活動。“中國夢”指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C.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D.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民族復興夢
B
一、選擇題
( )2.(2024四川一模)C919大型客機進行商業載客首飛、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中國2023年成績單印證了一個個中國夢從理想變成現實,得益于一代代奮斗者的開拓進取。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
①實現中國夢是我們的最高理想 ②實現夢想需要人民的接續奮斗 ③中國夢的本質就是科技騰飛夢 ④實現中國夢必須以創新為中心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解析】一個個中國夢從理想變成現實,得益于一代代奮斗者的開拓進取,說明實現中國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民的接續奮斗,②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的最高理想,①說法錯誤,符合題意;中國夢的本質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③說法錯誤,符合題意;實現中國夢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④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
( )3.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下列能直接體現保障“人民幸福”的有
①政府持續加大保障房供給,實現百姓住有所居 ②我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維護世界和平 ③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中低收入者稅負降低 ④我國2023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4%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A.解決溫飽問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B.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C.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D.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4.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我們不僅要回望過去,更要展望未來。以下年代尺中①②對應的目標分別是
D
【解析】依據教材知識可知,2035年我國的奮斗目標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D正確,符合題意;ABC錯誤,排除。故選D。
( )5.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對于中國夢,同學們有不同的理解。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小文:經濟騰飛就是實現中國夢 ②小羅:實現中國夢是國家的事,與個人無關 ③小強:中國夢指明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 ④小豫: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依據教材知識可知,中國夢指明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故③④正確;實現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經濟騰飛只是實現中國夢的一部分,①錯誤;實現中國夢與每個人息息相關,②錯誤。故選D。
( )6.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征程上不斷取得新的偉大成就。明確方位才能找準方向,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是
A.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C.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D.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新時代 新征程
B
( )7. 2023年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
A.鄧小平理論 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學發展觀 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D
( )8.2024年,15歲的小進是一名九年級的學生,他與同學們一起暢談未來。下列他的美好愿景與新時代我國發展的目標節點相符合的是
①初中畢業的暑假,我要積極參加家鄉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活動 ②22歲大學畢業,我希望成為一名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祖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③30歲的我,能夠獲得自己的科研獎項,見證中國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屹立于世界東方 ④30年后我們再相聚,舉杯同慶偉大祖國全面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2020年我國已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①錯誤;2035年我國將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2歲大學畢業時是2031年,我國尚未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②正確;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30歲時是2039年,還未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③錯誤;30年后是2054年,我國已全面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④正確。故選C。
( )9.偉大的目標在召喚,從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華民族將一張藍圖描繪到底。 下列對這張美好藍圖所示邏輯分析正確的是
A.擺脫貧困落后→解決溫飽問題→達到小康水平
B.達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D.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C
( )10.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這體現了
①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②我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 ③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④中國夢終將在新時代中國人的接力奮斗中變成現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材料一:
1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二、非選擇題
材料二: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1)請你將①②③④處對應的內容補充完整,完成思維導圖。(4分)
①人民(1分) 
②改革開放(1分)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1分) 
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分)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什么能成為十年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之一?(6分)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2分)
②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2分)
③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2分)(共35張PPT)
第2課時 維護祖國統一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新舊課標 比較 2022年 版課標 認識國家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前提和基本保證,理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重要意義,自覺維護國家統一
2011年 版課標 ●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合作、艱苦創業、共同發展
●懂得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各民族的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反對分裂的要求;了解“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內涵;明確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素養目標:增強愛國之情,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懂得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培養“政治認同”核心素養
學業質 量標準 ●能夠結合實例闡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和意義(政治認同、法治觀念)
●能夠結合實例理解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闡明如何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政治認同、法治觀念、責任意識)
考情分析 ①頻次:近5年考查1次(2020.19)
②設題素材:社會熱點、重大周年紀念、地方材料、常規材料
③題型及設問類型:以選擇題為主,設問類型有“是什么”類、體現類、認識類、意義類等
1.★怎樣反對分裂?
(1)反對分裂,就要維護   、國家主權和
   。
(2)反對分裂,就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   和   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
(3)反對分裂,就要維護   。
 國家安全 
 宗教 
 民族 
 領土完整 
反對分裂
 國家統一 
2.為什么要反對分裂?
(1)分裂會導致   、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
(2)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
   的制裁。
(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   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   。
3.★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   。   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國泰民安 
 重要基石 
 責任 
 愛國主義精神 
 法律 
 社會動蕩 
1.★“一國兩制”的含義和內容
(1)“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   ”。“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   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   。
(2)“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是:在   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   ,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
   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   。“一國”是實行“兩制”的   和   ,“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
 基礎 
 前提 
 自治權 
 資本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 
 祖國統一 
 偉大創舉 
 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
 一國兩制 
2.怎樣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1)必須   、   貫徹“一國兩制”
“   ”“   ”、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  ,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   ,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   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   、   、  _
 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范和遏制 _
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   ,更好融入國家
   。
 發展大局 
 競爭優勢 
外部勢力
利益 
 發展
 安全 
 主權 
 國家安全 
 全面管治權 
 憲制秩序
 澳人治澳 
 港人治港 
 堅定不移 
 全面準確 
(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3.★為什么必然會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1)   、   ,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我國   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
 。世界上只有   ,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3)兩岸同胞   、同文同種,是   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4)   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   。
 精神紐帶 
 中華文化 
 命運與共 
 同根同源 
 一個中國 
一部分 
 憲法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解決臺灣問題 
4.★解決臺灣問題的措施有哪些?
(1)基本方針:“   ”,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2)政治基礎:   。
(3)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   ,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4)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   ,增進理解、
   ,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信任 
 多溝通 
 中華文化 
 一個中國原則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5.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意義
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  ,打造兩岸   ,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
 共同市場 
 制度化
1.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成年公民的責任和義務,與中學生無關。( )
  _
_
_
一,同破壞團結統一的言行作斗爭。
和義務,我們中學生也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國家統
 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不僅是成年公民的責任
×
√ 
3.民族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一樣享有高度自治權。( )
  _
_
4.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政治基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  )
————————————————————————————
5.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權,特別行政區的自治權的范圍更大,但是兩者都不是完全自治。
 民族自治區享有一定的自治權,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
( )1.《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分裂國家法》規定: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表明
A.我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和決心
B.我國實施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D.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反對分裂
A
一、選擇題
( )2.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反對分裂的原因在于
①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 ②反對分裂就要維護國家安全 ③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④反對分裂是成年中國公民的責任,與青少年無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A
( )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這是因為
①維護民族團結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前提條件 
②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③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④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解析】分析題文可知,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維護國家統一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祖國統一一定能實現,這是因為我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②③④正確。①錯誤,兩岸關系不是民族團結的問題。故選B。
( )4.2024年3月19日,香港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彰顯了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的愛國愛港新氣象。書寫歷史新篇章,香港需要
①凝聚廣泛共識,確保各方的絕對民主自由 ②打擊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活動和分裂行為 ③擔負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責任 ④繼續堅持反對分裂,切實維護國家總體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 )5.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下列體現這一要求的有
①小玟向有關部門舉報有人在軍事禁區拍攝照片 
②小明積極參加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宣傳活動 
③小麗認為只有參加人民解放軍才能維護國家統一 
④小亮認為我們要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組織暴力恐怖活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解析】聯系教材知識可知,要維護國家統一就要反對分裂,就要學習了解國家統一的相關知識,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組織暴力恐怖活動,以此分析可知,小玟、小明、小亮的觀點正確,①②④符合題意;③小麗的觀點錯誤,維護國家統一,人人有責,“只有······才能······”的說法太絕對。故選B。
( )6.(2024佛山一模)粵港澳大灣區是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首要平臺。港澳全面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發揮港澳自身獨特優勢,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增進港澳同胞福祉。這反映了
A.港澳地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B.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協調
C.我國積極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D.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共同發展
“一國兩制”
D
看到以上資料,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下列觀點你贊同的是
①小林:為香港加快實現由治及興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②小秦:補上了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的漏洞和短板
③小君:是新時代新征程“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④小虹:表明香港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取得重大進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7.2024年3月19日,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回歸祖國近27年后,香港特區順利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
C
  第23條立法具有現實必要性和急切性。2019年“修例風波”中“港獨”猖獗、“黑暴”肆虐、“攬炒”橫行的慘痛教訓歷歷在目,香港社會深刻體會到香港面臨的國家安全風險是嚴重的、現實的、可能突如其來的。
【解析】題干材料表明香港特區立法會全票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為香港加快實現由治及興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補上了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制度機制的漏洞和短板,是新時代新征程“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香港特區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憲制責任取得重大進展,①②③④正確。故選C。
( )8.有1000多年歷史的“媽祖信俗”,是我國首個入選信俗類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于福建莆田。臺灣是除莆田之外最大的媽祖信眾聚集地,媽祖信仰是臺灣民眾中華情結的重要載體。材料表明
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 
②“和平統一”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③兩岸統一指日可待、已無阻礙 
④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A.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繁榮
B.堅持一個中國,消除民族差異
C.增進情感交流,促進和平統一
D.堅持“一國兩制”,實現高度自治
( )9.以下兩則新聞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C
◆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第十五屆海峽論壇于2023年6月17日在福建廈門舉辦。
◆2024年4月1日至11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率領“大九學堂”20名青年學子,前往廣東、陜西與北京,進行為期11天的參訪交流。
【解析】舉辦海峽論壇大會,馬英九率領青年學子赴大陸參訪交流,都有利于增進兩岸同胞情感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C正確;B“消除民族差異”說法錯誤;A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
( )10.習近平總書記用“打斷骨頭連著筋”來形容兩岸關系。下列表述與此意思相符的有
①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 
②兩岸人民一家親,血濃于水 
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④民族團結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解析】習近平總書記用“打斷骨頭連著筋”來形容兩岸關系,表明兩岸人民一家親、血濃于水的密切關系,說明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故①②符合題意;③錯誤,“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對臺基本方針;④錯誤,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故選A。
材料一:2024年2月14日下午,福建一艘漁船在金門海域被臺方驅離,導致船上4人全部落海,其中2人死亡,導致了金門漁船翻沉船事件。臺灣方面粗暴驅離大陸漁船致兩名漁民遇難,草菅人命,態度惡劣,引起大陸各界強烈憤慨,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嚴重破壞兩岸關系。國臺辦14日、17日和18日三度發聲,對該起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感情的惡性事件向臺方表達強烈譴責。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言論,表達了對這一事件的憤慨和對遇難者家屬的支持。甚至有不少網友表示:只有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才能更好地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這種情緒不僅反映了人們對肇事者的憤怒,更體現了人們對祖國統一的渴望。
1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二、非選擇題
材料二:2024年2月20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就金門漁船翻沉船事件表示,“正密切關注北京的行動”“敦促各方保持克制,不要單方面改變現狀”。與此同時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也表態稱,他重申,美國立場十分清楚,就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反對任何一方采取任何破壞和平穩定的行動。2月20日當天,有外媒記者就此事詢問中國外交部,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拒絕回答相關問題,并告訴記者:“這不是一個外交問題。”
(1)結合材料,聯系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說“金門漁船翻沉船事件不是一個外交問題”。(4分)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的一部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所以,金門漁船翻沉船事件是中國的家事,而不是外交問題。(4分)
(2)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措施包括哪些內容?(6分)
①“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②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③兩岸同胞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同。
④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打造兩岸共同市場。
⑤兩岸同胞要多走動、多交流、多溝通,增進理解、信任。(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3點,給6分)
(3)為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我們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6分)
①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的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②積極擁護和支持我國政府對臺灣問題的方針和立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國家的主權,堅決反對“臺獨”。
③對破壞國家統一的謠言,我們要不信謠、不傳謠。
④積極宣傳我國對臺政策,堅決同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以及國內外“臺獨”分裂勢力作斗爭。
⑤努力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3點,給6分)(共37張PPT)
第2課時 共圓中國夢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八課 中國人 中國夢
新舊課標 比較 2022年 版課標 ●了解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理解中國夢的內涵,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
●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自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利益
●了解我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知道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樹立“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觀念,進行合理的生涯規劃,堅定為實現遠大理想而奮斗的信念
新舊課標 比較 2011年 版課標 ●感受個人成長與民族文化和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文化認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責任意識
●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了解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國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懂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知道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知道如何做自信的中國人
素養目標:能辨別和判斷自信的中國人的表現,提高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能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政治認同”“責任意識”核心素養
學業質 量標準 能夠結合實例初步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與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能夠簡要論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能夠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政治認同、道德修養)
考情分析 ①頻次:近5年考查1次(2019.32)
②設題素材:地方成就、重大周年紀念、領導人講話
③題型及設問類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可能涉及考查,設問類型有認識(理解)類、原因類等
1.★如何實現中國夢?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  _
 ,統籌推進  、政治建設、  、
社會建設、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
推進   、  、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
   、協調、  、開放、  的新發展理念。
 共享
 綠色
 創新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生態文明建設 
 文化建設
 經濟建設
圓夢大舞臺
黨領導 
 中國共產
(2)實現中國夢必須走   。中國道路就是
   道路。
(3)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   。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   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
   。
(4)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   。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中國力量 
 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 
 中國精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道路 
2.為什么要做奮斗的人?
當今時代是放飛夢想的時代,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
 ,演繹自己的   。只有   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斗者是   最為   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時代是   的時代。
 奮斗者 
 富足 
 精神 
 奮斗 
 美麗人生 
美好夢想 
1.★中國人的自信來自哪里?
(1)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是中國
   、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   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   讓中國人更加自信。
 民族振興 
 黨的領導 
 自信 
 文化 
 制度 
 理論體系 
自信的中國人
 道路
2.★自信的中國人有哪些表現?
(1)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自信的中國人,具有強烈的   、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   、以天下為己任的   ,能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
(2)自信的中國人對文化有   。一個自信的中國人,能夠堅守中華文化   ,傳承中華文化   ,講好   ,傳播好   ,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
 中國聲音 
 中國故事 
 基因 
 立場 
 底氣 
 使命感 
 責任感 
 國家認同感 
 認同 
(3)自信的中國人對發展有   。一個自信的中國人,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   ,堅信   、
   、   、   、   的新發展理念能夠引領中國發展,創造中國奇跡。
 共享 
 開放 
 綠色 
 協調 
 創新 
 人間正道 
 信心 
3.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
(1)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和價值觀念的沖突,我們需要培育   、  、
   的心態。
(2)既要   又要   ,既要___________
又要   。實干才能   ,辛勤勞動才能開創美好生活。
(3)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
   、   。
 文化自信 
 制度自信 
 理論自信 
 道路自信 
 夢想成真 
 鍥而不舍 
 滿懷激情 
 求真務實 
 胸懷理想 
 開放包容 
 不卑不亢
 理性平和 
1.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國精神就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
  _
  _
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
√ 
3.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
  _
_
_
4.自信的中國人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就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
×
( )1.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把中國夢變為現實,需要
①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 ②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③全體中國人發揚實干精神 ④中國有統治世界的勇氣和魄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圓夢大舞臺
A
一、選擇題
【解析】把中國夢變為現實,需要一代代人埋頭苦干和接力奮斗,需要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需要全體中國人發揚實干精神,用勞動創造輝煌,①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實現中國夢并不是要統治世界。故選A。
A.①經濟 ②全面科技創新 ③全面強國強軍 ④文明自信
B.①經濟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從嚴治黨 ④道路自信
C.①科技 ②全面強國強軍 ③全面科技創新 ④政治自信
D.①科技 ②全面科技創新 ③全面強國強軍 ④道路自信
( )2.(2024珠海模擬)下圖是筱玫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時整理的資料卡,但不小心被墨水污損了部分區域。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和圖片順序,選出正確的知識填補進去
B
【解析】“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所以①是經濟;“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包括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所以②是全面深化改革,③是全面從嚴治黨;堅定“四個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以④是道路自信,B正確;ACD錯誤。故選B。
A.綠色 B.開放 C.共享 D.創新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主要體現的新發展理念:?

( )3.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熱詞。下列圖示中“?”處應該填寫的正確內容是
D
(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決定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這說明實現中國夢必須
A.走中國道路  B.樹立自信心
C.凝聚中國力量 D.弘揚中國精神
C
【解析】依據教材知識,“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是因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平等地享有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共同建設自己偉大的國家,共享發展的成果。題干材料體現了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C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A.中國共產黨領導 開拓創新
B.改革開放 改革創新
C.中國共產黨領導 愛國主義
D.改革開放 愛國主義
( )5.下圖所示思維導圖中的①和②依次應填的內容是
C
( )6.“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桿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這種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
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②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③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④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自信的中國人
A
( )7.2023年9月2日,龔全珍同志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100歲。她以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詮釋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本色。“當個中國人多么光榮!”“老阿姨”龔全珍的肺腑之言表達出自信的中國人
A.對國家有認同 B.對文化有底氣
C.對政黨有熱愛 D.對理論有堅定
A
( )8.一位作家說:“近年來,中國作家獲得的國際文學獎項越來越多,在世界文壇上所作出的貢獻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中國文字在世界面前越來越多地展現出獨特的魅力。作為中國人,我們很自豪,信心更足了。”這主要表明自信的中國人
A.對國家有認同,堅信中國夢定實現
B.對文化有底氣,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C.對發展有信心,不斷創造中國奇跡
D.既胸懷遠大理想,又求真務實拼搏
B
【解析】依據題干可知,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激發了我們作為中國人的自信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③④符合題意;①②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D。
①中華文明生生不息 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 ③作為中國人的自信 ④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從以下話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
D
企業家:“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看好中國。”
文學家:“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走向世界。”
科學家:“‘中國芯’‘智能造’‘未來車’等硬核技術加快發展,中國正向著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宏偉目標大步邁進。”
【解析】題干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啟示我們要堅定制度自信,C說法正確,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 )10.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這啟示我們要堅定
A.道路自信 B.理論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C
【復興之光,照亮未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基于國情正走出一條超越“西方化的現代化”之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某校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習小組擬以“循著光的方向生長”為主題開展一次學習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
二、非選擇題
“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近十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 1.2 萬美元;近 1 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千年夢想照進現實;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2023 年中國國家創新指數得分為72.7分,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各區域開放水平,探索出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互利共贏。中國宣布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1)結合同學們收集的材料信息,談談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帶領中國人民開辟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6 分)
①“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說明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近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說明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③“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0.2%;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說明我國全面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④“中國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提高各區域開放水平”說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努力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
⑤“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說明我國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3點,給6分)
【科技之光,助力發展】
  2023 年杭州亞運會,科技感貫穿了亞運會的全程,開幕式上,亞運史上首次數字人參與點火。AR、AI 技術將超 1 億名數字火炬手與火炬手汪順共同點亮了主火炬塔。
科技落進了亞運相關的每個生活細節——杭州亞運村用“云上亞運村”應用。 比如,在平臺端, 通過“智慧指揮平臺”,就能一屏掌握亞運村管理數據,實現高效智能調度;在生活端,一個“云端生活社區”將亞運村餐飲、交通、商業等服務全面上“云”,都可以通過掃描隨處可見的二維碼得到快速響應。杭州亞運會的科技感,不僅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對技術的極致追求與創新,更是將“數實融合”“智慧城市”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如何將智能延續到“后亞運時代”,繼續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則更為人所期待。
(2)國家應如何將智能延續到“后亞運時代”,你有何良策?(6 分)
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
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3點,給6分)
【明確方向,貢獻力量】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 《中國青年報》對國家過去十年發展變化帶來的感受進行社會調查,93.6%的受訪青年表示,國家的發展進步讓自己有了更多平視世界的底氣;94.8%的青年表示更加認可“中國制造”的力量······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更加自信,紛紛表示“平視世界有自信,奮斗實干贏未來”, 做自信的中國人。
(3)結合材料, 運用所學知識, 談談我們“平視世界有信心”的底氣來自哪里?(4 分)
我們“平視世界有信心”的底氣來自于:①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
②在黨的領導下我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讓中國人更加自信。(每點2分,答出共中任意2點,給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贺兰县| 平果县| 罗甸县| 灌云县| 扬中市| 南通市| 昌邑市| 宣恩县| 澄迈县| 遂昌县| 巨鹿县| 宁津县| 芒康县| 东海县| 宜章县| 柞水县| 南乐县| 龙里县| 元谋县| 庆城县| 固阳县| 三门县| 交口县| 和林格尔县| 晋中市| 连江县| 二连浩特市| 浠水县| 浙江省| 扎鲁特旗| 方正县| 望都县| 荆门市| 龙川县| 当雄县| 玉屏| 赞皇县| 镇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安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