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9張PPT)第二單元空氣、物質的構成與組成2.2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實驗室的同學聞到香味防止漏氣玻璃管中產生白煙問題 實驗2-2 實驗2-3變化中有無新物質生成 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變化中分子本身有無改變 無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無有1.對比上述兩個實驗可知: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物理變化中,分子本身不發生改變,仍然保持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生改變,生成化學性質與原物質不同的新物質。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觀粒子2.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觀粒子。不同的分子一定會構成各不相同的物質。原子人們逐漸認清了原子與分子之間的關系現在,讓我們通過化學變化的實際例子來說明這種關系1.在化學變化中,反應物氧化汞分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構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反應生成的物質--氧氣和汞分別是由什么微觀粒子構成的 氧氣是有氧分子構成的,不是由氧原子構成的2221.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另一種微觀粒子。原子構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構成某些物質。分子和原子的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組合2.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本身發生變化,而原子本身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只是重新組合成新分子,構成新物質。所以,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觀粒子。化學變化的實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學過前面的內容后,你知道空氣中物質構成的奧秘了嗎 請填寫下表。氮分子氮原子氧分子氧原子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 氧原子水分子氫原子 氧原子科學家對原子結構的探究歷程1808年,道爾頓(英國)認為原子是一個不可再分的實心球體。1897年,湯姆孫(英國)發現了電子。1904年,他提出了原子的“棗糕模型”1911年,盧瑟福(英國)提出有核原子模型。他認為原子有一個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電子在四周繞著原子核運動,像行星繞著太陽運動一樣。1913年,玻爾(丹麥)改進了盧瑟福的模型,認為電子只在一些特定的軌道繞核運動。化學科學發展歷程中,模型建構是化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建構模型往往有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以使得模型更接近實物的本質。事實上,玻爾的理論仍有欠缺,量子力學建立之后,科學家們用它作為工具來研究原子,現在的原子結構模型(電子云模型)比玻爾模型又有很大的改進。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原子結構科學家們為了形象直觀、簡便地表示原子的內部結構,設計了原子結構示意圖。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有如下規律:1.原子核外第一層(從離核近的電子層算起)最多排2個電子,第二層最多排8個電子。2.最外層最多不超過8個電子,達到8個電子的惰性狀態是稀有氣體的穩定結構(第一層2個電子為穩定結構),如、氖、等。3.金屬原子最外層的電子一般少于4個,在反應中較易失去電子趨向于里層的穩定結構;非金屬原子最外層的電子一般多于4個,在反應中較易得到電子,趨向于本層的穩定結構。因為每個質子和中子的質量,都大約等于1個氫原子的質量,而電子的質量僅僅約等于質子質量的1/1836。5611以一種碳原子(碳-12)質量的 1/12作為標準,把其他原子的質量與這個標準相比較所得到的比值,稱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下列說法正確嗎 如果有錯,應如何改正 1.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 ,所以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993×10-26kg2.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所以氫的原子質量為1g這不是真是質量錯誤 相對原子質量123.相對原子質量和原子質量間沒有相互關系。4.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錯誤 原子質量越大 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正確張青蓮院士的貢獻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1908-2006)是無機化學領域的杰出專家。他對原子量(又稱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原子量與同位素豐度委員會銜稱委員。他主持測定的銦、銥、銻、銪、鈰、鉺、鍺、鋅、釤、鏑等原子量新值被采用為國際新標準陰離子陽離子金屬鈉與氯氣的反應劇烈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實驗生成的白煙實際上是一種白色的固體小顆粒是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Cl2變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氯原子則得到1個電子,變成帶1個單位負電荷的氯離子生成的氯化鈉是由數目極多的鈉離子和氯離子相互結合而構成的物質。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我們可以從分了、原了等微觀視角認識物質1.我國古代詩人王安石在《梅花》中寫道:“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景中蘊含的科學道理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C.分子間有間隔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2.下列是悅悅在進行勞動時發現的現象及對其作出的解釋,其中錯誤的是( )A.炒菜時聞到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濕衣服晾在太陽底下干得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與溫度有關C.用打氣簡能將空氣壓人白行車輪胎內,說明分子之問有問隔D.燒水至沸騰時,壺口冒白霧,說明水分子變成了其他分子3.下列關于科學家的貢獻說法正確的是( )A.道爾頓提出分子學說B.玻爾發現了電子C.盧瑟福提出原子結構的“電子公模型”D.張青蓮主持測定了銦、銥、銻等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4.為了發展新能源,不少國家都建有以鈾(U)為核燃料的核電站。已知一種鈾原子的原子核中質子數為 92,中子數為146。下列關于該鈾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238B.相對原子質量為 92C.原子的核電荷數為 92D.原子核外電子共帶有238個單位負電荷5.下列同組物質全都由分子構成的是( )A.氯化鈉和氮氣 B.水和氧氣C.汞和二氧化碳 D.氯化鈉和水6.2020年12月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員滿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四任務(1)嫦娥五號一共帶回約1731g月球樣品,主要為月壤,它包含微細的礦物顆粒、巖石碎屑、玻璃等,月屬于____________(填“純凈物”或“混合物”)。混合物(2)研究發現,月壤中存在天然的鐵、金、銀等礦物顆粒。根據這些金屬原子的已知信息,將表格填寫完整。7947267926461977.已知碳-12 原子的質量是akg,而1個氯原子的質量是 bkg,則氯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