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下第三單元《巖石和土壤》復習資料【精排】一、巖石和土壤的故事1.地球表面被堅硬的巖石包裹著,不僅包括我們看到的陸地,還包括海洋的底部。2.巖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質,它們的形成有的需要幾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砂巖、頁巖、花崗巖、大理巖等是巖石;混凝土、磚塊、水泥等是人工制造的,不是巖石。3.地球的年齡約為45.6億年,科學家就是利用巖石的化學成分來測定地球的年齡。4.土壤的形成是一個及其漫長的過程。土壤的剖面從下到上分別是:基巖→基巖碎屑→下層土→表層土。二、巖石和礦物1.我們可以利用放大鏡觀察來對巖石的結構進行分析。用放大鏡觀察巖石是否有紋理、分層,是否有斑點、小孔等結構。2.觀察礦物的硬度:3.巖石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巖石的光澤。4.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5.顏色、條痕、光澤、硬度、紋理都是識別礦物的重要線索。①顏色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礦物的特征,也是辨認礦物的重要根據之一。大理巖白色,砂巖紫色或黃色。②將礦物放在無釉白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跡就是礦物的條痕。礦物的條痕顏色能更真實地反應礦物的顏色。③根據礦物的透明度,我們可以把礦物分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種。④有金屬光澤的大部分礦物是金屬礦物。6.花崗巖主要是由石英、長石和云母三種不同的礦物組成,是很好的建筑材料。石英:白色,透明或半透明。可以制作鐘表。云母:黑色或白色,透明,片狀。長石:肉紅色,不透明。7.其他礦物:①硫黃:制作藥品,顏色淺黃色,條痕黃白色。 ⑥金、銀:做首飾。②石墨:制作鉛筆芯或者潤滑鎖芯,顏色黑色,條痕黑色。 ⑦金剛石:做首飾或切割瓷器和玻璃。③巖鹽:制作食用鹽,無色透明,條痕白色。 ⑧鐵礦:提煉金屬鐵。④方鉛礦:提煉金屬鉛,有金屬光澤。⑤石膏:點豆腐,顏色白色,條痕白色。8.搜集巖石和礦物,將它們做成標本保存起來,既能豐富知識,又能增加生活情趣。標本制作步驟:準備材料→編號→識別標本→為巖石和礦物添加標簽→放置。9.巖石學家主要是根據巖石的薄片成份和顆粒組成,對巖石種類做出判斷的。三、土壤1.自然界許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2.植樹造林可以保護土壤,毀林造田會破壞土壤。3.土壤里面有沙礫、沙、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①土壤摸起來濕濕的:土壤中有水。②土壤是有氣味的:土壤中有腐殖質。③將水倒入土壤中,看到很多小氣泡:土壤中有空氣。4.土壤有三種類型:沙質土壤土 黏質土。5.黏質土:保水性、保肥性最好;滲水性、透氣性最差,種荷花、蘆葦、水稻等。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滲水性、透氣性都比較好,種蠶豆、果樹、番茄等。沙質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滲水性、透氣性最好,種芝麻、花生、西瓜等。6.最適合種植的土壤是壤土。最肥沃的自然土壤是黑土。長江以南地區的土壤類型最多是褐土。7.巖石、礦物和土壤都是不可再生資源,需要保護。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