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第一框 “我能行!” 時間: 主備人: 審核人: 【學習目標】1.理解自信的含義。2.了解自信的表現,形成自信的生活態度。3.認識自卑、自負和自信三者之間的區別。【自學任務】 (閱讀教材P18--22,找出答案并劃下來)自信的含義是什么?自信的表現有哪些?3.區分自信、自負、自卑三者之間的不同表現。【探究拓展】探究一:閱讀教材P19,把你的“我能行”的經歷歸結起來,填在空格內。說說你有哪些感受?并總結自信表現在哪些方面?探究二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中學生常常把“我不是這塊料”作為逃避困難的借口,對他們的心理影響極大。 1.“我不是這塊料”是一種什么心理?請寫出這種心理的具體表現。 2.試著用相反的一句話來代替“我不是這塊料”這句話。探究三:閱讀教材21頁的材料,合作探究以下問題:1.青蛙的行為出于什么心理?你能從生活中舉出這樣的事例嗎? 2.這種心理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么影響?【收獲感悟】1. 構建出本節課的知識體系。2.通過本節課,我學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呢?【達標檢測】 1.期末考試前李林對同學們說“不是我吹牛,憑我的功底,我不進行復習,也能穩拿全年級第一名。”李林的話體現出的是一種( ) A.自信的心理 B.自卑的心理 C.自負的心理 D.自強的心理 2.節日來臨,老師讓幾個學生負責布置節慶會場,并問:“行嗎?”學生響亮地回答:“行,我們能行!”這是一種( )的表現。? A.自負 B.自卑 C.缺乏自尊 D.自信? 3.班會上,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夸夸自己,寫出自己身上的10個優點。10分鐘過去了,小明一條也寫不出來。他說:“我沒有優點。”對小明的最好的建議是( ) A.要以人之長比己之短 B.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C.做人就應該高傲一點 D.要善于認識自己的優勢 4.材料分析(選做) 楊杰是一名七年級學生。他膽子很小,老師提問時,從不舉手。雖然老師提出的許多問題他都會回答,但他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唯恐回答錯了會遭到別人的嘲笑,他現在很苦惱。 假如你是楊杰的朋友,你會建議他從哪幾方面矯正自己?第二課 第三框 唱響自信之歌時間 主備人 審核人 【學習目標】1.知道樹立自信的方法。2.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能對自己作出客觀的評價。3.能夠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樹立自信的生活態度。【自學任務】(閱讀教材,在書上找出并劃出下列問題的答案)1.怎樣樹立自信?(樹立和增強自信的方法?) 2.個人自信與民族自信的關系? 3.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自信的中國人? 【探究拓展】探究一:閱讀書本27頁“盲人的故事”,這個盲人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聲唱響自信之歌?我們又該如何唱響自己的自信之歌?探究二:“在人生的戰場上,并不總是強壯的人取勝。但最終取勝的人,一定是那些認為自己能勝的人。”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是怎么做的探究三:材料一 1955年9月17日,經過長達五年多的斗爭,飽經折磨的錢學森離開美國,回到了祖國。回國后不久,組織上安排錢學森去東北參觀。在參觀一個小火箭試驗臺前時,陳賡問他:“我們能不能造出火箭、導彈來?”錢學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么不能的,外國人能造,中國人同樣能造!”材料二 錢學森離開美國后再也沒有回去過。錢學森對美國朋友和科學同行十分友好并保持著聯系,但他堅持只要美國政府不對當年“驅逐”他出境正式道歉,他今生今世絕不再去美國。1.上述材料說明了錢學森是一個怎樣的人?2.在今天日益增多的國際交往中,我們應向錢學森學習怎樣做?3.中國的發展與進步,使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請你談談個人自信和民族自信的關系。【收獲感悟】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構建出本節的主干知識體系。2.你還有哪些收獲?【達標檢測】1.自信有助于成功。自信的基礎是( )A.找出自己的不足 B.發現自己的長處C.善于向他人挑戰 D.強調自我為中心2.初中生小華在與同學交往中,一方面因成績優秀而自信滿滿,另一方面卻因個子矮小而自卑。針對小華的這一自卑心理,我們應幫助他樹立正確的觀念是( )A.青春期存在心里矛盾是正常的B.要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C.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D.要主動與同學正常交往3.“神舟”九號成功發射,再一次展示了我國航天技術的飛躍,全體中華兒女無不為之歡欣鼓舞。國人的這種表現,主要來源于( )①愛國主義情懷???? ②樂觀的心理品質???? ③強烈的民族自信心 ④積極的生活態度A.②③????B.①③????C.②④ D.③④第二課 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時間: 主備人: 審核人: 【學習目標】 1.認識到自負、自卑的危害。2.正確地認識自我,不自負、不自卑,走出自信的誤區。3.了解自信的三種心理品質。【自學任務】(閱讀教材P23--P26,找出答案并劃下來) 1.自負的危害有哪些?2.自卑的危害有哪些? 3.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質有助于成功?【探究拓展】探究一:1. “診斷并開處方”。情景一:今天下午班上選“三好”學生,我肯定會滿票當選。情景二:在我們周圍經常有這樣的同學,見人說話先臉紅,遇到事情“我不行”,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情景三:李貞非常熱愛體育,經常練長跑,追上“東方神鹿”王軍霞的速度是她的目標,但她經過三年的訓練仍然差得很遠。于是,她一點信心也沒有了。會診結果:情景一中這位學生的病因是:“處方”:情景二中的同學的病因是:“處方”:情景三中李貞同學的病因是:“處方”:2.根據上述情境,說一說自卑和自負之間是什么關系?這二者分別對人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探究二: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走鋼絲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對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著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管這件事帶來的其他效應。” 請問:瓦倫達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成功者應具備哪些品質? 【收獲感悟】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有哪些收獲?反思:我是一個自信的人嗎?【達標檢測】 1.小紅覺得自己長得胖,學習成績又不好,總是沉默寡言,她很想和同學交流,又怕同學瞧不起自己。小紅的這種心理是( )的表現。A.自信 B.自尊 C.自傲 D.自卑2.在楚漢之爭中,劉邦廣納賢士,善于聽取部下的意見,終成一代帝業;而項羽卻自封“西楚霸王”,剛愎自用,置范增等人的建議于不顧,終落得烏江自刎。上述事例給我們的啟示是( )A.要自尊自信,不要虛榮嫉妒 B.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自棄C.要自尊自信,不要自輕自賤 D.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負3.面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溫家寶總理指出:“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這是因為( )①自信能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 ②信心能取代黃金和貨幣成為應對危機的物質力量 ③自信能夠使人在危機面前保持樂觀的心態 ④信心能使人積極采取行動并努力扭轉局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安徽省太和縣北城中心學校2015-2016學年七年級政治下冊精品備課學案:第二課 第一框 “我能行!”.doc 安徽省太和縣北城中心學校2015-2016學年七年級政治下冊精品備課學案:第二課 第三框 唱響自信之歌.doc 安徽省太和縣北城中心學校2015-2016學年七年級政治下冊精品備課學案:第二課 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