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時政 導入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檢察院數據公布,2014年至2023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人數有所增長2023年較2014年增長了約1.96萬人,在2014-2020年持續下降后,2021年開始反彈并出現較大程度的增長已連續3年保持在7萬人以上,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知法-守法-用法未成年人小勤讓我們跟著未成年人小勤走進他的違法犯罪之路主人公:小勤(13周歲)角色:家里生活比較困難,父母外出打工,家中獨子,需要照顧年邁的奶奶。成績一般,他的表哥是混跡在社會的青年。角色介紹5.1法不可違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框初二道法備課組思考:(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違法無小事小勤聽說撿廢品能賺錢,他決定試試。他來到建筑工地,撿了固定腳手架的鐵卡子(價值較大),準備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工地保安發現后,把他送到派出所。故事一思考:(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為什么?小勤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非法獲取公共財物罪”,因為他拿走的鐵卡子是建筑工地的公共財物。小勤的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的“盜竊罪”,因為他未經所有人同意,擅自拿走了他人的財物。違法無小事故事一小勤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違法無小事①指引作用②評價作用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和方向是評價人們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如何理解法不可違?法律的作用?③強制作用法律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么,必須做什么,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法律還告知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違法無小事故事二小勤在派出所接受教育,誠懇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警察叔叔還給他科普了以下幾個案例,請你判斷這幾個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違法無小事案例一: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說“天上丟的寶”,拒絕歸還。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手表。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較輕民法典民事責任P48民事違法行為違法無小事案例二: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標語。體育館工作人員多次勸阻,他們就是不聽。工作人員找來民警將他們帶走。公安機關給予李某等人警告處罰。《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應予以處罰。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較輕行政法律規范(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處分行政處罰行政違法行為違法無小事案例三:陳某為牟取非法利益,介紹楊某向吳某等人(均另案審理)非法收購走私入境的馬來穿山甲(I類瀕危野生動物)經人民法院審理,陳某構成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予以定罪處罰。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最嚴重刑事法律規范(刑法)刑罰處罰(拘役、有/無期徒刑、罰金)刑事違法行為違法無小事比較 一般違法行為 嚴重違法行為(犯罪)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區別 社會危害程度觸犯的法律情節輕微,對社會危害不大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民事法律規范(如:民法典)行政法律規范(如:治安管理處罰法刑事法律規范(如:刑法)區別 法律責任 (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 包括行政處分(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和 (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等形式民事責任行政制裁行政處罰刑罰處罰(主刑、附加刑)筆記區:二、違法行為的含義、產生原因、分類?P481.含義: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2.原因:缺乏規則意識、法治觀念不強;3.分類: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輕微)嚴重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犯罪) ①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分②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 違法無小事相同點 ①都屬于 ,都 ;②都具有社會危害性;聯系比較 一般違法行為 嚴重違法行為(犯罪)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觸犯了法律③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思考: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有關系嗎?請舉例說明。違法無小事相同點 ①都屬于 ,都 ;②都具有社會危害性;聯系 犯罪必然是違法行為,而違法行為不一定構成犯罪。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許多違法犯罪行為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如果不及時糾正,任其發展下去就可能導致犯罪比較 一般違法行為 嚴重違法行為(犯罪)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觸犯了法律③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做題技巧判斷違法行為的方法?1、一看違反的法律類別(行政法、民事法、刑法)2、二看違法行為的危害(輕或重)3、三看違法者的被處罰結果(1)民事違法行為:賠償、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2)行政違法行為:拘留、罰款、開除、記過(3)刑事違法行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等)。小試牛刀1.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事違法行為”改為“刑事違法行為”?!? × √ 3.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無論做什么事都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到法律的制裁?!? 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其違法行為同樣要 × √ 小試牛刀( )下列四幅圖能正確反映違法與犯罪之間的關系的是 C 小試牛刀( )8.下列案例與違法行為類別對應正確的是 A 選項 案例 違法行為A 市民李某酒駕被處15日拘留,5000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行政違法行為B 王某因春節期間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被公安機關罰款300元 刑事違法行為C 某明星因偷逃稅,被依法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6億元 民事違法行為D 李某因在網絡上實施詐騙活動,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行政違法行為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小勤接受了警察叔叔的科普,發出感慨:“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法律知識,爭做守法好少年。警察叔叔,你還知道哪些比較常見的違法行為呢?我要回去和我的同學們科普一下!”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謊報險情破壞鐵路網高鐵吸煙①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特點:危害公共利益,尚未達到嚴重社會危害性。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①謊報險情、傳播謠言、破壞鐵路封閉網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②生活中,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是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是指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礙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P49相關鏈接)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鏡頭一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卻只發放一半貨物。合同違約鏡頭二照相館沒有經過他認同同意,將其藝術照片展出,以招徠顧客。侵犯了肖像權鏡頭三他們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出版了我寫的書!侵犯了著作權特點:侵害他人利益,尚未達到嚴重社會危害性。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五、常見的民事違法行為:P50 民法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1.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如何做到遵章守法,預防一般違法行為?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針對行政違法行為)3.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針對民事違法行為)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法不可違含義違法無小事生活中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法律規范的作用分類生活中常見的民事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在生活中應自覺遵章守法知識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