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 正視發展挑戰.作業參考答案一、基礎鞏固1.【答案】D【詳解】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出要“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這是因為高質量人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D符合題意; A錯誤, 我國人口眾多、人口基數大的基本國情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B錯誤,“嚴重制約”說法夸大了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C錯誤, 人口質量的高低是影響一個國家經濟能否加速發展的關鍵變量。故選: D。【答案】B【詳解】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題干中, 植樹造林有利于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故②③符合題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故①說法錯誤; 根本上解決, 說法絕對, 故④說法錯誤。故選: B。3.【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我國的人口問題。①③④:國家高度重視人口問題。題干中我國生育政策的變化,有利于優化我國的人口結構,緩解老齡化壓力;有利于平緩總和下降趨勢,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故①③④符合題意;②:生育政策的變化是對我國的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調整和完善,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4.【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計劃生育。A:“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這一宣傳標語直接體現了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故A說法正確;B:人才強國是發展戰略,故B說法錯誤;CD:題干沒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故CD不符合退題意;故本題選A。5.【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我國的資源環境現狀。①②:“綠色原則”適應了現實需要。這是因為當前我國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向往日益強烈,①②正確;③:破壞生態環境不一定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刑事違法行為,③錯誤;④:最根本,說法絕對,④錯誤;二 、能力提升6.【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口問題。A:分析題文,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說明我國人口出現了負增長,我國將進入人口負增長常態化時期,因此總人口增速趨緩應該發生改變,A正確;BCD: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 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都不會發生改變;BCD排除;故本題選A。7.【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口問題。①②: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壓力;①②符合題意;③:這并沒有改變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③錯誤;④:徹底,觀點太絕對;④錯誤;故本題選A。8.【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口問題。①:65歲及以上人數占比從9.84%增加到15.13%,說明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重增加,呈現出老齡化加劇的趨勢,故①說法正確;②③:0~14歲人數占比從15.74%增加到18.78%,說明14歲以下人口數量增加,得益于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全面二孩”“三孩”政策漸顯成效,故②③說法正確;④:“根本解決”說法不符合實際,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9.【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我國的人口問題。①②:我國實施三孩政策能夠更好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需要,有助于緩解我國人口問題帶來的壓力,①②說法正確;③:我國堅持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③錯誤;④:人口問題對資源環境依然有壓力,④錯誤;故本題選A。10.【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對人口問題的認識和把握。B:依據教材知識,人口政策的調整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故B符合題意;A:人口政策的調整沒有違背我國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故A說法錯誤;C:“迅速緩解”說法夸大了人口政策的效果,故C說法錯誤;D:人口政策的調整沒有根本改變人口與資源的關系,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三、拓展延伸11.【答案】A【詳解】題干中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綠色交通方式,有利于引導人們增強環保和節約意識,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走低碳、綠色的發展之路,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壓力,①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徹底解決”的說法過于絕對。故選:A。12.【答案】D【詳解】有利于營造崇尚科學和創新的社會氛圍,所以選項③④的觀點是正確的;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傳承優秀傳統文化;②錯誤,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提供了精神動力。故選:D。13.【答案】(1)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取得積極成果。但是,生態環境好轉只是局部性的,總體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國生態環境情況依然嚴峻,這是我國的重要國情。(2)①我國對資源的需要量不斷增加,資源約束趨緊,對外依存度上升。②長期以來,我國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浪費嚴重,加劇了我國資源形勢的嚴峻性,已經嚴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③目前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生態系統破壞帶來了自然災害頻發,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④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自主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發展新能源汽車有利于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3)①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積極參加環保公益活動,向公眾宣傳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②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培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習慣,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詳解】(1)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我國生態環境形勢的認識,結合材料和所學,從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取得積極成果。但是,生態環境好轉只是局部性的,總體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國生態環境情況依然嚴峻,這是我國的重要國情等方面回答即可。(2)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必要性的認識,結合材料和所學,從我國對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資源約束趨緊;我國資源環境的現狀;資源環境問題的危害;我國科技發展現狀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3)此問旨在考查學生對公民怎樣為生態文明建設做貢獻的認識,只要從樹立生態文明的理念;落實國家的國策戰略和具體行動;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6.1 正視發展挑戰一、基礎鞏固1.(2023廣東)針對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2023年5月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出要“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這是因為( )A. 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已經發生根本改變B. 老齡化程度加深已嚴重制約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C. 人口質量的高低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能否加速發展的關鍵變量D. 高質量人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力資源保障2.2023年9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漠河林場自然林區考察時指出:森林是集水庫、糧庫、錢庫、碳庫于一身的大寶庫。要堅持造林與護林并重,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決不能讓幾十年、幾百年、上千年之功毀于一旦。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只要植樹造林,我國生態環境就能得到完全改善②植樹造林有利于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③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④加強森林和草場建設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資源環境問題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3.在學習“發展中的人口問題”這一內容時,魯陽同學向大家展示了課前通過查找資料繪制的2011年以來我國生育政策的變化。(如下圖)對生育政策的變化,下列說法恰當的有( ) ①有利于優化我國的人口結構,緩解老齡化壓力②是與我國的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相違背的③有利于平緩總和下降趨勢,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④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少生優生,幸福一生”,這一宣傳標語直接體現了我國 基本國策的要素( )A.計劃生育 B.人才強國 C.節約資源 D.保護環境5.“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被納入民法典基本原則成為一大亮點。法治日報撰文說,這一“綠色原則”適應了現實需要。材料中的“現實”指的是( )①當前我國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②人們對良好生態環境的向往日益強烈③破壞生態環境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刑事違法行為④資源環境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二、能力提升6.假期里,小明看到一則新聞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數據顯示: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有關專家指出,我國將進入人口負增長常態化時期。閱讀此新聞后,小明覺得中國人口的新特點中,有一項可能會發生變化,是( )A.總人口增速趨緩 B.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C.老齡化加劇 D.大量的人口流動7.2022年8月,國家衛健委等17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要求深入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加快完善積極生育支持措施。此舉( )①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②有利于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壓力③改變了我國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④可以徹底解決我國的人口問題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下表是山東省最近兩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數及年齡構成表。對圖表數據解讀正確的是( )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數(萬人) 0~14歲人數及百分比 65歲及以上人數及百分比第六次(2010年) 9579.31 1507.43 15.74% 942.98 9.84%第七次(2020年) 10152.7 1906.3 18.78% 1536.4 15.13%(數據來源:山東省統計局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①6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重增加,呈現出老齡化加劇的趨勢②14歲以下人口數量增加,得益于我國生育政策的調整③“全面二孩”“三孩”政策漸顯成效④常住人口數量增多,人口問題得到根本解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積極成效。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實施三孩政策( )①能夠更好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 ②是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需要③說明我國不再實行計劃生育 ④說明人口問題對資源環境已無壓力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我國在快速發展、經濟騰飛的同時,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成為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面對挑戰,我國積極調整人口政策,下圖是我國生育政策變化情況。人口政策的調整( )A.違背了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B.有利于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C.能迅速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D.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口與資源的關系三、拓展延伸11.在“共享經濟”浪潮下,倡導綠色交通方式,例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這樣( )①有利于緩解城市交通壓力 ②能夠引導人們增強環保和節約意識③有利于走低碳、綠色的發展之路 ④能夠徹底解決我國嚴峻的環境問題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的盛大活動中,葉培建、吳文俊、南仁東、顧方舟、程開甲等5位科學高峰的勤奮攀登者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這( )①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舉措 ②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奠定了物質基礎③是弘揚時代精神的現實需要 ④利于營造崇尚科學和創新的社會氛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在學習了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知識之后,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以“美麗中國綠色生活”為話題開展了一次探究活動。下面是他們搜集的部分資料: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嚴重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所增強。但我們也要清醒看到,幾十年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依然十分嚴重。【我思考】(1)材料表明,我國面臨怎樣的生態環境形勢?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幾乎一半的石油需求通過進口解決,汽車是石油消耗大戶,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國內大中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新能源汽車需要的新能源來源廣泛,具有再生、持續的特點。【我分析】(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必要性。生態文明建設人人有責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我踐行】(3)生態文明建設,是全社會的責任,也是每個公民的責任。你可以為生態文明建設做點什么?(共31張PPT)請結合視頻和生活經驗說說,白色污染是誰造成的,它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我國在快速發展、經濟騰飛的同時,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成為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6.1正視發展挑戰九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政治認同:知道中國發展中面臨的種種問題以及我國實行的對應政策,對國家發展樹立信心,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道德修養:分析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的現狀,明確各類問題產生的原因和應對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品行,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責任意識:正確認識我國發展中面臨的危機,積極參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志愿活動中,熱愛自然,熱愛祖國,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提升擔當精神和參與能力。核心素養目標自主預習1.為什么要重視人口問題?2.我國的人口現狀和新特點?3.我國如何解決發展中的人口問題?4.我國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意義?5.我國資源的現狀?6. 我國的環境形勢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危害 7.如何解決發展中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人-從-眾壹發展中的人口問題探究一:人口問題1.請結合視頻和書本知識,談談重視發展中人口問題的意義。材料一: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我國塑料制品行業產量7488.5萬噸,是塑料生產和消費大國。究其原因,當然也離不開一個關鍵詞,人口。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②人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問題,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全面放開三孩政策結合課本知識回答:人口普查結果反映了我國人口哪些問題?普查結果呈現6個特點:①人口總量: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位居世界第一。②性別構成:男性人口占51.24%,女性人口占48.76%總人口性別比為105.1,性別結構得到改善。③人口遷徙流動情況:人口流動依然活躍,流動人口增長69.73%,人口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④新增人口:連續十年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我國生育率為1.3,已較長時期處于更替水平以下。人口現狀:我國是世界上人口眾多的國家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新特點)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新特點)大量的人口流動(新特點)材料二: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現狀: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新特點: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老齡化加劇、大量的人口流動等。★2.我國的人口現狀和新特點?知識歸納(很小的問題)(可觀的財力物力)÷14億 = 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吃飯、住房、就業、養老、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資源總量、國民生產總值、工農業產品產量……14億 = 很大很大的問題×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不會根本改變;與資源環境的緊張關系不會根本改變;探究二:人劃生育的基本國策黨和國家始終堅持人口與發展綜合決策,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3.我國如何解決發展中的人口問題?知識歸納2016全面二孩2013單獨二孩70年代只生一個2021三孩政策嚴格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緩解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生育政策的調整與完善與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違背?計劃要隨著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不斷完善。實施新的生育政策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4.計劃生育政策調整①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積極成效。②意義:為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知識歸納木—林—森貳資源環境面臨危機探究三:我國資源狀況及特點資源種類 數量國土 居世界第三位水 居世界第六位太陽能 居世界第二位煤炭 居世界第三位礦產 目前,世界上可被人類利用的150多種礦產中,我國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種,居世界第三位。從上表中看出我國資源狀況的哪些特點?我國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探究三:我國資源狀況及特點資源 中國 世界平均水平 美國國土(公頃/人) 0.9 2.75 3.87耕地(公頃/人) 0.09 0.28 0.78森林面積(公頃/人) 0.11 0.83 1.1森林覆蓋率(%) 12 30.2 28.9林木儲積量(米3/人) 9.6 62.8 83.4草原面積(公頃/人) 0.21 0.65 0.99水資源(米3/人) 2700 10000 18000從上表中看出我國資源狀況的哪些特點?人均資源占有量少探究三:我國資源狀況及特點材料:我國作為鋰資源消耗和進口的大國,對國外鋰資源的依賴度曾高達80%,消耗比例占全球市場超50%。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中國鋰資源儲量不夠豐富,但實則不然。根據數據,全世界有接近1300萬噸鋰資源可供開采,我國以350萬噸儲量僅次于智利位居全球第二。我國已探明的鋰礦資源超80%都是開采提取難度較高的鹽湖鋰。從材料中看,我國資源狀況有什么特點?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短缺。探究三:我國資源狀況及特點材料:2023年,我國約4300萬噸廢塑料被焚燒或填埋,如果其中50%能夠實現化學循環,就相當于開發了一個超過6000萬噸的油田。如果能夠對現有10億噸的存量塑料垃圾進行回收利用,相當于低成本開發超大規模的“城市油田”。預計到2035年,如果廢塑料化學循環利用率達到30%,可以節約石油資源約1.08億噸,相當于再造兩座大慶油田。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合理,不盡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影響: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2)影響: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1)現狀:①我國的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客觀優勢),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客觀不足)。②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③資源形勢非常嚴峻(總體特點)。(3)對策: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即實行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6、我國的資源現狀、影響及對策?探究四 我國的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領域由于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結合視頻思考:為什么要關愛保護環境?探究四 我國的環境問題5.為什么要關愛保護環境?(現狀+危害)知識歸納① ①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②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問題時有發生,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環境問題產生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環境問題的危害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國的環境形勢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發展問題實 質危 害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怎 么辦小結6.如何解決發展中出現的人口、資源、環境問題?①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社會)②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國家)知識歸納新特點正視發展挑戰發展中的人口問題資源環境面臨危機我國的人口現狀人口問題的對策我國資源現狀及影響轉變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對策: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課堂小結1.森林是天然的大糧庫。近年來,F省堅持森林食物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探索林業分類經營機制,增強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守護好“林海糧倉”的生命線,保證多元化食物供給,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牢。該省的做法( )①踐行了大食物觀,能夠助力我國糧食安全②堅持節約優先,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③倡導低碳生活,讓群眾共享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④堅持綠色發展,有利于實現經濟與生態協同共進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課堂練習:B(2024.寧夏.中考真題)2.2024年3月20日,國務院公布《節約用水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該法規的實施有利于( )①為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法治保障②根本上解決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③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的良好風氣④降低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占有比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課堂練習:B課堂練習:A(2024.云南.中考真題)3.目前,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在2035年前后將突破4億。為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這表明我國( )A.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形勢B.為解決大量的人口流動采取積極措施C.將解決老齡化問題作為國家發展的中心工作D.把發展銀發經濟作為提高國民素質的根本途徑課堂練習:(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4.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行動目標——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成。“以竹代塑”為減少塑料污染提供了一條可探索的希望之路。這一舉措體現了我國( )①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②資源、環境問題不再嚴峻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④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5.2024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旨在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踐行這一理念,臨夏州市民應( )①自覺維護公共環境的清潔衛生②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③樹立低碳理念,自覺綠色出行④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行為主體應該是國家,而不是普通市民。A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人口問題.mp4 6.1 正視發展挑戰.分層作業.docx 6.1 正視發展挑戰.參考答案.docx 6.1正視發展挑戰.pptx 保護環境 生態平衡.mp4 白色污染.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