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近代科學與文化【知識提綱】領域 姓名 概況 成就科學 牛頓 英國科學家,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三大成就:萬有引力定律、光學分析和微積分學;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物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達爾文 英國生物學家 出版《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觀點,打破千百年來“上帝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創(chuàng)論,在生物領域掀起了一場偉大革命。文學 巴爾扎克 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 完成了“人間喜劇”的小說集,經典之作《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等,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托爾斯泰 俄國偉大作家,被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 作品有《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小說。音樂美術 貝多芬 德國作曲家 代表作有《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成熟。梵高 荷蘭杰出畫家 代表作有《夜間的咖啡館》《向日葵》等。【鞏固提升】1.牛頓關于萬有引力定律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物質宇宙的奧秘;行星圍繞太陽轉,衛(wèi)星圍繞行星轉,彗星沿橢圓軌道運行。這主要反映了人類對( )A.社會轉型的回應 B.現世生活的批判C.客觀世界的認識 D.自由平等的渴望2.牛頓和達爾文都是彪炳史冊的科學家,下列說法中,屬于他們的相同點的是( )①都推動了思想的解放 ②都受到工業(yè)革命的影響③都借鑒了前人的科學成果 ④都挑戰(zhàn)了神學世界觀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巴爾扎克的作品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給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變遷史。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反映了社會轉型時期俄國農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狀態(tài),他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巴爾扎克和列夫·托爾斯泰作品的相似之處是( )A.都是宣泄對現實不滿的“孤憤之書” B.都是批判現實的百科全書式著作C.都揭露了金錢至上的罪惡與丑陋 D.都揭示了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命運4.列寧稱他是一個“強烈的抗議者、激憤的揭發(fā)者和偉大的批評家”,是“俄國革命的鏡子”,認為他“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作品”。以下屬于他的作品的是( )A.《英雄交響曲》 B.《高老頭》 C.《戰(zhàn)爭與和平》 D.《向日葵》5.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804年《英雄交響曲》完成,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和藝術上的成熟B.19世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完成了一套名為“人間喜劇”的小說集C.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出版D.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6.1888年5月,他在阿爾勒租了一間旅館居住,因為它的外壁被涂成了黃色,故被稱為“黃房子”,之后他把這種色彩應用在作品中,使作品“顯出狂熱般的生命激情”。他的作品( )A.使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向前邁了一大步B.再現了上流社會紛繁復雜的變遷史C.表達了對自由民主的渴望D.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牛頓。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揭示了宇宙空間的運行規(guī)律,否定了中世紀神學的“地心說”,體現出人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客觀,故C項正確。牛頓經典力學揭示的不是社會轉型,A項排除;對現世生活的批判與題干不符,B項排除;自由平等是啟蒙運動時期思想家的主張,D項排除。故選C。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牛頓與達爾文。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于1687年出版,而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開始于18世紀60年代,牛頓沒有受到工業(yè)革命影響,②排除。故選B。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巴爾扎克與列夫·托爾斯泰。據題干“巴爾扎克的作品再現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反映了社會轉型時期俄國農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狀態(tài)”可知,巴爾扎克和列夫·托爾斯泰都利用小說批判了他們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批判現實的百科全書式著作,B項正確。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宣揚道德上的博愛,體現了對社會的關懷,不是單純宣泄對現實不滿的“孤憤之書”,排除A項;巴爾扎克的小說揭露了金錢至上的罪惡與丑陋,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猛烈抨擊俄國的沙皇專制和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壓迫排除C項;巴爾扎克生活在19世紀早期的法國,此時已經是資本主義社會,排除D項。故選B。4.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俄國革命的鏡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偉大的文學家,其作品深刻揭示了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俄國社會的基本矛盾,列寧稱其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代表作有《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等,C項正確;《英雄交響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的代表作,排除A項;《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作品,排除B項;《向日葵》是荷蘭畫家梵高的代表作,排除D項。故選C項。5.答案:A解析: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選項A是對《英雄交響曲》的分析或評判,屬于歷史解釋,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CD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歷史史實,排除BCD項。故選:A。6.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關鍵信息“1888年”“黃房子”“他把這種色彩應用在作品中”“顯出狂熱般的生命激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所述人物為梵高。梵高是近代荷蘭的杰出畫家,其代表作《向日葵》中明亮、艷麗的黃色花瓣,表達了畫家對生命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