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導入新課雷佳音在電影《第二十條》的最后演講中說道:”法律,是讓壞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讓好人出手的代價更大。”這句話振聾發聵,深刻地揭示了法治的核心意義。那么,我們應如何圍繞這一理念去夯實法治基礎,確保法律真正成為守護正義的堅實壁壘呢?4.1 夯實法治基礎1.政治認同:認識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義;知道如何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2.道德修養:梳理我國的法治進程,培養搜集整理的能力;總結出法治發展的規律,增強法治意識和法治能力。3.責任意識:解我國改革開放后的法治進程,理清法治進程的脈絡,自覺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核心素養目標:運用你的經驗認真觀察以上圖片,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保證社會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法律?法治?法律是規則條文。法制強調法律制度體系。法治注重依法治理的理念與狀態。法制?用哪個詞語是最合適的?法治1.法治的含義法治,意味著依法治理。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礎上,具有統一性、穩定性、權威性。法律的權威高于個人意志,"法治"崇尚法律的權威。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是治理國家的基礎人治:建立在個人專制和獨裁的基礎上,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平等性。個人的意志高于法律,"人治"崇尚個人意志。什么是良法?③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②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①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2.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一個國家制定了良法,是否就是“法治”的國家?2024年315晚會曝光的食品安全案例如下:1. 淀粉腸問題:明明叫做淀粉腸,但配料表第一位寫的卻是肉,實際成分包含雞肉以及不建議人食用的骨泥。2. 梅菜扣肉預制菜問題:飯店中受人們歡迎的梅菜扣肉,部分商家使用的是槽頭肉。槽頭肉是豬頭與軀干連接部位的肉,淋巴較多,屬于豬肉中必須進行嚴格“整修”的部分,是品質差、價格低的部位,但一些商家用其替代五花肉制作梅菜扣肉預制菜。3. 無骨雞爪、魷魚問題:部分商家為了保鮮,使用甲醛浸泡無骨雞爪和魷魚。甲醛對人體危害極大,可能誘發白血病等疾病。4. 奶茶飲品問題——以書亦燒仙草為例:存在頻繁更改食材效期標簽、使用隔夜食材、用嘴嘗食材來判斷是否變質等現象。5. 炸串衛生問題——以夸父炸串為例:切洗蔬菜時用的手套放在垃圾桶上,穿串的工作區、置物架都緊挨著垃圾桶,衛生狀況堪憂。6. 水果店問題——以百果園為例:存在將爛了的水果切掉壞的部分后做成果切再次銷售,以及用等級低的水果冒充等級高的水果銷售等情況。7. 驢肉火燒問題:多家黑心窩點每個月把數十噸的馬肉或廉價母豬肉當成驢肉銷往全國。《食品安全法》第四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食品安全法》——毒大米、毒奶粉、毒生姜……排污收費力度不大,存在人情收費、協議收費、隨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標準,執法的嚴肅性不夠等現象;一些限期治理企業遲遲完不成治理任務,限期治理成了“無期”治理……《環境保護法》(2)實行善治。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實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怎樣善治?(1)法治要求實行良法之治;(2)法治還要求實行善治。良法善治良法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會發展的規律,維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符合公平正義要求,促進人與社會的共同發展。法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上,通過賦予公民更多的參與公共活動的機會和權利,實現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良法+善治=法治2、法治的要求3.法治的作用1. 安陸市人民法院城區法庭發出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案件詳情:劉某某與鄭某某系夫妻關系,婚后常因家庭瑣事爭吵,矛盾升級。鬧離婚期間,丈夫鄭某某數次到劉某某工作單位及娘家吵鬧、毆打她。劉某某向法院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 法治作用體現:承辦法官對證據材料審查,并實地調查,確認存在家庭暴力事實后發出保護令。隨后向轄區派出所、居委會等部門送達,聯合監督執行。這不僅保護了劉某某的人身安全,讓她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也維護了她的合法權益,讓她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和公正,建立起對生活的安全感和穩定的預期。同時,對全社會起到了教育和示范作用,警示那些存在家庭暴力傾向的人,法律會堅決保護受害者,違反者將受到法律制裁。3、法治的作用(1)對個人: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依法享有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3.法治的作用2. 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發展:- 華為的知識產權保衛戰:華為是全球知名的通信技術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高度重視技術研發和創新,積累了大量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然而,一些競爭對手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侵犯華為的知識產權,例如未經授權使用華為的專利技術等。華為積極運用法律武器,在國內外多個司法管轄區提起訴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通過這些法律行動,華為不僅捍衛了自己的知識產權,也為企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律環境。這使得華為能夠不斷投入研發,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全球通信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為中國的科技強國戰略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中國企業樹立了知識產權保護的典范。3、法治的作用(2)對國家: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3.法治的作用3.重慶電梯勸阻吸煙案- 案例詳情:2017年,在重慶某小區電梯內,楊某勸阻段某不要吸煙,二人發生言語爭執。后段某情緒激動,心臟病發作離世。段某家屬將楊某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40余萬元。- 法治的作用:一審法院判決楊某承擔一定責任,賠償部分金額。但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楊某的勸阻行為與段某的死亡之間并無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楊某不存在過錯,撤銷一審判決,駁回段某家屬的訴訟請求。這一判決依據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條文,公正地界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既維護了社會公序良俗(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鼓勵公民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又保障了公民正常的行為自由,避免了“誰死誰有理”的不合理結果,有效地解決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3、法治的作用(3)對社會:法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2000多年封建專制歷史1840年后變法改制、救亡圖存1949年1978年新中國成立,探索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更加重視法治建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才走上了一條探索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道路。黨和政府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法治建設的經驗和教訓,努力推進依法治國的時代進程。4.中國探索法治的歷程1978年1997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求。2018年200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加強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集中同意領導。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2002年黨的十六大將“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列入全面建設小康重要目標。2020《民法典》頒布;習近平法治思想被確立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法治進程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22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單獨把法治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5、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出長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更加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1)重要性:(2)總目標:(3)基本要求:6.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性、總目標、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前提)(關鍵)(防線)(基礎)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嚴格執法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十六字方針”7.怎樣建設法治中國?(1)建設法治中國,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科學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嚴格執法),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全民守法)。(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課堂總結板書設計第一框 夯實法治基礎選擇法治道路描繪法治藍圖法治的含義法治的作用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國如何建設法治中國地位總目標基本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視頻1.mp4 視頻2.mp4 視頻3.mp4 (核心素養目標) 4.1 夯實法治基礎 課件( 37張ppt內嵌視頻 ).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