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聆聽《三個和尚》(教學設計)人音版(五線譜)(2024)一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愛勞動一、教材分析《三個和尚》是人音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愛勞動” 中的聆聽曲目。這首樂曲以生動的音樂形象和富有故事性的情節,展現了三個和尚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態和行為變化。樂曲旋律簡潔明快,節奏富有變化,通過不同的樂器演奏和音樂表現手法,營造出了獨特的音樂氛圍。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首樂曲不僅能夠培養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還能通過故事內容引導他們理解勞動的重要性和團隊合作的意義。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剛進入小學,對音樂充滿好奇和興趣。他們具有活潑好動、善于模仿的特點,喜歡通過聽故事、唱歌、做游戲等方式來學習。在這個階段,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表現力正在逐步發展,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和培養。三、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注重音樂體驗,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親身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包括節奏感、音高感、表現力等。融合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提高教學效果。四、核心素養目標審美感知:通過聆聽《三個和尚》,感受樂曲的旋律美、節奏美和音色美,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藝術表現:能夠用簡單的動作和表情表現樂曲中的情節,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文化理解:了解中國傳統民間故事的文化內涵,感受勞動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創意實踐: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樂曲中的故事,培養學生的創意實踐能力。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聆聽樂曲,感受樂曲中的音樂形象和情節變化。(2)用簡單的動作和表情表現樂曲中的情節。教學難點(1)理解樂曲中不同樂器的表現作用。(2)引導學生體會勞動和團隊合作的意義。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三個和尚》的故事圖片、頭飾等。七、教學方法和手段情境教學法:創設 “三個和尚” 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樂曲。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示范教學法:教師示范用動作和表情表現樂曲中的情節,讓學生直觀地學習。聆聽教學法:讓學生反復聆聽樂曲,感受音樂的魅力。八、教學環節導入新課(1)講述《三個和尚》的故事,引出課題。(2)展示故事圖片,讓學生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初聽樂曲(1)播放樂曲《三個和尚》,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感受樂曲的情緒和節奏。(2)提問學生:樂曲中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分段聆聽(1)再次播放樂曲,引導學生分段聆聽,感受不同段落的音樂特點和情節變化。(2)分別介紹樂曲中使用的樂器,讓學生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和表現作用。表現樂曲(1)分發故事頭飾,讓學生扮演三個和尚,隨著樂曲的節奏進行表演。(2)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動作和表情表現樂曲中的情節,如和尚挑水、念經等。拓展延伸(1)讓學生討論:從《三個和尚》的故事中,我們學到了什么?(2)引導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勞動和合作?課堂小結(1)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回顧樂曲中的音樂形象和情節變化。(2)表揚學生的表現,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九、板書設計《三個和尚》樂曲簡譜樂器介紹故事情節表現十、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們對《三個和尚》這首樂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和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通過表演和討論等方式參與音樂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思維能力。但是,在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對樂器的認識還不夠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引導。此外,在拓展延伸環節,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勞動和合作的意義,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十一、選擇題《三個和尚》這首樂曲的情緒是( )。A. 歡快的 B. 悲傷的 C. 緊張的樂曲中使用了哪些樂器?( )A. 鋼琴、小提琴 B. 二胡、笛子 C. 鼓、鑼《三個和尚》的故事告訴我們( )。A. 勞動很辛苦 B. 團隊合作很重要 C. 和尚很懶惰聆聽樂曲時,我們可以通過( )來感受音樂的節奏。A. 看樂譜 B. 聽歌詞 C. 打拍子以下哪種教學方法最適合用于《三個和尚》這節課?( )A. 講授法 B. 演示法 C. 討論法樂曲中的二胡聲模仿了( )。A. 和尚的念經聲 B. 和尚的腳步聲 C. 和尚的挑水聲學習《三個和尚》這首樂曲可以培養學生的( )。A. 節奏感和表現力 B. 繪畫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C. 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表現樂曲時,可以讓學生選擇( )來扮演三個和尚。A. 動物頭飾 B. 故事頭飾 C. 水果頭飾以下哪個不是勞動的好處?( )A. 鍛煉身體 B. 獲得快樂 C. 變得懶惰聆聽音樂可以培養學生的( )。A. 音樂素養 B. 體育素養 C. 科學素養答案:1.A(樂曲整體節奏較為歡快輕松);2.B(《三個和尚》樂曲中常用二胡、笛子等民族樂器);3.B(故事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4.C(打拍子是感受音樂節奏的常見方法);5.B(演示法可更好地展示樂曲中的情節);6.A(二胡的聲音可模仿和尚念經的感覺);7.A(能培養節奏感和表現力);8.B(故事頭飾更符合《三個和尚》的情境);9.C(勞動不會讓人變得懶惰);10.A(聆聽音樂主要培養音樂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