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粵教科技版四年級科學上冊P36-P37【教材分析】本課是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3單元“聲音”的第1課。本單元學習的都是與聲音相關的科學知識,“聲音是如何產生的?”是本單元的知識基礎,所以本課要幫助學生建構單元的核心概念“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聲音是每個人都很熟悉的事物,但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大部分的學生還是很難說清楚的。所以教材設計了2個活動,通過活動1“樂器發聲的秘密”,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樂器發聲的秘密,通過活動2“振動與聲音”進一步探究振動與聲音的聯系,課文通過對模擬樂器發聲(正向)及停止聲音(反向)的現象進行觀察、分析,從而歸納出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學情分析】聲音對于學生而言并不陌生,那么聲音時如何產生的呢?對此,四年級大多數學生認識不多。主要原因是物體產生聲音時的振動現象一般不是很顯著,學生在生活中也不會特意去注意這些現象。例如人們聽音樂時,關注的主要是旋律和節奏,很少去觀察琴弦如何振動。但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只要實驗目的明確,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并加以對比分析,是可以歸納總結出實驗現象的共同特征。物體的振動是一種怎樣的運動形式?學生的描述可能不是特別的準確,需要在教學中加以引導,幫助學生理解振動的特點,從而理解物體振動產生聲音這個科學概念。【設計理念】本節課通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做出猜想——實驗驗證——得出結論”貫穿整一節課,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并提出猜想,通過動手操作以及對比的方式驗證猜想。使學生學會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好習慣,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體驗合作的意義,真正做到發揮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學目標】1.觀察物體發聲和不發聲時的現象,能嘗試對觀察的現象進行解釋,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通過探究聲音產生緣由的整個過程,能舉例說明聲音因物體振動而產生。3.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經驗、樂于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欲望,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樂于合作的態度,【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認識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物體發聲時的現象,歸納出物體發聲現象的共同特點。【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儀器、實物投影、教學課件、尤克里里、音叉、小鼓、水槽。學具準備:橡皮筋、試管、鐵罐、鼓棒、學生活動手冊等。【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1.(教師彈著尤克里里):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剛才彈的是哪一首歌曲嗎?2.師:你知道尤克里里是怎樣發出聲音嗎?3.師:不僅尤克里里可以彈出聲音,我們的樂器都能發出聲音呢!你知道哪些方式還可以讓樂器發出聲音?4.師:為什么吹、拉、彈可以讓樂器發出聲音?樂器發聲部位在發聲時又有沒有共同特點?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聲音王國去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聲音的產生)【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彈尤克里里走進教室,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的興趣,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本節課的課題,并創設走進聲音王國的情景,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活動探究,層層遞進(一)關卡1:樂器發聲的秘密1.提出問題:各種樂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但都能發出美妙的聲音。那么你知道尤克里里發聲部位是在哪里嗎?用哪些材料可以模擬琴弦發聲呢?(師再次彈奏尤克里里,學生觀察并思考問題)2.學生匯報:尤克里里是靠彈撥琴弦發出聲音。我們可以嘗試用線、橡皮筋等材料模擬琴弦的發聲。3.師:那么排簫和鼓發聲部位在哪里呢?用哪些材料可以模擬它們發聲呢?(播放吹排簫的視頻、教師敲擊鼓面)4.師生小結:橡皮筋類似古箏那樣是靠弦發聲的,試管類似排簫那樣靠一端開放一端封閉的管子發聲的,鐵罐和鼓一樣都是靠鼓面發聲的。5.小組合作任務:用橡皮筋、試管、鐵罐代替尤克里里、排簫和鼓,分別讓它們發出聲音,觀察發聲時它們的變化,比較一下,這些變化有什么共同特點。并按順序觀察橡皮筋、鐵罐、試管的發聲現象,認真做記錄,并完成小組實驗記錄單1。(注意:試管課前已經清洗干凈。實驗中組內只能指定一人吹,不可輪流使用。)(對于試管,學生可能沒有觀察到什么明顯的變化。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試管本身似乎沒有什么變化,那么試管里面有什么呢?學生理解了試管內的空氣也可能是發出聲音的物體后,指導學生放一小紙條在試管內,再去吹氣讓試管發聲,并觀察現象。)6.小組匯報:發現橡皮筋發聲時,橡皮筋在振動,鐵罐發聲時,罐底在振動,而試管發聲時,里面的小紙條在振動。7.提出猜想: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橡皮筋、鐵罐、試管內的空氣,在發聲時都有振動。由此,我們可否大膽推測,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設計意圖:設置闖關關卡,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尤克里里、排簫、鼓的發聲部位,并用常見的橡皮筋、鐵罐、試管模擬它們的發聲,讓學生感受科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性,并提出猜想: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二)關卡2:振動與聲音的關系1.師:除了樂器,還有很多物體也可以發出聲音。在我們的課堂上可以觀察哪些物體發聲呢?如何觀察它們的振動?2.觀察振動:每個小組選擇3種物體,通過用手摸、借助水、綠豆等方法觀察物體發聲時的變化,并將所觀察到的現象寫在小組實驗記錄單2上。物體名稱 發聲時的現象 你的發現物體發聲時都出現 。 3.學生小結:物體發聲時都出現振動。4.提出問題:如果振動停止了,還會有聲音嗎?5.小組實驗:(1)先敲擊音叉發出聲音,再用手按住音叉,讓振動停止,然后觀察是否還有聲音發出。(2)再選擇另外兩種學具觀察物體發聲時和停止發聲時的現象,并完成小組實驗記錄單3,并將你的發現寫下來。物體名稱 不發聲時的現象 你的發現 6.分組匯報,得出結論:物體發出聲音時都有振動的現象,振動停止了,聲音也沒有了。所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感受振動,并通過物體發聲和停止發聲時的對比實驗,感受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從而驗證了猜想,在小組實驗的環節還設計了自由選擇學具的環節,目的是不限制學生的思想,發揮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不同小組的不同的實驗,驗證猜想】三、親子活動,運用科學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尋找家中發聲的物體,并觀察和記錄發聲的現象,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身邊科學現象的習慣,加強親子之間的互動,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四、板書設計【設計意圖:此板書設計既簡單又切合主題,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有了這個板書設計,學生對本課知識更明了,清晰,一目了然。】(共29張PPT)粵教科技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3. 聲音的產生尤克里里怎樣發出聲音?為什么吹、敲、彈都可以讓樂器發出聲音?聲音王國小朋友們,只有通過了我設置的關卡才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喲!關卡1:樂器發聲的秘密關卡2:振動與聲音的關系活動1:樂器發聲的秘密發聲部位是在哪里?尤克里里琴弦什么材料可以模擬琴弦發聲?關卡1:樂器發聲的秘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位叔叔吹的樂器是什么嗎?關卡1:樂器發聲的秘密排 簫關卡1:樂器發聲的秘密發聲部位是在哪里?小 鼓關卡1:樂器發聲的秘密發聲部位是在哪里?樂器發聲部位在發聲時又有沒有共同特點?四人小組合作用橡皮筋、試管、鐵罐代替尤克里里、排簫和鼓,分別讓它們發出聲音,觀察發聲時它們的變化,比較一下,這些變化有什么共同特點。實驗要求1.小組內的3個同學負責操作實驗,另1名同學負責記錄,并完成小組實驗記錄單1。2.按順序觀察橡皮筋、鐵罐、試管的發聲現象,認真做記錄。(注意:試管課前已經清洗干凈。實驗中組內只能指定一人吹,不可輪流使用。)3.試管內放入小紙條,以便觀察。我們認為樂器發聲時都在 。我們認為樂器發聲時都在 。橡皮筋在振動罐底在振動空氣在振動我們認為樂器發聲時都在振動 。關卡1闖關成功關卡1:樂器發聲的秘密關卡2:振動與聲音的關系除了樂器,還有很多物體也可以發出聲音。在我們的課堂上可以觀察哪些物體發聲呢?如何觀察它們的振動?借助一些物體可以使現象更加明顯,便于觀察。活動2:振動與聲音四人小組合作每個小組選擇3種物體,通過用手摸、借助水、綠豆等方法觀察物體發聲時的變化,并將所觀察到的現象寫在小組實驗記錄單2上。物體名稱 發聲時的現象 你的發現物體發聲時都出現 。如果振動停止了,還會有聲音嗎?如何讓音叉停止振動?小組實驗:(1)先敲擊音叉發出聲音,再用手按住音叉,讓振動停止,然后觀察是否還有聲音發出。(2)再選擇另外兩種學具觀察物體發聲時和停止發聲時的現象,并完成小組實驗記錄單3,并將你的發現寫下來。物體名稱 不發聲時的現象 你的發現得出結論物體發出聲音時都有振動的現象,振動停止了,聲音也沒有了。所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叉鐵罐橡皮筋出現振動出現振動出現振動振動停止振動停止振動停止關卡2闖關成功1.物體發出聲音時會振動;物體停止振動,聲音停止。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總結:聲音王國小朋友們,你們剛才的表現都不錯,現在我想跟大家玩一個小游戲。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親子活動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尋找家中發聲的物體,并觀察和記錄發聲的現象,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感謝您的聆聽!小組實驗記錄單實驗1:探究樂器發聲的秘密 實驗材料:橡皮筋、鐵罐、試管 小組成員: 實驗要求: 實驗記錄: 我們認為樂器發聲時都在 。實驗記錄單1實驗記錄單2實驗2:物體發聲時的現象 實驗材料:橡皮筋、鐵罐、試管、尺子、音叉等任選三種 小組成員: 實驗要求: 實驗記錄: 物體名稱發聲時的現象你的發現 物體發聲時都出現 。 實驗記錄單3實驗3:物體停止發聲時的現象 提出猜想: 振動停止時,聲音 (停止/不停止)。 實驗材料:音叉,再任選兩種物體 小組成員: 實驗要求: 實驗記錄: 物體名稱不發聲時的現象你的發現 (1)小組內的3個同學負責操作實驗,另1名同學負責記錄,并完成實驗記錄單。(2)按順序觀察橡皮筋、鐵罐、試管的發聲現象,認真做記錄。(注意:試管課前己經清洗干凈。實驗中組內只能指定一人吹,不可輪流使用。)(3)試管內放入小紙條,以便觀察。橡皮筋鐵罐試管發聲時的現象:發聲時的現象:發聲時的現象:每個小組選擇3種物體,通過用手摸、借助水、綠豆等方法觀察物體發聲時的變化,并將所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實驗記錄單2上。(1)先敲擊音義發出聲音,再用手按住音義,讓振動停止,然后觀察是否還有聲音發出。(2)再選擇另外兩種學具觀察物體發聲時和停止發聲時的現象,并完成實驗記錄單3,并將你的發現寫下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聲音的產生”實驗記錄單.docx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doc “聲音的產生”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