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年級下第四單元《熱》知識清單一、基礎知識(一)溫度與水的變化1.水的溫度、形態變化跟熱量有關。2.在標準大氣壓下,水在0℃時開始結冰,形態由液態變成固態。3.在標準大氣壓下,水在100℃時沸騰。水的沸騰過程跟熱量有關,停止加熱后,水的溫度會下降,不再沸騰。4.水的蒸發和水蒸氣的凝結與水的溫度有關。5.水蒸發得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溫度越低,水蒸發越慢。6.水蒸發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水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釋放熱量,凝結成冰。7.水的凝結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低,凝結速度越快。8.日落以后地面及近地面層空氣冷卻,溫度降低。若溫度在0℃以上,水汽凝結就形成了露;若溫度在0℃以下,就會形成霜。9.熱量變化導致溫度變化。(二)熱傳遞的方向1.熱量從溫度較高的物體傳向溫度較低的物體。2.熱量從物體溫度較高的部分傳向物體溫度較低的部分。3.最終二者的溫度相同,相互之間熱量不再傳遞,趨向于熱平衡。4.測量物體的溫度通常使用溫度計,生活中還能有更多感知溫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溫紙帶、感溫粉末……(三)熱傳遞的方式1.熱傳遞由三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2.熱傳導:通過直接接觸,將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一個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固體)。3.熱對流:熱量由高溫流體轉移到低溫流體的現象。(液體、氣體)。4.熱輻射:物體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發射熱量的過程。5.離熱源或者加熱點越近,熱傳遞所需的時間越短。6.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傳遞熱。(四)熱傳遞的快慢1.像金屬這樣導熱性能好的物體稱為熱的良導體;像塑料、木頭這樣導熱性能差的物體稱為熱的不良導體。2.空氣是一種熱的不良導體。3.不同金屬的傳熱快慢不同,銅、鋁、鐵三種金屬相比較,銅最快,鋁第二,鐵最慢。4.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快;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慢。(五)制作保溫杯1.同樣多、溫度相同的熱水涼得由快到慢的順序:不銹鋼杯>塑料杯>陶瓷杯。2.保溫杯可以減緩杯內物體的溫度上升或下降。3.保溫瓶之所以能保溫,是因為從三個方面減慢了熱傳遞:瓶口小并加木塞,它能減少熱傳導和熱對流。瓶身的夾層變成真空,這樣能防止熱傳導與熱對流。瓶內壁鍍銀反光,這樣做可以減少熱輻射。二、識圖1.分別畫出圖中熱水或熱空氣、冷空氣、冷水或熱水的運動方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