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下第四單元《物質的變化》復習資料【精排】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2.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3. 觀察到“沒有明顯變化”跟觀察到“明顯變化”的現象同等重要。4. 物理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只改變物質的形態、形狀、大小等。化學變化: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F象: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5.物理變化:易拉罐被壓扁、水結冰、燒開水、冰融化、鐵絲彎折、折紙、沙子和豆子混合、溶解……6.化學變化:火柴燃燒、鐵生銹、小蘇打和白醋反應、蘋果氧化、煙花爆炸、蝦煮熟、酸雨、銅生銹……7. 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但物理變化過程中一定沒有化學變化。8.小蘇打和白醋混合會發生化學變化,現象是①產生氣泡,②容器壁會變冰。產生的氣泡是二氧化碳氣體。白醋與雞蛋殼、白醋與貝殼混合也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9.二氧化碳的性質:①無色無味透明、②能滅火、③比空氣重。10.蠟燭燃燒:①固體蠟熔化成蠟油,是物理變化。②在蠟燭上方倒扣玻璃杯,杯內壁出現水霧,說明蠟燭燃燒會產生水。③玻璃片接觸火焰,有炭黑產生,說明蠟燭燃燒會產生炭。11.白糖加熱:①白砂糖熔化,固體變成液體,是物理變化。②繼續加熱,白糖變成黃色、變黑、有焦味,是化學變化。12.米飯中的淀粉與唾液發生了化學變化,淀粉變成了麥芽糖,口感變甜。13.鐵生銹是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新物質:紅褐色、不導電、表面粗糙、不能被磁鐵吸引。14.鐵生銹是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的結果。鹽能夠加快鐵生銹。15.隔絕水和空氣是防止鐵生銹的辦法,如:刷油漆、電鍍、涂油、搪瓷、噴塑、制成合金、燒藍等。16.大地之下的化學變化:礦物可以冶煉金屬、許多美麗珍貴的寶石可以裝點我們的生活、煤炭石油等提供能源。17.大氣層中的化學變化:呼吸離不開氧氣(約占大氣總體積的21%),氧氣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8.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增加了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19.資源利用與化學變化:人類利用石油生產出燃油、塑料、纖維和瀝青;從鐵礦石里把鐵冶煉出來;用不同原料合成藥品;制作化肥。20.煙花在空中爆炸時,發生了劇烈的化學變化,發光發熱,產生五彩繽紛的色彩。21.我們每天吃的食物,進入我們的體內,要經過許許多多的化學變化,變成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22.由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劇增加,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氣候變暖。23.食物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和營養。食物被人體消化吸收的過程是化學變化。24.紫甘藍和白醋的反應是化學變化,產生的現象是白醋變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