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四大題型】(人教版2024)(含答案)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舉一反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四大題型】(人教版2024)(含答案)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舉一反三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四大題型】
【人教版2024】
【題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現象】 1
【題型2 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 3
【題型3 實驗探究】 5
【題型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應用】 7
【知識點1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熔化要吸熱。
2.凝固: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固;凝固要放熱。
要點詮釋:
3.晶體與非晶體:
(1)晶體: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晶體。如:冰、海波、各種金屬。
(2)非晶體:沒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非晶體。如:蠟、松香、玻璃、瀝青。
4.熔點和凝固點:
(1)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
(2)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
【題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現象】
【例1】(2023·南充)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 “白日黃流漲渭城,三更風紫盡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D.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淚”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變式1-1】(23-24八年級上·四川宜賓·期中)夏天,大家喝飲料時都喜歡加冰,是因為冰塊在 (填物態變化名稱)時吸熱,冰塊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變式1-2】(2023廣東新豐期中)中國的航母艦載機用到了先進的3D打印技術,可以打印鈦合金機身骨架及高強度鋼起落架等。3D打印的技術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鈦合金粉末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液態,然后按構件形狀重新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型。
【變式1-3】(2022·江蘇徐州·中考真題)電冰箱除霜時,通過電熱絲把霜加熱成水,這種物態變化稱為(  )
A.熔化 B.液化 C.升華 D.凝華
【知識點2 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1.有無熔點是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同一種晶體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2.晶體熔化的條件是:①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
3.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物理過程 晶體 非晶體
熔點和凝固點 有 沒有
熔化過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凝固過程 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放出熱量,溫度降低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吸收熱量
熔化圖象
凝固圖象
(4)晶體熔化凝固圖象:
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吸熱溫度升高,熔化時間t1~t2;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為固態放熱溫度降低,凝固時間t3~t4。
【題型2 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
【例2】(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題)為探究固體熔化的規律,小舟觀察海波受熱時狀態的變化過程,并將記錄的溫度與時間繪制成圖像(如圖),圖中表示熔化過程的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ad段
【變式2-1】如圖所示,表示非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  )
A.   B.
C.   D.
【變式2-2】(2022湖北武漢洪山期中)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冰、海波、玻璃是晶體,蠟、松香、金屬是非晶體
B.金屬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同時吸熱
C.同一晶體物質的凝固點要比它的熔點低
D.水在凝固成冰的過程中放熱,但溫度不變
【變式2-3】(2021·廣西柳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成水的過程中,其溫度保持在(  )
A.100℃ B.37℃ C.20℃ D.0℃
知識點3 晶體熔化實驗
1.實驗器材:酒精燈、燒杯、石棉網、試管、溫度計、火柴、攪拌器、三腳架、鐘表。
2.實驗藥品:海波(硫代硫酸鈉)、蜂蠟。
3.實驗裝置:
4.實驗內容:
(1)觀察海波熔化時的現象?
(2)當溫度達到40℃后,每隔半分鐘記錄一次海波的溫度。
(3)當海波開始熔化后繼續加熱溫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熱還能繼續熔化嗎?
(4)用記錄的數據描點作圖。
5.表格:
t/min 1 1.5 2 2.5 3 ……
T海波/℃
T蜂蠟/℃
實驗現象
6.海波、蜂蠟熔化圖象:
7.分析論證:
從描繪出的圖象容易看出,AB段:海波經過緩慢加熱,溫度逐漸升高,仍為固態;BC段:當溫度達到48℃時,海波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雖然繼續加熱,但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固液共存;CD段:直到全部熔化后,溫度才繼續上升,變為液態。
蜂蠟的熔化過程則不同。由圖象可看出,隨著不斷加熱,蜂蠟的溫度逐漸升高,在此過程中,蜂蠟由硬變軟,最后熔化成液體。
要點詮釋:
(1)實驗開始時燒杯中的水,可用40℃左右的溫水,待測物質的溫度升到40℃時,開始記錄。
(2)應選擇較細的試管,以增大海波的受熱面積,且裝入試管中的海波不宜過多。
(3)對海波的加熱應較緩慢,為此可在燒杯中加一支溫度計,用來監測燒杯中水的溫度,一般應使試管內、外溫度計的示數差保持在2—3℃左右。
(4)晶體熔化規律實驗常考問題:
考查方向 解答思路
晶體熔化條件 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熔化曲線特點 熔化過程中,固液共存態溫度不變(曲線水平段)
石棉網、燒杯內放水的作用 受熱均勻
確定熔點 熔化曲線水平段對應的溫度
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 溫度計應放在被測液體中間部位、不能碰器壁、讀取溫度時不能取出溫度計
儀器安裝順序 自下而上
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 晶體有固定熔點,熔化曲線可反映出來
熔化過程的吸放熱 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
【題型3 實驗探究】
【例3】(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小張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待溫度升至40℃左右,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
(1)圖甲中加熱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熱的好處是______;
(2)圖乙中小張同學關于溫度計讀數的方法不當之處是______;
(3)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海波的溫度是______℃;
(4)小張同學繪制出海波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由圖像可知,此海波的熔點是______℃,此溫度與課本中列出的海波熔點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______。
【變式3-1】小明想探究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是否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此,他向水中加鹽制成鹽水,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探究鹽水的凝固過程中,每隔一定的時間,小明觀察鹽水狀態,測出溫度,并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溫度 時間圖象如圖甲所示。
(1)從圖象可以看出鹽水的凝固過程用了    分鐘;第一個10 min內,鹽水的溫度降低了   ℃;凝固過程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鹽水結成的鹽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    (選填“增多”“減少”或“不變”)。
(3)實驗中鹽水的凝固點為    ℃。為了交通安全,人們常在不能及時熔化的積雪地面上撒融雪劑,常用融雪劑的成分是工業用鹽(非食用鹽),請解釋融雪劑可加快積雪熔化的原因。
【變式3-2】.(2022河南伊川期中)如圖所示是小芳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
(1)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分別是    、    。
(2)該物質在BC段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氣態”或“固液共存態”)。該物質從D到G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3)EF段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該物態變化過程持續了   min。
【變式3-3】如圖甲是“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并將試管放在水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粉末受熱__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
(2)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_____ ,若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 ______ ℃。
(3)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
時間/min 0 l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40 42 44 45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 ____ ℃;該物質是 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4)能反映上述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是圖丙中的______ 。
【題型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應用】
【例4】(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題)如圖為關于“55℃”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______的特點。
【變式4-1】(2022·安徽池州·模擬預測)北京冬奧會采用最先進的高效節水人工造雪設備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統,在最合適的條件下造雪,保持最佳造雪效率,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人工造雪是霧化后的小水滴 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冰晶形成的。
【變式4-2】小明把冰箱里的冰塊放入可樂中,一會兒可樂變得涼爽可口,這是因為冰由 態變為 態時要 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使可樂的溫度降低。北方的冬天,氣溫常在0°C以下,菜窖里放幾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凍壞,這是因為水 時 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使窖內的溫度不會太低。
【變式4-3】(2022·廣西·梧州市第十中學八年級期中)“成都糖畫”俗稱“倒糖餅兒”,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圖所示,它需要高溫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繪畫過程中糖汁將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并___________熱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3.2 熔化和凝固【四大題型】
【人教版2024】
【題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現象】 1
【題型2 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 3
【題型3 實驗探究】 7
【題型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應用】 9
【知識點1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稱為熔化;熔化要吸熱。
2.凝固: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稱為凝固;凝固要放熱。
要點詮釋:
3.晶體與非晶體:
(1)晶體: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晶體。如:冰、海波、各種金屬。
(2)非晶體:沒有確定熔化溫度的固體稱為非晶體。如:蠟、松香、玻璃、瀝青。
4.熔點和凝固點:
(1)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
(2)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叫凝固點。
【題型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現象】
【例1】(2023·南充)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 “白日黃流漲渭城,三更風紫盡成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D.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淚”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答案】C。
【解析】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過程中放熱,故A錯誤;
B.“露”都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B錯誤;
C.這里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故C正確;
D.“淚”的形成是屬于蠟燭的熔化現象,需要吸熱,故D錯誤。
故C正確。
【變式1-1】(23-24八年級上·四川宜賓·期中)夏天,大家喝飲料時都喜歡加冰,是因為冰塊在 (填物態變化名稱)時吸熱,冰塊屬于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答案】 熔化 晶體
【詳解】[1]夏天,大家喝飲料時都喜歡加冰,是因為冰塊在熔化時從飲料中吸熱,使飲料溫度降低,喝起來更涼快。
[2]冰塊熔化時溫度不變,屬于晶體。
【變式1-2】(2023廣東新豐期中)中國的航母艦載機用到了先進的3D打印技術,可以打印鈦合金機身骨架及高強度鋼起落架等。3D打印的技術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鈦合金粉末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液態,然后按構件形狀重新    (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型。
【答案】吸收 熔化 凝固
【詳解】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鈦合金粉末先由固態熔化成液態,熔化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然后再由液態凝固成固態。
【變式1-3】(2022·江蘇徐州·中考真題)電冰箱除霜時,通過電熱絲把霜加熱成水,這種物態變化稱為(  )
A.熔化 B.液化 C.升華 D.凝華
【答案】A
【詳解】霜是固態,吸收電熱絲放出的熱量變成液態的水,這個過程叫熔化,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知識點2 晶體和非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1.有無熔點是晶體和非晶體的主要區別,同一種晶體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2.晶體熔化的條件是:①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
3.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物理過程 晶體 非晶體
熔點和凝固點 有 沒有
熔化過程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吸收熱量,溫度升高
凝固過程 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放出熱量,溫度降低
熔化條件 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吸收熱量
熔化圖象
凝固圖象
(4)晶體熔化凝固圖象:
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吸熱溫度升高,熔化時間t1~t2;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為固態放熱溫度降低,凝固時間t3~t4。
【題型2 晶體熔化和凝固的特點 】
【例2】(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題)為探究固體熔化的規律,小舟觀察海波受熱時狀態的變化過程,并將記錄的溫度與時間繪制成圖像(如圖),圖中表示熔化過程的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ad段
【答案】B
【詳解】海波屬于晶體,晶體熔化的特點是持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結合圖像可知bc段屬于海波熔化過程,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2-1】如圖所示,表示非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是 (  )
A.   B.
C.   D.
【答案】B
【詳解】.B 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2-2】(2022湖北武漢洪山期中)關于晶體和非晶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冰、海波、玻璃是晶體,蠟、松香、金屬是非晶體
B.金屬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同時吸熱
C.同一晶體物質的凝固點要比它的熔點低
D.水在凝固成冰的過程中放熱,但溫度不變
【答案】D
【詳解】 冰、海波、金屬是晶體,玻璃、蠟、松香是非晶體,故A錯誤;金屬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同時吸熱,故B錯誤;同一種晶體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等,故C錯誤;水在凝固成冰的過程中放出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故D正確。
【變式2-3】(2021·廣西柳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成水的過程中,其溫度保持在(  )
A.100℃ B.37℃ C.20℃ D.0℃
【答案】D
【詳解】冰是晶體,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熔化成水的過程中溫度保持0℃不變。
故選D。
知識點3 晶體熔化實驗
1.實驗器材:酒精燈、燒杯、石棉網、試管、溫度計、火柴、攪拌器、三腳架、鐘表。
2.實驗藥品:海波(硫代硫酸鈉)、蜂蠟。
3.實驗裝置:
4.實驗內容:
(1)觀察海波熔化時的現象?
(2)當溫度達到40℃后,每隔半分鐘記錄一次海波的溫度。
(3)當海波開始熔化后繼續加熱溫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熱還能繼續熔化嗎?
(4)用記錄的數據描點作圖。
5.表格:
t/min 1 1.5 2 2.5 3 ……
T海波/℃
T蜂蠟/℃
實驗現象
6.海波、蜂蠟熔化圖象:
7.分析論證:
從描繪出的圖象容易看出,AB段:海波經過緩慢加熱,溫度逐漸升高,仍為固態;BC段:當溫度達到48℃時,海波開始熔化,在熔化過程中,雖然繼續加熱,但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固液共存;CD段:直到全部熔化后,溫度才繼續上升,變為液態。
蜂蠟的熔化過程則不同。由圖象可看出,隨著不斷加熱,蜂蠟的溫度逐漸升高,在此過程中,蜂蠟由硬變軟,最后熔化成液體。
要點詮釋:
(1)實驗開始時燒杯中的水,可用40℃左右的溫水,待測物質的溫度升到40℃時,開始記錄。
(2)應選擇較細的試管,以增大海波的受熱面積,且裝入試管中的海波不宜過多。
(3)對海波的加熱應較緩慢,為此可在燒杯中加一支溫度計,用來監測燒杯中水的溫度,一般應使試管內、外溫度計的示數差保持在2—3℃左右。
(4)晶體熔化規律實驗常考問題:
考查方向 解答思路
晶體熔化條件 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熔化曲線特點 熔化過程中,固液共存態溫度不變(曲線水平段)
石棉網、燒杯內放水的作用 受熱均勻
確定熔點 熔化曲線水平段對應的溫度
溫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 溫度計應放在被測液體中間部位、不能碰器壁、讀取溫度時不能取出溫度計
儀器安裝順序 自下而上
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 晶體有固定熔點,熔化曲線可反映出來
熔化過程的吸放熱 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
【題型3 實驗探究】
【例3】(2022·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小張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海波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待溫度升至40℃左右,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
(1)圖甲中加熱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熱的好處是______;
(2)圖乙中小張同學關于溫度計讀數的方法不當之處是______;
(3)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丙所示,此時海波的溫度是______℃;
(4)小張同學繪制出海波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由圖像可知,此海波的熔點是______℃,此溫度與課本中列出的海波熔點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 受熱均勻,溫度波動不大 視線未與液面相平 46 47 海波中可能存在雜質,熔點降低
【詳解】(1)[1]直接用酒精燈加熱海波,會使海波熔化過快,且受熱不均勻,不方便記錄溫度,所以采用水浴法加熱,可以使海波受熱均勻,且溫度升高得慢,便于記錄溫度。
(2)[2]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不能俯視溫度計讀數,所以小張同學關于溫度計讀數的方法不當之處是視線未與液面相平。
(3)[3]如圖丙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零刻度線在下方,所以此時海波的溫度是46℃。
(4)[4]由圖像可知,海波熔化時要不斷吸熱,溫度保持熔點溫度不變,所以此海波的熔點是47℃。
[5]此溫度與課本中列出的海波熔點48℃略有不同,原因可能是課本實驗中用的海波和本次實驗中用的海波純度不同,本次實驗中用的海波可能含有雜質,影響了海波的熔點。
【變式3-1】小明想探究水中加入別的物質后,是否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影響,為此,他向水中加鹽制成鹽水,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探究鹽水的凝固過程中,每隔一定的時間,小明觀察鹽水狀態,測出溫度,并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溫度 時間圖象如圖甲所示。
(1)從圖象可以看出鹽水的凝固過程用了    分鐘;第一個10 min內,鹽水的溫度降低了   ℃;凝固過程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鹽水結成的鹽冰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2)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圖乙所示,試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    (選填“增多”“減少”或“不變”)。
(3)實驗中鹽水的凝固點為    ℃。為了交通安全,人們常在不能及時熔化的積雪地面上撒融雪劑,常用融雪劑的成分是工業用鹽(非食用鹽),請解釋融雪劑可加快積雪熔化的原因。
【答案】 (1)10 6 放出 晶體 (2)增多 (3)-2 鹽冰混合物的熔點比雪的熔點低
【詳解】(1)從圖象可知:物質凝固時有固定的凝固點,所以該物質是晶體,圖象中BC段溫度不變,處于凝固過程中,持續了10 min;第一個10 min內,鹽水的溫度降低了4 ℃-(-2 ℃)=6 ℃;從圖象可知,該晶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凝固過程不斷放出熱量;(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 ℃,而鹽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 -2 ℃,冰水混合物會向鹽冰水混合物放熱,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達到凝固的條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3)晶體物質凝固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溫度即凝固點,所以鹽水的凝固點是-2 ℃。人們采取在雪地上撒融雪劑的方法,混合物的熔點低于雪的熔點,可使積雪在較低氣溫下熔化。
【變式3-2】.(2022河南伊川期中)如圖所示是小芳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規律”的實驗圖。
(1)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分別是    、    。
(2)該物質在BC段處于       (選填“固態”“液態”“氣態”或“固液共存態”)。該物質從D到G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3)EF段是     (填物態變化名稱)過程,該物態變化過程持續了   min。
【答案】(1)晶體 45 ℃ 45 ℃ (2)固液共存態 放出 (3)凝固 3
【詳解】 (1)在BC段,物質吸熱,溫度不變,可知該物質是晶體,且熔點為45 ℃;在EF段,物質放熱,且溫度不變,可知凝固點為45 ℃;(2)該物質在BC段處于熔化過程中,為固液共存態;從D到G,物質溫度降低,會放出熱量;(3)在EF段,物質放出熱量,從液態變為固態,是凝固過程,持續的時間為15 min-12 min=3 min。
【變式3-3】如圖甲是“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
(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并將試管放在水中加熱,是為了使固體粉末受熱______(選填“均勻”或“不均勻”)。
(2)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_____ ,若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溫度計的讀數為 ______ ℃。
(3)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
時間/min 0 l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40 42 44 45 48 48 48 48 48 50 53
根據表中數據可知,該物質的熔點是 ____ ℃;該物質是 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4)能反映上述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的是圖丙中的______ 。
【答案】(1)均勻;(2)試管壁,46;(3)48,晶體;(4)a.
【解析】(1)在加熱時,石棉網起到了使燒杯底部均勻受熱的作用。
(2)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 試管壁。
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46℃。
(3)由表中數據可知,該物質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保持48℃不變,有固定熔點,所以該物質是晶體,所以該物質是晶,熔點是48℃。
(4)熔化時時,溫度整體呈上升趨勢,有一段圖線是呈水平的,即吸熱但溫度不變,故a正確。
【題型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應用】
【例4】(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題)如圖為關于“55℃”水杯的圖片。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這是因為杯的內壁和外壁間貯存了一種顆粒,這種顆粒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使沸水降溫利用了它______的特點。
【答案】 晶體 熔化吸熱
【詳解】[1] 將沸水倒入這種杯中搖一搖,便可使水溫快速變為55℃并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溫度不變,說明這種顆粒吸收了熱水的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即有固定的熔點,所以這種顆粒是晶體。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水的熱量,使熱水的溫度降低。
【變式4-1】(2022·安徽池州·模擬預測)北京冬奧會采用最先進的高效節水人工造雪設備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統,在最合適的條件下造雪,保持最佳造雪效率,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人工造雪是霧化后的小水滴 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冰晶形成的。
【答案】凝固
【詳解】由“人工造雪是霧化后的小水滴”“冰晶”可知在發生物態變化前后,物質所處的狀態分別為液態與固態,所以發生的物態變化為凝固。
【變式4-2】小明把冰箱里的冰塊放入可樂中,一會兒可樂變得涼爽可口,這是因為冰由 態變為 態時要 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使可樂的溫度降低。北方的冬天,氣溫常在0°C以下,菜窖里放幾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凍壞,這是因為水 時 熱量(選填“吸收”或“放出”),使窖內的溫度不會太低。
【答案】固,液,吸收;凝固,放出。
【解析】把冰塊放入可樂中,一會兒可樂變得涼爽可口,這是因為冰由固態變為液態時要吸收熱量,使可樂的溫度降低。冬天在菜窖中放幾桶水,隨著溫度降低,到達凝固點時會凝固,凝固會放出熱量,使菜窖的溫度不至于過低而將菜凍壞。
【變式4-3】(2022·廣西·梧州市第十中學八年級期中)“成都糖畫”俗稱“倒糖餅兒”,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圖所示,它需要高溫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繪畫過程中糖汁將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并___________熱量。
【答案】 凝固 放出
【詳解】[1][2]高溫糖汁為液態,在空氣中遇冷變為固態,屬于凝固現象,凝固是放熱的物態變化,故需要放出熱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霍林郭勒市| 龙口市| 南靖县| 东台市| 雷山县| 黎城县| 仙桃市| 尉犁县| 博湖县| 仁怀市| 蒙自县| 长武县| 绥中县| 乃东县| 绥化市| 沿河| 太康县| 海安县| 金乡县| 建湖县| 张家川| 桓台县| 什邡市| 昌都县| 镇原县| 曲靖市| 冕宁县| 普格县| 洪洞县| 壶关县| 达日县| 红河县| 东台市| 黄山市| 昌宁县| 长宁区| 大渡口区| 定安县| 绵阳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