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視頻: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24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27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斗。52個模范集體、368名模范個人受到表彰。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習近平等為受表彰的模范個人和模范集體代表頒獎。為什么要為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的模范個人和模范集體頒獎?7.1 促進民族團結九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政治認同:通過學習民族概況,能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擁護國家的民族政策。道德修養:通過了解民族政策,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維護民族團結。法治觀念:通過學習民族團結的知識, 能夠自覺反對民族分裂,不做對民族團結不利的事,自黨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責任意識:通過助力民族團結,能增強自覺熱愛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增強責感和使命感。01民族大家庭考考你:你能說出我國哪些民族?視頻:56個民族代表傳遞國旗①民族國情: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和分布特點?我國56個民族分布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總人口約14億,漢族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1.11%;各少數民族人口僅占全國總人口的8.89%,大約1.25億人,但分布區域卻占全國總面積的50%~60%。①民族國情: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中華民族大家庭。②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分布格局)1、我國的民族國情(現狀)和分布特點?思考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上,堅持了哪些原則?民族平等全國兩會代表的構成: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各行各業,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以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為例:2977名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42人,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14.85%……2023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魯木齊專門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匯報。總書記指出,要扭住工作總目標,把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習近平聽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作匯報思考:材料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什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援藏工作。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拉開了對口支援西藏的帷幕。30年來,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方面先后組織選派10批、近1.2萬名援藏干部人才進藏工作,奮戰在雪域高原各地。2023年夏天,在國家能源集團援藏項目支持下,銅龍村實施了“零碳”美麗鄉村光伏供暖試點項目,在40戶牧民群眾的住宅屋頂架設光伏板,利用太陽能發電供暖,每家每戶都安裝了電暖氣片,當地群眾邁入了清潔、高效的現代化供暖生活。山東援藏工作隊打造雅江北岸生態示范區,完成造林4萬畝,栽植苗木288萬余株,建設綠色走廊林網、水渠100公里。2015年以來,中央組織部會同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及對口援藏省市,先后創新開展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拓展開啟“小組團”援藏。以醫療為例,逐步實現400多種“大病”不出西藏,2400多種“中病”不出市地,常見“小病”在縣級醫院基本就能得到及時治療。2023年夏天,廣東省珠海市青少年交響樂團、合唱團在西藏林芝多地演出,與林芝的同齡人歡聚一堂;同年12月,林芝170余名青少年到達珠海,送去藏家歌舞,再續半年前結下的“山海之情”。......各民族共同繁榮團結攜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對口支援西藏工作30年思考:對口支援西藏體現了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是什么?思考: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什么制度?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先后共建立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前提≠高度自治≠完全自治≠獨立自治地方人大、人民政府≠居住注意:區別于港、澳、臺的高度自治!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①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②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基本政治制度和新型民族關系?少數民族人大代表漢族人大代表火眼金睛你覺得他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習慣不同相同權利義務社會地位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現?①社會地位: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異,都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②權利義務:各民族在國家和社會生活各領域享有平等的權利,承擔相同的法定義務。視頻: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同心掬得滿庭芳”各民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祖國才能繁榮發展。①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國各民族在數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團結友愛的寶貴傳統。③我國各族人民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追求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④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⑤各族人民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手足相親、守望相助、齊心奮斗,偉大的祖國才能繁榮發展。★4.為什么要加強民族團結?02家和萬事興一個都不能少!習近平看得重之又重2023年12月14日,在廣西南寧名為蟠龍社區的多民族聚居社區里,習近平再次強調了“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廣西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十八大后,習近平三次赴廣西考察,“民族”是他必看、必談的問題。“脫貧攻堅工作做好了,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就有了堅實基礎”“中華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三次廣西之行,習近平對于民族問題的論述各有側重,但他對“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關注卻一以貫之。而若將時間軸拉長,觀察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赴民族地區考察的足跡,這種一以貫之的脈絡則更為清晰。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的習近平看望了苗族貧困村民。那次考察,習近平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從十八洞村的苗寨出發,中國的脫貧攻堅進入全新歷史階段。三年后的2016年7月,習近平來到寧夏,他深入回族貧困戶家中了解脫貧措施的制定和落實情況,到生態移民點考察移民搬遷脫貧工作等。那次寧夏之行,習近平強調,“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落下”。2020年11月,中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歷史性告別絕對貧困。2021年4月,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考察時,習近平說,“現在全中國56個民族都脫貧了,兌現了我們的莊嚴承諾。但我們還不能停步,接下來要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邁進,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長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5.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區發展?視頻:關注重慶,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71.4%。西部大開發,在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國采取了哪些措施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經濟方面、民生方面、文化方面)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西部大開發戰略興邊富民行動對口支援經濟方面:①經濟: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如: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6.黨和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對口支援西部大開發戰略興邊富民行動西藏基本醫療全覆蓋西藏每個鄉鎮都有衛生院,衛生人員平均超過7人; 5277個村有衛生室,基本實現絕大多數“小病”在鄉鎮解決的目標。遍布城鄉的醫療衛生網,讓高原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人均壽命由1951年的35.5歲增加到2019年的71.1歲。400多種較大疾病不出藏就能治療,包蟲病、大骨節病、先天性心臟病、白內障等曾經肆虐西藏的疾病得到歷史性消除和防治。②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派遣援藏教師積極的就業政策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視頻:中國的文化自信——任何國家都偷不走的底蘊沒有各民族文化的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蒙古族 那達慕大會藏戲壯族三月三彝族火把節傣族潑水節回族開齋節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藏醫藥文化赫哲族魚皮畫羌族日麥節苗族刺繡③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藏歷年文化傳承民族文化交流6.國家為促進民族地區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①經濟: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如: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②民生: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③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1)思想上: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主動關心幫助其他民族的同學;(2)學習上:學習有關的民族政策、方針,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性;(3)行動上: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②了解和宣傳相關民族政策,法律法規、民族團結的意義;③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④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少數民族的同學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等等。補充:青少年應該如何促進民族團結?課堂小結7.1 促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團結民族大家庭家和萬事興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為什么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1.經濟: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2.民生: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初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3.文化: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促進民族交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措施課堂練習1、(2024.山東東營.中考真題)2023年11月,我國第22個自貿試驗區——新疆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這是我國在西北沿邊地區設立的首個自貿試驗區。它的成立( )①有利于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繁榮②反映了黨和國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③反映了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④有利于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課堂練習2、(2024.內蒙古.中考真題)“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這句話告訴我們( )①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方針②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③各族人民手足相親,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④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就必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課堂練習3、(2024.遼寧.中考真題)西藏民主改革65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眾團結奮斗,取得了經濟文化繁榮、社會全面進步、生態環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歷史性成就。這表明我國( )①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③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④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下節課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