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同素異形現象同分異構現象晶體與非晶體專題5 微觀結構與物質的多樣性第三單元從微觀結構看物質的多樣性課前導入當我們面對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時,不知你是否想過:至今人類發現的元素僅百余種,為什么卻能形成數千萬種不同的物質?科學家的探索告訴我們,只有深入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才能更好地認識物質的多樣性,并利用已有的物質創造出更多性能優異的新物質,以滿足現代文明的各種需要,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同素異形現象物質的結構決定了物質的存在形態和性質。即便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單質,若構成單質的原子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同,就會形成存在形態和性質不同的物質。研究發現,在一定條件下,金剛石、石墨在純氧中完全燃燒均只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它們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轉化,說明它們都是碳元素的單質。金剛石晶體無色透明,有光澤,十分堅硬,可做裝飾品,可用于切割玻璃、花崗巖,可做地質和石油勘探的鉆頭等。石墨呈灰黑色,質地較軟,能導電,可做潤滑劑和電極等。為什么它們的性質有如此大的差異呢?碳元素形成的單質不僅有金剛石、石墨,還有富勒烯(fullerene,包括C60、C70和單層或多層的納米碳管)等。同一種元素能夠形成幾種不同的單質,這種現象稱為同素異形現象(allotropism)。這些單質之間互稱為該元素的同素異形體(allotrope)。同素異形現象金剛石金剛石的結構模型納米碳管的結構模型石墨的結構模型碳納米管石墨同素異形現象金剛石和石墨晶體中碳原子的成鍵方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金剛石晶體中每個碳原子與相鄰的4個碳原子以共價鍵結合,形成空間網狀結構。而石墨晶體為層狀結構,層內碳原子間以共價鍵結合,每一層內碳原子排列成平面六邊形,一個個六邊形排列成平面網狀結構,層間存在分子間作用力。C60是由60個碳原子形成的封閉籠狀分子,形似足球,人們又稱它為“足球烯”同素異形現象碳的另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二維層狀的碳材料,是目前最理想的納米材料之一,是構成其他石墨材料的基本單元。它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能源、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臭氧和臭氧層除碳元素外,氧、硫、磷等元素也存在著同素異形現象。氧氣在放電或紫外線照射下能轉化為臭氧(O3)。例如,打雷閃電時,有少量臭氧生成。臭氧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氣體,有魚腥味,氧化性極強。自然界90%的臭氧集中在離地面15~50 km的大氣平流層中,它是由氧氣吸收太陽紫外線輻射而生成的。臭氧層能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陽光中紫外線的傷害。20世紀80年代的測量結果表明,臭氧層開始變薄,甚至出現空洞。關于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有多種解釋,一般認為氟氯烴(氟利昂,廣泛用于制冷劑和發泡劑等)的大量使用和噴氣式飛機、火箭、導彈將大量廢氣排放到高空,加速了臭氧分解。保護高空臭氧層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世界各國長期以來的努力,目前臭氧層正在逐漸恢復。同分異構現象同種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單質。分子式相同的物質,是否也會表現出結構和性質上的差異呢?用不同顏色的小球代表碳、氫原子,用塑料棒代表原子間形成的共價鍵,依據碳、氫原子形成共價鍵的特征,制作分子式為C4H10的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模型。你可以制作出幾種不同的分子結構模型?名稱 正丁烷 異丁烷分子式 C4H10 C4H10沸點 -0.5 ℃ -11.7 ℃結構式球棍模型同分異構現象同分異構現象研究發現,某些化合物分子式相同,但性質卻有差異,分子結構也不同。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的現象,稱為同分異構現象(isomerism)。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體(isomer)。有機化合物中同分異構現象的普遍存在,是有機化合物種類繁多的原因之一。同分異構現象乙醇(沸點為78 ℃)和二甲醚(沸點為-23 ℃)互為同分異構體,它們的分子式都是C2H6O。觀察它們的分子結構模型,分析兩者間有什么差異。同分異構現象一、分子結構乙醇的分子結構為CH3CH2OH,含有一個羥基(-OH)。可以看作是乙基(-CH2CH3)和羥基相連。由于羥基的存在,乙醇分子間能形成氫鍵。氫鍵的作用使得乙醇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強,從而導致其沸點相對較高。二甲醚的分子結構為,是一個氧原子連接兩個甲基(-CH3)同分異構現象二、性質差異的原因物理性質:沸點差異:正如前面提到的,乙醇因為分子間氫鍵作用沸點為 78℃,而二甲醚分子間不能形成氫鍵,分子間作用力相對較弱,沸點僅為 -23℃。化學性質:反應活性:由于乙醇含有羥基,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與活潑金屬如鈉反應生成氫氣和乙醇鈉。二甲醚則不具有這種性質。氧化反應:乙醇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被氧化為乙醛、乙酸等,二甲醚相對較為穩定,不容易被氧化。綜上所述,乙醇和二甲醚雖然分子式相同,但由于分子結構的差異,導致它們在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上有很大的不同。晶體與非晶體常見的固態物質一般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氯化鈉、金剛石、干冰等物質屬于晶體,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和固定的熔點。石蠟、玻璃、橡膠等物質屬于非晶體,它們沒有固定的熔點,一般也不具備規則的幾何外形。晶體與非晶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晶體,如金剛石、雪花、水晶等。這些晶體在外觀上有什么特點?它們的物理性質(如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等)有什么特點?金剛石水晶氯化鈉雪花晶體與非晶體金剛石外觀特點:顏色上,有各種顏色,從無色到黑色都有,以無色的為最佳,多數金剛石大多帶些黃色。形態上,純凈的金剛石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正八面體形狀的固體,也會有其他不規則形狀如巴拉斯球狀金剛石,其外形似球、滴狀或梨形,表面可能具有特殊花紋。光澤方面,具有很強的光澤度,經過打磨后光彩奪目。物理性質特點:硬度: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莫氏硬度為 10,這使得它可以用于工業中的切割工具等。熔點:非常高,在 3550℃-4000℃之間。沸點:極高,但具體數值一般不常提及。導電性:幾乎不導電,屬于絕緣體,但唯 Ⅱb 型金剛石具良好的半導體性能。折射率和色散性能:折射率非常高,色散性能也很強,所以會反射出五彩繽紛的閃光晶體與非晶體雪花:外觀特點:基本形狀是六角形,這是因為雪花屬于六方晶系。其形狀多種多樣,有柱狀、片狀、枝狀、星狀等,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 0.05 - 4.6 毫米之間。由于冰晶面會對光進行漫反射,所以雪的顏色看起來是白色的,但冰晶實際是無色透明的。物理性質特點:硬度:非常小,質地柔軟,容易被擠壓變形。熔點:熔點較低,在標準大氣壓下,雪的熔點為 0℃,當溫度高于 0℃時,雪花會逐漸融化成水。沸點: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是 100℃,雪花融化成水后,水的沸點依然是 100℃。導電性:本身不導電,但融化后的雪水因為含有雜質等可能會有一定的導電性,但導電性很弱晶體與非晶體水晶:外觀特點:顏色豐富,有無色、乳白色、煙色、茶色、黑色等非彩色水晶,也有紫色、黃色、紫黃色、紅色、粉紅色、綠色、藍色等彩色水晶。晶體通常呈六面體或八面體形狀,幾何棱角分明,具有玻璃光澤,透明度較高的水晶看起來晶瑩剔透。物理性質特點:硬度:硬度較高,一般在 7 左右,比玻璃硬,所以可以用來劃玻璃。熔點:熔點較高,具體數值因水晶的種類和成分會有所不同,但一般在 1700℃以上。沸點:沸點也較高,但同樣具體數值不常被提及。導電性:天然水晶具有壓電性,在機械振動表現于電器上時,有高 Q 值、低動率、高敏銳性、高穩定性等優良頻率特性。晶體與非晶體用X射線進行晶體的衍射實驗時發現,在晶體內部,構成晶體的微粒在空間呈有規則的重復排列。晶體規則的幾何外形是其內部構成微粒有規則排列的結果。常見的幾類晶體在食鹽晶體中,帶正電的鈉離子與帶負電的氯離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如圖所示的立方體結構。像這樣由陰、陽離子按一定方式有規則地排列形成的晶體叫作離子晶體常見的幾類晶體干冰等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所形成的晶體屬于分子晶體(molecular crystal)。分子晶體是分子之間依靠分子間作用力按一定規則排列形成的。常見的幾類晶體在石英晶體中,硅原子和相鄰的氧原子以共價鍵結合。每個硅原子和相鄰的四個氧原子結合,每個氧原子和相鄰的兩個硅原子結合,向空間伸展,形成彼此連接的空間網狀結構,因此石英晶體中不存在單個分子。金剛石晶體中每個碳原子與相鄰的四個碳原子也以共價鍵結合,形成空間網狀結構。像石英、金剛石這樣的晶體稱為共價晶體(covalent crystal)。常見的幾類晶體此外,還有一類晶體稱為金屬晶體(metallic crystal)。金屬晶體有共同的物理特性,如有金屬光澤,能導電和傳熱,有延展性等。常見的幾類晶體混合型晶體(又稱過渡型晶體)是指晶體內部同時存在著若干種不同的作用力,具有若干種晶體的結構和性質。以下是關于混合型晶體的一些介紹:典型代表 —— 石墨:結構特點:在石墨晶體中,每個碳原子通過sp2雜化與其他碳原子形成平面大分子(大共軛分子),由多層這樣的平面大分子排列構成石墨。平面層內,每個碳原子采用sp2雜化軌道與相鄰的三個碳原子以 σ 鍵相連結,形成正六角形聯接的平面網狀結構層。每個碳原子還剩下一個p電子,其軌道與雜化軌道平面垂直,參與形成同層碳原子之間的 π 鍵,即大 π 鍵。作用力類型:層內碳原子之間距離為142pm,以共價鍵結合;相鄰兩層間的距離為335pm,層與層之間的引力較弱,類似于分子間力。大 π 鍵中的電子沿層面方向的活動能力很強,類似于金屬中的自由電子。晶體類型的判斷方法(1)根據構成晶體的微粒和微粒間的作用力判斷。(2)根據各類晶體的特征性質判斷,一般來說:①熔、沸點低的化合物屬于分子晶體。②熔、沸點較高,且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離子晶體。③熔、沸點很高,不溶于一般溶劑的物質為共價晶體。④能導電、傳熱、有延展性的為金屬晶體。晶體類型的判斷方法(3)根據物質的類別判斷:①活潑金屬氧化物、強堿和絕大多數的鹽是離子晶體。②大多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晶體硅、晶體硼等除外),非金屬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SiO2等除外),幾乎所有的酸、絕大多數有機物是分子晶體。③固態的金屬和合金是金屬晶體。④常見的共價晶體:單質有金剛石、晶體硅、晶體硼等;化合物有二氧化硅、碳化硅等。液晶液晶(liquid crystal)是一種介于晶體和液體之間的中間態物質。液晶兼有液體和晶體的部分性質,如液體的易流動性、晶態物質分子的有序排列等,因而表現出一些獨特的性質。通常,只有那些分子較大、分子形狀呈長形或碟形的有機化合物,才易形成液晶態。液晶廣泛應用于數碼顯示、電光學快門、圖像顯示等方面,在信息技術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下列各項描述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描述 結論A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正確B 科學家合成了一種新型的化合物N4 正確C 紅磷轉化為白磷是物理變化 錯誤D 納米泡沫碳和金剛石是同素異形體 錯誤C課堂練習課堂練習2.有M、N、Q三種晶體,分別由C、H、Na、Cl四種元素中的一種或幾種形成,對這3種晶體進行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晶體 熔點/℃ 硬度 水溶性 導電性 水溶液與Ag+反應M 811 較大 易溶 水溶液(或熔融 狀態)導電 白色沉淀N 3 500 很大 不溶 不導電 不反應Q -114.2 很小 極易溶 液態 不導電 白色沉淀(1)三種晶體的化學式分別為M: ,N: ,Q: 。 (2)晶體的類型分別為M: ,N: ,Q: 。(3)晶體中粒子間的作用分別為M: ,N: ,Q: 。課堂練習答案:(1)NaCl C HCl(2)離子晶體 共價晶體 分子晶體(3)離子鍵 共價鍵 分子間作用力感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