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單元知識速記清單第二單元《成長的時空》第四課 幸福和睦的家庭第1課時 家的意味1.家庭的含義:家庭是由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2.家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家不只是一座房子,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家讓我們的心靈有所依托。(2)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3)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4)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3.家庭教育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重要意義?(1)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2)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在父母等家人的言傳身教中學習為人處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4.優良的家風有什么重要作用/為什么要傳承優良家風?(1)優良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會融入家庭成員的血脈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庭成員的________、、道德修養和行為習慣等。(2)優良家風引導我們向上向善,促進家庭幸福和諧。第2課時 讓家更美好1.我們如何為建設美好家庭作貢獻?(1)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2)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________。(3)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________。(4)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2.體味親情之愛需注意什么?(1)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有時我們可能因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時我們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親情。(2)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3.家庭成員間需要相互關愛的重要性和表現是什么?(1)重要性:家庭成員之間________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2)表現:在接受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對父母長輩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相攜相助。4.如何正確處理家庭成員間的矛盾?(1)家庭成員要以彼此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2)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5.我們應如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1)________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我們要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2)追求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6.我們為什么要孝親敬老?(1)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孝親敬老是每個中國公民的________。第五課 和諧的師生關系第1課時 走近老師1.教師有什么重要性?(1)老師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引路人。(2)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對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3)老師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現:①老師是我們________的引路人。②老師是我們________的引路人。③老師是我們創新思維的引路人。④老師是我們奉獻祖國的引路人。2.隨著時代發展,好老師的基本標準是什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四有”好老師)第2課時 珍惜師生情誼1.師生交往的理想而美好的狀態是什么樣的?________,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2.我們可以為和諧師生關系的建設做些什么?(1)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發自內心地尊重老師,善于從老師的教誨中汲取成長的營養,以勤問好學、積極主動的態度與老師交流。(2)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對待表揚,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對待批評,要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3)尊重并適應________的老師。3.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1)表揚:①認識到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②對待老師的表揚,我們應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爭取做得更好。(2)批評:①認識到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省自己、完善自我。②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老師________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4.為什么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風格?(1)由于年齡、專業、閱歷、性格等差異,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所不同。(2)不同風格的老師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5.與老師發生矛盾時,應該怎么辦?(1)自我反思,冷靜、客觀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寬容和理解。(3)坦誠相待,注意溝通方式。(4)求同存異,主動關心。第六課 友誼之樹常青第1課時 友誼的真諦1.友誼的真諦是什么/友誼的特質?(1)友誼是一種________的關系。(2)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3)友誼是。2.真正的友誼對我們有什么意義?(1)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幫助、信任和忠誠、肯定和關心。(2)享受更多的快樂和溫暖。(3)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3.平等的、雙向的友誼有什么要求/如何做到雙向奔赴,讓友誼更持久?(1)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2)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第2課時 交友的智慧1.交友有哪些智慧/如何締結真摯的友誼?朋友間要互相鼓勵,互相切磋,互相勸勉,共同進步。(1)交友需要真誠和熱情。(2)交友需要慎重選擇。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3)交友需要學會。(4)交友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掌握一些處理矛盾和沖突的基本策略。(5)交友需要講原則。堅持正確立場,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2.我們應如何慎重選擇友誼?(1)認識上: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2)行動上: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交友還是網上交友,我們都應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3.我們應如何關心和尊重朋友?(1)體會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時候,以行動向朋友表達關心和支持。(2)關心朋友也要尊重對方,把握好彼此的,可以給予朋友積極合理的建議,但不要替朋友做決定。4.我們和朋友發生矛盾和沖突時,應該怎么辦?(1)與朋友相處時,矛盾和沖突有時是難以避免的。(2)發生矛盾和沖突時,我們可以一起協商,尋找彼此能夠接受的解決方式。(3)掌握處理矛盾和沖突的基本策略。①保持冷靜。②坦誠交流。③換位思考。④及時處理。⑤勇擔責任。5.交友需要講哪些原則?(1)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2)當朋友做錯事,甚至誤入歧途時,我們要堅持正確立場、不隨波逐流,并積極予以規勸,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第七課 在集體中成長第1課時 集體生活成就我1.什么是集體:集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相加,而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2.參加集體生活對我們有什么意義?(1)集體生活能帶給我們溫暖。集體成員間的相互體貼、團結互助,傳遞著關愛和溫暖,讓我們獲得。(2)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學會________。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交往的平臺。我們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接納和尊重,學會理解和包容,彼此友好相處。(3)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我們在認真做事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責任感,做有擔當的人。(4)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在集體中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3.集體生活對我們發展個性有什么影響?(1)在集體生活中,我們展示自己,發展自己。(2)集體的發展推動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健康成長。(3)我們在集體生活中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共同發展。第2課時 共建美好集體1.美好集體有什么重要意義?在美好集體中,我們能感受集體的關愛,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2.我們應怎樣建設美好集體?(1)需要我們確定。(2)需要我們樹立,自覺承擔集體責任。我們應主動作為,貢獻各自的智慧和力量,各負其責,各盡其能。(3)需要我們有序參與集體生活。(4)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5)需要我們堅持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3.美好集體的愿景是什么樣的?擁有共同的夢想,向往美好的未來,承擔共同的使命,認同正確的價值觀,形成一致的目標和追求。4.我們該如何有序參與集體生活?(1)對于集體的共同規則,我們要自覺遵守。(2)對于集體的事務,我們應積極參與、共同商定。(3)對于集體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改進的建議,使集體生活得以有序開展。5.我們如何正確對待集體中的競爭與合作?(1)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認識到集體的發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2)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又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6.我們應該如何堅持集體主義?(1)在我國,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是。要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把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放在首位。(2)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3)也要充分重視和保障個人的,促進集體和個人不斷發展。【答案】4.11、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收養關系4、(1)價值觀念性格特征4.21、(2)相互關系彼此尊重(3)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3、(1)相互關愛5、(1)家庭6、(2)法定義務5.11、(3)錘煉品格學習知識5.21、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2、(3)不同風格3、(2)批評的內容6.11、(1)親密(3)平等的雙向的6.21、(3)關心和尊重對方(4)矛盾和沖突3、(2)界限和分寸7.12、(1)安全感和歸屬感(2)與人交往(4)發展個性7.22、(1)共同的愿景(2)主人翁意識(4)集體主義6、(1)一致的(3)正當利益【易混易錯】1.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體現了友誼的特質——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解析】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體現了友誼的特質——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例題】例1:朋友是一輩子的財富,友誼是人生永恒的話題。下列古語或詩句能體現友誼特質的是( )A.功崇惟志,業廣惟勤B.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C.投我以桃,報之以李D.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友誼的特質。C:“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體現了朋友間的友好往來、相互幫助,能體現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這一特質,故C正確;A:“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強調的是立志和勤奮對功業的重要性,與友誼無關,故A錯誤;B:“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說的是愛情,故B錯誤;C:“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體現的是戰士的壯志豪情,與友誼無關,故D錯誤;故本題選C。2.朋友違反校紀校規,要與他劃清界限。(×)【解析】友誼不能沒有原則,當朋友犯錯要加規勸。【例題】例2:小強和小軍都是校乒乓球隊的主力,個人賽即將舉行,小軍來找小強一起練球,為比賽做準備。小強得知本次個人賽的第一名將有資格參加市級比賽,而小軍正是自己強有力的對手,面對小軍一起練球的邀請,小強應( )A.接受邀請,交流互鑒才能共同提高 B.拒絕邀請,競爭結果至關重要C.接受邀請,呵護友誼需要放棄競爭 D.拒絕邀請,友誼不能沒有原則【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集體生活邀請我的相關知識。A:從小強和小軍的對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啟示我們友誼可以在競爭中得到升華、深化;也啟示我們在集體生活中,集體成員之間交流互鑒,合作學習,共同提高,故A說法正確;B:題干與競爭無關,故B說法錯誤;C: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題干與呵護友誼無關,故C說法錯誤;D:題干與友誼不能沒有原則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3.生學習與老師教學,是兩個互相獨立的過程。【解析】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是有關聯的;【例題】例3:關于“教學相長”。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A.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B.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學”到知識C.我們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但是我們也可以自學成才D.有時候教與學是沖突的,我們就可以跟著老師學就是了【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對教學相長的認識。A:由教材內容可知,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A說法正確;B:我們與老師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B說法錯誤;C:教學相長體現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生自學不能體現教學相長,C說法錯誤;D:教學相長體現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而不是教與學相互沖突,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4.成年子女不贍養扶助父母,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解析】成年子女不贍養扶助父母,要承擔法律責任。【例題】例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這告訴我們( )A.孝親敬長既是我們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定義務B.孝親敬長是有能力子女必須履行的法定權利C.關心體貼父母,就是要從物質上進行供養D.青少年年齡還小,孝親敬長要等長大成人后【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孝親敬長。A: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民法典規定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說明孝親敬長也是法定義務,故A符合題意;B:孝親敬長是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故B說法錯誤;C:關心體貼父母,不僅要從物質上進行供養,還要有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故C說法錯誤;D:盡孝在當下。孝親敬長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5.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定可以改變一個人。【解析】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例題】例5.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的講話中強調:“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這啟示我們( )A.集體的力量是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 B.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C.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D.集體對個人具有影響力【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集體。A:集體力量不是個人力量的簡單相加,故A說法錯誤;B:依據教材知識,題文中的觀點強調了集體力量的重要性,啟示我們個人匯聚到集體中能產生強大的力量,故B說法正確;C:只有……才能,觀點絕對化,故C說法錯誤;D:觀點雖然正確,但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6.堅持集體主義就是要犧牲個人利益。【解析】堅持集體主義,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反對極端個人主義。【例題】例6.新時代中國離不開他們的辛勤奉獻: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劉永坦,四十年堅守帶出一支駐北國邊疆的“雷達鐵軍”;作為防護工程專家,錢七虎六十年只干一項事業,引領防護工程科技創新,為我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他們的事跡啟示我們( )A.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B.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的基礎上維護集體利益C.在維護集體利益的同時必須犧牲個人正當利益D.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反對只顧自己的極端個人主義【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A:劉永坦和錢七虎等專家的事跡體現了他們為了國家和集體的利益,長期堅守在各自的領域,無私奉獻。這正是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即將集體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為集體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故A說法正確;BD:說法正確,但題文中未體現,故BD不符合題意;C:表述過于絕對。雖然有時候為了維護集體利益,個人可能需要做出一定的犧牲,但這并不意味著必須犧牲所有的個人正當利益,故C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單元思考與行動解答示例】1.如果遇到類似的情境,你會怎么想?P57【示例】示例:我會理解父母,他們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奔波忙碌,為了我的身心健康事無巨細,這些都是為了給我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讓我專心學習、健康成長。同時,我會主動和父母溝通,希望他們在關心我的學習情況的同時多與我交流心得,增進情感。我會多關心父母,告訴他們我也希望他們照顧好自己,我會和他們一起讓家庭變得更美好。2.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怎樣做才能讓家更美好。【示例】示例:用心體味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在接受父母關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回報愛。孝順敬重父母長輩。在出現矛盾的時候,以彼此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3.簡報內容P57-58【示例】成長之路不孤單——師生交往示例:為了更好地感受師生之間的情誼,使我們的成長之路不孤單,我班同學設計了調查問卷,了解初中師生溝通的現狀。我班學生在全校隨機發放調查問卷,并及時回收,隨后對問卷進行了統一整理、分析。根據調查結果,我們發現了師生交往中的困惑,并找到了應對方法。我們把師生交往方法整理成文章,發給了學校的宣傳部門,最后宣傳部門將其發布在學校的網站上,幫助大家在今后的師生交往中少走彎路。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調查和分析能力,還找到了師生交往的正確方法,這有利于增進師生情誼,使我們的成長之路不孤單。4.社團組建后,共同制定社團章程。天涯文學社社團章程社團名稱:天涯文學社。宗旨:仰望星空,立德樹人。職能:提升社員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拓展社員視野,激發社員的寫作興趣,為學校師生提供一個文學寫作交流的平臺。以文學社為載體,充實校園文化,抒發少年情志,揚起時代風帆。文學社希望通過社員的共同努力影響全校,形成熱愛文學創作的良好風氣。活動內容:①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個月進行期刊征稿工作,每學期至少辦一期社刊。②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讀書會活動。③每學年的第一個學期進行納新工作。④視情況安排戶外采風活動。⑤每學年的第二學期舉行換屆選舉大會及老成員歡送會。(注:每次活動的總負責人為社長或副社長)管理原則:①每年進行一次社團“優秀工作者”的推薦評選,頒發相應的證書;根據出勤情況,推薦全勤獎人員,頒發相應的獎狀。②凡向期刊投稿者,稿件一經采用,均可獲贈一本社刊。③每學期末對被采用的稿件進行評選,向投稿者頒發證書。【拓展延伸】1、有關友情的古言:(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2)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3)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正確的擇友觀(4)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一要善交益友(5)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正確對待朋友間的競爭(6)交友投分,切磨箴規。 -- 友誼需要呵護2、結合所學知識及生活,創建健康有益的“朋友圈,你打算如何做?①敞開心扉,真誠待人;多交益友,不交損友;②用心關懷朋友,主動幫助朋友;為朋友真誠付出,不計較個人得失;③尊重朋友,把握界限和分寸;與朋友平等相處,多多交流溝通在相處中體驗積極情感,④與朋友相處有原則,遵守道德和法律;⑤與朋友開展積極競爭,共同進步;⑥接納欣賞自己,不斷完善自我;保持謙虛進取心態,多向朋友學習3、比較各自喜歡的老師在風格上的差異。【提示】(1)示例:①真實坦誠的老師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引發學生對老師由衷的敬愛。②見解獨到的老師具有感染力和想象力,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③幽默開朗的老師,能很好地活躍課堂氣氛,使枯燥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敏捷,思路更開闊,知識掌握得更牢固。4、當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習知識的方式有了很大變化。學習者可以自主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大,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我們比老師知道的還多。那么,我們還需要老師么?答:(1)隨著科技的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甚至可以線上聽課,這些新的學習方式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學習渠道,使我們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學校和課堂。(2)老師的職業特點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傳承人類文明。現實中的老師對學生言傳身教,是學生知識學習的指導者、精神成長的領路人,對學生有著不可替代的榜樣作用,這些是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都做不到的。(3)信息時代,我們仍需要教師。5、請你給同學推薦一本有關孝敬父母的書及書中一句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2分)示例:《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①《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②《朱子家訓》:為人子者,當如承父母之養,報以孝道。③《三字經》: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首孝悌,次見聞。④《禮記》: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⑤《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曾國藩家書》: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只有孝為先。⑥《論語》: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⑦《孝道法則》:孝敬父母接通的不僅是父母之脈,還有祖先之脈,這是福報的源頭。⑧《孝經》: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孝經》:夫孝,德之本也。《孝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本單元一共有4課,是講怎么處理好我和身邊的人關系的。第4課幸福和睦的家庭。這就是從家庭角度來展開,告訴我們什么是家,怎么做才能讓家更加美好,所以這一課是從what和how來展開,是什么、怎么做,這關系能理解吧?第5課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是從師生關系來展開,告訴我們什么是老師,怎么處理好師生關系,珍惜這段師生的情誼,所以這一節課也是從what和how來展開;第6課友誼之樹常青。這是從同學關系、朋友關系來展開,什么是朋友,友誼真諦是什么?然后再告訴我們怎么去交到好朋友,需要運用到什么樣的智慧,所以這一節課也是從what和how來展開;第7課在集體中成長。這是從集體角度來展開的,告訴我集體有什么作用,為什么集體能成就我;然后再來說怎樣做才能讓集體更加美好,這就是從why和how角度來展開的。我們再來看這4節課有什么關系呢?第4課和第5課是從長輩的角度來說的,包括家里的長輩和學校的老師;第6課和第7課是從平輩的角度來說的,包括身邊的朋友和所處的集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