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三單元 探秘水世界第三節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海水、河水、湖水和泉水等天然水即使非常清澈,也不是純凈的水,因為水中溶解了許多物質。物質是怎樣溶解到水里的 一、溶解的過程食鹽的溶解在一個盛有約50 mL水的小燒杯中,加入一小匙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用玻璃棒攪拌。仔細觀察發生的變化,直至在水中看不見食鹽顆粒。觸摸燒杯,感受溫度是否有變化。思考:1.食鹽顆粒為什么看不見了 2.這杯食鹽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任意一處,是否都一樣咸 3.如果把得到的食鹽水密封,保存一個月、一年、兩年……你猜測會不會從中析出食鹽顆粒來 當把食鹽顆粒加入水中充分攪拌后,看起來食鹽顆粒好像消失了。其實,那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鈉解離成鈉離子和氯離子,擴散到水中,形成了氯化鈉溶液。在氯化鈉溶液中,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直徑一般不超過 10-9m),彼此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并且都在不斷運動。不論放置多久,取出氯化鈉溶液的任意一部分其組成都是相同的。只要水分不蒸發,外界條件不改變,氯化鈉就不會從溶液中分離出來。所以氯化鈉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均一、穩定是所有溶液的共同特征。通常我們把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和穩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像水這種起溶解作用的物質叫作溶劑,像氯化鈉這種被溶解的物質叫作溶質。在氯化鈉溶于水的實驗中,用手觸摸燒杯,感覺不到明顯的溫度變化。然而,很多物質在溶于水時,會使溶液產生比較明顯的溫度變化,因為物質的溶解過程通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物質溶解時溶液溫度的變化討論: 小芳認為溶液溫度變化了,說明物質在溶于水時可能從水中吸收了能量,也可能向水中釋放了能量。你同意她的觀點嗎 在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中發生了兩種變化:一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這一過程吸收熱量;二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溶質不同,這兩種過程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不同,從而使溶液的溫度發生不同的變化。水能溶解很多物質,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如果不加以說明,通常所說的溶液都是指以水作溶劑的溶液。酒精、汽油等也是常用的溶劑。溶液對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動和人類生產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土壤里的各種營養物質只有溶于水形成溶液后,才容易被植物根部吸收。動物攝取的養料,也要先變成溶液,才能被吸收利用。醫療上廣泛使用的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各種抗菌注射液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的溶液。維持人體生命和健康的化學反應多數是在水溶液中發生的。人類利用化學反應創造和生產物質、開展科學實驗,很多是在溶液中進行的。二、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像氯化鈉一樣,硝酸鉀也是易溶于水的物質。然而,如果向一杯水中不斷加入硝酸鉀,能否無限地溶解 1.在室溫下,向盛有 20 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入4g硝酸鉀,充分攪拌,觀察現象。繼續加入4g硝酸鉀,充分攪拌,觀察現象。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2.加熱上述燒杯,觀察現象。待燒杯冷卻后,觀察現象。3.向冷卻后的燒杯中再加入 10mL 水,充分攪拌,觀察現象。討論: 硝酸鉀在水中溶解的量受哪些因素影響 實驗證明,硝酸鉀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無限地溶解,而且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受溫度的影響。我們把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把還能繼續溶解硝酸鉀的溶液稱為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是有條件的,改變條件就能夠使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三、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在同樣多的兩杯水中分別溶解一湯匙蔗糖和兩湯匙蔗糖,你不難判斷哪一杯糖水更甜。但是,你知道下面的實驗中哪杯糖水更甜嗎 哪杯糖水更甜1.在一個盛有 40mL 水的燒杯中加入 8.0g蔗糖,攪拌,使蔗糖溶解2.在另一個盛有 50mL 水的燒杯中加入 10.0g 蔗糖,攪拌,使蔗糖溶解。討論:1.上述所得兩杯糖水,哪杯更“甜” 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 2.如果你的結論是通過計算獲得的,你列出的算式與其他同學一樣嗎 定量表示溶液組成的方法很多,化學上常用溶質質量分數來表示溶液的組成,它是溶質與溶液的質量之比。通常可用下式計算:其中,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四、溶液的配制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需要使用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例如,醫療用生理鹽水是溶質質量分數約為0.9%的氯化鈉溶液,太稀或太濃都會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那么,如何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呢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欲配制 50g16%的氯化鈉溶液,基本步驟如下:1.計算: 計算配制 50g16%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將所需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1g水的體積約為1mL)。2.稱量: 用托盤天平或電子秤稱取所需的氯化鈉,再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3.溶解: 將稱好的氯化鈉倒入干燥的燒杯中,再加入量好體積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攪拌,直至氯化鈉全部溶解。4.裝瓶存放: 把配制好的溶液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貼上標簽(注明藥品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放入試劑柜中。思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需要用到哪些儀器 在操作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自制簡易凈水器1.設計簡易凈水器的裝置模型,加深對凈化天然水原理和方法的理解:2.體驗綜合運用化學、技術、工程知識制作簡易凈水器的思路與方法;3.感受小組合作、協同創新制作簡易凈水器的樂趣。安全的飲用水是保障人體健康的重要基礎。隨著人們對飲用水水質要求的不斷提高,一些居民社區、學校、火車站都安裝了直飲水凈水裝置。這些凈水器的工作原理和自來水的生產原理幾乎是一樣的。你能否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設計和制作一個簡易的凈水器呢 活動 1:明確任務本次活動的任務是設計和制作一個簡易凈水器。該凈水器應滿足以下基本要求:1.能凈化河水、泥水等,凈化后的水應澄清、透明、無色、無異味。2.體積大小適宜,并可調節進水和出水的流量和流速。活動 2:設計模型在制作產品之前,首先要明確產品的工作原理,確定產品由哪幾部分構成,每個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然后繪制工作原理圖,并據此設計產品模型。1.繪制簡易凈水器的工作原理圖。類比工業生產自來水的原理和流程,繪制簡易凈水器的工作原理圖。也可以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市面上常見凈水器的工作原理,并將其與自己設計的原理圖進行對比分析,提出優化的思路。2.設計簡易凈水器的裝置模型圖。選擇合適的凈水材料是制作凈水器的關鍵。以生活中常見的材料為主,依據所繪制的簡易凈水器的工作原理圖,設計一個簡易凈水器的裝置模型圖。3.優化并改進簡易凈水器的裝置模型圖。小組展示各自設計的簡易凈水器的裝置模型圖,交流設計理念,并對模型圖進行評價提出具體改進建議。根據建議進一步優化裝置模型圖。活動 3:制作產品1.根據改進后簡易凈水器的裝置模型圖,準備相關材料,小組合作或獨立完成簡易凈水器的制作。2.進行凈化操作,觀察和評價制作的簡易凈水器的凈水效果。3.根據凈水效果,討論需要對制作的簡易凈水器進行哪些改進,提出優化改進方案,重新制作簡易凈水器,并再次進行凈水操作,觀察凈水的效果。1.請從創新性、實用性和美觀性等方面反思和評價制作的簡易凈水器。2.就本次跨學科實踐活動撰寫活動報告,展示活動過程和實踐成果,并分享在本次活動中的收獲和感受。3.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已于 2023年4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開展飲用水水質監測管理的依據,對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請查閱該標準,看看生活飲用水需要滿足哪些標準。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