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2課時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課題2 化學方程式1. 課標要求 明確目標2. 閱讀教材 自主學習3. 提煉問題 嘗試探究4. 化學故事會新課標要求 鏈接新課標1.能根據實驗事實用文字和符號描述、表示化學變化,并正確書寫常見的化學方程式。 2022年版課標P282.基于微觀視角闡釋化學變化及質量守恒定律的本質,進行符號表征,促進化學變化觀念的形成和發展。 2022年版課標P29閱讀課本第118~119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我們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以___________為基礎,寫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體現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轉化關系;還要根據________________配平化學方程式,使等號兩邊各原子的_________與___________相等,體現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客觀事實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質量守恒定律種類數目2.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1)描述反應事實: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如果反應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種,就分別用______把它們連接起來;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在短線上注明化學反應發生的_______,如加熱(常用“△”號表示)、點燃、催化劑等。 (2)配平化學方程式:檢查式子左、右兩邊各元素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通過選取合適的___________,使化學方程式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將短線改為等號。配平化學方程式比較簡單,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化學式加號條件化學計量數最小公倍數法3.如果生成物中有氣體,在氣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________”號。對于溶液中的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固體,在固體物質的化學式右邊要注“________”號。 4.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氣體生成物就不注“↑”號。同樣,對于溶液中的反應,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體,固體生成物也不注“↓”號。↑↓基于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則,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請說明原因,并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1)木炭在空氣中燃燒:C+O2 CO2↑錯誤,反應物中氧氣是氣體,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標注“↑”;C+O2 CO2。(2)硫在氧氣中燃燒:S+O2↑SO2錯誤,反應物中氧氣不需要標注“↑”;S+O2SO2。(3)紅磷燃燒:2P+5O2 P22O5錯誤,配平化學方程式時,不能在化學式中間添加化學計量數;4P+5O22P2O5。(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3O22Fe2O3錯誤,該反應不符合客觀事實,應該生成四氧化三鐵;3Fe+2O2 Fe3O4。(5)氫氣燃燒:H2+OH2O錯誤,反應物氧氣的化學式寫錯了;2H2+O22H2O。(6)鎂條燃燒:2Mg+O22MgO錯誤,燃燒的反應條件應該是點燃;2Mg+O22MgO。(7)在空氣中灼燒銅絲:Cu+O2 CuO錯誤,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2Cu+O22CuO。(8)電解水:2H2O 2H2↑+O2↑錯誤,缺少反應條件;2H2O2H2↑+O2↑。(9)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H2O2H2↑+O2↑錯誤,該反應不符合客觀事實,應該生成水和氧氣;2H2O22H2O+O2↑。(10)高錳酸鉀制取氧氣:2KMnO4K2MnO4+MnO2+O2↑錯誤,缺少反應條件;2KMnO4K2MnO4+MnO2+O2↑。(11)鐵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錯誤,反應物中鐵是固體,銅后面不需要標注“↓”;Fe+CuSO4 FeSO4+Cu。 據史書記載,大約在9世紀的中國唐朝時期,煉丹師們在進行實驗時無意中將一些物質混合在一起。在某一次實驗中,混合物突然發生爆炸,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共15張PPT)第1課時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課題2 化學方程式1. 課標要求 明確目標2. 閱讀教材 自主學習3. 提煉問題 嘗試探究4. 化學故事會新課標要求 鏈接新課標1.學習從物質變化、反應條件等視角認識化學反應。 2022年版課標P272.能基于守恒和比例關系推斷化學反應的相關信息。 2022年版課標P28閱讀課本第117~118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這種用___________來表示___________的式子,叫作化學方程式。 2.化學方程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體現了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轉化關系;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體現了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如質量守恒和比例關系。 化學式化學反應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3.化學方程式中,“”讀作_______,化學方程式S+O2SO2表示______與_______在_______條件下反應生成___________。 生成硫氧氣點燃二氧化硫4.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這個式子不僅表明反應物是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反應條件是___________,而且表示參與反應的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例關系,即在點燃條件下,每___________份質量的碳與___________份質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___________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C+O2CO2碳和氧氣二氧化碳點燃123244從物質變化、反應現象、能量變化、反應類型、應用價值等視角分析以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1.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發現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會生成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 FeSO4+Cu。(1)物質變化視角:①定性角度: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②定量角度:每56份質量的鐵與160份質量的硫酸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52份質量的硫酸亞鐵和64份質量的銅。(2)反應現象視角: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淺綠色。(3)物質分類視角: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4)化合價變化視角:鐵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變成+2價;銅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變成0價。(5)應用價值視角:可以利用該反應原理從溶液中冶煉銅。2.氫氣是有廣闊發展前途的清潔能源,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反應是氫能利用的化學基礎,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1)物質變化視角:①定性角度:氫氣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水。②定量角度: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微觀方面)。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宏觀方面)。(2)反應現象視角:純凈的氫氣在空氣(或氧氣)中安靜地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燥的小燒杯,燒杯壁有水霧出現,用手摸燒杯外壁,有發燙的感覺。(3)能量變化視角:該反應是放熱反應。(4)物質分類視角:反應物是兩種單質,生成物是一種化合物。(5)反應類型視角: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也是一個氧化反應。(6)化合價變化視角:氫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變成+1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變成-2價。(7)應用價值視角:氫氣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會污染空氣,故氫氣是一種清潔的高能燃料;氫氣的燃燒可以探究水的組成。 無論是鐵匠,還是其他五金工匠的日常工作,總離不開“敲敲打打”,“打花”也是同樣。鐵匠們利用“花”與“發”的諧音,取“打花打花,鐵定要發”、“打花打花,越打越發”的口彩,每逢年節便打花慶祝,希望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共18張PPT)第3課時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課題2 化學方程式1. 課標要求 明確目標2. 閱讀教材 自主學習3. 提煉問題 嘗試探究4. 化學故事會新課標要求 鏈接新課標1.學習利用質量關系、比例關系定量認識化學反應,認識定量研究對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2022年版課標P272.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022年版課標P28閱讀課本第120~121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由于化學反應中各物質間存在固定的___________,我們可以根據化學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通過化學反應中一種物質的質量推算其他物質的質量,更合理、高效地開發和利用資源。 質量比2.液氫和液氧是火箭發射的常用推進劑。(1)寫出液氫在液氧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中氫氣、氧氣和水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 (3)已知衛星要被送達預定軌道,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燒200 kg的液氫才能產生足夠能量。為滿足這些液氫完全燃燒,至少應在火箭發動機中裝入___________kg的液氧。 2H2+O22H2O1∶8∶91 6003.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的步驟:(1)設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的___________。 (3)找出比例關系,寫出相關物質的化學計量數與相對分子質量的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出___________,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未知量化學方程式乘積已知量未知量比例式【題目】通過電解水制得的氫氣可用于電子工業上制備高純度硅。若要制得0.4 kg氫氣,理論上消耗水的質量為多少 (相對原子質量:H-1O-16)活動一:發現錯誤(1)下面是某位同學的解題過程和結果,請你仔細檢查后指出有哪些缺陷 解:設理論上消耗x kg的水。2H2OH2+O20 2x kg 0.4x=4缺陷一:設未知量時,未知量x不能帶單位。缺陷二: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氧氣的化學式寫錯,沒有配平,反應條件寫錯,生成物的狀態符號沒有標注。缺陷三:水的化學計量數與相對分子質量的乘積不正確。缺陷四:找出比例關系時,未知數x不能帶單位,氫氣的質量要帶單位。缺陷五:沒有列出計算的比例式。缺陷六:計算結果不正確,計算結果也要帶單位。缺陷七:沒有簡明地寫出答案。活動二:改正錯誤(2)請寫出正確的解題過程。解:設理論上消耗水的質量為x。2H2O2H2↑+O2↑36 4x 0.4 kg x=3.6 kg答:理論上消耗水的質量為3.6 kg。活動三:改進解法(3)同學們通過討論得出,可以根據化學反應前后氫元素的質量沒有發生改變,通過化學式來計算消耗水的質量,請你寫出計算過程。解:消耗水的質量為:0.4 kg÷(×100%)=3.6 kg答:理論上消耗水的質量為3.6 kg。活動四:分析評價(4)在實驗室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如果加熱分解31.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某同學模仿【活動三】的改進解法來計算,她的解題過程如下:(相對原子質量:O-16 K-39 Mn-55)解: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31.6 g×(×100%)=12.8 g答:加熱分解31.6 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12.8 g氧氣。①這種解題方法是否正確 并說明理由。錯誤,高錳酸鉀中的氧元素沒有全部轉化成氧氣。②你認為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使用改進解法 當反應物中的某元素全部轉化為該單質時,可以利用化學式計算,而當反應物中的某元素沒有全部轉化為該單質時,不能利用化學式進行計算。活動五:獲得啟示(5)你從系列活動中能得到什么啟示 啟示一:解題格式要規范和完整,如設未知量要規范,化學方程式要書寫正確,對應關系及其比例式要正確,計算結果要正確,要有答等。啟示二:一題可以多解,可以根據比例關系,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也可以根據守恒觀利用化學式進行計算。(共19張PPT)課題1 質量守恒定律1. 課標要求 明確目標2. 閱讀教材 自主學習3. 提煉問題 嘗試探究4. 化學故事會新課標要求 鏈接新課標1.認識化學反應中的各物質間存在定量關系,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2022年版課標P272.能選取實驗證據說明質量守恒定律,并闡釋其微觀本質。 2022年版課標P28閱讀課本第110~114頁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種類________(填“發生”或“不發生”)變化。 2.18世紀,___________借助天平,對大量化學反應進行了較為精密的定量研究。他將________份質量的氧化汞加熱分解,恰好得到_________份質量的汞和_________份質量的氧氣,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沒有改變。 發生拉瓦錫45.041.53.53.用天平稱量化學試劑時,干燥的固體試劑應放在___________或容器(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易潮解的試劑應放在_________中稱量。 紙上容器4.在空氣中加熱銅粉的實驗現象是紅色的銅粉變成___________色,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 5.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實驗現象是鐵絲表面覆蓋一層__________色固體,溶液由藍色逐漸變成___________色,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量實驗證明,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___________,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___________。這個規律叫作質量守恒定律。 黑Cu+O2CuO紅淺綠Fe+CuSO4FeSO4+Cu質量總和質量總和7.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的實驗現象是溶液中有___________產生。 氣泡8.鎂條燃燒的實驗現象是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_________,產生大量的___________,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9.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___________生成新物質(生成物)的過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______和________不變,原子的_________也沒有改變,因此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白光白煙Mg+O2MgO重新組合種類數目質量1.結合教材P111的方案一思考下列問題:(1)銅粉為什么要平鋪于錐形瓶的底部 是為了增大銅粉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銅粉能充分反應。(2)錐形瓶為什么要置于陶土網上加熱 錐形瓶置于陶土網上加熱的原因是使錐形瓶底部受熱均勻。(3)實驗過程中,玻璃導管上系的小氣球的變化情況如何 原因是什么 玻璃導管上系的小氣球先膨脹后變癟,原因是加熱銅粉過程中,錐形瓶內氣體溫度升高,錐形瓶內壓強增大,導致氣球膨脹;加熱銅粉過程中消耗了氧氣,錐形瓶內氣體減少,冷卻后,錐形瓶內壓強小于大氣壓強,所以氣球變得比加熱前更癟。(4)實驗裝置中,橡膠塞和小氣球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沒有它們,實驗可能出現哪些結果 原因是什么 橡膠塞和小氣球的作用是調節錐形瓶內的壓強,起緩沖作用;還起密封作用,防止實驗過程中錐形瓶內外的物質發生交換。如果沒有橡膠塞和小氣球,實驗后稱量的質量會偏大,原因是加熱完畢冷卻后,銅粉會因為消耗掉錐形瓶內氧氣,使瓶內氣壓減小,導致空氣進入,使錐形瓶內質量變大。2.如何改進鹽酸與碳酸鈉反應這個實驗,可以使反應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需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實驗。3.做鎂條燃燒實驗時,在鎂條下面墊一個陶土網,其目的是什么 某同學在進行此實驗前后分別對鎂條和實驗后收集到的白色固體質量進行了稱量,結果發現固體的總質量減少了,請你分析一下,其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防止燙壞實驗桌。燃燒過程中氧化鎂的固體小顆粒有一部分以白煙形式散失到空氣中。4.請從化學的視角分析并解釋下列現象。(1)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參加反應的細鐵絲質量大。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鐵絲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的質量,故生成物的質量比細鐵絲的質量大。(2)紙在空氣中燃燒化為灰燼,灰燼的質量比紙的質量小。紙中含有碳、氫元素,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蒸氣,逃逸到空氣中,所以灰燼的質量比紙的質量小。(3)小明在一個密閉容器中加熱100克水,加熱到容器底部幾乎干了,他再次稱重,發現容器和水的總質量沒有變,于是他說自己證明了質量守恒定律,請問他的說法對嗎 請從微觀角度說明。不對,因為水的蒸發不是化學變化,是水分子的運動,分子本身沒有改變,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5.基于宏觀和微觀視角分析下列物理量在化學反應前后怎樣變化 微觀:①原子種類 ②原子數目 ③原子質量 ④分子種類 ⑤分子數目宏觀:⑥物質種類 ⑦物質的總質量 ⑧元素種類 ⑨元素質量 ⑩元素化合價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有:_________________。 化學反應前后一定改變的有:___________。 化學反應前后可能改變的有:___________。 ①②③⑦⑧⑨④⑥⑤⑩ 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把錫放在密閉的容器里煅燒,錫發生變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錫,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總質量,在煅燒前后并沒有發生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 質量守恒定律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5.2 第1課時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5.2 第2課時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5.2 第3課時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