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張PPT)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1. 知識體系構建2. 易錯易混辨析一、基于化學科學本質認識化學二、基于物質的變化與轉化認識物質的變化與性質三、基于基本實驗操作進行實驗探究(一)常見儀器(二)基本實驗操作:固體、液體試劑的取用等四、基于科學實驗探究學習化學1.科學探究物質的性質,常用的方法有觀察、實驗、對比等。2.實驗觀察:(1)關注物質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等;(2)關注物質的變化:如蠟燭受熱熔化等物理變化,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學變化;(3)關注物質變化的過程(包括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后等)以及對結果的討論和解釋。3.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其他物質生成。( )2.凡是有發光、放熱的變化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 )3.聞氣體時應該小心,應將鼻子湊近瓶口輕輕聞。( )4.熄滅蠟燭后,從燭芯會冒出白霧。( )5.取用固體藥品都用鑷子,用過的鑷子應立即用干凈的紙擦拭干凈。( )6.可用于加熱的玻璃儀器有試管、燒杯、錐形瓶、量筒等。( )7.基于節約原則,用剩的試劑要放回原瓶。( )8.洗凈后的膠頭滴管應倒放在試管架上。( )√×××××××(共19張PPT)課時作業2 物質的性質1.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 基礎作業 素養達標2. 能力作業 素養提升3. 創新作業 素養拓展1.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最為豐富多彩,如圖展示的是四個不同的側面,其中與物質化學性質相關聯的一項是( )AA.放煙花 B.貼對聯C.剪窗花 D.包餃子2.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東漢時期開始廣泛被使用。以下關于紙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A.將紙印刷裝訂成書籍B.用廢紙生煤爐的火C.用紙寫字和繪畫D.節日用紙來包裝禮品B3.中秋節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各地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下列習俗活動中與物質物理性質相關聯的一項是( )A.點塔燈 B.賞明月C.燒斗香 D.釀花酒4.2024年3月2日,我國航天員首次完成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的維修任務。出艙活動期間航天員會使用機械臂。在選用機械臂材質時,不需要考慮的性質是( )A.硬度 B.光澤C.抗腐蝕性 D.密度BB5.下列俗語與物質的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A.玉不琢不成器 B.百煉方可成鋼C.紙里包不住火 D.真金不怕火煉6.填涂答題卡需要用2B鉛筆,鉛筆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屬于石墨化學性質的是( )A.可燃性 B.質軟C.導電性 D.黑色AA7.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圖,下列描述中相關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B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鏡B.鈦合金耐腐蝕,作表框C.不銹鋼硬度大,作表扣D.橡膠彈性良好,作表帶8.我國研制的航天員艙外服內含有氫氧化鋰,下列屬于其化學性質的是( )A.能與酸反應 B.熔點為462 ℃C.能溶于水 D.白色固體9.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它是紫紅色的,富有延展性,是熱和電的良導體,在濕空氣中表面生成銅綠。下列性質屬于銅的化學性質的是( )A.紫紅色 B.有延展性C.能導熱,能導電 D.能在表面生成銅綠AD10.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下列活動與物質化學性質相關聯的一項是( )DA.踩高蹺 B.雕木龍C.敲打鼓 D.祭祖先11.丙二醇有以下資料:①化學符號為C3H8O2;②無色黏稠狀的透明液體;③無味;④易燃;⑤沸點188.2 ℃;⑥熔點-59 ℃;⑦無腐蝕性;⑧可用作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原料等。其中屬于丙二醇的物理性質的是( )A.①③⑥⑦ B.②③⑤⑥C.③④⑦⑧ D.②④⑥⑧B12.七氟丙烷(化學符號為C3HF7)滅火劑容易汽化,不留殘渣,適用于電器、精密儀器、圖書檔案等滅火,根據上述信息可以推測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質是( )A.導電性 B.沸點低C.可燃性 D.助燃性B13.“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上用到了一種與智能手機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鋁玻璃,以便于觀察飛船外的情況,下列關于硅酸鋁玻璃性質的推測正確的是( )A.易溶于水的固體B.見光易分解C.常溫下易與氧氣反應D.透光性好D14.二氧化碳是我們熟悉的氣體之一,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學查閱到的有關二氧化碳氣體的資料如下:①常溫下,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③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④二氧化碳無毒、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燒;⑤固態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作制冷劑等。以上敘述中:______(填序號,下同)是物理性質;______是化學性質;______ 是化學變化;______是用途。 ①②④③⑤15.氨氣在通常情況下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水溶液為氨水,氨氣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銨。(1)由題目所給信息,你知道氨氣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學性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舉一例) (2)如圖所示,將一支充滿氨氣的試管倒放在水槽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無色(或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或密度比空氣小或極易溶于水)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銨試管內液面上升氨氣溶于水后使試管內氣壓減小16.白醋、白酒是廚房中兩種常見的物質,請觀察家中的白醋和白酒,分別描述它們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并找到區分它們的方法。白醋的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白醋的化學性質:能與雞蛋殼發生反應產生氣泡,能與小蘇打發生反應產生氣泡。白酒的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具有揮發性;白酒的化學性質:具有可燃性。鑒別方法:①利用白酒的揮發性——用棉簽將兩種無色液體涂在手背上,感到涼意的是白酒。②利用白醋能與雞蛋殼(或小蘇打)反應——向裝有雞蛋殼(或小蘇打)的碗中加入兩種無色液體,有氣泡產生的是白醋。(共20張PPT)課時作業2 物質的加熱、儀器裝置的連接及玻璃儀器的洗滌1.2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1. 基礎作業 素養達標2. 能力作業 素養提升3. 創新作業 素養拓展1.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物質加熱的實驗,下列基本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A.熄滅酒精燈B.用試管夾夾持試管C.加熱固體藥品D.加熱液體2.在試管中加熱2~3 mL某液體,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①點燃酒精燈,加熱 ②在試管中加入2~3 mL液體 ③將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部 ④瓶蓋好放回原處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B3.規范的實驗操作是進行科學實驗的重要保障。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A.傾倒液體藥品 B.稱量固體質量C.振蕩洗滌試管 D.聞藥品氣味4.規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障。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DA.玻璃管上套乳膠管 B.試管的洗滌C.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滴加液體5.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少量的酒精灑在桌面上燃燒起來,應立刻用濕抹布撲蓋B.用鑷子小心地將塊狀固體放入垂直的試管中C.用100 mL量筒量取9.5 mL水D.用托盤天平稱量某固體樣品的質量為5.85 gA6.化學實驗須關注操作過程的先后順序。下列實驗先后順序錯誤的是(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先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再把導管放入水中B.判斷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時,先產生少量氣泡,再待液體回流并產生一段穩定的液柱C.用托盤天平稱量時,先放稱量紙,后放藥品和砝碼D.用酒精燈加熱固體時,先預熱,后用酒精燈外焰集中加熱A7.實驗基本操作練習時,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下面對實驗操作要求解釋不正確的是( )A.向試管裝入粉末狀藥品時,藥品用紙槽送到試管底部——防止藥品打破試管底部B.給試管中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要朝向有人方向——以免液體沸騰噴出傷人C.熄滅酒精燈時不能用嘴吹滅——防止將火焰吹入燈內引起燈內酒精的燃燒爆炸D.給試管中固體加熱時,管口略向下傾斜——避免加熱產生的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A8.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CA.向試管中加鋅粒 B.移走蒸發皿C.加熱液體 D.檢查裝置的氣密性9.加熱100 mL液體應該選用下列儀器中的( )①試管;②燒杯;③試管夾;④陶土網;⑤鐵架臺(帶鐵圈);⑥酒精燈A.①③⑥ B.②⑤⑥C.①⑥ D.②④⑤⑥D10.酒精燈是實驗室最常用的加熱儀器,在中小學實驗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由于酒精易燃易爆,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引發失火、爆炸事故。某化學小組同學對酒精燈的使用方法和火焰溫度進行如下探究。(1)從下列圖中選取正確的序號填空:① ② ③ ④ ⑤ ⑥給酒精燈添加酒精___________,點燃酒精燈___________,熄滅酒精燈___________。 ⑥①③(2)為探究燈焰溫度,科研人員用特殊的測溫裝置進行實驗(如下圖所示),結果如下表:(探頭位置是指測溫探頭離燈芯的垂直高度)根據上表數據,酒精燈火焰三部分中溫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加熱時,被加熱的儀器或物品應該放置在距燈芯約_______cm位置最佳。 火焰 焰心 內焰 外焰 探頭位置/cm 0.5 1.5 2.5 3.0 3.5 4.0 4.5火焰溫度/℃ 573 670 667 750 775 806 801平均溫度/℃ 622 708 794 外焰4.011.利用生活用品代替實驗材料中的儀器,完成“Vc泡騰片和碘酒的奇妙相遇”小實驗,并在表格內記錄下實驗現象。實驗材料:碘酒、Vc泡騰片、燒杯【替代品: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替代品:___________】、研缽(含研杵)【替代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藥匙【替代品:___________】。 杯子/碗/塑料瓶等筷子等搟面杖/菜板等重物湯匙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1)在裝有水的燒杯中滴加入碘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玻璃棒將水與碘酒混合均勻 __________________(3)用研缽將Vc泡騰片研碎后加入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體上半部分變成黃色(濃度不同顏色可能會有差異),下半部分變化不明顯液體顏色變均勻液體中有氣泡產生,液體的顏色褪去(共21張PPT)課時作業1 認識儀器和試劑的取用1.2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1. 基礎作業 素養達標2. 能力作業 素養提升3. 創新作業 素養拓展1.化學實驗離不開實驗儀器,下列實驗儀器的名稱書寫正確的是( )CA.水糟 B.攝子C.陶土網 D.椎形瓶2.下列儀器中不可直接加熱的是( )A.試管 B.燒杯C.燃燒匙 D.蒸發皿B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儀器用途錯誤的是( )B4.下列化學儀器中,可用于溶解固體、配制溶液、加熱較大量液體的是( )A.集氣瓶 B.燒杯C.量筒 D.試管B5.學校采購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噴霧。你建議在存放處張貼的警示標識是( )CA.毒性物質 B.易燃固體 C.易燃液體 D.腐蝕性物質6.下列存放藥品時所選擇的儀器及存放方式正確的是( )BA B C D7.取用固體藥品時,不正確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一般用藥匙送入試管底部B.取用塊狀的藥品可用鑷子夾取C.實驗中剩余的藥品放回原瓶D.用過的藥匙或鑷子應立刻用干凈的紙擦凈C8.如圖是幾種常用的化學儀器。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⑥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 量筒藥匙漏斗(2)按要求回答問題:①用作配制溶液的儀器是___________(填名稱); ②用于加熱的儀器是___________(填名稱); ③用儀器⑥讀數時,必須放平,視線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燒杯酒精燈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9.數據是化學實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實驗時應嚴格按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藥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按最少量取用,液體只需___________。 (2)如果要量取6 mL液體,所需的儀器是___________。 ①10 mL量筒 ②20 mL量筒③100 mL量筒 ④膠頭滴管(3)某同學通過自學,初步學會了配制溶液的方法。經過計算需要水47.5 mL,他應該選擇量筒的規格是____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實驗中量取水時,除了需要量筒外,還需要的儀器是___________。 12 mL①④50 mL膠頭滴管10.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CA.取用固體藥品 B.放置滴管C.聞氣體氣味 D.傾倒液體11.某同學決定稱取13.5 g食鹽,在稱量過程中,發現指針偏向左邊,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B.在右盤加入砝碼,使之平衡C.向右移動游碼,使之平衡D.減少左盤的食鹽,使之平衡D12.瑩瑩同學在實驗過程中,需量取液體30 mL,她采用圖中②所示的方法讀數,則她實際量取液體的體積為( )B① ② ③A.<30 mL B.>30 mLC.=30 mL D.無法確定13.小紅同學用托盤天平稱量食鹽15.5 g(1 g以下用游碼)時,錯誤地將食鹽放在右盤里,砝碼放在左盤里,所稱食鹽的質量實際為( )A.14.5 g B.15.0 gC.15 g D.14.0 gA14.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將量筒平放且面對刻度線,初次視線高于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20 mL;倒出部分液體后,向上斜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5 mL,則該學生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 )A.肯定大于15 mLB.肯定小于15 mLC.肯定等于15 mLD.可能大于也有可能小于15 mLB15.“家庭小實驗”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進行化學實驗。如:我們可以用筷子代替玻璃棒,想一想你還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哪些物品作為化學實驗儀器的代用品。玻璃杯代替燒杯或集氣瓶,洗臉盆代替水槽,礦泉水瓶代替細口瓶,注射器代替量筒或分液漏斗,蠟燭代替酒精燈,湯匙代替藥匙,眼藥水瓶代替膠頭滴管,小牙刷代替試管刷等。(共22張PPT)課時作業3 走進科學探究1.2 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1. 基礎作業 素養達標2. 能力作業 素養提升3. 創新作業 素養拓展1.蠟燭燃燒及產物檢驗實驗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石蠟受熱熔化 B.石灰水變渾濁C.火焰上冒黑煙 D.棉質芯線燒焦2.化學課上,同學們看老師做鎂條與稀鹽酸反應的實驗,觀察到反應非常劇烈,產生大量氣泡。于是就提出“銅片能不能與稀鹽酸反應呢”,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提出問題 B.設計實驗C.進行觀察 D.得出結論AA3.科學探究是學習化學重要而有效的方式。進行有效的科學探究,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進行實驗前,應認真分析實驗任務,設計好實驗方案B.個人結論與權威結論不同時,應相信權威,不要提出自己的意見C.個人實驗結論與課本上不同時,不用重新做實驗,相信課本結論就行了D.個人觀點與別人不同時,聽從別人的意見就行了A4.小明在化學實驗室里發現一瓶標簽缺失的白色固體,他認為“可能是氯化鈉”。對于可能是氯化鈉,下列他的做法正確的是( )A.嘗一嘗,如果有咸味就是食鹽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顆粒感C.直接將“氯化鈉”的標簽貼在試劑瓶上D.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的水,振蕩,觀察現象D5.用小刀切下一小塊石蠟并放入水中,該實驗不能推斷出石蠟的哪種性質( )A.密度 B.硬度C.溶解性 D.可燃性D6.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證明了( )A.蠟燭中有水B.蠟燭燃燒時生成了水C.蠟燭中沒有水D.可能都正確,但還要有進一步的實驗證明B7.某同學在做蠟燭燃燒的探究實驗時,有時會產生黑煙,此黑煙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氣 B.二氧化碳C.炭黑 D.石蠟的固體小顆粒C8.在“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實驗中,同學們所記錄的實驗現象錯誤的是( )A.用小刀切下一小塊石蠟放入水中,石蠟浮在水面上B.在火焰上方罩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蠟燭燃燒產生黃色火焰,放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用火柴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重新燃燒C9.已知蠟燭的主要成分是石蠟。下列有關蠟燭及蠟燭燃燒的描述正確的是( )A.點燃蠟燭時只發生化學變化B.將木條平放在蠟燭火焰中,約1秒后取出,可比較火焰各層溫度C.用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可檢驗蠟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D.蠟燭熄滅后冒出的白煙是石蠟蒸氣B10.某興趣小組同學對蠟燭燃燒進行了如圖的實驗探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蠟燭燃燒產生黃白色火焰,其中外焰溫度最高B.b處有火焰,說明是石蠟蒸氣在燃燒C.該實驗導氣管不宜過長D.蠟燭燃燒產生的白煙具有可燃性D11.蠟燭(足量)在如圖1所示的密閉容器內燃燒至熄滅,用儀器測出這一過程中瓶內氧氣含量的變化(如圖2所示)。下列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D圖1 圖2A.瓶中氧氣濃度小于一定值時,蠟燭無法燃燒B.實驗過程中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C.該過程中瓶內物質總質量不變D.蠟燭熄滅原因是瓶內沒有了氧氣12.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以《蠟燭的故事》為題向青少年連續開展了多次報告。(1)下列列舉了蠟燭燃燒的部分問題及對問題的回答,其中“對問題的回答”屬于“設計實驗方案”的是___________(填序號)。 選項 問題 對問題的回答A 吹滅蠟燭時產生的白煙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蠟蒸氣冷凝成的固體小顆粒B 火焰為什么向上 熱氣流上升,形成對流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與火焰中有碳顆粒有關,碳顆粒會影響火焰明亮程度D 火焰不同部位溫度高低如何比 較 用一張紙在火焰中心一掠,觀察紙上留下的火痕特點D(2)化學小組對蠟燭進行了探究。【查閱資料】硫酸銅是一種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變為藍色。序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Ⅰ 用小刀從蠟燭上切一塊石蠟,放入水中 石蠟浮在水面上,且石蠟塊無明顯變化 石蠟硬度____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 小小難序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Ⅱ 外焰處的鐵紗窗出現紅熱的環,內焰及焰心處的鐵紗窗無明顯變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蠟燭火焰的外焰的溫度高于內焰及焰心處溫度序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Ⅲ 伸入焰心的導管引出白煙,且________________ 焰心處有可燃物Ⅳ 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硫酸銅粉末_____________ 蠟燭燃燒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白煙被點燃變渾濁變藍色結論: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探究實驗Ⅲ引出的白煙的成分,小組同學將導管加長,用冷的濕毛巾裹在導管外壁,一段時間后打開,發現導管內有白色固體析出。得出結論:該白煙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石蠟的固體顆粒13.閱讀《蠟燭的故事》,并與同學們分享你閱讀后的收獲。通過閱讀這本書,了解到:蠟燭怎么做出來,又怎么燃燒 蠟燭燃燒生成了什么,又帶走了什么 著名科學家法拉第通過六場別開生面的講座,用簡單的實驗和妙趣橫生的講解回答了這些問題,他將帶你進入好玩、有趣的科學世界。(共23張PPT)課時作業1 物質的變化1.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 基礎作業 素養達標2. 能力作業 素養提升3. 創新作業 素養拓展1.下列變化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DA.鐵釘生銹 B.食物腐爛C.燃放禮花 D.切割玻璃2.下列紅色旅游項目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糙米煮飯 B.稻草編鞋C.粗布裁衣 D.竹子造筒3.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下列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火箭內燃料燃燒 B.飛船與火箭分離C.導流槽內水汽化 D.自主交會對接AA4.中華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語或短語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量體裁衣C.星火燎原 D.風吹草動C5.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以下詩句中一定包含了化學變化的是( )A.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B.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C.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D.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C6.中國陶瓷的精密制造技術和悠久的歷史傳統在世界范圍內絕無僅有,其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部分。下列制陶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制坯 B.刻花C.釉燒 D.磨底C7.四大名著是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哲理。下列描述的情節中未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水滸傳》中張順引爆炸藥B.《三國演義》中張飛吼斷當陽橋C.《西游記》中用煉丹爐煉制仙丹D.《紅樓夢》中“萬艷同杯”酒的釀造B8.以下是《禮記》記載的中國秦代古法釀酒。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秣稻必齊——備好優質糧食B.水泉必香——選擇優良水質C.陶器必良——挑選精良容器D.火齊必得——適宜溫度下發酵D9.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化學變化,后者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磁鐵礦煉鐵、人工降雨B.汽油揮發、銅絲作導線C.冰雪融化、食物腐爛D.木柴燃燒、鐵生銹A10.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相關詩句的描述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立春:今春第一雨,颯颯打窗紗B.清明: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凈客船C.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D.小雪: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B11.將盛有少量水的試管夾在鐵架臺上,在試管底部小心加熱到水沸騰,把一塊潔凈的玻璃片移近試管口,能說明這一過程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試管中的水越來越少B.試管口出現白霧C.玻璃片有水滴滴下D.沒有新物質生成D12.判斷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A.有白色固體生成B.看到耀眼的白光C.變化中放出大量的熱D.鎂條形狀改變A13.下列關于筆墨紙硯的制作工藝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BA.竹作筆桿羊毛為毫B.雜木燒炭集煙成墨C.漿壓薄片晾干成紙D.開石磨光做成硯臺14.化學變化的結果是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把反應物看成是“舊物質”,下面對“新物質”和“舊物質”的理解,正確的是( )A.新物質是指世界上沒有的物質B.新物質不會再變成其他物質C.新物質和舊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不可能完全相同D.新物質和舊物質的構成相同C15.下列有關物質變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物理變化中一定發生化學變化B.化學變化中一定發生物理變化C.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D.生成沉淀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B16.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有_____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有___________。 ①冰雪融化 ②汽油燃燒 ③汽油揮發 ④瓷碗破碎 ⑤食物腐爛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石灰水變渾濁⑦火柴折斷 ⑧植物的光合作用①③④⑦②⑤⑥⑧17.認真觀察圖片,回答下列問題。①火堆燃燒 ②蠟燭熔化、燃燒 ③燈泡發光(1)圖①中_____(填“A”或“B”)處發生物理變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圖①中______(填“A”或“B”)處發生化學變化。 (2)圖②中蠟燭熔化是______變化,蠟燭燃燒是______變化。 (3)圖③中發生的變化是______變化,可見發光、放熱的變化_________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AB沒有新物質生成物理化學物理不一定18.教室是我們每天學習、生活的地方,同時教室中也在不斷發生變化,請同學們留意教室中發生的變化,并各舉出兩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粉筆斷裂、凳子倒地、灑水掃地(合理即可)化學變化——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鐵制品生銹(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 課時作業1 物質的變化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1.1 課時作業2 物質的性質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1.2 課時作業1 認識儀器和試劑的取用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1.2 課時作業2 物質的加熱、儀器裝置的連接及玻璃儀器的洗滌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1.2 課時作業3 走進科學探究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件 2024-2025學年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